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227节

段泽涛对守门的武警点点头道:你去给我拿把椅子和一个电动喇叭过来……,等武警拿来椅子和电动喇叭,段泽涛一跃跳到椅子上,拿起电动喇叭高声喊话道:同志们,我是红星市市长段泽涛,你们能不能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话……。

一直围在段泽涛身边保护他的谢贵农等人立刻十分配合地向人群挥着手示意工人们安静下来,而站在前面的那些工人代表有不少是在红星厂时和段泽涛谈过判的,段泽涛之前承诺要解决特困户和退休职工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兑现了,所以工人代表们也都十分配合地向后面传话,让后面的人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奇迹般地,整个现场变得鸦雀无声,工人们静静地仰着头看着段泽涛,现场只有段泽涛铿锵有力的声音:

几十年来,咱们红星厂全体工人、干部,为红星厂乃至整个红星市的建设尽心尽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笔账是要记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的!党不会忘记,政府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红星厂就象一艘大船,大家都是这艘船的船员,由于当前遇到了空前的风浪,加上部分机械失灵,某一时期管理指挥有误,现在这艘拥有十万船员的‘超级大船’已经没法承载这么多船员了……。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谁也不下船,悲壮地与船一起沉没。另一条出路就是,多余的船员赶紧下船,先保住大船不沉,等把船抢修好了,装上了新的机器,能远航五大洲四大洋了,再根据需要和可能,重新请大家伙上船来。即便最后还是有一部分人上不了船,党和政府也绝不会弃之不顾,也要对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一个妥善的保证,要为他们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选择权在大家手里,如果你们选择前者,那么政府将立刻中止里面的谈判,维持现状,如果你们选择后者,就请大家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先回去好好想一想,自己还能为红星厂做些什么,我向大家承诺,我们绝不会搞暗箱操作,谈判的最后结果会向大家公示,最后的决策权在大家手里,大家如果对谈判结果不满意,谈判结果就作废!……现在是红星厂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都坐在同一条船上,就应该同舟共济,一起闯过这道难关!……。

大家都被段泽涛饱含深情,通情达理的讲话打动了,现场先是一片沉默,继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工人们也是讲道理的,段泽涛开诚布公的讲话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拥护,谢贵农等人也跟着做工作,工人们也就慢慢散去了。

向少波一直站在落地玻璃窗前冷静地看着窗外的一切,看到工人们在段泽涛的劝导下慢慢离开了,眼中精光闪动,嘴角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自语道: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厉害而又值得尊敬的对手啊……。

然后他又转头对一旁的梁永胜小声交待道:永胜,看来我们的情报收集工作要加强啊,这么一个超凡的人物我们居然忽视了,你去调查一下这个段市长的资料,越详细越好,他很可能是我们下一步谈判要面对的主要对手……。

蒋开放等人见工人们都散去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快步走了出来向段泽涛迎了上去,泽涛同志,辛苦了,今天可多亏你啊,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蒋开放紧紧握住段泽涛的手摇了摇,这几句话的确是发自肺腑的。

段泽涛连忙谦逊道:蒋省长,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如果不是有您坐镇,我心里也没底呢……,虽然明知段泽涛说的是客套话,但蒋开放听了心里却很舒坦,看来这个段泽涛也不是那么不通人情世故嘛,心里对段泽涛的印象大为改观。

群体事件算是解决了,但和三山重工的谈判却没有任何的进展,这次群体事件更让向少波意识到了红星市政府所面临的窘状,更增添了他们谈判的砝码,自然是寸步不让,而蒋开放也不敢冒被工人们骂是变卖国有资产的大贪官的风险,答应向少波提出的条件,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连续谈了几天都没有任何进展,后来向少波干脆不出席了,全权委托梁永胜负责谈判,自己神出鬼没四处查探红星厂的内幕消息。

朱长胜前次的阴谋被段泽涛破坏了,见是这种情况心中暗喜,他又给蒋开放出了个馊主意,蒋省长,那个向少波太不识抬举了,他以为他是谁?!您以省长之尊和他谈判,他居然不亲自出席,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里,我看我们要改变策略了……。

哦!长胜同志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蒋开放眉毛一扬,此时他也是一筹莫展,听朱长胜说他有办法,连忙追问道。

朱长胜凑到蒋开放面前小声道:俗话说得好,货比三家不吃亏,向少波之所以这么牛气,无非看到我们只跟他在谈,我看我们应该再多邀请几家有实力的大公司来和我们谈判,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能给向少波制造压力,说明我们不一定要吊死在他这棵树上,没准他就会自降身价,反过来求我们也不一定……。

蒋开放想了想,也觉得朱长胜说得有道理,就点了点道:朱书记,你这主意好,那这联系其他企业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朱长胜很快联系了几家企业也进驻了红星市,这几家企业其实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意向想要和红星重工合作,朱长胜这样做只是想挤走向少波,也为下一步他提出和环宇集团的合作方案做好铺垫。

