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医生 第229节

这两个病人的手术一个是心脏搭桥,一个是植入支架,在技术熟练的心血管外科医生看来,这就是普通的手术,基本没有什么风险,但是,心脏毕竟是人体的总发动机,特别是搭桥,需要心脏停跳一阵子,搭好桥后再复苏,毕竟还是有风险的。

刘芳菲与齐日升商量,还是看他那个手术方案做得好,想看他在风险评估方面有什么新见解,也是考察的意思。见齐日升说的每句话都在点子上,也是暗暗的纳罕。

在两个两个同意书中列举了充分的风险之后,就让齐日升通知家属,商谈协议书的签字。

这个过程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像先通知的心脏搭桥病人家属,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六个,围着办公台坐了大半圈。刘芳菲医生详细讲解了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和预计的到的风险,然后接受家属的提问,有点像召开记者招待会。

家属中,一个穿西服打领带的年轻小伙就能问到点子上,刘芳菲作了回答,有一个胖墩墩的妇女就不行,问的问题太外行,还得解释。其他的人也都从各自的角提了问题,总的归根一点,意思都是围绕病人手术后能不能活着。医生当然不能说肯定的话,把握是有的,意外也有可能,说了跟没说一样。

最后,家属还是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支架手术比搭桥简单得多,危险也小,病人家属来的少,只有两个,他们听了刘芳菲的解释后简单问了两句,就签了字。

和病人家属谈完话,签了字以后,刘芳菲很随便的问齐日升,“你能做心血管缝合吗?”

齐日升回答说:“还行。”

“还行到什么程,敢不敢做心血管搭桥的缝合?”刘芳菲追问。

“在动物身上练过,不过,自小给人接骨头,缝合过血管,估计没有多大问题。”齐日升没办法说,只能说的模模糊糊的,动物身上练过,人也是动物,齐日升的这个话也没有错。

“你还懂骨科?”刘芳菲奇怪的问。

“我家是骨科世家。”

“我找两节血管,你缝合一下,我看看你的技术水平。”刘芳菲想具体考校他一下,看看他的真实水平。

“行啊,我试试。”

刘芳菲就找了一截血管代用品,又给了针和线,让齐日升做缝合血管的操作看齐日升是不是个马谡式的人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心脏搭桥的血管缝合,在手术中的诸综合因素中,最为重要,所以刘芳菲先考察齐日升的血管缝合术。

像这种血管缝合,在齐日升十年的从医中,也不知做过多少例了,和做个阑尾炎差不多,所以,刘芳菲要他做的血管缝合一点也难不住他。他接过刘芳菲递过来的血管和针线,不假思索,熟极而流的开始飞针走线,一双修长的手比大姑娘绣花还自如。目瞪口呆的刘芳菲看着他飞快完成缝合,然后检验缝合的血管针脚和严密程,让她惊奇的是,齐日升缝合的这段血管速极快,速在抢救病人中往往起关键作用,然后是完美,无可挑剔,她自认她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不成,也缝合不了这么完美。

“你以前做过手术,这个血管缝合得……还算标准。”年轻人,肯定就行了,不能太赞赏,容易骄傲,骄傲了对从医不利。

你缝一个试试,有我这么完美还怪了,哥们这一手,是参加过省上缝合比武大赛的,第一名,省内外的专家都赞赏,在你这儿落了个还算标准,你难道……比专家还强!

第十八章 心脏手术

第十章心脏手术

(昨天第十七章因为时间紧,没来得及检查,上去后发现把人名弄错了,向书友致歉,再一个是专区有问题,点击了几次不动,谁知道点了三遍就传了三遍,想去掉又不会,只能先这样了。求票,求收藏)看出齐日升不大服气,刘芳菲放下缝好的血管说:“骨科的血管缝合就太简单了,哪能和心脏的血管相比。再说这是器材操作,真正在活人身上就不一样了,手术对人的胆量也是一个考验,那是有心理压力的,就像当兵的平时练拼刺刀,只在稻草人身上练,到战场上刺的是有血有肉的活人,是要见血的。”

“我在动物身上做过,成功了。”齐日升辩解,他不敢对刘芳菲说他在活人身上做过,没办法解释。

刘芳菲笑了,“动物的心脏,毕竟和人的不一样,在动物身上手不颤抖,搁人身上就不一样了,心脏的手术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知道不简单,这不是跟着你实习吗,要是简单,我直接就做了,还实习啥。”

“像你这样的,在我带过的实习生中就算佼佼者了,不要气馁,你还很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把基础打好,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齐日升说:“咱们师徒投缘,我给你说实话,这个医院的实习,我就是过一下,毕业分配,打算去做公务员,我觉得做公务员更有前途。”

刘芳菲说:“既然想做公务员,你学医干啥,不是白耽误工夫吗。”

齐日升说:“学医是我爷爷的主意,我们老齐家是骨科世家,得有人继承下去,骨科世家,外科手术是弱项,爷爷让我学西医就是解决这个弱项,拓宽渠道,中西医结合,不至于让骨科的绝学失传。”

“你爷爷想的挺好啊,做公务员,你爷爷不是失望了。”

“我想,他也得尊重我的选择。”

刘芳菲说:“算了,不说了,你还没分配,到时候未必能分配你做公务员,就是将来做公务员,现在医院的实习也不能松懈,一个是将来要给你写鉴定,再一个就是给你几年的医科大学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至于你将来从政还是看病,那就要看机遇了,你说是不是?”

