足球豪门 第910节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比利时富豪罗兰德·杜查特莱特收购卡尔蔡司耶拿的交易里面。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但凡是规则,都会有漏洞。

  在这里,就必须要再提到德国足协的态度,以及所谓五十加一政策的由来。

  德甲的足球俱乐部跟西甲联赛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最早都普遍采用会员制。

  但是,在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视转播的盛行,足球经济高速发展,而博斯曼法案的出现,导致球员流动性增加,转会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会员制所带来的*,以及效率低下问题,限制住了德甲球队的发展。

  可以说,现在的汉堡,几乎就是九十年代德甲球队的样板。

  财政收入不错,可球队却竞争发乏力,还深陷债务危机,甚至连足球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青训,都做得相当糟糕。

  几乎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德国职业足球联赛,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那些年,德国足球几乎没出现过什么好的青训苗子,直接导致了德国人才断层。

  九四年世界杯,德国止步于八强淘汰赛,输给了保加利亚。

  虽然在九六年德国凭借着克林斯曼、比埃尔霍夫等人,上演了最后的辉煌,夺得了欧洲杯,但很快就在九八年的世界杯八强淘汰赛,零比三惨败给了克罗地亚。

  而到了两千年欧洲杯,德国队更是在小组赛排名垫底,一平两负,尤其是输给英格兰,和零比三输给葡萄牙,更是被德国足坛视为耻辱。

  因此,这才让德国上下,下定了决心,拉响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足球青训改革。

  但跟青训改革相匹配的,就是俱乐部改制。

  所有人都意识到,会员制已经不可能在适应当下的职业足坛了。

  西甲除了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和毕尔巴鄂竞技外,其他球队统统完成了改制。

  而德国足协则是相对比较稳健,采用了五十加一政策,允许俱乐部卖掉股份,保留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表决权,算是一种比较折中的方式。

  所以,多特蒙德在二零零零年上市,拜仁慕尼黑也接连卖股份给了奥迪和阿迪达斯。

  反倒是像汉堡,因为财政收入宽裕,却反而还是保留住了那一套类似于会员制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也就造成了最近这十几年来,汉堡每况愈下的根源。

  “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导致所有球队都只能锁紧银根,赚多少钱,花多少钱,这固然保证了联赛的财政健康运作,但同时也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

  说到这里,杨欢主动揭开了谜题,“那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甚至久而久之,中下游球队会因此而丧失掉进取心。”

  这并不难理解。

  就好象拜仁慕尼黑和汉堡。

  拜仁慕尼黑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四个多亿,能够保证他们开出全德甲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开得出来的高昂薪水,引进德甲最优秀的球员,甚至引进欧洲最出色的巨星,保证他们在德甲的统治力,在欧洲足坛的竞争力。

  但汉堡可以吗?

  一个哈维·马丁内斯就多少钱了?

  汉堡能买吗?又买得到吗?

  再想想,当拜仁慕尼黑将整个德甲联赛当作是自己的球员加工厂,并且在欧洲足坛大展拳脚,通过出色的管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财政收入,其他的德甲球队都难以望其项背,久而久之,谁还有雄心壮志要去跟他们竞争?

  “纵观当下德甲联赛,多特蒙德算是少数有野心的球队,可那又怎么样呢?”

  杨欢摇头冷笑,“多特蒙德的财政收入在德甲不算太差,可跟拜仁慕尼黑比起来,那是差远了,所以想挖格策就格策,想要莱万多夫斯基就挖莱万多夫斯基,多特蒙德抵抗得了吗?”

  杨欢这么说,倒不是要批判拜仁慕尼黑。

  事实上,这是非常商业的行为。

  不是有一句话说了吗?

  商场如战场,都是你死我活,壮大自己,削弱对手。

  库恩等人听了,也都十分认同。

  德甲联赛现在的情况确实是如此,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有那份雄心,也没有那份实力去挑战拜仁慕尼黑的霸主地位。

  “欢少爷,你这番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但你想过没有,如今的德甲联赛的其他球队,正处在一个积累资本的阶段,一旦他们完成了资本积累,谁又敢说,他们将来没有挑战拜仁慕尼黑的实力和野心呢?”

  库恩这话也很是独到,就连杨欢听了,都不停的点头。

  “是,库恩先生,你这话说得没错,但资本积累从来都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不相信,以当下德甲球队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他们的管理层能够有这样长远的规划,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得过且过。”

  库恩尽管不是很愿意承认,但也知道,杨欢说的确实是实情。

  对于现在德甲的球队来说,除了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外,其他球队统统都看不到更进一步的希望,而试问,谁会愿意为一个看不到的希望去努力,去奋斗呢?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杨欢虽然对德甲球队的管理水平很不感冒,但也恰恰反应出了他对自己以及手下团队的信心。

  “我现在在汉堡的处境很尴尬!”

  杨欢等到库恩等人都消化了自己的话后,才继续说道。

  “我很想要在俱乐部有所作为,但我却是处处受人掣肘。”

  顿了一顿后,欢少爷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你们应该知道霍华德·汉密尔顿博士吧?”

  “嗯!”众人点头。

  南安普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的大牛啊。

  “之前图赫尔跟我说,汉堡队的体能训练方面有问题,想要寻找一名这方面的专家,霍华德·汉密尔顿博士就介绍了德国国家队现役的美国籍体能教练,沙德·福塞特。”

  沙德·福塞特?

  库恩等人明显对此是一无所知,这人毫无名气啊。

  “这个人是克林斯曼从美国重金请来的,之前在美国橄榄球俱乐部效力,在体能训练方面非常出色,而今年德国国家队能够拿下世界杯,他功不可没。”

  “是吗?”库恩有些惊讶。

  他没有想到,这汉堡队内竟然还有这样的大能,而自己竟然不知道。

  再看看亚历山大·奥托等人,也都是一脸的茫然。

  杨欢对此就不奇怪,因为这如果不是内行人,谁知道?

