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237节

张观龙眼睛一亮,心里又燃起了希望,急切道:老领导,您给我指条明路吧,我在上面没什么过硬的的关系,以前有几个关照我的老领导如今也都退居二线了,您如果能帮我坐上局长的位子,我一定会重重地感谢您的……。

李华林摆摆手,哈哈大笑道:观龙,我们是什么关系,你就别说这种见外的话了,我帮你也是帮我自己,起码在党组会上不会势单力薄了,路我倒是可以给你指一条,你想啊,组织部管干部,这决定权在谁手里?彭在旭的舅舅是组织部的副部长,很受孙常年部长的赏识,你要是能通过他搭上孙部长的线,这高管局局长的位置还不是你的囊中之物……。

张观龙大喜过望,他能做到副局长,也是人精,如何还不明白李华林的意思,立刻拍着胸脯道:老领导,您放心,只要我能当上局长,党组会上我绝对唯你马首是瞻!我张观龙是会做人的,你就看我的表现吧!……。

当下张观龙去找了彭在旭,彭在旭正在被停职审查,惶惶不可终日,想着如果张观龙当上了局长,也许能帮自己说说话,就帮张观龙联系了自己的舅舅谢安民,约好在一家高档会所的包厢里见面。

刚开始谢安民只是打着官腔,不肯做实质性的表态,张观龙心里暗暗着急,咬咬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卡放到谢安民面前,谢部,一点小意思,密码是六个八,请您笑纳……。

谢安民作色道: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是在害我!赶紧拿走,你要这样,我就走了……,说着站起来作势要走。

张观龙腆着脸道:只是一点茶水费,不值什么的,谢部长要肯帮忙,我今后还要重重感谢的……,说着又对一旁的彭在旭使了个眼色,彭在旭会意,站起来拖住谢安民道:舅舅,张局不是外人,平时对我也挺关照的……。

谢安民这才重新坐下来,语气缓和了一些,孙部长那里我可以帮你搭下线,成与不成我可不敢打包票,要看你的造化了,你明天一早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吧……。

第二天,张观龙就到省委组织部去找谢安民,大约是昨天卡里的数字让谢安民还感到满意,他在带张观龙去孙常年办公室之前在他耳边小声交待道:和领导说话不比一般人,话不要说得太透,你就汇报一下高管局现在的情况,讲一讲你在主持高管局工作这段时间的一些举措,领导就明白你的意思了,也不要坐太久,汇报个五分钟就足够了……。

张观龙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我识做的,我识做的,感谢部长提点……,谢安民把张观龙带到孙常年办公室,介绍了一下就先离开了。

孙常年瞟了张观龙一眼,慢悠悠地道:观龙同志,听谢部长说你现在在主持高管局的工作,这个岗位很重要啊,你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张观龙听了谢安民的指点,果然没有提自己想接任局长的事,简单地汇报了一下高管局的情况,五分钟后就起身告辞了,临走的时候悄悄地把一张卡放在了茶几的边角上,孙部长,您日理万机,我就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了,欢迎您有空到高管局来视察指导工作……。

孙常年仿佛没有看到他这个小动作一般,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水,抬了抬眼皮,面无表情地道:嗯,我待会还有个会,就不留你了,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回去以后要继续努力工作,争取进步,组织上会关注你的,以后工作上有什么情况和想法可以随时来找我汇报……。

成了!张观龙一出孙常年的办公室,就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用力挥了一下手臂,虽然孙常年并没有对他承诺什么,但刚才孙常年最后那段话明显是有深意的,让他有什么情况和想法可以随时来汇报就代表他已经搭上了孙常年的线,以后仕途可就是一片坦途了,如果不是在省委组织部的走廊上,张观龙差点要笑出声音来了。

而这时段泽涛也拟好了自己关于交通厅三个党组成员的人选,来找谢长路汇报了,一场关于交通厅党组成员人选的暗战即将展开……

第四百二十二章 角力

谢长路听说段泽涛想推荐谢建星来接任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就皱起了眉头,一方面高速公路管理局掌管全省的高速公路建设,谢建星如果能出任局长,对他的仕途和成长肯定是有帮助的,但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管理局又正处于交通厅动荡的漩涡中,这个时候出任局长无疑又是有很大的压力和风险的。

而且谢建星是谢长路的私生子这个秘密虽然没有公开,但谢长路做为江南省高层领导干部,中央对他的情况肯定是有一定了解的,之所以没有找他调查此事,是因为谢建星在仕途的表现一直比较稳健,也没有别的违纪行为,虽然对于谢建星暗中有过一些帮助,也都是在原则范围内的,但是如果让谢建星出任高管局长这样一个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可能会引起上层的关注。

谢长路沉思了一会儿,犹豫道:这不太好吧……,段泽涛自然清楚谢长路的心思,呵呵笑道:谢书记,建星同志如今已经是山南市代市长了,出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可以保留行政级别,这在以往是有先例的,高管局长这个位置很重要,以建星同志的能力和资历都完全可以胜任……。

