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389节

而在电话的那一边,萧淑妃见萧鸿坤突然没话说了,也知道自己父亲突然之间开窍了了,不过这时萧淑妃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萧鸿坤道:“爸,既然您老都已经看到了这份政策文件,那相信我们的张省长应该也已经看到了文件吧?”

萧鸿坤恩了一声说:“他现在的注意力完全就在路庄,只怕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是看到,甚至都应该已经开始做部署了。”

萧淑妃说:“那就麻烦爸你在省委帮忙演好这出戏了,一定不能让我们路庄这个新政策出台哦!但是又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了,虽然这个剧本有点绕口有点难,不过我相信凭爸您老在省委里沉浮了半辈子的本事,是一定没问题的。”

面对自己女儿的马屁,萧鸿坤无奈的摇摇头说:“你这丫头,事情已经到了这份上,你还是不肯把你们的打算告诉我吗?”

“不是不肯,就是怕告诉你了,你又要说我们在胡闹了。”萧淑妃说。

萧鸿坤失笑着说:“那好吧,我这个老家伙,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给你们卖命吧!”

“那我就代表整个路庄市委市政府,先谢谢萧书记了!”萧淑妃说。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目的质问

当路庄市关于进一步合理利用融资平台资金的政策文件递交到省政府以后,省长张锦池就立即展开了布置,而省委副书记萧鸿坤这边,则是在知道了张锦池的布置以后,立即找他来了。

萧鸿坤怒气冲冲的推开了张锦池办公室的门,然后就坐在了张锦池办公桌的对面,张锦池这个时候正在打电话,见到萧鸿坤进门他小小的意外了一下,挥手示意自己的秘书离开,最后挂断了电话,问萧鸿坤道:“不知道萧书记这么怒气冲冲的来我的办公室,是有什么事情吗?”

面对张锦池的问题,萧鸿坤冷哼一声回答说:“张省长,我想你应该明白我是为什么来的。”

张锦池挑了挑眉,作为省长,以他的智商其实早在萧鸿坤进门以前就猜到他的目的了,只是这个猜想让张锦池自己有点不敢相信罢了。

于是,张锦池对萧鸿坤说道:“既然萧书记这么直接,那我当然也就不和萧书记多兜什么圈子了,我猜萧书记今天来的目的,是为了关于路庄市新的政策文件,对吗?”

萧鸿坤点头说:“是的张省长,我听说省台的财经频道最新一期的评论节目,还有省内外几家最重要的报刊媒体,都在准备对路庄市的新政策文件进行抨击,而且我还听说,这都是出自张省长你的授意,我想请问张省长这是要做什么?”

“萧书记这话是怎么说的呢?这些都是正规的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他们是有对任何党政机关公开的政策文件进行报道和评论的权力,我只是……”

张锦池的话还没有说完,萧鸿坤就打断他的话道:“张省长,我怎么听说这些媒体的这种做法都是出自你的授意呢?而且路庄市关于融资平台的新政策还只是处在省委省政府的审核阶段,并没有公开,这些媒体是怎么知道的呢?”

在萧鸿坤的质问下,张锦池的脸色有些难看,虽然他知道萧鸿坤的脾气多少有些火爆,有时候也不怎么会注意场合和对象,但是他面对萧鸿坤这样的质问,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火气的。要知道,张锦池毕竟还是省长,是换届以后有机会进入中央.政治局,将来整个江南省的领导,他怎么能允许在省内有人这样挑战他的权威呢?

所以张锦池当即脸色一冷,也对萧鸿坤说道:“萧书记,我尊敬您是江南省的老干部了,所以我再说一遍,这些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他们拥有自由评论的权力,而路庄市的政策自然也不能例外,至于这个消息来源,我想萧书记既然能知道这个消息,那么我认为这些媒体拥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也并不奇怪吧?”

说完,张锦池抬头看着萧鸿坤接着说道:“不过萧书记,你现在来质问我这个问题,是想让我干扰新闻舆论的自由吗?”

萧鸿坤听着张锦池说的这么严重,他沉默了一会,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气,对张锦池说道:“张省长,我年纪大了,有时候情绪会有些过于激动了,或者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不过我的情绪也确实是因为这个事情太过恼火了。”

“张省长,当初的省委非正式工作会议是你提请召开的,所以我相信不用我多说,张省长你也知道路庄现在所面临的情况。”萧鸿坤接着说道,“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至少70%的经济增长,不管对于任何一个县市来说,这都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经济任务目标。”

“因此,”萧鸿坤说,“在这个大前提下,路庄市为了达到我们省委省政府所定下的目标,出台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也并不是不可以的。而我也并没有否定舆论监督的作用,只是就目前来说,这些舆论监督,会扰乱路庄正常的经济发展,这就太过了一些。”

萧鸿坤说完这些,就抬头问张锦池道:“张省长你认为呢?”

张锦池并没有第一时间作出回答,而是仔细的看了萧鸿坤好一会,毕竟萧鸿坤这突然的情绪转换,他心里终归还是有些吃不准的。

不过张锦池也并没有让萧鸿坤等待太久,就对萧鸿坤说道:“萧书记,既然你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我也就和你交个底吧。”

“萧书记不瞒你说,我心里也明白70%的经济发展任务对于路庄市来说确实太过苛刻了一些,但这不是萧书记你提出来的吗?”

