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548节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陈平听到萧淑妃这句夸自己的话,他真是不知道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还是应该为这个官场感到悲哀了。

晚上,陈平来到了路庄最好的皇冠酒店,在酒店门口,粮食局局长唐启海带着几个人正在门口迎接着陈平,见到陈平的车子过来,他们急忙迎了上来。

陈平走下车对唐启海说:“刚才临时有点事情,所以来晚了一些,唐局长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陈市长瞧您说的,我们都知道陈市长您是市政府的领导,平时是很忙的,哪像我们这些人成天闲在这里的。”唐启海说。

陈平对此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随后他们就走进了酒店,走进包厢坐下,唐启海就为陈平挨个介绍他带来的人说:“陈市长这位是国粮的马经理,市粮的周董,还有吴贸供应公司的魏经理,他们是路庄市最大的三家粮食供应公司,据统计占了整个路庄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市区里几乎所有饭店超市里的粮食,都是由他们供应的。”

听完唐启海的介绍,陈平点了点头对三人说道:“我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别人都说路庄经济怎么怎么好,哪些公司怎么怎么厉害,但是我认为你们的三家公司,才真正是路庄发展的幕后英雄。毕竟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吃的,那其他公司再厉害也都是无用武之地的嘛。”

陈平说着看了看饭桌上的菜肴,接着说道:“搞不好我们今天吃的这些东西,就是你们三个大老板提供的啊!”

最后,陈平又举起了酒杯说:“由此可见在我们路庄市的大发展中,三位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那么在此我代表两百万路庄人民,先敬三位一杯!”

对此,这三人一边说着“陈市长过奖,他们只是敬了自己分内的义务,陈市长夸得他们都无地自容了,他们认为陈市长才是路庄发展的英雄”等等,一边把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了。

陈平这时摆摆手说:“三位老板你们都不要谦虚,老话说的好,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你们是路庄粮食的保证,要实打实的对待工作,可不能骄傲啊!”

这三人又说“请陈市长放心,他们一定会做好粮食工作,不会让陈市长失望”等等的话。

官场上的人大都喜欢绕弯子,在酒桌上大家有什么事并不会首先说出来,而是会等到喝开了以后再说,这一是为了拉近感情,再就是喝酒吃饭往往都是有求于人的,上来就直接说事的话,会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下命令的感觉,很不好重生-极品妖孽。不过这都是对平级和上级领导时的套路,在对待下级上面,当然就不需要这么多讲究了。

因此陈平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好了别的话也不多说了,我今天之所以请你们三位来,其实是有事情要拜托三位帮忙的。”

他们三个对此当然也是早有预料的,听陈平说完,国粮的马经理就率先说道:“陈市长您太客气了,如果陈市长您有什么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尽管吩咐就是了,只要是在我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我保证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做好!”

马经理说完,其他市粮的周董和吴贸供应公司的魏经理也都附和说自己也全听陈市长一句话的事。

他们三人的反应是在陈平意料之中的,于是陈平接着说:“是这样的,想必三人也应该知道我们路庄前不久发生的那次储粮仓库火灾的事情。”

三人一起点头,陈平又说:“而就是因为这次火灾,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在路庄市内散步一些路庄粮食供应不足和粮食即将涨价的谣言,想要挑起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去抢购粮食,妄图扰乱我路庄正常的粮食市场。”

其实陈平心里也很清楚路庄市内的谣言只怕和眼前这三个人脱不了干系,更有可能就是他们三个共同策划的,但是现在为了稳定大局,陈平就只能装糊涂了。

“所以我这次找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能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给各大粮店以及超市还有其他出售粮食的地方,提供充足的粮食,让那些不负责任的谣言不攻自破,帮助我们路庄市委市政府稳定粮价!”陈平说。

听到陈平提的要求,这三个人刚刚还信心满满的表情,一下子就变得有些纠结起来,陈平问道:“怎么?难道你们不愿意帮这个忙吗?”

面对陈平这话,他们三人急忙否认道:“陈市长我们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怎么回事?”陈平问。

面对陈平的疑惑,他们三人用眼神相互交流了一下,最后属于国企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国粮马经理回答陈平道:“陈市长,我们都非常感谢陈市长您能这么看得起我们,其实我们作为粮食供应商,很想也有义务帮助市委市政府一起稳定粮价,这对我们自身同样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陈市长您提的这个要求,我们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陈平哦了一声问:“有什么困难就请马经理提出来吧,我们市委市政府会想办法替你解决的。”

“是这样的陈市长,”国粮的马经理回答说,“我们虽然是粮食供应商,但是我们手上的粮食大都也是通过政府收购的,而这一次储粮仓库的火灾烧掉了几万吨粮食,其中就包括我们存放在那里的,现在不是我们不帮忙,而是我们也实在拿不出多少粮食来帮助陈市长您应对可能出现的抢购潮了。”

陈平既然把他们三人约出来提出了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准备的,所以当马经理才说明了原因,陈平这边就给出了答案,他说:“这个问题你们完全不需要担心,我已经联系了省北方那些大的产粮市县,他们已经答应了会支援我们路庄很多粮食的,这样可以了吗?”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他们再不懂就是傻瓜了,所以他们三人急忙说道:“当然没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市委市政府稳定路庄市的粮价的。”

陈平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那就好,毕竟一个稳定的粮价才是基础嘛!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还想请三位和相关部门一起监督市场,如果发现有恶意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一定要积极举报,而我也会责成相关部门,严惩不贷!”

