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202节

藏西的这十位红衣大喇嘛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喇嘛,本身都拥有众多的信徒,他们一过来,立刻有数千名忠实信徒追随而来,这也让中土的佛教信徒开了眼,这些喇嘛教信徒到了永琅县境内后就不再乘车,都是三步一拜,而且行的是五体投地的拜伏大礼,加上他们手里的转经筒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也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幸好沿路都有大批警察疏导维持秩序,倒是没有出现混乱。

这次来参加佛教论坛的高僧中有不少大人物,其中就有全国佛教协会的会长慧能法师,副会长法明法师和圆能法师,喇嘛教这边也有两位副会长,拉姆嘉措大师和阿旺切仁大师,对于这些高僧,段泽涛自然是要亲自接待的。

这些高僧见到段泽涛都颇为惊奇,连称他有慧根,而喇嘛教这十位红衣大喇嘛更是直接向他行礼,口称教外护法,还特意转达了班禅活佛的问候,这让众人更加惊奇了,幸好释然大师出来解围,否则那些高僧真要把段泽涛当怪物围观了。

众人都是得道高僧,佛理中本也颇多相通之处,自是惺惺相惜,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都连声称赞这次佛教论坛办得好,有意义。

那几件佛宝则成了重点保护对象,省公安厅专门抽调警队精英来负责安保工作,为确保万无一失,段泽涛让胡铁龙也参与了进去,所有佛教信徒和游客只能在距离展柜三米以外的地方瞻仰佛宝,不允许触摸和拍照。

到佛教论坛正式开讲的那天,那场面就震撼了,漫山遍野全是跪伏着的黑压压的人头,从山顶到山脚,不论是原来的上山石阶还是新修的盘山公路上,全部密密麻麻跪满了虔诚的佛教信徒,不少佛教信徒痛哭流涕,只因为不能近距离听到法师讲经,幸好段泽涛灵机一动,从山顶临时架设了一路大喇叭下来,这样就算在山脚也能听到法师讲经了,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也对佛教论坛的盛况进行了现场直播。

佛教论坛一办就是一个星期,每天有四位法师讲经,还有精彩的法师论道环节,等佛教论坛结束的时候,段泽涛和工作人员都累趴下了,整个佛教论坛十分成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除了发生了两起小的踩踏事故以外,有十几名佛教信徒受了轻伤,总算没出大乱子。

而这次佛教论坛对于山南的经济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更是超乎预期的,全国佛教协会的会长慧能法师表示象这样的佛教论坛今后每三年要举办一次,而且准备由佛教协会投资在山南建一座佛教学院。

这次佛教论坛还募得佛教信徒捐赠的善款,高达两亿五千万人民币,这笔钱将全部用于霞霓寺的扩建,这也意味着霞霓寺将逐步成为华夏南部的佛教中心和佛教信徒朝圣的圣地。

借着这次佛教论坛的东风,叶永健策划的一系列霞霓古镇的宣传推广攻势也启动了,一时间山南市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端,而国际巨星孙妙可也高调宣布将出任永琅县旅游形象代言人,更是引来了众多媒体的追捧。

而段泽涛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一推出,又引发另一热议话题,政府官员以卡通形象出现为旅游景区做宣传到底是亲民,还是做秀?!各大媒体众说纷纭,争论也不会有结果,但却无疑让山南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宣布霞霓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了公布,这也意味着霞霓古镇申遗成功了!这一消息一公布,立刻将这一波宣传推广攻势推向了顶点,霞霓古镇一下子成为了媒体的热捧的话题,也成为了华夏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一波波宣传推广攻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永琅县接待的游客人数一下子由去年的不到三百万人激增到二千九百万人,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也历史性地突破十亿元大关,这一数据随着慕名前来霞霓古镇的游客与日剧增还将呈现几何性的增长态势。