对于张锦池这话,萧鸿坤正准备回答什么,张锦池就接着说道:“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就暂且先搁置到一边先不说他,那么即使是这样,我也同样不认为这就是路庄市的免死金牌,是让路庄市委市政府可以肆无忌惮的滥用政策权力的。”

“萧书记你说那些媒体是得到了我的授意的,这点我并不否认,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

张锦池说:“关于路庄市提出的利用融资平台集资的政策方案,我是专门拿去请教过一些经济专家的,而经济专家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个方案是一种会让地方政府背上巨额债务,靠着出卖未来的经济来发展现在经济的一种手段,这是在杀鸡取卵,也许这个方法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让路庄市的经济得到飞速的提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整个路庄市的经济,却是有害的呀!”

最后,张锦池看着萧鸿坤说道:“萧书记是江南人,并且也一向是以江南省的大局为重,我相信萧书记是能理解我的吧?”

理解?萧鸿坤当然是能理解张锦池所说的话,事实上,自从他得知路庄市提交的政策文件以后,就自己曾经对此进行过研究的,得出的结论和张锦池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知道归知道,但是萧鸿坤仍然脸色一僵说:“张省长,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张锦池笑笑说:“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怎么可能会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不管是萧鸿坤还是张锦池,双方都是明白人,话既然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再多说也没用了,所以萧鸿坤冷哼一声就离开了张锦池的办公室。

在离开了张锦池的办公室以后,萧鸿坤才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嘴角露出了笑容,他透过走廊的玻璃看了看窗外,心说女儿交代自己的事情自己总算是完成了,通过刚才的对话,张锦池从自己的做派上,应该就会完全下定决心了。

只是……萧鸿坤不知道淑妃到底为什么提出这么个有害的政策方案?又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帮助”张锦池给这个方案抹黑?最后,关于路庄经济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至少70%,又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

第二百三十六章 指挥省长大人

大家好,这里是新一期的财经时空,我是你们的主持人,今天做客我们财经时空的是经济学专家郎教授。那么郎教授,我们都知道经过去年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而为了恢复经济,各地方都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对策,比如融资平台,这原本是通过政府信誉担保来收集民间资本,再以借贷的方式为资金短缺的企业输血的,但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却想拿出这些民间资本,用来投资一些政府项目,不知道郎教授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对于这个情况我是这么看的,本来这个融资平台是给民间淤积的资本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又为那些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了他们急需的支持,这本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发展到政府利用自身的优势,擅自拿出融资平台里的贷款资金,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用来投资一些政府项目,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得不偿失,而且还是很危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融资平台里面的钱,首先都是对民间资本的借贷,而不管是政府还是其他企业单位要用这笔钱,都只能是通过借贷来完成,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偿还。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经济建设就是政绩,而一旦地方政府尝到了这种借钱投资发展的甜头,那么他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就会继续这么做,可是这个钱是要还的呀!

也许大家会认为政府还会还不起钱吗?我想说的是,事情并不能这么去看。

政府的确因为有税收优势,一般不会还不起钱,但是要知道,政府投资的项目大都是城建,而这种项目的投资动辄都是以亿为单位的。然而,地方政府一年的税收可能才只有十几亿,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根本是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结果只能是通过长时间的分期偿还。

这样的偿还方式或许一次两次还看不出问题,但是一旦这个口子被打开了,面对难以遏制的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债务会被越积越重,最后造成地方政府无法估量的后果。

并且还不仅如此,因为融资平台里的钱通常都是来自各个商会和银行的,原本通过融资平台还可以进行监控,但是一旦转化到了项目上,这些商会或者银行就无法再对资金进行有效监控了,如果没办法追踪贷款的去向,就很容易会滋生违规挪用等一些腐败的重大问题。

……

陈平这个时候是在萧淑妃的家里,抱着萧淑妃丰满的身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当听到省财经频道的这个评论节目时,陈平哈哈大笑道:“没想到这个郎教授看问题倒还是很清楚的嘛!说的这么头头是道的,看来这个家伙并不是白挂着教授的头衔,还是有两分真才实学的。”

萧淑妃看了陈平一眼,有些不可理解的说道:“听着别人这么痛批自己的政策还能笑的这么没心没肺,你也真是一朵奇葩了。”

对此,陈平则是无谓的耸了耸肩说:“这没办法,因为淑妃姐你知道的,我的主张也是反对这个祸国殃民的政策的。”

萧淑妃无奈的摇摇头,对陈平表示无解,而陈平问萧淑妃道:“淑妃姐,你不要一副这个表情嘛,搞得好像我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现在省台财经频道专门针对这个政策进行评论,还有各家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指责,不都证明了事情一直在按照咱们的剧本在上演吗?”

萧淑妃当然知道事情是一直是按照他们写好的剧本在演的,只不过这个剧本的故事情节,说出来会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就是了。

事实上,当初陈平之所以要把这么个政策提交到省政府去,目的就是为了让张锦池来造势反对,并且张锦池能把这个声势造的越大越好,把这个政策搞臭到以后谁都不敢再提出来了,这样陈平就可以放心了,至少他感知到的未来那种疯狂利用融资平台来贷款刷政绩,造成地方政府背负巨额债务,要靠滥收税来弥补的情况,就都不会再出现了。

想到这里,萧淑妃叹了口气对陈平说:“只是苦了陈平你了。”

萧淑妃的话让陈平愣了一下,陈平知道萧淑妃是在替自己感到委屈,毕竟出身官家的她很清楚,在官场里,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就会不择手段的把对手抹黑。而这一次陈平给他双手奉上这么一个现成的把柄,张锦池怎么会不好好利用呢?

首节上一节389/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