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348节

第七百二十章 三聚氰胺

要说三聚氰胺如今在华夏可以算是臭名远扬了,自从一年前,国内著名乳制品生产企业三圣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致使数万名食用过三圣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幼儿被查出患有肾结石,三聚氰胺就成为国人深恶痛绝的对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更可怕的是后来在国内多个知名乳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中都检测出了三聚氰胺,据乳品行业内人士称,在乳品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检出量,这在乳制品行业内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也就是行业潜规则。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立刻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共有78人因此被传唤,21人被判刑,其中三圣集团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三名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被判死刑,三圣集团所在市的市委书记、市长被免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引咎辞职,三圣集团被罚款两亿元。

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不是严厉处罚就能消除的,整个华夏乳制品产业都因此被重创,许多国家因此禁止进口华夏乳制品,国人也因此对国内乳制品失去了信心,转而疯狂地抢购国外进口奶粉,据说国人出国旅游的时候,下飞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疯狂扫货,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货架上的奶粉就往购物车里放,以至于后来不少西方国家都不得不出台限购令,每一位华夏游客一次购买奶粉不得超过两袋。

在这样的背景下,段泽涛惊闻东山省再次出现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就大吃了一惊,因为一旦再次出现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而患上肾结石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匆匆和石涛他们告别,连夜赶往了京城。

马南山在电话里没把情况说清楚,回到京城段泽涛才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自从上次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官方网站公布了地沟油事件的情况通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官网的日点击量就与日剧增,还有不少热心网友发帖或发电子邮件举报身边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一个叫蓝山语茶的网友发的一篇‘著名牛奶企业的内幕’的帖子引起了马南山的关注,这名叫蓝山语茶的网友自称是东山省著名乳品企业东山乳业集团的员工,他(她)是负责原奶检验的,他(她)在一次例行抽检中发现一个批次的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他(她)如实出具了检测报告,并赶紧向上级汇报,结果却反而遭到了上级的批评,要他他(她)少管闲事,还将他(她)调离了相对轻松的质检部,下放到生产车间去了。

后来他(她)偷偷查看了销售记录,发现那个批次的产品已经出厂了,而且他(她)的那份检测报告也被撤换了,新的报告显示那个批次的产品全部合格,他(她)越想越气愤,又听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来了位不怕事、敢管事的新任局长,刚刚破获了星州地沟油大案,还把一位副部级高官给拉下了马,就跑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官网发了这篇帖子。

但是这名网友比较谨慎,只是匿名举报,并没有在帖子中留下具体的信息,连性别也没有透露,举报是否属实也无从考证,所以马南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能向段泽涛汇报。

段局,根据这名网友举报的情况我们要想查下去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生产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归质检总局管,我们要是直接插手会不会有些不合适,要不然我们就把这个情况转报给质检总局处理算了,反正我们的职责尽到了,将来就算有什么事要追查责任也找不到我们头上……,马南山有些犹豫地道。

段泽涛瞟了马南山一眼,严厉道:南山同志。你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更何况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已经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再不管不问,一旦再发生类似事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只要是食品安全问题,不管发生在哪个环节,我们都要一查到底!……。

马南山胀红了脸道:段局,我马南山也不是孬种,我听您的,您指向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第二天,段泽涛就带着马南山和工作组飞到了东山省省会南山市,东山乳业是全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也是南山市利税大户,属于南山市重点保护企业,所以段泽涛他们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东山乳业集团的所在地。

东山乳业集团的办公大楼恢弘大气,豪华程度堪比星级酒店,就连厂大门也十分气派,身穿保安制服的门卫在门口站得笔直,人员和车辆进出都要出示证件,倒是显得十分规范,颇有几分大企业的气势。

段泽涛他们在不远处的商务酒店住了下来,商议着如何展开调查,现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能找到那位叫蓝山语茶的网友,和他进行接触,从他那里拿到第一手资料,马南山在蓝山语茶的帖子后面留了言,要蓝山语茶和他联系,但蓝山语茶却像是消失了似的,再也没有上线。

段泽涛安排工作人员去超市里买来了东山乳业生产的几种奶粉,通过检验却并没有发现含有三聚氰胺,调查一下子进入了死胡同,这时段泽涛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东山乳业的招聘广告,脑海里灵光一闪,他准备效仿朱婉君,通过应聘混入调查对象内部,去寻找调查线索。

马南山立刻提出反对,段局,这怎么行呢?!你在这里坐镇指挥就行了,这种具体的调查还是交给我们来做好了……。

段泽涛摆摆手正色道:现在乳制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深入乳制品企业有助于我了解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这次面对的是正规的企业,不会有危险的,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你带着同志们继续在外围调查,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第七百二十一章 最帅收奶员