而且我和建星同志是老搭档了,配合起来也比较默契,如果建星同志能来,对于我快速稳定交通厅的局面很有帮助,另外我马上要去m国争取世界银行的贷款,厅里如果没有一位象建星同志这样信得过的人坐镇,我担心又会出问题……举贤不避亲,我想就算有人知道您和建星同志的关系,也说不出什么话的……。

谢长路目光灼灼地望着眼前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心里也是感叹不已,他见过的官场新秀也算不少了,少年得志,往往就容易骄傲自满,仕途反而不一定能走得太远,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却有些看不透,既有着同年人不具有的沉稳和淡定,又有官场中人很难有的闯劲和正义感,对于段泽涛究竟能成长到怎样的地步,他也拿不准,如果段泽涛有朝一日能进入国家中枢,这时候让谢建星跟着段泽涛一起奋斗,无疑是十分划算的一笔投资。

想到这里,谢长路心中就有了决定,呵呵笑道:那我就把建星交给你了,他跟着你干,我还是放心的,石良书记那里我会找机会和他说的,争取尽快定下来……。

孙常年满心以为一个高管局局长的人选对于他这个省委组织部长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不过按规矩,他是要先向石良汇报的,当他来到石良办公室时却意外地发现谢长路也在,愣了一下就笑道:谢书记也在啊,我正好有事向两位领导汇报,就省得两边跑了……。

谢长路不悦地瞟了孙常年一眼,孙常年嘴上说得好听,但对于干部的任免问题孙常年从来都是绕过他这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直接向石良汇报的,谢长路早已窝了一肚子火,只是顾忌孙常年背后的江家,才一直隐忍不发。

石书记,谢书记,交通厅自从陈道民等人被双规后,分管副厅长、总经济师、高管局长这三个党组成员的位置一直没有定下来,我认为现在交通厅正处于动荡时期,早点把这三个位置的人选定下来有利于交通厅局面的稳定,从稳定局面这点考虑,我建议这三个位置的人选最好从交通厅内部产生……,孙常年一脸一心为公的样子。

石良诧异地望了孙常年一眼,谢长路刚才来就是和石良商量段泽涛推荐的三名交通厅党组成员人选,而这时孙常年却又抛出三个完全不同的人选,党群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意见不一样,他这个当老大的也就不好办了。

一方面,石良固然要给予谢长路这个重量级的副手以尊重,但另一方面,石良也是有意识地利用孙常年这个组织部长来制衡谢长路,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能把人事权稳稳地抓在手里,这种平衡策略石良一直把握得很好,所以他也不忙着表态,颇有深意地又看了谢长路一眼。

谢长路皱了皱眉头,对孙常年不客气地质问道:孙部长,按组织程序。你在提出这三个人选的时候,应该事先征求一下段泽涛同志的意见,毕竟他现在主持交通厅工作,这三名党组成员都是要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的,他的意见很重要!而你现在却提出三名和他的意见完全不相同的人选,是想让交通厅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吗?……。

孙常年愣了一下,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段泽涛已经抢先通过谢长路提出了自己的三名交通厅党组成员人选,他感觉自己这个组织部长的权威被挑战了,毫不退让地反驳道:对于段泽涛这个同志,我认为他性格太过强势,甚至有些骄横自大,喜欢搞一言堂,在考虑班子搭配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意愿……。

谢长路一听就火了,用力一挥手怒斥道:孙部长,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省里既然任命段泽涛做交通厅长,就应该赋予他足够的权力和发展空间,连班子成员搭配都不听取他的意见,这还让他怎么开展工作?!……。

孙常年刚要反驳,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石良发话了,别吵了!你们俩都是省里的高层干部了,传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你们各有各的道理,这样吧,这件事就拿到明天的常委会上议一下吧……。

看到石良发话了,孙常年就不再说话,匆匆起身告辞,他要去联系其他的省委常委,争取在常委会上抢占先手,这件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三个交通厅党组成员人选之争,而是变成了他和段泽涛及谢长路之间的一场角力!这场角力他绝不能输!

谢长路对石良在这一问题上采取和稀泥的态度很是不满,不悦地拂袖而去,这些年来他在常委会上一直十分低调,对于孙常年对他这个党群副书记权威的挑衅也一直保持忍让,但现在他不想再忍让下去了,必须要在常委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忌惮

省委组织部长一般在省委常委中的人缘都比较好,因为组织部管干部,谁有个三亲六戚需要安排一下,都得找组织部长帮忙,更何况孙常年背后是根深势大的江家,所以经过孙常年这一番上窜下跳的活动,有不少常委都表示愿意支持他。

常委会上,石良刚把讨论议题一宣布,孙常年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表态了,同志们,交通厅为什么会发生震惊全国的贪腐案,就是因为陈道民这个人太过霸道,权力太大,缺乏监管,在交通厅内部搞一言堂,有此前车之鉴,我们必须要吸取教训,我们组织部在选择这三个交通厅党组成员的人选时是经过认真考虑了的,推荐的三名同志都是交通系统的老同志了,政治上业务素质上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对交通厅的情况也很熟悉……。