朱长胜的这些小伎俩当然瞒不过精明的向少波,他决定以退为进,装作十分气愤的样子,指责蒋开放他们没有诚意,当即宣布就此中止谈判,准备打道回府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泽涛千里追少波

蒋开放见向少波真的要中止谈判准备离开,也慌了手脚,苦苦相劝道:向总,有事好商量嘛,我们是跟其他企业有过接触,不过我还是倾向于和三山重工合作的,三山重工的实力摆在这里嘛……。

向少波对这群只想抢功劳又怕担责任的官僚已经失望透顶,知道和他们谈不出什么名堂,冷冷地道:蒋省长,老实说我对于接手红星重工一直心存犹豫,现在既然有别的企业愿意参与进来,那是好事,我决定退出,你和他们谈吧……,说着丢下脸红一阵白一阵的蒋开放等人,带着梁永胜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回到车上,梁永胜向少波问道:向总,你真的准备放弃了吗?!,向少波沉吟道:商场如战场,我们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却怕猪一样的盟友,如果我们真的和红星重工合作,红星市政府就成了我们的盟友,没有政府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就算接手红星重工也没办法让它起死回生,但是如果红星市政府全是这种目光短浅,没有担待的官员,我就真的只能放弃了……我还在等一个人,不知道他会不会来……。

梁永胜眼睛一亮,您是说那个段泽涛……,向少波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点了点头道:不错,从这几天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个段泽涛真是不简单啊,背景神秘,处事果决,他的简历简直就象一本传奇小说,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那天他处理群体事件来看,这个段泽涛,魄力和担待都是不缺的,只不知眼光如何……我倒是很期待能和他好好考校一番……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所以我们不急,还是先回公司,看看再说吧……。

段泽涛此时却不在红星市,他被省委书记石良叫去询问上次群体事件的情况了,虽然成功化解了群体事件,但段泽涛并没有得到石良的表扬,听完段泽涛的汇报,石良眉头紧皱道:

泽涛同志,要让工人们满意谈何容易啊?!你这样表态就使得和三山重工的谈判完全没有了回旋余地,年轻人,还是太冲动啊……。

段泽涛分辩道:石书记,当时的情况如果我不这样表态,工人们肯定是不会善罢干休的,而且我这样说也不是完全信口开河,我的方案对于三山重工也是合作双赢的,我有信心说服他们……。

石良冷哼一声道:你的方案虽然长远来说对三山重工是有利的,但却有些理想化,短期来说他们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商人都是重视眼前利益的,向少波的精明在商界是出了名的,你这招望梅止渴未必能说服他……年轻人有自信是好事,但过于自信那就是盲目自大了……。

段泽涛正要说话,此时石良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石良接了电话,脸色就变了,电话是蒋开放打来的,汇报了向少波突然中止了谈判,离开了红星市的消息。

你看,我没说错吧,你的计划只怕要夭折了,向少波已经中止了谈判,离开了红星市!……,石良铁青着脸道。

段泽涛也是一惊,站起来道:怎么会这样,我这就去把他追回来!……。

你坐我的省委一号车去,我派警车给你开道,无论如何要把向少波给追回来!……,情况紧急,石良也顾不上批评段泽涛了,而且他也知道把责任都怪在段泽涛身上不公平。

警车鸣着警笛在前面开道,省委一号车一路狂飙,沿路的车辆纷纷避让,有熟悉政府车牌的车主都暗暗心惊,猜测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省委一号车就是省委书记最高权力的象征,里面的内饰都是经过特别改装的,坐起来十分舒适,就连玻璃也是防弹玻璃,前面又有警车开道,一路上的交警都主动敬礼,遇到红灯也早有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截停其他车辆让一号车优先通过,此时正是交通高峰期,但一号车却是畅通无阻,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出了省城,上了高速。

此时段泽涛坐在一号车上却没有找到半点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七上八下,向少波的突然离开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虽然之前他专门收集了向少波的资料,认为向少波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但毕竟他和向少波相交甚浅,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说服他。

段泽涛终于在快出江南省境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了向少波那辆大众飞腾,向少波显然也看到了省委一号车,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微笑,示意司机把车速放慢,段泽涛赶紧让司机加速赶了上去,让一号车和向少波的大众飞腾并排行驶,段泽涛摇下车窗,对着大众飞腾车里的向少波做了个手势,两车都在前面警车的引导下在前面的紧急停车带上停了下来。

其他人都十分默契地留在了车上,段泽涛和向少波同时下了车,段泽涛热情地向少波伸出双手,哈哈大笑道:古有萧何千里追韩信,今有泽涛千里追少波,向总,你不告而别,可把我折腾得够呛啊……。

向少波紧紧握住段泽涛的手微微一笑道:段市长,你动用省委书记的专车来追我,我可担当不起啊,只不知段市长不辞辛苦跑这么远,有何见教啊?!如果是为了红星厂的事,就不必再说了,我已经决定放弃了……。