旅游业的火爆也带动了山南市的酒店、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火爆,而受益最大还是山南市的房地产业,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山南市的房产价格差不多一日一翻,房地产商们的投资热情高涨,山南市城市改造二期工程顺势启动,有上百家本地和外地地产公司参与到二期工程的竞标。

根据省统计局的半年度统计数据,山南市的gdp增速雄踞全省地级市榜首,而相应的山南市人民的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山南市正成为江南省西部地区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楚天雄专门点名表扬了山南市在经济发展工作上取得的卓越成绩,号召全省各地市学习山南经验,结合地方特色,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平时开会总是坐到角落里低着头等着挨批的元晨和段泽涛也头一回扬眉吐气地坐到了第一排,会后各地市的书记、市长纷纷围着元晨和段泽涛,表示要去山南市取经。

季陌更是双眼冒光,拉住段泽涛的手不放,泽涛,你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仙手啊,去山南任市长还不到两年时间,就愣把山南那穷旮旯给整出了金凤凰,你还是到兴宁来和我搭班子吧,我什么都听你的,给你打帮手都成……。

元晨这段时间和段泽涛搭班子,性格也开朗了不少,他耳朵尖,本来正在和别人说话,听到季陌的话,就连忙转过头来哈哈大笑道:老季,你少来了,想到我们山南来挖墙角,门都没有,我和泽涛搭班子很愉快,合作很默契,你就少打鬼主意了……。

回山南的路上,元晨仍然兴致很高,不停地和段泽涛展望山南的下一步发展前景,段泽涛则显得冷静一些,泼冷水道:元书记,我觉得咱们要警惕房地产过热的问题,房价炒得过高,就容易出现地产泡沫,老百姓买不起房,就会影响老百姓的居住幸福感,所以我们应该出台一些措施,限制投机性购房者的介入,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的建设,首先满足老百姓的刚性购房需求,避免房价虚高……。

另外,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卫生等与老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事业的投入,过去我们财政没有钱,现在口袋也鼓起来了,也是时候增加这些方面的投入了,我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对全市所有学校危房的改建,上调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另外山南的医疗条件和硬件设施也太差……。

元晨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段泽涛的话,不以为然地道:泽涛市长,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现在全国都在发展房地产业,山南的房价和全国同类城市比起来还算低的,现在谈什么房地产泡沫还为时过早,不抓住现在的发展机遇,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山南还是要大干快上,才能突飞猛进……。

至于你说的加大对教育、卫生等与老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事业的投入,那就是个无底洞,投多少钱都不够的,当然适当加大投入我没意见,但要按你说的在一年内完成对全市所有学校危房的改建,上调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工资,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财政如果把钱投到这些方面去了,势必会影响山南的发展速度,我不同意!

说到这里,元晨还意犹未尽地补了一句,泽涛市长,你难道忘了,你当初在古林就是因为免除了古林县中小学生的学费最后被省里给调到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去坐冷板凳的,怎么还不吸取教训呢?!枪打出头鸟,抓政府工作不是做秀,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嘛……。

段泽涛见元晨旧事重提,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据理力争道:元书记,加大教育投入怎么是作秀呢?!就是现在我仍然认为我当年并没有做错,我们发展经济不就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吗?!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只注重发展经济不关注民生,那就是本末倒置!……。

元晨见段泽涛就是油盐不进,死硬到底,脸色就阴沉了下来,事实上这段时间段泽涛风头太劲,让他这个一把手也颇为忌惮,特别是段泽涛以卡通形象为霞霓古镇旅游做宣传,更是让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段泽涛就是想出风头,爱做秀,不悦地道:多的我也不说了,但是增加教育、卫生基础事业投入是大事,必须上常委会讨论再定!……。

第三百五十一章 裂痕

说完元晨就把脸偏着去看车窗外,不再说话了,车内的气氛就变得尴尬起来,段泽涛的心里也蒙上了阴影,他和元晨的执政思路发生了分歧,这无疑让两人看似十分融洽的合作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痕。