第二天段泽涛就换了一套普通的服装去参加东山乳业集团的招聘会,即便如此,身穿白衬衣的他站在一帮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和一帮叽叽喳喳的妇女组成的应聘奶工的队伍中,就有如黑夜中的萤火虫般耀眼。

负责招聘的是一个长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和一个骚姿弄首,讲话嗲声嗲气的年轻女子,轮到段泽涛的时候,那络腮胡拿起他的简历看了一下,狐疑地瞟了他一眼,小伙子,你搞错了吧,我们这次只招聘普通的工人,不招聘坐办公室的白领……。

段泽涛微微一笑道: 我非常看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我认为这是未来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所以我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

那络腮胡却不为所动,嗤之以鼻道:小伙子,你少在我面前唱高调,这一套对我没用,我们厂不是黄埔军校,更不是你家的试验田,我要的是干实事的工人,不是满嘴跑马的小白脸……。

那骚姿弄首的年轻女子一见段泽涛眼珠子就不会动了,帅!实在是太帅了!整个东山乳业集团都找不出这么帅的帅哥了,不仅人长得帅,更是特别有男人味,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让她迷醉,和他比起来,厂办公室那些像哈巴狗一样围着她献殷勤的眼镜男简直不是男人!

听到那络腮胡竟然准备把段泽涛拒之门外,她立刻不乐意了,故意干咳了几声,想吸引段泽涛的注意,对那络腮胡严肃道:张主任,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们人力资源部的作用就是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你是车间主任,我叫你来是让你把把关,你可不能把人才往外推啊……。

说完就转头对段泽涛嗲声嗲气道:同志,我们东山乳业集团非常需要你这样有想法有抱负的青年人才,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我们人力资源部是绝不会埋没人才的,你今天就可以上班,我是人力资源部经理林美娇,你今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说‘干’字的时候,林美娇特意加重了语调,对段泽涛抛了个媚眼,搞得段泽涛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心说这林经理不会是性饥渴吧,怎么看自己的眼神跟发qing期的母野狼似的,直泛绿光。

那络腮胡心里就骂开了,林美娇,你个卖骚的,见着帅哥就往上贴,老子要的是做事的,你整个小白脸到我车间里来,要我怎么管?!不过络腮胡也就敢在肚子里发发牢骚,这林美娇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级别比他高不说,更重要林美娇是东山乳业集团总经理刘海峰的小姨子,远不是他这个小小的车间主任能得罪得起的,也就只能捏着鼻子生闷气了。

下午段泽涛就换上了蓝色的工作服、戴上兜着头发的白色工作帽、蹬上黑色的胶皮靴,和一起应聘上的新工友跟着那络腮胡车间主任张铁新来到了液态奶生产车间,张铁新简单介绍了一下车间情况,就开始给这些新招来的工友分配工作任务。

这时一辆箱式货车开了过来,司机从驾驶室跳了下来,对张铁新大声招呼道:张主任,奶粉来了,你安排几个人给搬一下吧!……。

张铁新就开始点人头,指着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工道:你,你,还有你,你们几个去搬奶粉……,突然他的目光落到一旁白白净净的段泽涛身上,他本就看段泽涛不爽,就有心想刁难他一下,就又点了他的名,小段,你也去搬奶粉吧……。

这一袋工业奶粉标重是100斤,就是那几名身强力壮的男工搬起来也有些吃力,张铁新想着段泽涛这个小白脸去搬这么重的奶粉,肯定要出大洋相,但结果却让他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就见段泽涛从容地走到货车前,一手夹一袋牛奶,十分潇洒地向仓库走去。

行啊!这小子还有两下子,这张铁新虽然脾气比较暴躁,性子急,但却是个直爽人,本来对段泽涛还有些偏见的,此刻也烟消云散了,对段泽涛竖起大拇指道:小段,好样的,好好干,干好了,我提拔你当组长!……。

这时林美娇屁股一扭一扭地过来,看着段泽涛一个人夹着两大袋奶粉的威猛先生形象,两眼又开始泛绿光了,想着自己要是能靠在这一双有力的臂膀上睡觉,那该多爽啊!

