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第146节

邱勇略作沉吟,吩咐说:“告诉道门的人,让他们自行清查去。”

这年头,打着三教名号招摇撞骗的不要太多。

平时不管还好,出了问题,还不表态,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道门终究只是协同部门,而不是下属部门,多少要给点面子的。

实际上民事总部的权限,比道门协会总部不知高到哪去,只是考虑到有不少门派的高人在民事部内任职,才语气委婉客气点。

当然,我给你面子,你也得给我面子。

老老实实把事情办了,不然别怪我去上面告你一状。

……

于是,

收到消息的道门,在武当派、天师道、全真道三家的联合下,顿时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查行动。

哪家弟子现在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有没有做过什么违背戒律的事情等等,全部一一登记,若有违,轻则门规处罚,重则逐出师门。

严厉程度超乎所有人想象。

民间法教那边也有人把消息传递过去了,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想在这片地上混,就得守规矩!

一时间人人自危。

而当他们知道这事是香江那边一个不知死活的西南茅山法弟子惹出来的后,恨得后槽牙都差点咬碎了。

“西南茅山,你们干的好事!”

西南茅山法的人也冤啊。

他们这一脉因为五弊三缺,都快灭绝了,只有零零散散几条支脉,都在内地,鬼知道香江那个是什么时候跑过去的?

眼见要成为众矢之的,赶紧撇清责任,纷纷表态:“我西南茅山法脉,坚决不与邪门歪道同流合污!”

至于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们自己信了。

不过对大夏境内的道门诸派来说,这次其实是好事,整治一下近年来被金钱腐蚀的风气也好。省得有些人靠那点本事,到处夸大其词坑蒙拐骗,最后受损的,还是道门这面大旗。

……

眼看香江这边事情处理完,陈景乐也没打算停留太久。

终究是不太喜欢这边,仿佛空气里都是金钱的味道。

不过香江茶餐厅是一绝。

基本到这边玩的人,都会去体验一下港式茶点。

陈景乐也不例外。

找家老字号,叫上几样招牌菜品,唔,感觉还行。

很多茶餐厅以前叫作冰室,这个名字也传到内地,省城至今还有不少老字号茶餐厅挂的冰室招牌。

香江这边的茶点,跟省城那边又有点不太一样,更偏西式,又以饮品为主,大概跟文化背景有关。

说到茶餐厅,当年香江有个轰动一时的诡点餐事件,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

就是80年代,有一家茶餐厅,连续几天接到一户人家的订单,每次送过去都让放在门外,钱从门缝里递出来。结果晚上老板对账的时候,发现钱变成了冥币,连续几天如此,哪怕老板亲自去送单也一样。老板惊骇之下,选择报警,结果发现屋里的人已经死去多日。

这事登报后引起轰动,被列为香港几大都市传说之一,后来更是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

至于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不过有个说法,就是诡有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往往还有一口活气吊着。只有当别人提醒的时候才会知道,然后彻底死亡。

据说啊,只是据说。

可能是文化背景影响,香江的恐怖灵异题材文娱作品,确实涌现出过不少精品。

别的不说,至少比内地强多了。

不至于结局往往都是主角做的梦,或者主角其实是个精神病人,世上根本没有阿飘。

比如今年很火的佳慧,陈景乐不玩港诡都知道。

……

吃完茶点,看过赛马,走过九龙寨城公园,感受过维多利亚港的晚风。

最后给家人买点本地手信,陈景乐就撤了。

接下来准备北上,去鹅城……啊不对,是鹏城。

去鹏城主要是想领略一下世界第一速度,看看跟就隔一条河的香江有什么不一样,顺便去南山必胜客的地头,看能不能碰到普通家庭的小马,替广大网友给他两拳。

咳嗯,开个玩笑。

虽说鹏城只是一条小渔村发展而来的城市,事实上庙宇并不少,毕竟如今的鹏城,也是在兼并周围城镇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先有庙,如今自然也就有庙。

只不过佛寺比较多。

行程比陈景乐预想的要顺利得多,偌大一座城市,愣是没出现大的诡异事件,普通情况,敕封的鬼差就能处理。

鹏城各处境主庙占完,直奔西北边的莞城,然后是东边的鹅城。

这才是真正的鹅城,因为有座山叫鹅岭,以此得名。

诶,就偏不进省城,急得韩俊卿每天都望眼欲穿,恨不得跑到陈景乐面前,跪求他看自己一眼。

好歹是一省省府,就没试过这么憋屈的时候。

太欺负人了!