孙常年话音刚落,省委宣传部长赵非就接口道:我觉得孙部长说得很好,如何监督一把手的权力,防止绝对权力现象的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适度地对一把手权力进行平衡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省政法书记梁策是一贯看段泽涛不顺眼的,也附和道:是啊,我听说段泽涛刚到交通厅就搞风搞雨,没有经过班子讨论就把一名副处级干部给停了职,这要是没有人制约他,交通厅只怕还要出问题……。

谢长路一直在一旁冷眼看着孙常年等人发难,见他们混淆概念,乱扣帽子,正要开口说话,省纪委书记孙相龙已经按捺不住,站出来替段泽涛说话了,我这个人理论水平低,刚才孙部长、赵部长说的话我不太听得懂,我就不明白了,段泽涛是我党的优秀干部了,参加工作以来成绩卓越,屡立大功,陈道民却是个大贪官,这两个人怎么能相提并论?!……。

段泽涛同志我是了解的,别的不敢说,要说他会利用职权搞贪腐我是绝不相信的……段泽涛同志到交通厅去可谓是临危受命,不用点非常手段怎么打得开局面?!……为什么总有人要往他头上扣大帽子,到底是真心为公?还是带有色眼镜看人?!……。

孙常年本来是想和谢长路在常委会上别别苗头,不想却把孙相龙这个大炮仗给先点燃了,有些尴尬地笑笑道:孙书记,你别激动嘛,我们不是说段泽涛就一定有问题,而是探讨如何从班子成员搭配来杜绝绝对权力所带来的弊病,这也是我们组织部在干部任用特别是一把手的任用问题上所做的探索和改革,防患于未然嘛……。

谢长路接过话头,沉声道:既然孙部长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组织部选拔任用干部改革的高度,那我这个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也来说两句,我一向很少在人事问题上发表意见,因为我觉得组织部在考察干部方面一定做得比我更细致,了解也一定更全面,但是最近我觉得组织部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

说到这里,谢长路加重了语调,无论怎样改革,我觉得基本的组织原则是不应该变的,这是经过多年来我们的组织部门经过长久的验证证实是十分有益的,比如说在任用干部前先征询该干部主管领导的意见,再比如说组织部有关人事问题应该先和主管副书记通气再向书记汇报,最后上常委会讨论……我认为要加强权力监督是对的,但是仅靠在班子成员里搞平衡就想达到这一目标的想法就有些幼稚了,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班子里的不团结,效果也就只能是适得其反!……。

谢长路的语气虽然算不得严厉,但话却是说得很重了,不仅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组织部长孙常年,也包含了对省委书记石良在人事问题上对他这个党群副书记不够重视的不满,石良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他显然没有想到一向低调的谢长路会对此事反应如此强烈。

而其他常委还是第一次在常委会上听到谢长路说这样的重话,谢长路可是排名第三的常委,他发脾气了可不是好玩的,有些准备站出来替孙常年说话的常委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了,常委会一下子沉静了下来。

孙常年满脸涨得通红,谢长路的指责让他又羞又怒,也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他不反击,那以后就被谢长路给吃定了,想要反击,谢长路又占据了名分上的高度,和主管副书记公开叫板,可是官场大忌,正在犹豫间,省长楚天雄站出来说话了。

长路书记的话说得可能有点重,但我觉得也不是全无道理,以前东升同志任组织部长时,我是党群副书记,东升同志在人事问题上都会先和我通气,再向当时的省委书记赵向阳同志汇报,常年部长以后要注意一下,多和长路书记沟通……。

另外关于段泽涛同志,他现在肩上的担子不轻啊,省里给他一定的支持是应该的,他既然对这三个党组成员的人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肯定有他的想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我们想让段泽涛尽打开交通系统的局面,他想按自己的思路用几个人都不支持,这说不过去嘛……。

当初因为李强和赵向阳不和,中央最终选择把李强调走,让一直比较低调沉稳的楚天雄接任,对于楚天雄来说也可以说是意外之喜,所以接任省长后,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省委书记的助手,无论是和赵向阳还是石良,都配合的比较好,但这并不代表楚天雄心中没有想法,特别是石良为人比较强势,在很多问题上楚天雄不得不选择退让,尤其是在人事问题上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心中也是有怨气的。

现在谢长路站出来发难,也给了楚天雄一个机会,让他能联合谢长路,争取到人事问题的发言权,还可以给段泽涛卖一个顺水人情,这样的好机会楚天雄当然不会放过。

连楚天雄都出来说话了,石良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了,心中对段泽涛也有了一丝忌惮,这家伙居然能让这么多省里的大佬为他说话,谢长路更是不惜撕破脸也要力挺他,能量也未免太大了一点吧……

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到手腕

不过石良首先要解决的是眼前这一难题,这也是考验他政治智慧的时候,如果他动用省委书记的特权强行否决谢长路的提议,势必会引起谢长路和楚天雄的强烈反弹,也使得本来还算团结的江南省常委班子出现分裂,这也会让中央对于石良掌控全局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显然是石良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如果石良选择妥协,则会令他省委书记的威信大大受损,在常委会上的话语权也会受到影响,楚天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突然发难。

首节上一节237/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