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431节

偏生段泽涛还不好发脾气,毕竟粤语算是粤西人的母语,粤西人已经习惯了在公开场合说粤语,就连叶天龙开会的时候也会说着说着不自觉地粤语就出来了,段泽涛在会见不少到粤州来投资的香港大老板和粤西归国华侨的时候,他们也习惯说粤语,倒是段泽涛这个外来者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就连方东民在省长秘书们的圈子里也感觉很受排挤,省长秘书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一般都会不定期地聚聚,交流一下彼此获得的信息,不过他们第一次聚会的时候却没有叫方东民,第二次的时候束丹明的秘书韩启功因为也是从外地来的,和方东民也还谈得来,就把方东民也叫上了,可是方东民去了以后,其他副省长的秘书根本就不搭理他,交谈也都是用粤语,搞得方东民十分尴尬,回来就向段泽涛诉苦。

段泽涛就想着自己该学习一下粤语了,要是连语言不通,自己在粤西就等于成了睁眼瞎子、聋子,更谈不上有所作为了,不过以他的身份,却是不好去参加大街上那种粤语学习班的,就让方东民去网上给自己去物色一个粤语补习老师。

方东民给段泽涛找的粤语补习老师是粤州大学的一个女研究生,叫张静娴的,长得人如其名,文文静静,非常有气质,她是粤西本地人,粤西女人皮肤大都不不太好,黑且粗糙,但张静娴却是个特例,肤白赛雪,吹弹可破,倒有点江南水乡女子的味道。

一般女人如果戴眼镜的话都会或多或少影响美感,但在张静娴身上却不适用,白皙俏丽的脸蛋配上朴素的黑框眼镜,让她反倒多了几分知性美,而妖娆性感好到爆的s形身材与她淡定的气质形成的强烈反差,更让男人有一种征服欲。

本来段泽涛听说方东民给他找了个女补习老师就觉得不妥,他如今情债缠身,遇到女人就头大,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也要避嫌,就让方东明重新换一个男老师,方东民就只好去回绝了张静娴,张静娴却一下子流泪了,原来这个张静娴身世可怜,家里十分贫困,父母都有病在身,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要上学,她一直靠勤工俭学支持学业,还要补贴家用,所以迫切需要这份补习工作。

方东民就有些心软了,又回来跟段泽涛汇报,段泽涛一听是这种情况也动了恻隐之心,想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同意了让张静娴给自己当粤语补习老师。

段泽涛不想让张静娴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特意让方东民去酒店开了一间长包房,每次让张静娴直接去酒店房间给自己和方东民上课。

张静娴第一次来给段泽涛上课的时候心里很纠结,她之前就遇到过有色狼以上课为名将她骗到酒店意图不轨,她拼死反抗才得以脱身,但是她又非常需要这份补习工作,最后咬咬牙还是来了,不过还是特意在包里放了一把小刀以防万一。

见到段泽涛居然是一个年轻的帅哥,张静娴就有些诧异,而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段泽涛也一直是彬彬有礼,方东民也一直陪同着,张静娴就知道自己多心了,不禁微微有些脸红。

段泽涛对张静娴印象也不错,这个美丽的女孩讲话的声音温柔又好听,听她上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而且很注意方法,专门制作了一套小卡片,把每个粤语词汇都用图片对应在卡片上,还用拼音标注了发音,又形象又好记,让段泽涛粤语水平突飞猛进,虽然发音还不是很标准,但是一般的粤语会话却是基本能听懂了。

更难得是这个女孩还非常自强,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兼职了好几份工作,除了给段泽涛补习还在蛋糕店里兼职售货员,而为了节省路费,她从不打的,每次来给段泽涛上课都跑得气喘嘘嘘,段泽涛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给她加钱,并让方东明开车接送她,却被张静娴很坚决地婉拒了,她说她不需要施舍,她很享受这种自力更生的生活,这让段泽涛对她印象更好了。

因为段泽涛工作很忙,而张静娴学业任务也很重,所以他们的授课时间一般都定在周六和周日的晚上,渐渐地这也变成了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两人也变得熟稔起来,张静娴见到段泽涛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段泽涛有时也会关心一下张静娴的学习生活情况。

当然这种关心无关乎男女之间的情愫,更多的是兄长对妹妹的关怀,不过段泽涛不知道他对张静娴这种关心反而害了她,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段时间,段泽涛对粤江三角州几个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调研,整体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无论是从工业园区规划、产业规模,产业配套等各方面粤西三角州都比全国其他省市领先许多,不过段泽涛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政府官员对目前的状况都比较自满,生活作风比较奢靡,缺乏进取精神,而且不少政府官员和那些来投资的老板来往甚密,段泽涛怀疑他们之间的关系远不像表面那么单纯。

另一方面尽管政府一直在呼吁要关注外来打工者的生活,但是实际上却基本上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不少无良的投资老板,为了追求利润,经常逼迫外来打工者加班,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对于外来打工者来说是家常便饭。

