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31节

不过敬老院的改制可不比国企改制要简单,因为当初的国企改制只需要简单的公转私就可以了,而敬老院由于肩负着社会福利的重任,哪怕敬老院全部改成私营的,却依然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社会福利上的脸面。

除此之外,当初的国企改制砸掉大锅饭让很多人生活难以为继,同时也创造了很多蛀虫,作为工人家庭的陈平对此深有感悟,所以他才对这次敬老院的改制工作倾注这么多的心血,不仅亲自挂帅,还让罗汉成立公司进行第一步尝试,就是为了亲自杜绝那些肮脏的现象,不让那些无辜的老人来承担官员改制当中的错误和苦果。

也许说起来让敬老院的老人去劳动有些不人道,但这也并不是强制老人们劳动,只是让老人在平时闲暇时间尽可能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要知道,大多数敬老院的老人都是四肢健全,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平常也确实是闲来无事,就像罗汉说的,让他们帮忙去浇花种菜,或者洗碗什么,这有什么不行的呢?难道只有把老人供在那里才是敬老,让老人们自愿去劳动,发挥自己的余热就不是敬老了?

可以预见,一旦让敬老院参与生产经营的道路走通了,那么敬老院就将会进入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他今天和罗汉一起来敬老院考察改制情况,也就是想把这个方案给落实一下的。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萧淑妃那边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打了陈平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不能不先回市政府大楼处理和应对那边的事情,所以他就故意说了这么一通,就是要告诉张院长和其他人:我陈平很看好这个方案!

罗汉也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他很配合的对陈平说:“陈市长请放心吧,我会尽快和张院长把方案做好,上报给你的。”

另一边张院长也说:“请放心陈市长,这事关敬老院未来的发展,我一定会尽全力做好,绝不辜负陈市长对我的信任!”

随后陈平就离开了敬老院,回到了市政府大楼,陈平直接赶到了市委的接待室,市委的接待室是分里外两间的,里面的房间一般是接待上面下来的领导的,而外面的房间则一般是当领导会客,或者是在和人说话的时候,给秘书和其他领导随行人员休息的。

陈平才推开接待室外间的门,就正好见萧淑妃从里间走出来。

在官场沉浮了七年的陈平当然不会像罗汉一样随性,由于有其他人在外间,所以陈平并没有着急说话,而萧淑妃见到陈平同样不会着急说话,而是给了陈平一个出去说的眼神,然后直接走出了接待室,陈平也跟了出去。

走出接待室,陈平瞟了一眼接待室,然后问萧淑妃道:“省里来人了?”

萧淑妃点头回答说:“省纪委王茂松副书记。”

这个答案在刚才的电话里陈平虽然已经知道了,但现在听萧淑妃再说起还是让陈平吸了一口气,随后陈平苦笑道:“省里的动作还真快,并且这下来的官也不小。”

∷更新快∷∷纯文字∷

第五百八十三章 形势变了

对于省里会下来人的消息,陈平和萧淑妃是早就知道了的,毕竟萧淑妃的父亲还是省委副书记,省里任何针对路庄的消息都是瞒不住的,只是让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会这么快,而且是省纪委副书记亲自下来,还是这么轻车简从的。

“淑妃姐,你刚才已经见过这位王书记了?是那个原因吗?”陈平问。

萧淑妃点头说:“是的,前几天省纪委收到了一封举报我们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作风问题严重,在路庄开夫妻店的匿名举报信,那封信是通过正规渠道直接投递到省纪委去的,现在辗转到了王书记手里,他下来就是要和我们谈这个问题的。”

说话间萧淑妃的俏脸有些微红,她和陈平虽说已经同居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关系是从来没有曝光的,现在突然被人举报到了省纪委那里,还惹得省纪委一位副书记下来地方找他们谈话,这还是让她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的。

“匿名举报信?这肯定是有人故意做的,”陈平说,“对了淑妃姐,那封举报信你看了吗?里面有没有什么证据?”

萧淑妃回答说:“倒是有一些照片,不过都是很平常的照片,没有任何亲密的照片。”

听着萧淑妃的这个答案,陈平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萧淑妃问他怎么了,陈平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希望里面能有一些特别的证据照片。”

陈平的话让萧淑妃先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萧淑妃就反应过来陈平的意思了,因为要是省纪委收到了特别的证据,对此事重视倒还情有可原,但是现在仅凭一封匿名举报信还有几张普通的照片,居然就让一位纪委副书记下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个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陈平和萧淑妃他们现在在大多数省领导那里的印象并不好,或者说是从上级东吴市到省里,由于他们经常能对付上级领导的举动,让很多人希望他们分开。正是因为这样,当这封举报信在省纪委出现以后,就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