第139章 罗浮传承,封魔秘术!

鹅城,下辖两区三县。

虽然同属三角洲城市,但很多人对鹅城的印象,都只是鹏城的后花园。

很多在鹏城工作,但在鹏城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会选择在鹅城安家。

陈景乐的某个表亲就是这样,同学里也有几位这样的。

导致鹅城的房价,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虚高的,因此这两年不少地段都在暴跌,很多炒房客亏得血本无归。

“只能说,投资有风险,买房需谨慎。”

事实上,鹅城这座城市值得细说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浓郁的客家特色文化,比如抗战年代大名鼎鼎的东江纵队,比如美食,东江盐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等等。

当然,还有全国闻名的淡水。

这个懂的都懂,不懂我也没办法细说。

罗浮山。

陈景乐来这不只是游山玩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昔日在高凉石龙县,那个从陶坛中钻出来的诡异,是被民国年间,罗浮山白鹤观一位道号为元明子的道人所封印。

当时他被那神秘的封印道术所惊艳,奈何诡异记忆中,并没有相关信息。

此番前来,就是想看看罗浮山的白鹤观还在不在。

在的话,看看那位元明子道长或者他的宗门,有没有什么东西留下。

没想到来了才发现,这里的白鹤观其实有两座。

一座是清代道士孙天杖建的,早年为东江纵队的据地,建国没多久就被拆了,后来在上面盖了一座宾馆,仅剩遗址。

后来大夏官府决定重建白鹤观,又不想拆掉白鹤观那边的宾馆,于是择址新盖了一座白鹤观。

然而让陈景乐失望的是,无论是遗址还是新观,他都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难道说,当初的封印法真的失传了?”

如果真是那样,也未免太可惜了!

陈景乐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暗暗叹息。

……

其实现在罗浮山的道观还不少。

不过称得上成规模的不多,也就黄龙观、冲虚观、九天观、白鹤观这四座,以及两座黄大仙庙。

关于黄大仙本人,其中有个说法,说黄大仙是葛洪仙师的弟子黄也。罗浮山是葛洪的道场,这里有黄大仙庙也不奇怪。

诸多道观中,则以黄龙观最为宏大,香火也是最旺,其他三座与之相比,显得颇为落魄。

据陈景乐观察,罗浮山范围内,有修为在身的真修道士,其实并不少。

毕竟是天下有数的道教名山,洞天福地。

其中修为最高的那位道长,是在黄龙观后面一座山洞内静修,在如今的修行界,已是极为难得的高手。

还有两座佛门寺庙,同样有不少弟子有修为在身,镇守山门的,只比黄龙观那位弱些许。

不过总人数加起来并不算多。

“按理说有完整传承的门派,不至于就这点力量。好歹是道门有数的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陈景乐暗暗好奇:“难道都下山历练去了?”

事实上还真被他猜中了。

自从上次椹川高凉两地城隍夜巡事件后,天下道门皆让门下弟子下山历练去。既是入世,也是争夺气运。

佛门同样不例外。

因此,除留守山门的少数部分真修弟子外,其他但凡满足条件的,都下山降妖除魔去了。

……

“嗯?”

陈景乐微微一怔,忽然心有所感,身形出现在一处石洞内。

偌大的罗浮山,像这样的山洞其实挺多的。

除了某些过于幽深的山洞,被景区封住不让游客进入外,其余都是半开放状态。

眼前这个石洞,约莫六平方,高两米左右,用蜗居来形容都不为过。

然而却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东西。

陈景乐手一挥,墙壁上顿时浮现出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

“《抱朴子封魔》?!”

看清楚最上方的字体,陈景乐顿时愕然。

《抱朴子》的大名,他当然听说过。

但他可以肯定,如今流传于世的《抱朴子》无论是内篇还是外篇,都没有《封魔》这一卷!

何为封魔?

首节上一节146/1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