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472节

说起华夏的户籍制度,还真是十分有意思,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过为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人们绞尽脑汁找关系、想办法,甚至花上大量的金钱去买也在所不惜的潮流,能够吃上‘商品粮’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了这个世纪以后,风向一下子又变了,人们再也不愿意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了,甚至有人还想尽办法想将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二字作怪,如今农业户口有责任田、有宅基地,遇到拆迁那就意味着大把的金钱,反观非农业户口,似乎能让人享受的优惠很少,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了。

这种现象的存在本来就意味着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健全,也是我国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星州政府为了捞政绩,在没有经过当地农民同意的情况下,就将他们的户籍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无疑是极其恶劣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所以龙霆飞一听到那高个青年提到户籍问题,他的眼皮就跳了一下,脸色也有些微微地变了,这件事他是知情的,当时是上级要求上报新型城镇化的各种统计数据,大家都知道,这种统计数据肯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要往这些数据里掺水分也很容易,唯独这个新型城镇新增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不太好做假,因为如今的户籍管理都已经实现了电脑数据库管理,只要随便一查,就知道数据真假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时候就有人出主意了,提出将现在在规划内但还没有完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72个城镇区域内的居民户口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这样数据就比较好看了。

龙霆飞自然知道这样做是弄虚作假,也知道这样做是违规的,所以当时也犹豫了一下,可听下面的干部说,别的省市也有不少地方都是这样干的,为了不被别的地方比下去,为了让政绩数据更好看,他最后还是默许了下面干部的这种做法。

但是龙霆飞也知道这种事情肯定是打死不能认的,就算段泽涛真查出来了,他也大可推到下面的干部身上去,所以他马上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道:不会吧,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怎么没听说啊?……。

说完还煞有介事地转头对自己身后的秘书小陈交待道:你回去以后马上查一查,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一定要严查到底,看看到底是谁这么胆大妄为,公然地弄虚作假!……。

段泽涛最恨下面的干部弄虚作假,但更让他恼火的是龙霆飞在这种时候还惺惺作态,想撇清责任,这也让他对龙霆飞的印象差到了极点,龙霆飞的种种表现都说明他的人品很有问题,这也让段泽涛彻底将他打入了另册,眼中寒光一闪,冷冷地道:不必了,看来星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还真不少,我会让省委督查室直接下来调查的!……。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意义深远

龙霆飞脸一下子变成了猪肝色,纵使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段泽涛也不应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自己的脸,一旁的楚链连忙又站出来打圆场,段书记批评得对,弄虚作假肯定是不对的,我们一定配合省委督察组调查,绝不捂盖子!有错误一定改正!……。

段泽涛还真拿着楚链这种官场老油子没办法,不管你说什么,他都是你批评对,不管是哪里做错了,他都是有错误一定改正,至于事后改不改就很难说了,起码态度上让你挑不出理来,段泽涛就不好再发作,向那高个青年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高个青年见龙霆飞被段泽涛训得面红耳赤,越发觉得这回找对人了,高兴地继续道:我要反映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后的生计问题,虽然政府给了我们补偿款,也给我们购买了社保,但是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村民们整日无所事事,打牌赌博,一旦补偿款花完了,又没有别的生活来源,最终还得找政府……。

段泽涛点了点头,微笑道:小伙子,你反映的这三个问题很重要,也很有代表性,我看你说话条理清楚,文化程度应该不低嘛……。

那高个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报告段书记,我是江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这是我同学,我们大学毕业后在外面打了几年工,还是觉得家乡好,就回家乡来当农民了,乡亲们觉得我们读书多,见识广,所以推选我们当代表……。

段泽涛又是意外又是高兴地道:好啊,我觉得你们的想法很好,大学生当农民不丢脸,我们就需要你们这样有文化有见识的新农民,你们应该利用你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领你们的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为新城镇建设奉献你们的力量!……。

关于你们刚才反映的三个问题,我现在一一给你们答复,第一个问题,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问题,我们回去以后会马上开会研究,出台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当然可能还是会和你们的期待值有一定的差距,毕竟政府进行新城镇开发也是需要投入的,但我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会对所有新城镇建设的财务支出定期公示,随时接受你们的监督……。

第二个问题,关于你们的户籍问题,当地政府在没有征得你们的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你们的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这是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我会督促他们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但是从长远来看,要推进新城镇建设,就必须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我准备在星州启动户籍改革试点,到时候欢迎你们提意见……。

第三个问题,关于你们今后的生计问题,今后政府在进行新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会在周边启动地方特色产业链开发,对农业产业化进行大力度扶持,你们将享有优先就业权,同时我们也鼓励你们自主创业,成立农村合作组织,政府会给予政策和适当的资金扶持……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复,你们还满意吗?……。

