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医生 第252节

经常有人请魏院长和水副院长喝咖啡,他们喝咖啡的知识已经有些档次了,不过,总统套房里的顶级蓝山咖啡还没喝过。

坐下以后,魏院长笑着对老爷子说:““老先生,你老住的这是姜董的星级酒店总统套房啊,我们医院本来该给你老安排住处的,因为中午抢救伤员,怠慢了。”

姜云飞说:“齐老是我请来的,当然要由我做东了,这吃的住的让老人家满意啊,看起病来也有精气神,齐老你说是不是?”

老爷子不动声色的说:“我岔铺,别看你这儿拾掇的花里胡哨的,只怕睡这里还没有我那个硬板床来得舒服。”

“老人家,大城市里的饭还吃的惯?”水副院长带着笑容问。

“吃饭还有惯不惯的,我们乡下人口粗,啥都能吃,我就是不明白,你们城里人怎么也变得口粗了,吃窝窝头,那东西我们农村人早吃够了,现在都是用来喂猪的。还有什么生猛海鲜,又不是茹毛饮血的年代,吃生的,亏你们城市人想得出来。听说人是猴子变过来的,这就是倒回去变成猴子啊。”

对水副院长,老爷子本来就有点意见,他想,我这么大年龄了,那个柳医生在病房斥责我,满口白沫,唾沫星子乱溅,你也不制止,还推波助澜的,以为我一个乡下大夫好欺负,还问我城市的饭吃的惯吃不惯,你又不管饭,管我吃的惯吃不惯。

姜云飞给二位院长解释说:“老爷子幽默,喜欢开玩笑,你二位别介意。”

“不介意,不介意,介意什么,老爷子是我们前辈级的人物,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都多,说的话都是大见识,非常人可比啊!”魏院长连忙解释说。

老爷子撅撅胡子说:“魏院长夸错了,我一个乡下老土朗中,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和死了没埋一样,能有啥见识。”

水副院长说:“像你这个年纪的老中医经的多见的广,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你们这样的老中医,过去就叫国医圣手啊。以后中医的发扬光大,没有你们这些有经验的老人不行。”

齐日升插言说:“中医都快被挤兑的没有市场了,还能发扬光大,我爷爷的这个药申请专利保护,论证的时候,他们非要药方子不可,祖传了几代的秘方,轻易地拿出来,那还算什么秘方,以后怎么保护,国家现在对中医的政策有点问题,照这样下去,中医迟早非完蛋不可。”

与一个实习生讨论这问题,魏院长觉得有点掉份儿,但是,今天面对的是老中医,又有市长指示,需要把老爷子的药了解清楚,这个问题就有探讨的必要了,他说:“这个问题要看怎么说了,总的来说,中医问题还是比较大的,就拿药方子来说,仅统一标准就比较难,治同样的病,十个医生开的处方九个不同,到底以那个为准啊?我当然知道这叫辨证施治,但是,治同样的病,药品的方子不同,统一不了标准,怎么生产,怎么推广,临床应用上就受到限制,和西医比,在竞争上没有一点优势。”

水副院长说:“中医受到限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秘方单传,一些治病的绝招只在极小的范围内用,这条路就越走越窄,中医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捏不成个团,最后方子都失传了。什么也没留下来。拿什么和人家西医比。比得了吗?”

魏院长说:“制药也是一样,人家的西药厂家是大批量生产,大批量使用,挣钱海了去了,中药是一种啥情况,虽然也算是有几种名药,像云南白药,乌鸡白凤丸啥的,虽然已经很有名气了,临床应用上和人家根本比不得。”

第三十四章 药方子

第三十四章药方子

(第二更,写完就上,求票,求收藏)

老爷子撅着胡子说:“中药都传了几千年了,没有西药,还不是把病都治了,现在这些败家子,非把这个家败完才甘心,我传了几辈子的骨科药,现在限制用了,说是没有批号,我一家一户的总不能开个药厂去,批号还得那些专家研究,研究还必须提供药方子,剂量,研究不成,方子不是到他们手里了,骗谁呀!就是有了批号,还要拿到那些大药厂生产,我吃多了撑的,把秘方给了你们,让你们折腾我。”

齐日升说:“爷爷,你这就不对了,医药治病是人命关天的事,国家不能没有规定,你把你那个方子献出来,卖个百儿十万、千儿百万的,既治病救人了,又有钱花,那是多好的事,你跟钱有仇啊,脑子就是不开窍。”

老爷子生气的说:“你小子就知道钱,不能为了钱把老祖宗卖了。”

“那有那么严重。”齐日升嘟囔着说。

魏院长说齐日升:“你也不能这么说你爷爷,老前辈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那时候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前辈有留一手的想法也不奇怪。现在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已经不是靠秘方吃饭的时代了,子孙们也不是靠秘方活着了,你们看现在从大医院到乡村诊疗所,有靠纯中医治病的吗,还不是以西医西药为主,要挽救中医,还要靠你们这些老一辈的中医无私的把方子献出来,经过筛选,逐渐壮大中医中药宝库,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发扬光大,否则,还是小打小闹,登不了大雅之堂。”