这个推测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要知道官场上的是非是永无止境的,而自从陈平和萧淑妃在路庄取得一定的权力地位以后,关于他俩的传闻就没停过,毕竟一个美女市委书记这么力挺一个年轻男下属,很难不去让人用最大恶意的去揣测,尤其还是在这个人心如墨的官场。

不过由于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同时萧淑妃背后站着一位省委副书记的父亲,所以这个绯闻永远只能停留在谣传的阶段,无论哪一级纪委,对此都是不屑一顾的。

然而现在,同样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举报信和照片,却让省纪委这样对待,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形势变了。

懂官场的人都知道,作风问题是那种细究就是大问题,不细究就没事的小问题。

过去的江南官场对于萧淑妃和陈平这两个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好恶,或者说由于陈平创立了融资平台又从发改委拉来了重工项目,再加上萧鸿坤坐镇省委,从上到下很多官员还是很欣赏他们的,因此再怎么有人恶意举报他们可能存在某种不正当的关系,也都是无所谓的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随着陈平和萧淑妃在路庄的根越扎越深,经过几次事情搞掉了前市长周谦,逼走了刘贺,现在又给常务副省长杜孝廉甩脸,让他难堪,这样的做法虽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保,但官场可不会管这么多。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他们都不想看到有这么刺头和难管教,甚至都欺负到领导头上的下属。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上级东吴市和省里的官员对陈平萧淑妃的观感越来越差,再加上萧鸿坤也即将退居二线,威慑力也不如从前了,所以当这封举报他们有作风问题的匿名信出现在省纪委的信箱里,就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这就是官场,当你有领导罩着的时候,任何明枪暗箭都无法伤到你,然而一旦你失去了保护伞,或者保护伞弱了,那么随便一封举报信,就有可能要了你的命。

想到这里,萧淑妃恨恨的咬牙说:“这些官员就是欺软怕硬,一点道理都不讲。”

“其实官场是红眼病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而对于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僚们来说,讲道理就没权力,一旦他受不了了,他就会想方设法的给你找麻烦。”陈平叹息着说。

听着陈平的话,萧淑妃也对这种官场现象表现出了很大的厌恶,不过即使再厌恶又能怎么样呢?还是得先想办法解决眼下的难题才行。

“陈平,你说这次的事情是胡纪远搞出来的吗?”萧淑妃问。

萧淑妃有这么一问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因为早在几天前陈平在和萧淑妃谈论到了目前的路庄局势时,就说过胡纪远的状态。

当初张院长公然指责陈平的敬老院改制工作,常务副省长杜孝廉建议叫停,这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很多做手脚的机会。

可是就在这次的事情里,当马卫国和孙少荣分别在路庄和上级东吴市里一唱一和,要把陈平从路庄赶走的时候,胡纪远这位曾经公开和陈平叫板,要和陈平争夺融资平台领导权,最后还被陈平狠狠教育了的路庄市长,却一点表示都没有。

胡纪远的这副做派,显然是另有所谋的,他看出那时并不是对付陈平的最佳时机,所以才不出手。

直到现在,由于要省长宋朝忠出面,亲自来路庄挽回省里的颜面,这就让上下很多人心里不平衡,看陈平和萧淑妃不爽了,在这个形势下,胡纪远再出手,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举报信应该是他写的,不过后面的运作包括现在让省纪委王书记下来找我们谈话,就和我们的胡市长没关系了。”

陈平说完想了想,然后又问萧淑妃道:“那萧伯父对这个事情是一个什么态度?”

面对陈平的这个问题,萧淑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爸因为换届以后就要退居二线了,虽然他现在说话别人都会听他的,但是影响力却有所减退,他也想把他的影响力更多的给我以后铺路,所以他对这次的事情不好太去插手。”

陈平微笑着对萧淑妃说:“看来萧伯父还是很照顾你的,你毕竟是他女儿嘛!”

“可是这件事就这样放任不管吗?就由着那些人这样瞎搞,把我们俩分开吗?”萧淑妃说,“陈平你平时都是最有办法的,这次也一样对吗?”

陈平本来想说‘大势所趋,难’,不过当他看到萧淑妃希冀的眼神时,却改口说道:“放心吧淑妃姐,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不是?现在既然省纪委王书记已经来了,我们总是要先去见一见的。”

萧淑妃嗯了一声,然后才和陈平转身走进了接待室。

第五百八十四章 省里的意思

官场上的规矩是要守的,因此虽然刚才陈平进门的时候已经被在外间王茂松的秘书看到了,他也肯定向王茂松汇报过了,但陈平和萧淑妃进来,却还是按照往常那样,先让秘书进去汇报一声,在得到了王茂松的首肯以后,才随秘书进去。

这是下级见上级领导时的基本礼节。

首节上一节631/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