第九百五十章 乐士康集团

粤西省出现‘用工荒’以后,不少工厂的老板也意识到不能对这些外来打工仔太过苛刻了,外来打工者的生存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然十分恶劣,段泽涛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反应外来打工仔工作生活条件恶劣,遭遇工厂工头不公平对待的帖子,所以他把了解粤江三角州地区外来打工者生活状况作为了这次调研的重点。

段泽涛把调研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圳西市,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特区,圳西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到这里投资办厂,自然也是外来打工者最多的地方。

按说常务副省长下来调研,市委书记肯定是要陪同的,不过圳西市情况比较特殊,圳西市虽然不是粤西省的省会,却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属于副省级城市,圳西市市委书记潘长河不仅是副省级干部,同时也是省委常委,地位与段泽涛并列。

这潘长河是粤西省本土干部,资格很老,最喜欢论资排辈,所以对于年纪比他轻却和他平起平坐的少壮派干部很是排斥,对于段泽涛这位年轻的常务副省长也很不感冒,又自重身份,听说段泽涛要来调研,就借口要去京城办事,先一天去了京城,把接待任务交给圳西市市长于根生。

既然市委书记不出面,那市长总该来陪吧,圳西市市长于根生却是个很狂傲的家伙,不过他的确有狂傲的资本,他也是红三代,父亲是前任的政治局常委,而这个于根生不仅家世背景深厚,本身也很有能力,圳西市能有今天的局面他功不可没,所以他连市委书记潘长河的面子也不怎么卖,经常在常委会上和潘长河别苗头,而且于根生之前是瞄上了常务副省长这个位置的,还专门跑去京城活动了,没想到却让段泽涛半路截了胡,他自然不会对段泽涛有什么好感,潘长河把接待段泽涛的任务交给他,他却跑去视察核电站项目了。

所以段泽涛到圳西市的时候接待他的只是圳西市的常务副市长方子坤,方子坤接到这个任务也很烫手,他想着段泽涛见不到潘长河和于根生来迎接肯定会觉得很没面子,搞不好会把气撒到自己身上,不过他却是推无可推,硬着头皮去迎接段泽涛。

欢迎段省长到圳西市来指导工作……,因为担心段泽涛发火,方子坤姿态放得很低,亲自帮段泽涛打开车门。

段泽涛热情地同方子坤及他身后的几位副市长握了手,随口问道:子坤同志,怎么没见到长河同志和根生同志啊?!。

方子坤心里咯噔一下,尴尬道:真是不巧,潘书记去京城开会了,于市长昨天去核电厂视察,赶不回来,所以让我接待段省长……。

段泽涛眉毛一扬,却没有像方子坤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只是挥挥手呵呵笑道:没关系,长河同志和根生同志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们了,你也是常务,我也是常务,由你来接待我正合适嘛……。

方子坤不知道段泽涛是真的不在意,还是故意说的反话,连忙岔开话题道:段省长,我们先去市政府会议室吧,我向您汇报一下圳西市近期的情况……。

段泽涛摆摆手道:汇报就免了,圳西市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进市,各方面的情况都不错,我就不乱指手划脚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圳西市外来打工者的生存状况,你带我去圳西市外来打工者比较多的工厂转转……。

方子坤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一般领导下来视察多是了解圳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招商引资情况,这也是圳西市最值得骄傲的闪光点,为此他还专门把圳西市近期的各项经济数据背得滚瓜烂熟,没想到段泽涛却不按常理出牌,要了解圳西市外来打工者的生存状况,着实让方子坤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圳西市经常要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甚至不少是中央领导,对应付上级检查已经比较有经验了,每次都会准备几套预案,所以方子坤愣了一下,倒也不慌乱,连忙道:那好吧,我们就去乐士康集团看看,乐士康集团是圳西市最大的制造企业之一,员工有十几万人,绝大部分是外来打工者,比较有代表性……,说着又向身后的市政府秘书长李伟昌使了个眼色,李伟昌会意,赶紧走到一旁,掏出手机通知乐士康集团早做准备。

这乐士康集团可是大名鼎鼎,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电子产品生产,号称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拥有百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在全国各地都有工厂。

而这乐士康集团的老板黄子铭更是大大的有名,可以说是华人商界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台岛首富,也是为数不多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的华人企业家,他极具投资眼光,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少投资商对大陆市场还举棋不定的时候,他就毅然决定到大陆投资,并在圳西市投资建立了他的第一家乐士康工厂。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无疑是极其明智的,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乐士康的工厂开遍了华夏大地,造就了一个乐士康商业王国,也使得乐士康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黄子铭也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华商领袖之一。

乐士康也因此成为了华夏各省市争相抢夺的投资商,只要能争取到乐士康工厂落户,就是一项极其耀眼的政绩,黄子铭也成了华夏政府官员眼中最炙手可热的‘财神爷’,所到之处都是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接待,据说有一次黄子铭和人打赌,说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把圳西市市长叫来,那人不信,结果黄子铭真的打了一个电话,不到半个小时,时任的圳西市市长就屁颠屁颠地赶来了,当然这传言是否属实就很难考证,但由此可见黄子铭在华夏政府官员心目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第九百五十一章 看不到的真相