张主任,我觉得对于像段泽涛这样有想法有抱负的新员工,我们应该重点培养,收奶员那边不是还有个空缺吗?我看就让段泽涛去吧!……,林美娇直钩钩地望着段泽涛的背影,对张铁新道。

张铁新虽然对林美娇这个人力资源部经理直接插手他的工作安排十分不满,但他对段泽涛的印象已经有所改观,也就没有提出反对。

车间的工人们听说段泽涛刚来就当上了收奶员,都向他投来了嫉妒的目光,这收奶员虽然不算是特别好的职位,但是一则工作比在车间轻松,二则下去收奶的时候,下面那些的奶站老板多少会有点小意思,再次也会给包烟什么的,这在普通工人眼里就是了不起的肥差了。

在这里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牛奶企业收奶的流程,和电视广告里那种天然牧场工业化收集的画面不同,乳制品企业的原奶大部分是从郊区的奶农那里收购的,就是比较通用的公司+农户的模式。

但是乳制品企业不可能真的挨家挨户去收奶,奶农的牛奶一般是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几项,然后再由奶站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临时师傅

段泽涛干了两天,他虽然是外行,却也看出这种模式的弊病了,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掺水啊。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简单啊,掺添加剂啊,估计三聚氰胺事件就是这么整出来的。

除了奶农,奶站也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在奶农送来的奶里再重新掺一遍就是了,奶站的奶,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怎么办啊,全车都倒了吗?几十吨一罐的奶,蛋白质低了怎么办?干物质低了怎么办?ph值低了怎么办?有的牛病了,用过抗生素怎么办?有的牛用了催奶激素怎么办?

想想这些问题,段泽涛的冷汗就出来了,这样的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奶制品质量怎么可能有保证呢?!奶农那点小伎俩能瞒奶站吗?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连段泽涛这个外行都看出不对了,工厂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却发现奶站送来的奶从来没有被拒收过,从厂化验室出来的检测报告永远写着‘合格’两个字。

段泽涛当然知道,这化验结果不准确,虽然只来两天,他已经把原奶化验室里的情况摸透了,这里一共十九个化验员,个个收奶贩子的钱,其中化验室主任李小敏更是大收特收,听工友们说她家靠着每个月奶贩子的孝敬,已经在房价高达七八千的南山市买了十几套房子,但因为她是东山乳业集团总经理刘海峰的儿媳妇,所以没人敢过问。

段泽涛来了两天,就和车间里的工友们都混熟了,大家也都挺喜欢这个干事风风火火,手脚勤快的帅小伙,亲切地叫他‘阿涛’,没事干的时候,段泽涛就喜欢到处转悠,和工友们聊天,跑到制冷机房跟老张头聊上一会儿,到锅炉房老李头那坐上半个小时,再去化验室转悠几圈,什么电工机修工搬运工啊,逮谁跟谁聊,群众基础打得非常好。

这一切都被车间主任张铁新看在眼里,不禁暗暗点头,看来错有错着,这个新招来的小伙还真不错,他真的打算过段时间就升他当组长了。

等觉得脑袋快记不住聊天内容的时候,段泽涛就打着上厕所的幌子跑出去,关上厕所隔间的门,掏出贴身的小笔记本把聊天了解到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不过他的这种行为看在工友们眼里就有些奇怪了,这个小段什么都好,人也长得挺帅,可怎么年纪轻轻就落下了肾亏的毛病呢?!还有热心的工友就悄悄地向段泽涛推荐最近在电视上打广告打得挺猛的某品牌‘肾宝’,搞得段泽涛哭笑不得。

按照工厂的规定,新招来的工人都会安排一个老员工带一带,算是临时的‘师傅’,段泽涛的‘师傅’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年轻小伙,叫黄远华,黄远华平时沉默寡言,好像所有人都欠他钱似的,段泽涛和车间里所有的工人都混得挺熟,唯独黄远华这个临时‘师傅’对他爱理不理。

收奶员的工作其实挺简单,就是奶站送奶来的时候,从奶站奶罐车上取样,再送到化验室去化验,合格了再送到车间的生产线上去就行了,这不,一早就来了三辆奶罐车,这是东山乳业下面最大的奶站老板刘建国送来的,这个刘建国据说是东山乳业集团总经理刘海峰的铁哥们,关系很硬。

刘建国来头很硬,倒也不拉架子,上来就掏出中华烟给段泽涛和黄远华敬烟,还和段泽涛套近乎,这位兄弟挺眼生,是新来的吧?!以后多关照啊!晚上有空不?兄弟请你吃饭!……。

段泽涛还和这刘建国虚应几句,黄远华却是冷冰冰地挡了刘建国递过来的烟,手脚麻利地爬上奶罐车,打开拧紧的螺栓,掀开盖子,用车上自带的耙子在里面上下翻动起来……

不识抬举的东西!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啊!……,刘建国撇了撇嘴小声骂道,段泽涛也不好接话,朝刘建国笑笑,赶紧也爬上了奶罐车,去给黄远华帮忙。

黄远华把满满一罐的牛奶充分搅拌均匀了,才将取样器伸进去,取了奶样出来,倒在准备好的化验杯里,看了看奶样的颜色,又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鼻子抽动了两下,眉头就皱了起来,取下手套,将化验杯的奶样倒了一点在手心里,用舌头舔了一下,眉头就皱得更紧了,转头对下面的刘建国板着脸道:你这牛奶有问题!……。

首节上一节348/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