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第122节

要知道之前那些都没花完呢。

……

“再就是新纳入管辖范围的三个县区,需要各自任命两名阴差维护秩序。”

这是眼下急需处理的一件事。

今晚巡城,成功震慑百诡,但不确定这种威慑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明天中元节,也就是说离鬼门关闭还有一天呢,谁知道会不会有不长眼的东西出来搞事。

他明天是不会再巡城了的。

而且即便不为鬼节,平时也需要阴差引渡亡魂。

于是,陈景乐开始为窦州、南茂、百电三地,挑选负责该地区的阴差。

经过认真考虑后,成功选出六名品性能力都相对不错的人选,敕封他们为各县区阴差。

如此一来,两府辖下,各区县都有负责日常维护的“城管”了。

总算不用他一直盯着,生怕出现问题来不及处理。

与此同时,

关于城隍出巡的事,在某些小圈子,已经开始广为传播,快速发酵。

……

京城。

邱勇汇报完,与会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

着实是事情发展太快,他们的思维有些跟不上。

突然冒出个城隍来,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城隍,至少是更高一级的府城隍,更离谱的是,这位府城隍,疑似掌握两府之地!

属实违背常理!

看来还是低估那位了啊。

对方的成长速度,着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又或者,人家本来就是这般强大?只是他们坐井观天?

其中一位轻咳一声,打破沉默:“终于有人出来管管那些诡异了,这是好事啊。至于担心有的没的,我倒觉得没必要,人家又没妨碍到我们。

本来就归属阴阳两个不同世界,虽然有关系,但是没有直接冲突。搞不好我们死后,还得到人家面前去报道呢。

我看呐,不妨多释放一些善意,之前的交易不是做得挺好嘛,各取所需,换回来的法器,也确确实实增强了我们队伍的实力。”

此话一出,其他人也纷纷建言:

“说的没错。”

“可以考虑下次交易的事了。”

“另外全民健身法也不妨再扩大一下推广范围。”

“全国各地对付诡异形势紧张,需要更多更强大的力量。”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需要区分清楚,该团结的要团结,该打击的要打击。”

“……”

邱勇听着,心里暗暗自嘲。

之前他费尽口舌,都没能取得半点让步,结果一场城隍夜巡下来,风向立马变了。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过说得没错,释放善意是肯定要的,至于具体怎么做,邱勇心中已经在琢磨了。

会议结束后,他返回御诡者总部,当天上午,一架军机直接从京城飞往椹川。

……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老天师一道正一盟威天师令,召来正一道诸门派掌教或太上长老。

道道飞剑遁光自远方破空而来。

天师府的小辈们忙不迭上去相迎,将前辈老祖们一一引去后山天师殿,再奉上灵茶灵果。

神霄派、清微派、上清茅山、灵宝派、净明派、东华派、楼观道……

正一道有数的大宗小宗,此刻全在现场。

老天师倏地出现。

双手插在宽大的袖子里,眼睛微眯:“真神出世的事,诸位应该都知道了吧?”

一群白胡子老头纷纷点头。

昨晚那么大动静,估计整个大夏顶尖的修行者都知道了。

不得不说,确实令人震惊。

“自150年前众神逐渐消失,至今日又再度出现,不知是何缘由?”

有人疑惑问。

“大争之世,自有其缘法。我等修行之人,所做不过是顺势而为,所求不外乎得道长生。”

老天师笑眯眯说,却又话语一转:“然而天地突变,诡异复苏之迹象愈发明显,天下百姓遭受苦难,神明有感,真神出世,我等亦是不能袖手旁观。我已经决定,派天师府弟子下山,降妖除魔,为天下苍生出一分薄力。诸位道友怎么说?”

“正一道向来同气连枝,共同进退,这事我神霄派应下了。论降妖除魔,谁比得过我五雷正宗?”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说得好像就你们五雷法能驱邪灭瘟一样,当我符三山吃干饭的?”

“诶,两位道友莫急,有话好好说,济世度人这事,肯定得预我净明派一份!”

“楼观道没意见。”

“清微一门定当全力相助!”

“……”

吵吵闹闹中,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各门各派挑选出合适的年轻弟子,由长老带队,下山红尘炼心去。

“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只修命不修性,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老天师幽幽道,抓起面前的灵桃,咬得咔咔响。

这牙口,哪像一个老头,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厉害。

……

全真道重阳宫。

当代主持常元真人,也召来另外永乐宫、白云观两大祖庭,以及门下七真,即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宗掌门,一同商讨大事。

讨论的同样是昨晚广南那边的城隍夜巡一事。

如此轰动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全真道虽然与正一道并列道门两大派别,然而名气相较正一道,要小不少。虽然在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可形象不怎么正面。

甚至还有人以为全真道已经消亡了……

必须做出改变才行!

时值艮八运年间,最是光大门楣的好时候,身为主持的常元道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一番商议,全真道做出了和正一道相差无几的选择。

然而,比这两大派更早做出行动的,却是民间众法教。

……

所谓民间法教,乃是自道教发源,结合民间地区文化而自成一脉的门派。

没有固定的道观,没有固定的修炼场所,大多游走四方,靠师徒传承,隐而不显。

相比正统道教,他们则更重法术神通。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把法术应用到现实当中,其法术神通都追求现实作用,如求财升官,消灾治病等等。

常见的有闾山派、华光派、梅山派、阴山派、玉皇派、六壬派、药王教、灶王教、出马弟子等等,活跃于大夏境内各地,其中又以南方居多。

“道法本不多,学会一个字,降尽世间魔!”

民间法教虽然传承有限,没有真正撑得起门面的顶尖强者,但不意味着弱小。

他们的优势在于门徒广泛,即便偶尔有一两个败类,也不影响法脉流传,势力范围遍布大江南北。

加上两广境内,本就是民间法教传承最完整,修行者最多的地方,因此城隍夜巡,真神出世在民间法教圈子引发的轰动,远超外界想象。

当两广境内的法教弟子将消息传递出去,掌教们统统坐不住了。

这可是真神啊!!

仿佛跟古代从龙之功摆在面前,只需要做出正确选择即可,试问谁能不心动?

“天上至尊是玉皇,人间最贵是君王;天下鬼神皆敬仰,唯有闾山做主张。驱邪禳灾,济世救民,怎能少得了我们闾山三奶派?”

“坛前转下和神鼓,清凉树下会仙家。梅山翻坛祖师座下弟郎,当仁不让!”

“阴山法主,鬼力大王,令旗调兵遣将,五猖神前莫装。论驱鬼锁魂,还得看我阴山法!”

“正一玄皇,赵侯骑蟒。说到降魔本领,我们玄皇会就没怕过。”

“……”

一时间,民间修行圈子闻风而动。

……

这等大事,自然也少不了佛门。

自古佛道相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九华山,乃地藏王菩萨道场,古寺多达百座。

祗园寺,九华山四大禅院之首。

住持方丈觉明和尚召集各院首座商议大事,吩咐完后,长叹道:“愿我佛门弟子,同心同德,护国佑民,饶益有情,此乃成佛之基,众善之首!”

广南,韶州。

南华寺,南宗禅法祖庭。

六祖真身前,主持方丈传法和尚先是默诵一边《楞严经》,才对身后众人说:“六祖曾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此番入世,望尔等能有所获,好继承我禅宗衣钵。”

“弟子谨记!”

众和尚齐声应答。

……

尚不知自己闹出的动静,已经惊动整个大夏修行界的陈景乐,此刻刚回到家,准备做早餐。

首节上一节122/1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