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263节

“太好看了,这简直就是为淑妃姐你量身定做的嘛!”陈平夸道。

“马屁精!”萧淑妃嘴上故意这样说着,但是眼角的笑意却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

随后,陈平对萧淑妃说:“淑妃姐,那我就先回去了,淑妃姐你也可以早点回省府临江市的。”

萧淑妃嗯了一声说:“我知道了,陈平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当心,知道吗?”

听着萧淑妃关心的话语,陈平心里有点感动,他轻轻抱了萧淑妃一下,然后点头道:“淑妃姐你放心吧,只要你还需要我,我就一定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陈平在和萧淑妃告别了以后就回去沙港市了,原本陈平是打算自己坐大巴回去的,但是于大江却执意要送陈平去沙港,陈平对于大江说:“于师傅你不是路庄本地人吗?现在已经开始放春节假期了,而且你也要过春节的,就不用送我了,我自己回去也是一样的。”

不过于大江却怎么也不答应,他说:“陈局长,这怎么能行呢?我是您的司机,当然是您要去哪里我就要送您去哪里的,怎么能因为节假日就偷懒呢?陈局长您对我是没话说的,如果我要是还偷懒的话,那我还是人吗?”

人都还是有良心的,陈平只是帮于大江的儿子解决了建校费的问题,算是举手之劳,但是却换来了于大江铁的忠心。

拗不过固执的于大江,陈平就让他把自己送回了沙港市,陈平下车回家。

陈平的家在沙港市东边的乡下,当他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看见自己的父亲在往门上贴年画和对联,陈平的父亲陈远山见到陈平,急忙高兴的冲屋里喊了一声:“老太婆,陈平回来了!”

里面陈平的母亲赵月霞应了一声,然后急急忙忙跑了出来,从她身上系着的围裙来看,她是在准备今天晚上的菜肴。

其实从心里来说,陈平是很不愿意回家的,因为陈平的父母已经有五十多岁了,但是由于家里以前的条件不好,再加上过度的操劳,陈平可以明显看出自己父母脸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苍老。每一次,陈平回家见到自己父母,总会有种控制不住的心酸,感觉自己不是个东西,怎么就让父母为自己操劳成了这个样子,而自己却又不能时刻陪在父母的身边。

不管自己赚了多少钱,也不管自己的官多大,自己的父母终究还是父母呀!

陈平当即鼻头一酸,有些哽咽的喊自己的父母道:“爸,妈,我回来了。”

陈远山和赵月霞很高兴的笑了,赵月霞有些喜极而泣的对陈平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呀!”

见到赵月霞掉泪,陈远山立即佯怒道:“老太婆你看你这是干什么?平时在家你不是总念叨着陈平回来吗?现在陈平好不容易回来了,你看你又这个样子,跟哭丧一样。”

“爸你不能这么说嘛,我妈这也是高兴呀!”陈平说。

“就是,你这老东西就不会说话!”赵月霞埋怨着陈远山说。

陈平知道自己父母这老俩口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拌嘴两句,陈平这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的,所以就不在这上面多说什么了,毕竟老俩口之间偶尔拌拌嘴也是能够增进家庭关系的。随后陈平闻了闻,问赵月霞道:“妈,你在弄什么好吃的呀?”

听到陈平这个问题,陈平的父亲陈远山抢着说道:“你妈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个炸糯米团子的菜,前一阵子就天天拿我做实验。”

赵月霞生气的打了陈远山一下说:“老东西给你做点新花样,你都不懂。”

“是是是,我不懂,不过你要是再不去看看你的糯米团子,我倒是能懂他要炸糊了。”陈远山说。

经陈远山这么一提醒,赵月霞才猛的想起来,随即跑进厨房,去照看她的炸糯米团子去了,而陈平见自己父母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这么健康的心态,也就放心了一些。

随后,陈平先把东西放到了家里面,再帮自己父亲贴好了门口的年画和对联,就跑到厨房里面看母亲赵月霞那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了。而当陈平才走进厨房的时候,就正好看见母亲赵月霞在吃一个已经炸糊了的糯米团子,陈平急忙一下子抢下来道:“妈,这都糊了你还吃什么呀?扔了嘛!”

但是赵月霞却是笑着说道:“外面糊了,里面还能吃嘛!扔了多可惜。”

陈平然后又看到了母亲用的锅,仍然是几年前的老锅,锅柄都已经断了,是父亲缠了好几圈塑料袋和胶布才粘上勉强能有个把手的。

虽说这样还能用,但是端锅子的时候却必须手要离锅子很近,所以陈平看到母亲的手上都被油炸出了好几个水泡。陈平又心疼的说:“妈,我不是让单位的人送来了很多年货吗?里面不是就有新锅子吗?你怎么不换一个呀?”