虽然元晨极力反对加大对教育、卫生等基础事业的投入,不过段泽涛却是认准了就要去做的性格,他回到办公室就把财政局长钱伯光给找来了。

钱波光如今可是扬眉吐气了,过去每天紧巴巴地死扣着才勉强搂住市财政正常运转,经常搞得里外不是人,如今却腰粗身壮底气足了,市财政仅土地转让金就收了十几亿,财税收入也翻了好几番,这也让他从心眼里对段泽涛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且自从上次跟着段泽涛去省财政厅要资金,见到连一向眼高于顶的省财政厅厅长谭培圣也对他毕恭毕敬的,钱伯光就知道段泽涛的背景不一般,心里就下定决心要紧跟段泽涛了。

钱伯光知道段泽涛虽然在工作上很严厉,但生活中还是很随和的,尤其对他认可的人很护犊子,看方东明、胡铁龙他们几个死忠就知道了,所以一进来就腆着脸道:老板,知道你召唤我,我是马不停蹄地飞奔过来啊……。

段泽涛瞟了钱伯光一眼,他对钱伯光印象还不错,虽然人有些滑头,嘴巴也油,但是大事不糊涂,能力也不错,就没有刻意去纠正他对自己的称呼,丢了一根特供中华烟过去,笑骂道:好你个钱拨光,就知道油嘴滑舌,现在钱袋子鼓起来了,你可得给我把钱袋子看紧了,别给全拨光了啊,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要不然我饶不了你!……。

钱伯光见段泽涛没有反对自己叫他老板,就知道他是接纳自己进他的心腹圈子了,连忙拍着胸脯表忠心道:老板,你放心好了,大笔款项的支出没有你的签字,谁也别想从我这里掏出钱去……,说着,见段泽涛也掏出一支烟来叼上,又连忙掏出打火机帮段泽涛点上火。

钱伯光本来不太抽烟的,但他口袋里却总带着烟和打火机,那都是专给领导用的,见段泽涛抽烟,他自己也把烟点上,其实却没有真吞进去,纯粹是吐烟圈玩,一下子办公室内烟雾缭绕起来。

书记管人事,市长管经济,市长的权力很大程度是体现在对财政一支笔的控制上,钱伯光的投靠无疑让段泽涛对山南政局的控制又多了一些筹码,他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正色道:伯光,我今天找你来,是想谈谈增加教育、卫生基础事业投入的事情,你先拿个预算出来,看看如果要一年内完成对全市所有学校危房的改建需要多少钱?!另外如果全市教育工作者普调一级工资每年财政需要多拨多少钱下去?!……。

钱伯光吃惊地睁大了眼睛,连忙道:老板,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市财政虽然比以前宽裕了,但也填不了这无底洞啊,现在各行局都盯着市里的钱袋子了,哪个行业都重要,都要发展,这驭下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一碗水不端平,下面那些行局都会闹腾起来,这事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段泽涛皱了皱眉头,摆了摆手,严肃道:教育乃国家之本,再苦不能苦孩子,自然要重点扶持,这种事怎么能搞平均主义呢?!你别管那么多,先把预算搞出来,给孩子多建一间教室远比给那些官僚添一辆轿车有意义得多,当然前提是不会影响山南现在的经济发展……。

钱伯光见段泽涛如此坚持就不敢再说什么了,点头答应了就起身告辞回去准备预算去了,送走钱伯光,段泽涛又把杨映雪找来,和她谈起了准备增加教育、卫生基础事业投入的事。

杨映雪见段泽涛果然言而有信,自是大喜过望,娇笑道:段市长,太好了,我还以为你已经忘了自己当初在第一次市长办公会上的承诺,正准备和你说说这事呢……。

段泽涛呵呵笑道:我怎么会忘呢,教育乃国之根本,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是教育、卫生事业也不能拉下,好像我们上次对全市贫困学校的调研还没有完成,你准备一下,明天起我们就继续调研吧……。