  “但你知不知道,沙德·福塞特一来到汉堡,想要对俱乐部的训练设施和计划进行些许的调整,结果,董事会一听说要花钱,立即就把头摇得跟风车一样,直接喊停,你说,让人家怎么继续工作?”

  说着,欢少爷很有一种为沙德·福塞特明珠暗投而感到唏嘘。

  库恩听得是眉头皱起,双眼闪过了一丝怒色。

  明显是觉得,管理层这种做法太混帐了!

  

第839章 南北称王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资本大肆涌入职业足坛,一家俱乐部的经营体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不仅仅只是包括日常管理,还包括人才甄选和引进,以及长远的规划。

  库恩等人都是大公司的经营者,他们比谁都要清楚,经营一家大公司,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率的经营体系。

  如果把足球看作是一个世界,那么身处五大联赛的所有球队,都是一家大公司。

  而纵观过去这十几年里,欧洲成绩最出色的球队,往往都在经营层面上有过人之处。

  银河战舰一期的前三年、电话门之前的莫吉所统领的尤文图斯、贝卢斯科尼和加利亚尼处于黄金时期的ac米兰……

  穆里尼奥的波尔图之所以能够横扫欧罗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门德斯的第三方所有权机构为首的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进入葡超联赛,进入欧洲足坛。

  事实证明,恰恰也是波尔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大大的带动了门德斯等人的事业发展。

  瓜迪奥拉在巴塞罗那深陷泥潭的时候,以俱乐部灵魂旗手的身份接手球队,获得了上到主席拉波尔塔,下到普通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看谁不顺眼就废谁,确立起了瓜迪奥拉在巴塞罗那队内的无上权威。

  最顶峰的时候,瓜迪奥拉手下的教练团队多达二十几个人,一直到罗塞尔上台后,因为要缩减球队的财政,才将这个教练团队裁减掉,这也才引发了瓜迪奥拉和罗塞尔之间的矛盾。

  至于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在俱乐部倾尽了所有的一切,包括莫拉蒂的财力,以及球队上上下下的一切资源,豪赌出来的一次不可持续的成功。

  而成功之后,国际米兰也迅速滑落。

  至于弗格森的曼联,以及这些年来的拜仁慕尼黑,也没必要多说,他们绝对是欧洲职业球队经营的典范。

  就好象拜仁慕尼黑。

  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成功后,随着基尔希集团的破产,德甲的整体沦落,拜仁慕尼黑也跟着沉沦,出现了长达几年的动荡,在欧洲赛场上无法有所作为。

  但是,在这几年时间里,拜仁慕尼黑并非没有成绩。

  那就是,德甲班霸靠着自己出色的经营体系,不断的突破自身经营的极限,扩大财政收入,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德甲联赛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地位。

  可以说,经过了那几年的积累,拜仁慕尼黑对德甲联赛的统治力,几乎是达到了最顶峰。

  最近这些年,欧洲逐渐盛行一个新的词汇,技术总监。

  也可以叫做足球总监,体育总监,反正什么总监都一样,但意思基本上没变。

  那就是,在主教练和管理层之间,安排一个缓冲的岗位。

  最著名的当属当年切尔西从托特纳姆热刺强行挖走足球总监,丹麦人弗兰克·阿内森。

  也可以说是这一件事情,让足球总监,或者是技术总监,第一次出现在球迷的面前。

  那到底,它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呢?

  很多球迷一直都存在着一种误解,觉得站在台前的球员和主教练,理所应当的就该成为球队的主角,就好象曼联的弗格森,阿森纳的温格那样,球队的所有资源都应该朝着他们去倾斜,可真是如此吗?

  众所周知,对于绝大部分的球队来说,不管是球员,还是主教练,哪怕有合同在身,都是流动性相当强的职位。

  试问,一名球员能够在一家俱乐部效力多少年?

  而众所周知的,一名主教练在一支球队最合理的执教周期是四年!

  换作是一家成熟的公司,是不是会愿意在一个随时准备跳槽,或者是只能在球队待四年,四年后要么跳槽,要么就工作能力下降的人身上,投入如此惊人的资源呢?

  答案非常非常的肯定,不可能!

  所以,弗格森和温格,都不应该成为典型,他们是特例,不是常态。

  而真正的常态是,主教练只不过是俱乐部聘请的一名项目经理,干得好就留,干不好就走人,如果你被人挖角了,也没关系,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再找一个合适的人来代替你。

  这就技术总监,或者是足球总监的职责了!

  说句冒犯点的话,如果单纯从管理层面来看,温格对英超球队的贡献,要大于弗格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弗格森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名出色的俱乐部经营者。

  是的,他对战术的理解很透彻,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可是呢,他依旧摆脱不了过去那种老板赚钱,主教练花钱的传统分工,他所取得的成绩,基本上都建立在投入的基础上。

  而一旦他下台,曼联立即分崩离析,这就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

  那就是从头到尾,曼联不管在商业层面上再怎么成功,可在竞技层面上的管理是一塌糊涂。

  但阿森纳呢?

  别看温格的球队近些年来成绩不堪入目,但阿森纳稳定的保住了欧冠十六强,而温格本人在财政控制上的能力,更保证了阿森纳的财政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弗格森从九九年带领曼联勇夺三冠王开始,他就缺乏一个长期的组队方向。

  例如天价引进贝隆,谁都知道你要改造球队的战术,可结果呢?

  半途而废!

首节上一节910/11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