“是,我肯定会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这儿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不会把光阴白白虚过去。”

第一个手术从中午十二点开始。

因为还有一个手术,他们中午饭吃的比较早,十一点半病人进手术室,家属就在手术室外面的休息室里等着,经过一系列的准备,麻醉师请病人家属在麻*醉药单上签了字,然后开始实施麻醉,麻*醉药的管理比较严格,每次手术病人麻醉都要让家属签字。有些麻*醉药是进口的,价格比较高,必须得到认可。

心脏搭桥,原因就是原来的冠状动脉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硬化,或者是阻塞不畅,血管阻塞供血不畅,或者硬化,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的循环,训话不长就会造成身体各部位的病变,也可能血管爆裂,造成生命危险,也有可能心肌梗死。这个问题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搭桥,用一根或两根三根血管,从远端好的血管建立一条新的通道,和心脏连接起来,俗称为冠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数正常。

这就为搭桥提供了可能,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搭桥后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畅通无阻。

世界上心脏搭桥术首例是由阿根廷著名心脏病外科专家雷内·法瓦洛罗第一个敢在心脏上动刀子动针线搭桥缝合的,不是疯子就是天才,因为心脏曾经是手术的禁区,动手术有相当大的风险。我国的第一例搭桥手术是一九七四年由北京阜外医院医生郭加强完成的。

最初的心脏搭桥都是不停跳的,因为人们还无法完成对停跳的心脏保护,然后再恢复跳动,后来发明了一种药物,可以保证心脏在手术的几个小时内不失去活力,能重新恢复跳动,这样才使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搭桥成为可能。所以,在漫长的二十多年中,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达到百分之十,进入二十世纪末期的时候,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才减少到百分之一。那是指的成活率,至于不能下手术台的,不在这里面算。

刘芳菲的这个搭桥手术就是心脏停跳体外循环。

在大医院的医生手里,这是很成熟的技术,

做手术都有个小组,主刀医生都配备有助手,更复杂的手术还有第二、第三助手。然后就是护士了,给主刀医生和助手递手术工具的都是护士,用了多少器具,最后都要清点,一根针一条线一块纱布都不放过,像那些新闻报道的,把纱布或者手术刀遗留在病人体内的现象发生的机率太小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忽略的。

齐日升虽然作为第三助手参加了手术,实际上是个旁观者,没有他能插上手的地方。

这个病人是一个老年女性患者,保养得很好,面容也不差,看得出来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皮肤还没有萎缩的的迹象,只是两个ru房瘪了些,与年轻人那是根本不能比了,女人都有青春年华的时候,都会有人贪恋追求,漂亮的女人追求的人更多些,那时候除了精神之外,主要贪恋的还是**的成分多些,老了就没有什么看头了,红粉佳人,到头来还是一具枯骨,一句漂亮的枯骨和一具丑陋的枯骨区别似乎都不大,人们往往都是以肌肉辨美丑的。

老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差,全麻以后静静地躺在手术床上,像睡着了一般。身体也是全裸,人在这时候是不能有羞耻感的,有羞耻感也没有办法,不管是年轻姑娘或是老年妇女。

看着刘芳菲给病人开胸建立手术界面,看着第一助手在病人下肢部位开刀提取制备血管,手还是有些痒痒,就像一条跑得极快的细狗看见一只兔子,想去追撵的时候,却被主人的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狗去追撵,自己却无可奈何。

手术远没有协议书上说的那么可怕,手术界面建好,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系统开始工作,刘芳菲开始用助手制备好的血管给心脏搭桥。手术很顺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从开始麻醉到搭桥完成,没用了三个小时,启动心脏跳动也很顺利,看着红色的血液从搭桥的血管里流动漫画生命征候趋向正常的时候,刘芳菲处理完最后的手续,让助手关胸的时候,手术就等于完满完成了。

因为麻醉没有过去,病人还昏睡着,当病人从手术室推出,从手术楼大门出来,刘芳菲向病人家属宣布手术成功的时候,病人家属脸上都是如释重负后的欣慰笑容,一个姑娘还留下了眼泪。

做过手术的病人要进入icu室,接受重点护疗,等危险期过后再进入普通病房继续恢复。

家属协助护士把担架床推进电梯,电梯门合上以后,刘芳菲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马上进行第二个手术。

第二个手术是放置支架手术,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些。

这个手术也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能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脏动脉阻塞、心肌供血不足。

这个手术不必开胸,就是在胳膊的部位把动脉血管弄一个口子,然后沿着这个口子输送一根导管到心脏部位,这个导管就相当于一条道路,接着用一个微型传送系统把支架沿着道路输送需要安放的部位,放好以后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首节上一节229/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