段泽涛召见钱伯光和杨映雪的消息很快被有心人传到了元晨那儿,元晨气愤得拍案而起,阴沉着脸自语道:这个段泽涛还真是不撞南墙不死心,既然你这市长不务正业,放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不抓,那我这个书记就亲自来抓,我还不信离了你段泽涛,地球就不转了不成!……。

于是山南市的官员都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主抓经济工作的段市长这段时间天天带着美女副市长杨映雪到下面的贫困学校调研,倒是平时放手让段泽涛抓经济,从不插手政府事务的元晨频频地到城市改造二期工程的工地现场调研,又召集中标的房地产商们座谈,要求他们大干快上,加快建设山南新城的步伐……

段泽涛从各县的贫困学校调研回来,下面学校的恶劣条件让他感觉触目惊心,不少学生挤在摇摇欲坠的危房教室里上课,连个像样的课桌都没有,因为条件艰苦,没有老师愿意到偏远的山村小学去任职,好多山村学校就连校长在内只有几个老师,往往一个老师要上几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这种情景让段泽涛觉得十分痛心,更加坚定了他决定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决心。

钱伯光很快把预算做出来了,要完成对全市所有学校危房的改建需要大约一亿八千万元,而全市教育工作者普调一级工资每年财政则需要多拨五千多万元,应该说以山南市目前的财政收入还是勉强能够承受的。

于是段泽涛把这份预算拿到了常委会上进行讨论,元晨见段泽涛如此固执己见,丝毫没把自己这个书记放在眼里,十分恼火,不等段泽涛说完,就用力一拍桌子打断了他的话道:泽涛同志,你到底讲不讲组织程序?!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书记?!增加教育投入预算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先在书记办公会上讨论,直接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这是要将我的军吗?!……。

段泽涛自然知道元晨心里不舒服,他之所以直接把这份预算直接拿到常委会来讨论,也是希望尽快把这个预算落实下去,所以也不气恼,呵呵笑道:元书记,你忘了吗?上次从省城回来的路上我已经向你汇报过此事,是你自己说要上常委会讨论的啊……。

元晨倒是忘了这茬,一时语塞,心里更加恼怒了,挥挥手道:那就议议吧,我提醒大家一句,目前山南市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我们不能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翘尾巴,盲目乐观,发展经济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牧见元晨和段泽涛起来争执,心中暗暗窃喜不已,干咳了两声,接话道:我认为元书记的话很有道理,山南市这两年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和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现在还是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当然我不是说加大教育投入不应该,但还是要分清主次关系……。

元晨见李牧都站出来支持自己,心中一喜,示威性地瞟了段泽涛一眼,段泽涛自然知道李牧安的什么心,微微一笑道:首先我要声明一点,发展经济和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并不矛盾,按照这份预算,增加的投入也就两亿三千万左右,以山南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还是能够承受的,而且教育发展了,才能为我们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牧立刻反驳道:泽涛市长,话不是这么说,两亿三千万如果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起到的作用可是立竿见影的,我不是说教育工作就不重要,但哪项工作不重要呢?!加大了教育事业的投入,其他象文化、农业、交通、水利等基础事业要不要加大投入呢,这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熊天照也跟着附和道:是啊,一碗水不端平,下面的干部肯定会有意见,就拿提高教师工资标准来说吧,其他单位的同志工资也不高,是不是也该提一提啊,我们看问题要看全面,引发连锁反应就不太好了……。

阮经山也跟着发难道:熊书记说的这个问题很现实,就拿公安战线的同志来说吧,工作没日每夜不说,还有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工资标准却提不上来,办案经费也很紧张,也是时候该提一提了……。

李牧插话道:还有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很多待遇都没有落实,老干办那边打报告想加几辆车,一直没有批下来,这些老干部都是为山南立下汗马功劳的,不能人走茶凉,这会让人寒心的,谁没有退休的时候……,李牧是打定主意要把水搅浑,就算段泽涛强势在常委会上通过了这份预算,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他则落得做好人。

第三百五十二章 手腕

首节上一节202/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