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16节

在杜孝廉讲话的最后,他还提到了地方上某些同志由于急于求成急于求变,不仅听不进去同志的劝导,甚至还置全省的经济大局于不顾,自己在地方上单干蛮干,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粗暴的工作方法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看完了吗?”萧淑妃在电话那头轻声问道。

陈平这才想起自己都没把电话挂断,陈平说道:“看完了,咱们杜省长的这个讲话根本就是冲着我们路庄来的,真没想到一个区区敬老院的尝试性改革,居然从我们路庄的常务副市长到东吴市长,最后现在还能引来省领导这么高度的关注,真是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呀!看来孙总理选试点城市的做法是对的,这要是贸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购买社会服务,那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这么多年以来,在这些领域,形成了太多的利益集团呀!”

“你这个人呀!别人都已经打上门了,你还这么没心没肺的。”萧淑妃在那边没好气的说道。

“不就是被上级抓典型吗?这种事情我从进入官场以来就一直在经历,现在都不能说是习惯,而是都已经麻木了。”陈平说,“而且这一次我也早就和淑妃姐你分析过的,咱们的杜省长肯定是冲着我一个人来的。”

“就是冲着陈平你一个人来的我才担心呀!”萧淑妃说。

萧淑妃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杜孝廉是针对敬老院改制,针对路庄市委集体做出的这个决定,哪怕只是针对了市委书记萧淑妃,萧鸿坤在省里都能理直气壮的做动作。

毕竟我女儿在地方上进行一个方面的改革尝试,既没有影响整个省内经济制度的大方向,也没有违背中央的政策,你这么针对她就是针对我萧鸿坤了。

但是现在杜孝廉只是针对陈平,虽说必然会连带到敬老院改制的问题,但那也是个别同志的一意孤行,和路庄市委集体,和市委书记萧淑妃都没有任何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萧鸿坤去帮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就很难说了。

萧鸿坤不是不知道陈平对于萧淑妃的重要性,但说破天也就是个处级的副市长,在一个享受正部级待遇的省委副书记眼里,还真不算回事。

当然,如果要说陈平是萧鸿坤的女婿那就另当别论了,可现在萧书记和陈市长的关系还是处于高度保密的不是?

“好了我的淑妃姐你就不要担心了,我们不是一直在等着杜省长同志出手吗?没有关系的,就算他是常务副省长我只是一个连常委都没有进去的副市长,但他还是拿我没有半点办法的,你放心好了。”陈平说。

萧淑妃也明白既然这个事情开始了,就必须继续下去,于是她嗯了一声对陈平说道:“那好,我会继续让我爸帮我留意省里动向的。”

“好的,不过我的淑妃姐,你要相信我可是天下无敌的!”

陈平笑着和萧淑妃调侃道,随后又调笑了几句以后就挂断了电话,而在挂断了萧淑妃的电话以后,陈平凝眉想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民政局长黄树平拨了过去,黄树平很快接通电话道:“陈市长您好,陈市长您有什么指示吗?”

陈平也不和黄树平多废话什么,直接问他道:“今天早上省台的早间新闻看了吗?”

如果是其他领导黄树平说不得就要装傻一下了,可是面对陈平,黄树平真是半点谎都不敢撒,他老实回答陈平道:“我看了。”

“那关于杜省长的那番讲话,你有什么想法?”陈平又问道。

黄树平怎么也没想到陈平的问题居然这么直接,这让黄树平真是半点准备都没有,但同时这由于是领导问出的问题,他又不能不回答,他只好快速的想了一下,然后说道:“陈市长,我认为杜省长的这番讲话,也不一定是针对我们路庄来的。”

陈平恩了一声问:“真的吗?”

虽然陈平的语气很平淡,同时他的问题也并不刁钻,但是黄树平这边却依然感觉如临大敌汗如雨下。

这也是黄树平每次面对陈平时都会有的反应,按理说他作为民政局长,见到的路庄领导甚至是上级东吴市领导都不少,怎么都应该能泰然面对领导了,但他就是在面对陈平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被陈平的气势所压的喘不过气来,总担心自己有什么方面做的不好一样。

“陈……陈市长,我认为杜省长他这么说肯定是有他的考量的,并不一定是在批评我们的工作做的不好,也许是我在执行陈市长命令的时候,有工作方法不对。”

黄树平很小心翼翼的回答着陈平的问题,他的这个回答是相当有考究的,经过陈平三番两次的提问,他肯定不敢否认了,但他也不能说杜孝廉真的在针对陈平,或者是陈平安排的这个任务有问题,所以最后就只能把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了。

对于黄树平的这点小心眼,陈平当然是一目了然的,不过他也不会对此多说什么,毕竟像他这种科局干部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是很正常的。

“其实黄局长你也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就像你自己所说的,杜省长的这番讲话,并不一定是在批评我们的工作做的不好,也许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他有这方面的讲话的,”陈平接着说,“而我现在之所以打这个电话给你,目的就是要让你放心,继续做好敬老院的改制工作,不要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你明白吗?”