“魏院长的意思是让我把方子献出去?”老爷子问。

魏院长解释说:“我也没这样说,你老人家献不献与我们也没有关系,那是你个人的事,我和水副院长今天来的目的是关于你那个伤药,今天你在医院,不是来了很多伤者吗,有些比较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就好几个,医院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有的还要落下残疾。今天,你孙子在手术室的手法接骨就很有创意,避免了一次大手术,还给上了伤药。听他说,你的那个伤药对粉碎性骨折有奇效,如果不用开刀治好粉碎性骨折,那在世界医疗史上也是个奇迹,我们来就是想和你商谈一下,看这个药有没有用到临床上的可能。”

老爷子说:“我这个孙子也是精屁股撵狼,胆大不识羞,他配的那个药都能在大医院临床上用,你们也真敢让用。”

“怎么了老先生,他配的那个药有什么妨碍吗?”水院长问。

“妨碍倒是没啥妨碍,这个药我们都用了几辈子了,治好了多少病人,也没出过事。”

“那你老怎么说他那个……什么……光着屁股撵狼……,是什么意思?”

“你问他,那个药怎么配的,药效够吗?”

齐日升说:“我怎么配的,还不是按你老人家传的方子配的,就是时间紧些,种类不够,药材的质量差点,但是,里面的主药都有了……”

老爷子说:“不够,差点,就是问题,你那药治个小伤可以,大伤、粉碎性骨折就不行了,材料不够,就达不到效果。”

“那你给我配点材料够的,那个罐子里的药就行,“齐日升说。

“你个碎崽娃子,想打我罐子里药的主意,没门,我存了四十多年了,让你拿去糟蹋呀!配倒能给你配点,魏院长,水副院长让用吗,中午我在医院里可是被水副院长赶出来的。”

水副院长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话也不能这样说,我可没赶你,一句赶你的话也没说呀!倒是你的话不负责任,你在病房里对姜董事长说,把他儿子治死了也不让你赔,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在医院里那是绝对不能容许的,我们不能随便拿病人做实验啊!”

姜云飞说:“老爷子那不是随便一说吗,我知道那药治不死人。”

魏院长笑着说:“老爷子敢这样说,我们可不敢随便那样说,没有把握的事,做医生的是不敢随便做的。”

老爷子说:“你们一个病人治病治了两个多月,脑骨头还没长好,人还昏迷不醒,那就不是随便?”

水副院长说:“这不同,我们的用药都在医学的范畴之内,现代医学还有好多难题攻克不了,药物的研制有个过程,作用也有限,那就不是医生的责任了。”

老爷子说:“你们西医治不了,可以交给中医啊,治不了还要治,那不是耽误事吗。说的难听点,等于是不作为的谋财害命呀。”

魏院长和水副院长都被老爷子这几句话说的有点尴尬,医院里追求效益、药价虚高、诊疗手术费用昂贵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心医院也不能避免,但是要说谋财害命,在他们大医院还不至于那么下作,只是因检查手术药品费用高昂、钱财用尽而中途离开的患者使医院存在这方面的嫌疑。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没有钱看病,医院总不能赔钱,医院是企业,现在讲的是经济效益,医院不挣钱,让医生护士们喝西北风去呀。

“看病这个事,不是医院选择患者,而是患者选择医院,患者愿意来我们医院,我们就得尽心尽力,不治之症的患者要住着,我们也不能赶他们走,病人要走,我们也不强留,有些不治之症,我们还要劝病人出院,不花那个冤枉钱,至于说收费高,那是大医疗水平决定的,全国的大医院都差不多,患者看不起病也不是我们的事。”魏院长给老爷子耐心解释。

水副院长补充说:“就拿这次抢救伤员来说,那么多重伤的,手术费用和护理费用都很高,医药的费用也不低,我们还不是在第一时间抢救人,没有预收费用。”

魏院长说:“我们今天晚上来找你老人家,还不是为了伤员早日康复,花钱少啊!听你孙子说你那个伤药很神奇,对粉碎性骨折有奇效,老人家的这个伤药,真的像你孙子说的那么神奇吗。”

“他对你们说什么了?“老爷子问。

水副院长说:“他说你那个药可以用到植物上,把正生长茂盛的一棵植物削下来,抹上你的药,第二天就长好了。粉碎性骨折病人不用手术复位,用了药后,骨茬会自动寻找对接。”

“这两个事都是真的,我们那儿的人都这么传说。来,二位院长先喝咖啡,喝完再说不迟。”姜云飞正说话,服务员就把咖啡端上来了。

魏院长闻了一下咖啡的香气,说:“正宗,姜董啊,你说的人们传说,你亲眼见过吗。”

“没见过,不过我想,既然人们这么传说,就不会有假。”

老爷子摇摇头说:“别听他们的,那有那么神奇,都是夸大事实。”

齐日升不服气的说:“怎么能是夸大事实,那个医治植物的事,县电视台不是拍了,在全县播放了。这些年,你的药治好了多少粉碎性骨折病人啊,那都是有据可查的。”

老爷子说:“你知道什么,就会吹牛,骨折病人不先正骨,长挫了怎么办,你姜叔说说可以,你是做大夫的,就不能说外行话,让人家笑话。”

“我就说点事实还不行了?”齐日升嘟囔着说。

魏院长和水副院长都听出来,老爷子虽然说齐日升吹牛,却没有否定药的疗效,魏院长试探着说:“老人家,你的药如果真有那个好疗效,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份,你不是还要给姜董事长的孩子用药吗,让我们化验一下物理性能,有没有毒副作用,用起来不是更放心了不是。”

首节上一节252/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