段泽涛哈哈大笑道:向总,你辛苦创立三山重工,如今已是身家亿万,如果只是为了做一富家翁,又何必如此辛劳呢,向总心怀大志,泽涛不才,也能猜出一二,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你真的确定要放弃吗?!……。

段泽涛出言不俗,让向少波更生好感,但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耸耸肩道:机会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红星厂只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早已资不抵债,我又不是神仙,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也只能束手了……。

明人面前不说暗语,红星厂目前比较困难不假,但是红星厂几十年的积淀却是摆在那里的,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生产规模在国内重型机械生产企业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三山重工如果能和红星重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坐稳国内重型机械生产行业头把交椅是板上钉钉的事,就是在国际市场也有得一拼,假以时日,调整好红星厂的管理机制,让红星厂重新焕发活力,联手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也不是不可能,向总高瞻远瞩,我不信向总看不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段泽涛哈哈大笑道。

向少波眼中精光一闪,段泽涛所说正是他所想的,心中顿生惺惺相惜之感,呵呵笑道:想不到段市长对于做企业也有这样的眼光,算你说得有理,我可以给你一个面子,重新和红星重工谈判,不过我提出的条件不能变,否则一切免谈!……。

段泽涛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合作,当然是要双赢,而向总的条件却是只考虑了三山重工的利益,就算我能答应,红星厂上十万职工也不可能答应,这可不是有诚意的做法哦,而且据我所知,三山重工目前能调集的资金不足五十亿,而红星厂的资产扣除债务也在一百亿以上,更不要说红星厂雄厚的技术力量等无形资产了,这么大一条大鱼,向总却要一口吞下,还要把鱼骨头剔除出来,未免有些不厚道吧……。

向少波脸色一变,显然段泽涛对三山重工的情况做了很详细的了解,连三山重工的财务状况也如此清楚,就冷冷地道: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我这个人是不习惯将命运交给别人的,所以,红星重工我必须控股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个条件是没得谈的……。

段泽涛见向少波变了脸也不气恼,微微一笑道:向总,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其中不乏才华横溢,雄才大略的企业家,都在短时间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但是却通常富不过两代, 貌似风光无限,疯狂扩张,但起来快,倒起来更快,一个突发事件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瞬间土崩瓦解,很少有能做成国际品牌的百年企业……。

而放眼世界,我们却可以看到许多辉煌百年的国际品牌企业呢,泽涛不才,对这方面稍有研究,我发现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国外企业放弃了门户之见,完全按市场化运作,不仅执掌企业的全部是职业经理人,而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却往往退居幕后,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运作,企业的一切决策都是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前提……。

三山重工和红星重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对三山重工和红星重工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我认为完全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则来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向总又为什么要执着于是否控股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定要把红星重工变成三山重工的子公司呢?!……。

段泽涛的一番真知卓见让向少波深深震撼了,应该说段泽涛所说的话正是困挠着国内民营企业家的难题,点出了国内民营企业陷于家族传承无法壮大的本质。

向少波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但嘴上却不肯松口,不得不说段市长的观点很新颖,也很吸引人,少波受教了,但是我是一个商人,商人追求的就是利益的最大化,红星重工集团除了和三山重工合作还有别的选择吗?我觉得我的条件并不过份,要不然段市长再考虑考虑……。

第三百九十七章 说服

段泽涛并没有直接回答向少波的话,而是微微一笑道:向总,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你愿意听吗?听完这个故事如果向总还是不愿意改变主意,我保证绝不再强留向总,只能说我和向总没有合作的缘分,你知道什么是黑胶唱片吗?……。

(注:黑胶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载体,德国发明家爱米尔.贝利纳在1887年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因早期的唱片多是由虫胶制成的,且颜色多为黑色,故称黑胶唱片。

进入现代后,黑胶唱片已逐步被低成本的cd所取代,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以及黑胶唱片那种cd无法取代的空灵感和现场感,黑胶唱片仍然备受唱片发烧友和收藏家的追捧和亲睐,收藏价值很高,在m国拍卖会上,一张原版披头士黑胶唱片就曾拍出过8万英镑的高价。)

向少波微微有些错愕,不知道段泽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怎么突然又讲起故事来,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当然知道,我有几个企业家朋友就喜欢收藏黑胶唱片,听说现在市场上价格炒得很高,特别是古董级黑胶唱片更是千金难买,不过我没有那种雅兴,只能算是略知一二……。

段泽涛竖起大拇指道:向总果然博学,我要说的就是一位m国黑胶唱片收藏家的故事,这位收藏家名叫史蒂芬.卡利纳,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是一位亿万富翁,他对收集黑胶唱片十分痴迷,差不多用毕生精力收集了有近十几万张黑胶唱片,应该算是世界上收集黑胶唱片最齐全的人,有很多绝版的老唱片他那里都有,比唱片公司的收藏还要齐全得多,听说连m国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要播放一些已经找不到的老唱片都会找他去借……。

首节上一节227/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