乐士康在圳西市的地位无疑是很牛的,段泽涛到了乐士康工厂不仅没见到黄子铭,就连他聘请负责内地业务的总经理也没见到,只有一个生产厂长来陪同视察,这个生产厂长接到圳西市政府秘书长李伟昌电话通知的时候还一肚子不情愿,抱怨道:又是领导视察,这个月我们都接待多少拨了,这样会影响我们企业的正常经营啊?!……。

李伟昌还不得不给他陪好话,段省长是新任常务副省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们还是好些准备一下,做好接待工作,起码面子上要过得去嘛……。

段泽涛在方子坤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乐士康的厂区,乐士康的厂区很大,足有一个中型城镇的规模,厂区里一幢幢厂房整齐敦实地竖立,除开顶上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起来的序号,便几乎看不出区别,厂房里的频率稳定不息机器隆隆声,仓库里整齐码放的巨大货箱,乃至流水线上穿着齐整工衣面无表情忙碌不停的工人们,使得这座巨大工厂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不停歇地运转着。

那乐士康的生产厂长不无得意地介绍道:我们这个厂区有十几万员工,加上其他三个厂区总共有近四十万员工,我们的生产车间全部实行5s管理……去年一年我们乐士康集团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47亿美元,占整个华夏大陆进出口额的近6%,年营业额达到了1027.4亿美元,接近越南一个国家的gdp总量,全球近百分之四十的电子消费品都是我们乐士康生产的……。

一旁的方子坤也接话道:乐士康集团是我们市的利税大户,也是我们市的重点保护企业,潘书记和于市长都非常重视,一再要求我们有关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

段泽涛却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这座乐士康工厂的规模的确很大,车间里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但他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生气,在那些工人的脸上你看不到任何的表情,就像机器人一样,他走到生产线上的一个女工旁边,微笑着问道:小同志,你好啊,你在这里工作还满意吗?一天要工作几小时?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工资啊?……。

那女工虽然不认识段泽涛,但陪同他来的生产厂长对她来说却是天一样的存在,她显然被吓到了,手足无措地站了起来,满脸惊惶,根本说不出话来。

一旁陪同的工头想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站出来狠狠地瞪了女工一眼,指着她怒斥道:领导问你话呢,你哑巴了?!……。

那女工更是吓得魂不附体,身体都打起颤来,战战兢兢道:满…满意,一…一个月…两…两千多…多……。

那生产厂长转头对段泽涛陪笑道:段省长,这些女工都是从内地乡下来的,没有什么文化,见到您这样的大领导都不会说话了,我们工厂是采用底薪加绩效工资,多劳多得,要看工人的熟练程度,拿得多的可以拿到三、四千一个月,一般也有两千多,还有其他福利,这个工资标准在圳西市算高的了,所以我们工厂不愁招不到人……。

段泽涛又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那女工明显对那工头和生产厂长畏若蛇蝎,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想要问什么也问不出来,就挥挥手道:你带我到工人们的生活区去看看吧……。

在乐士康,普通员工住的是单元房,十二个人一间,睡的是上下铺的高低床,十分拥挤,一层楼共用一个公用厕所,条件很差,管理人员住的则是套房,两个人一间房,每套房都有单独卫生间和厕所,条件相对要好多了,所以那生产厂长就跟段泽涛玩了个心眼,带段泽涛去看的是管理人员的生活区。

我们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宗旨,对员工的管理很人性化,不仅员工的住宿条件要好于别的工厂,我们还很关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设有专门的员工娱乐室,篮球场,每周都播放露天电影,所以员工对于公司的认同感很强……,那生产厂长侃侃而谈,指着楼下的篮球场和草坪介绍道。

段泽涛自然不相信那生产厂长说的鬼话,乐士康虽然号称高科技生产企业,但实际上只是做像苹果、英特尔等国外电子企业的代工厂商,又是采用流水线生产,工人们所做的事情技术含量其实很低,但是劳动强度却很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像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说白了就是靠榨取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这一点马克思早在他的《资本论》中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所以这生产厂长越说得天花乱坠,段泽涛越怀疑工人们在工厂中生存状态。

不过段泽涛也知道自己这样走马观花的调研是不可能了解到外来打工者的真实生存状态的,他从工人们那面无表情的脸上已经看到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苦闷,从乐士康那骄人的业绩背后看到了他们的艰辛,这才是看不见的真相,就微微点了点头,结束了在乐士康的调研。

接下来段泽涛在其他工厂和莞东等几个地市工厂看到情况和在乐士康都差不多,有的情况甚至还不如乐士康,给段泽涛的感觉就是这些外来打工者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些繁华的城市,你可以轻易地在人群中把他们分辨出来,他们辛苦劳动所赚得的微薄工资甚至不足以让他们在他们用辛勤汗水建设的城市中买一间哪怕是十几平米的房子,能够在这座城市中站稳脚跟的外来打工者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官员、工厂高管还是当地的本土居民潜意识里也没有把这些外来打工者当成身边的一员,他们享受着这些外来打工者创造的繁华,骨子里却鄙视他们,排斥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工荒’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首节上一节431/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