虽然陈平这话说的很普通,但是停在这三人的耳朵里,却总有一种警告的意味,让他们浑身一个激灵,然后拼了命的点头。

第四百五十三章 谣言不攻自破

说起来谣言在政府的权威下应该是很容易戳破的才对,毕竟只需要政府部门出来辟谣就可以,但由于现在很多官员都喜欢滥用公权力去掩盖事实,不经过大脑的编出一些拙劣的谎言去欺骗。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永远信奉着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的至理名言,导致现在政府的公信力低下,普通人会认为是官商勾结,根本不相信官员,如果政府官员出面辟谣,那就只能是适得其反。

就像这次路庄市的谣言,事实上也并不完全是谣言,毕竟储粮仓库的火灾在先,路庄市也确实面临着很大的粮食缺口,在周围市县的帮持下,勉强可以撑过去罢了。

这些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也正是借着已经发生的事实,谣言才有很高的可信度,再加上普通人对官员的不信任,自身没有安全感等原因,很容易就轻信了这些谣言。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陈平面对这次可能的抢购潮,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对于陈平来说,既然辟谣是没办法了,他就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提供足够多的粮食稳定市场,让大家自己明白过来,让谣言不攻自破了。

随着谣言在市区的传播,很快就有很多人跑到粮店和超市里买米了,尤其是在超市里,粮米区就仿佛是打了特价一般排起了长长的称重队伍,里面大多数人都买了至少几十斤的大米。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话,他们就会很自然的回答说“储粮仓库被烧,路庄市区粮食短缺,要是不赶快买的话以后就没有了,就算有也会涨很高的价格了”。

在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里,萧淑妃拿着市委办关于抢购粮米的报告,叹了口气说:“没想到这个抢购潮还是如约而至了。”

陈平点点头说:“好在我们事先做了准备,要不然放任这种抢购潮发展下去,肯定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屯粮炒高价格坑害老百姓的机会。”

“陈平你说路庄这么多人,怎么就没有一点辨别能力呢?”萧淑妃有些无奈的说。

对此,陈平两手一摊说:“这是没办法的,普通人的信息渠道很窄,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判断,另外的话,如果我们的官员能少扯点普通人一眼就能看穿的谎言,或许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去辟辟谣,但是现在嘛……”

陈平说到最后无奈的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随后萧淑妃说:“那也不至于这样去抢购粮米吧?每个超市都是大批的人在排队买米,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呀!难道他们就看不出来吗?”

“淑妃姐,那是因为我们是站在旁观第三者的角度上,所以能了解的很清楚,其实老百姓的想法很单纯的,他们就只是想给自己的生活节省一点开支罢了,小市民是有小市民的算盘的,如果能排一个小时的队买到两块的米,他们就绝对不愿意不排队去买三块的米的重生之官场风流。”

陈平接着说道:“再者说,就算他们看出来了不对劲又能怎样呢?他们不能保证粮米是不是真的会涨价,如果真的涨价了,他们岂不就亏了吗?虽然可能只是几分钱,但对他们来说也是辛苦钱,所以他们就想办法在粮米便宜的时候多买一点放在家里,反正粮米是能存放很久的不是吗?”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豆你玩姜你军,还有在日本核电站事故以后,有人屯了自己一辈子吃的盐在家里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陈平说。

虽然陈平已经解释的很详细了,但是对于出身管家的萧淑妃来说,她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一定要惦记那一点点的便宜,去这样盲从的给别人利用的做法。因为如果是她的话,她一定不会盲从的跟着别人去做,就算以后粮价真的涨了,她买的这些粮米也不可能够自己一辈子吃的,结果到头来还是得接受高粮价,何必呢?

不过萧淑妃不能理解归不能理解,但她还是很清楚陈平做这些事情的意义的。

“对了陈平,北方县市紧急运来的粮米你都分配的怎么样了?”萧淑妃问。

“我都划给粮食局了,相信在经过了储粮仓库的火灾以后,那些官员都应该不敢往这里面伸手了,而且他们也都知道这是我主管和盯着的,供应方面不会有问题的。”陈平回答说。

“我听说好像有些粮店还是借着这次抢购潮,擅自给粮米涨价了?”萧淑妃又问。

陈平点头说:“是有这样的现象,不过那都是一些郊区的粮店,欺负那些地方的人不了解行情,还有就是给单位食堂供应的,是采购和销售两边都想借此机会从中捞些外快。这些情况我都已经责成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了,擅自涨价的粮店给予警告和勒令整改的处分,个人也都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置了,总的来说并没有对整个路庄市的粮价产生任何波动。”

萧淑妃点了点头,她随后又想到了什么,对陈平说道:“不过这次的抢购潮,还是便宜了那些策划谣言的奸商们,借着这次抢购潮,他们又可以大赚一笔了。”

陈平对此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说:“其实我倒不觉得他们赚了多少,因为价格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料当中的增加,顶多就是销量增加,可这个所谓的销量,其实就是普通老百姓屯在家里吃的,所以只能算是他们预先拿到了以后几个月的收入罢了。”

事实也的确像陈平所说的这样,路庄市这几个粮米供应商原本是想借这次机会炒价格的,可在陈平的干预下,价格还没来得急上涨就被压下去了,而且在以后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大多数人在这次抢购潮里抢了太多的粮食,所以总的来说,他们并没有赚到太多钱。

对此,他们在赴约陈平的饭局上就已经预见了,可固然如此他们却还是不得不按照陈平说的去做。

首节上一节548/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