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同归 第63节

“李祝或许大唐并不会那么快夭折,我还有机会。”

袁天罡喃喃自语,大步向前走去,那个方向正是皇宫。

李祝并不知道某个极为恐怖的人物即将赶来,此时他正在为朝堂中的事情头疼不已。

前段时日,晋梁之间战事胶着。

朱友珪的精力全部耗费在战场之上,哪有时间管理朝政。他也不喜欢被那些繁复琐碎的事情所牵绊。

恰在此时,朝中某些大臣不知是中了什么邪,忽然开始串联,并一致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幼帝李祝可以亲政。

这件事立刻遭到了朱友珪以及其附庸者的极力反对。

怎么可能,让皇帝亲政,那不是拱手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出去?

朱友珪大怒之下,以雷霆手段直接将这些官员罢免,丢进大牢。

然而,他却不知,这一切都只是某个人布下的圈套,第一步的试探不过是开始而已。

那些反对者,已经被某人牢牢记在了心里。

玄冥教总舵,

朱友珪再次回到这里,自从成为梁王,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王府,总舵则全部交给心腹在打理。

“孟婆,这段时间和通馆的战斗进行的怎么样了?”

“禀告冥帝,自李克用暴毙之后,晋军人心惶惶,已经暂时退去。通馆的大部分人马同样跟着撤离。

玄冥教通过这段时间不断吸纳新的人手,目前实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好,真是天命在我。”

朱友珪哈哈大笑,只是配合着他那副尖厉的嗓音,反而显得有些诡异。

“天命是否在你,本帅不知,不过,你的小命就要到头,却是不争的事实。”

冰寒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中响起,朱友珪面色剧变。

第六十一章 袁天罡的执念

“为什么”

朱友珪临死前是绝望的,叛徒,所有人都是叛徒

然而,没有人会为他解惑,一个死去的人,注定会被遗忘。

“大帅,下一步该怎么办?”

孟婆苍老的声音传来,这位朱友珪倚仗的心腹,不过是袁天罡的棋子罢了。

“我已经见过陛下,确实有人主之象。不过,想要真正的坐稳皇位,不是那么简单的。”

“日后玄冥教就由你来负责,务必全力辅助陛下。”

“至于朱温的血脉,你知道该怎么做。”

袁天罡的声音幽幽传来,人已经逐渐走远,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此事若是不解决,刚刚有点生气的大唐顷刻间便会被颠覆。

天祐二年,玄冥教发生叛乱,梁王朱友珪当场身死。

而后数日,其亲族子弟亦被屠戮殆尽。

梁王麾下军队群龙无首,却在此时,接到洛阳皇宫下达的圣旨,各级将领因护国有功尽数得到封赏。

随着圣旨不断下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风波还未酝酿完成便被尽数消弭。

洛阳皇宫,内殿

李祝此时有些意气风发,连日来好消息不断,让他产生了一种大唐即将中兴的感觉。

然而,

下一刻,他却笑不出来了。

“陛下是否觉得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老臣不得不说几句逆耳的话,大唐想要真正复兴,任重而道远。现在,不过只迈出了一步而已。”

李祝仿佛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惊醒过来,态度真诚的说道。

“老国师一生都在为大唐奔波忙碌,劳苦功高,您的话,朕是相信的。”

袁天罡脸上带着面具,内心究竟在想什么,谁也无法知道。

“陛下能够胜而不骄,这是大唐的福气。

眼下时局看似平稳,实则只是表象。大唐之患,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袁天罡沉默一阵,再次说道。

“昔日黄巢叛乱失败,天下却因此变得满目疮痍。各地藩镇,军阀趁机崛起自立,不尊天子。那时,大唐就已经病入膏肓。先帝继位时,也曾立志想要扭转危局,结果被朱贼所趁,以致最终被害身亡。”

“陛下想要成为真正的中兴之主,未来的路注定异常艰难。”

“噗通”

“老国师,您是太宗时期的老臣,三百余年都在为大唐呕心沥血,是大唐真正的柱石。朕不奢望能够能够在有生之年达成所愿,但朕愿意一直坚持下去,只希望您能够看在大唐历代先王的情份上,助朕一臂之力。”

李祝幼小的身体忽然跪倒在地,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饱含热切。

时光流逝,转眼半年过去。

朝堂,诸侯,江湖,你争我夺,厮杀不断,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

这段时日,江湖中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数十名高手不知是何原因,突然踪迹全无。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部都是声名狼藉之辈。

替天行道?匡扶正义?这话没人会相信的。

首节上一节63/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