黄树平这才恍然大悟,随后他向陈平保证道:“请陈市长放心,我一定努力完成陈市长所交办的一切任务!”

无 弹 窗 小 说ww.qm s h u o m

第五百六十章 还逞能?

对于马卫国来说,他现在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因为就在刚才,从市委办传来消息说常务副省长杜孝廉要来路庄市视察工作,并召开一次工作讨论大会,再联系早上所看的早间新闻,杜孝廉这个举动的目的就很显而易见了。.

杜孝廉就是冲着路庄的这个敬老院改制工作来的!

虽然马卫国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去找的上级东吴市长孙少荣,他也明白萧淑妃和陈平这些年在路庄的所作所为是很不招上级领导待见的,知道自己去诉苦,领导一定会管,但却也没有想到领导的动作居然会这么快,这才几天时间,就连常务副省长都跳出来了。可想而知,陈平在上级领导那里的印象究竟差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当然马卫国也是知道上一次视频电话会议的,那一次虽说是国务院孙总理突然绕过省里直接给路庄市召开的视频电话会议,但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陈平在搞鬼呢?

那么杜孝廉前脚才在视频电话会议里说明了融资平台的领导责任,后脚孙总理力挺萧淑妃和陈平的视频电话会议就到了,这完全就是在扇杜孝廉的脸,这口气杜孝廉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忍的。不过杜孝廉作为常务副省长总要讲究个风度,总不能一直持续不断的找路庄的麻烦,只能讲究个一击必中,而现在这个敬老院改制的事情,显然就是这么一个好机会。

要说敬老院改制的这个事情,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就看领导从什么方面去看这个问题了。

原因很简单,敬老院改制说到底还是个要变制度的问题,而制度这个东西在官场上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

就像我们现在都知道当初分田到户是拉开改革开放大局的序幕,可谁又知道那时为了实行这个决策,那些执行决策的官员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呢?这些官员那时都是和分田到户的农民签了协议,一旦自己因为改制被枪毙或者坐牢了,农民要负责照顾他的孩子。

后来在八十九十年代的企业改制浪潮也是一样,虽然这是大势所趋,但那些支持这项决策的官员,从上到下也有很多遭了大灾。

这就是官场现状,他不管你的改革措施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只要你涉及到了根本制度上,那么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虽然到了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年,官员思想已经能接受很多新鲜事务了,但在有些涉及官场根本的方向上,却依然很难改变。

这个情况固然让人心寒,却也无可奈何。

而自己也正是对官场的这个情况很清楚,所以才会那么有信心的去找孙少荣诉这个苦,而孙少荣和杜孝廉在得知了陈平正在进行的敬老院改制工作以后,也不负自己重望的开启了报复模式,开始针对这个事情大做文章了起来。

先是在省里的会议上讲话,然后再到路庄来召开会议讨论,这一步步紧扣在一起还真让人喘不过气来。

只是对于马卫国来说,省里使出的手段越凌厉细致,他就越是开心。

让你陈平再在我面前嚣张,让你敢对我的一亩三分地动刀子!老爷我明明都给你做出那么大的让步了,你还不满足得寸进尺,活该!

马卫国这么在心里想着,他又想知道陈平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于是马卫国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陈平拨了过去,电话很快被接通,陈平的声音顺着电话传了过来说:“马市长好,不知道马市长打电话来是有什么指示吗?”

马卫国现在的心情特别舒畅,所以他调侃了一句道:“陈市长是我路庄经济发展的总设计师,我哪里敢指示陈市长什么呀!”

“马市长客气了,路庄经济之所以能取得成绩,那都是得益于市委的集体领导,以及各个领导的支持,我个人的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陈平说。

陈平这很官场的回答让马卫国有些小小的惊讶,不过他随即想到陈平能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副市长,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别的不敢说,但至少在这养气功夫上,还是很到位的,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还能这么镇定的和自己说话,很了不起了。

不过你既然那么能装,那我也就不和你兜圈子了。

马卫国这么想着,然后直接对陈平说道:“陈市长,不知道常务副省长杜孝廉同志要来我路庄视察工作,并召开工作讨论会议的事情,你知道吗?”

“这个事情我刚才听市委办的沈主任说了。”陈平回答说。

“那今天早上省台早间新闻关于杜省长的讲话,陈市长看了吗?”马卫国又问。

“这个讲话我也看了。”陈平回答说。

首节上一节616/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