“这锅子还能用,干嘛要换?”赵月霞说。

“可是这锅子都已经坏成这个样子了呀!你看把你的手都炸出水泡了,”陈平说,“妈,您儿子我现在是局长,当大官了,也有钱了,您不用这样的呀!”

对此,赵月霞却满不在乎的说:“知道你有钱了,也知道你当大官了,那以后你过日子好一点就好了呀!我和你爸都已经习惯了。”

听着母亲的话,看着母亲慈祥的笑容,陈平突然感觉自己心里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一样。

这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永远都是节衣缩食的,永远是都想着能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而他们自己却怎么样都没关系的。

第八十一章 除夕夜

(鞠躬感谢“弥赛亚之星”官友的月票支持!)

由于这个小区就是老城区改建时搬迁过来的安置点,而陈平家所在的这栋楼则全部都是纺织厂的职工,都是熟人,并且陈平还是考上了公务员当了官的人,所以陈平才回来,四周的街坊邻居就知道了,都过来看看情况了。

都说近水楼台才先得月,所以最先过来的自然是对门的邻居了,姓刘,是和陈平的父亲陈远山是一个车间的,陈平见到他喊了一声刘叔叔好,而他看到陈平说道:“哎呀!老陈,这就是你儿子,这么久没见又更有气势了,陈平,你现在是在哪个单位了呀?”

“路庄市审计局,”陈平回答说,同时补充了一句道,“审计局就是给路庄市的所有政府部门做财政收支检查的部门,还有像咱们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审计局也是有权力检查他们的财政和各种工作的落实情况的。”

听着陈平的解释,这位刘叔叔便惊讶道:“那岂不是和纪委一样厉害了?”

“不是的,刘叔叔您高看我们了,”陈平对他解释道:“其实我们审计局就只是一个审计监督单位,也许我们可以检查各个单位的财政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本身是没有权力抓人的,而且一旦要用到强制性的手段的话,我们还是必须要联系纪委和公安局这样的单位给我们帮忙的。”

那刘叔叔拍了拍额头说:“哎呀!你们机关单位里面的这些弯弯道道太复杂了,我可搞不明白,那总之你们单位就很厉害就对了。”

说完,他想了想,又问陈平道:“陈平你现在还是局长吧?”

“那当然,我现在是路庄市审计局局长。”陈平说完,又加了一句道,“在级别上,只比路庄市的副市长要低一些。”

陈平是故意这么说的,当然陈平绝对不是为了显摆什么的,事实上经过了这么多官场斗争的他早就没了这个心思。而陈平之所以会故意这么说,只是因为自己父母的年纪太大了,同时自己又常年不在家里,无法照顾父母,所以在家里这边,陈平还是更多的要依靠左右邻居来帮忙的。

虽说陈平也知道自己父母的人缘好,但这年头没有人是雷锋,那种依靠自发的帮忙,总没有在知道了自己是局长以后要热情的。

也许在官场里,一个局长并算不上什么,尤其路庄还只是一个扩权的县级市罢了,但是普通人并不知道,他们听陈平说他只在副市长之下,就以为是很大的官了。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四周的邻居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能给自己的父母更多的帮助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是能让自己的父母能有更多的自豪感的。

那刘叔叔在听到陈平的话以后,一下子伸出了大拇指对陈远山说:“老陈,你儿子可比你强多了,这年纪轻轻的就当大官了!”

陈远山说:“那当然,我儿子要是不比我强那不完蛋了?”

然后陈平从自己带回来的东西里拿出一瓶茅台给那刘叔叔,同时说道:“刘叔叔,我记得你喜欢喝酒,所以这一次我从路庄回来的时候,特意给您带了一瓶茅台回来。”

“这怎么能行呢?陈平你看你,你回来还给我带什么礼物嘛,真是的!”

那刘叔叔嘴里这么推辞着,但是眼睛却已经看着酒发直了,不过这也难怪,毕竟茅台的名头太响亮了,而且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难得有什么机会能喝到这种酒的,所以他想要但却又不好意思直接收下的心情也是正常。

陈平当然是明白他心里想法的,所以陈平坚持道:“刘叔叔,你平时对我家里那么照顾,我平时不给刘叔叔带东西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要是过年再不给刘叔叔带点东西回来,那岂不是太没良心了吗?所以刘叔叔你就收下吧,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陈平你都这么说了,我不收也不行了。”刘叔叔说着,这才心满意足的把酒收了下来。

随后他又在屋里和陈平的父亲陈远山聊了一会,就起身离开了,而陈平送他到门口,对他说:“刘叔叔,我父母年纪都大了,我也不经常在家,以后如果我父母有什么事情,还麻烦刘叔叔你多多照顾一下了。”

收了陈平酒的他当即一拍胸脯就说道:“陈平你放心吧,咱们都是邻里街坊的,你家里有什么事情我肯定帮忙的。”

首节上一节263/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