满意!乡民们又是激动又是兴奋地齐声答道,能够亲自和省委书记对话,并得到他的亲口许诺,乡民们哪还有不满意的。

段泽涛这次调研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不久以后江南省就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乱象进行了纠正和引导,对全国的新城镇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段泽涛启动了户籍改革试点,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异,让江南省新城镇近十万乡民自愿选择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对后来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同时因为这次调研,龙霆飞在曾启盛面前挑拨离间,也使得曾启盛和段泽涛之间的分歧更大了,矛盾也更深了,曾启盛为此多次进京告状,说段泽涛频频插手政府事务,有违党政分离的组织原则,是对政府事务的粗暴干涉,也的确给段泽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最后段泽涛还是凭借他的政治智慧成功化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段泽涛调研的第二站是德山市,德山市市委书记是林子桐,他对段泽涛的到来自然是欢天喜地的,他熟知段泽涛的性格,是不喜欢铺张的,就只带了常委班子成员,开了一台奥迪,一台大巴车到了高速公路出口迎接,这样既显示了他对段泽涛调研的重视,也不至于太铺张,触犯段泽涛的原则。

段泽涛对林子桐这样的安排也很满意,高兴地上了大巴车同德山市的市委常委们一一握手,又在林子桐的带领下,坐大巴环绕了德山市一周,德山市这几年城市建设很有起色,城市道路全部改造成了沥青路面,既平坦又宽敞,城市绿化也搞得很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作为一个地级城市,能有这样的景象的确是很难能可贵了。

德山市的城市规划也做得很不错,除了商业区、政务办公区,还在城区规划了五个大型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段泽涛坐在大巴车上沿路看过去,频频点头,对德山市的城市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说要组织全省地级市的书记、市长来观摩学习,一旁的林子桐自然是心花怒放,脸上笑开了花,德山市的常委们也很高兴,早听说林书记是段泽涛的人,看来所言非虚,今后德山市就有好日子过了。

不过当林子桐带着段泽涛去参观德山市的快速公交时,看到快速公交车上只坐了寥寥数人,段泽涛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转头向林子桐连珠炮似地发问道:子桐同志,我问你,德山市的快速公交一年能运载多少乘客?政府投入了多少资金?能不能自负盈亏?……。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可捉摸

快速公交和段泽涛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样,属于一项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的新举措,这些年也被各大城市纷纷效仿,成为了一项政绩工程。

林子桐在星州任常委副市长的时候,段泽涛就让他主抓‘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这也成了他一项耀眼的政绩,所以当他任德山市市委书记后,立刻将快速公交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都引入了德山市,作为政绩工程来打造。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地级城市,德山市面临的交通压力并不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还好,市民可以把骑公共自行车当成一项健身运动,反映还不错,但快速公交投入了数千万,真正选择乘坐的市民却少得可怜,经常一趟公交只坐几个人,有德山市市民就戏称这是‘僵尸公交’。

见段泽涛突然发问,林子桐心里就咯噔一下,有些尴尬地解释道:段书记,引入快速公交我们是学习星州的经验,可能是超前了一点,目前还暂时不能做到自负盈亏,这是我的决策有误,我向您检讨,请您批评……。

段泽涛见林子桐主动认错,倒也不好太苛责,放缓语气语重心长道:一项好的举措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否则就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我们的财政并不宽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否则老百姓就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娘……。

身后那些德山市的那些常委们面面相觑,心说不对啊,不是说林书记是段泽涛的人吗?怎么段书记说变脸就变脸,照骂不误啊,看来这位新任省委书记的心思还真是不好捉摸啊。

考察完德山市的城市建设,就到了晚餐时间,林子桐知道段泽涛最不喜欢铺张浪费,还特意交待了下面的工作人员一切从简,不要超标。不过德山这个地方有个风俗,就是吃饭一定要上火锅,尤其是来了尊贵的客人,更是上的火锅越多,就越显示主人的热情。

所以当段泽涛一走进德山市委招待所的宴会厅,一看到桌上摆得满当当的四个火锅就有些傻眼了,一旁的林子桐就连忙解释这是德山地区的风俗,听说是地方风俗,段泽涛就不好说什么了,呵呵笑道:都说德山人民热情如火,我今天算是领教了!……。

这顿饭吃得还算融洽,段泽涛坐在四个火锅面前大汗淋漓,却始终是谈笑风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让本来对他有些敬畏的德山市常委们也感觉距离拉近了不少,没那么束手束脚了。

吃完饭,段泽涛却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从口袋里拿出一百元钱放在了桌上,严肃道:今天的招待标准有些超标了,因为这是德山地区的风俗,我表示尊重,但是超标部分应该由我们自掏腰包,我希望大家记住,原则永远是原则,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违反……。

德山市的那些常委们面面相觑,他们再次地领教了段泽涛的不可捉摸,刚才还笑容满面,一下子又变得如此严肃,只得尴尬地都从口袋里拿出钱来放在桌上,心中的想法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段泽涛是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有人则觉得段泽涛是在做秀,不近人情。

吃过晚饭,就该休息了,不过德山市的那些常委们却都没有离去,排队在段泽涛住的房间外面等候,好不容易有和省委书记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谁不珍惜呢,就算不能因此入省委书记的眼,从此平步青云,起码能混个脸熟不是。

段泽涛也想通过和下面的干部谈话了解下面的情况,第一个进来的自然是林子桐,他和段泽涛的关系自不必说,段泽涛指了指一旁的沙发呵呵笑道:子桐,坐吧,今天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你,你没有情绪吧……。

林子桐连忙欠身道:没有情绪,没有情绪,您批评我也是为了我好,快速公交的事确实是我决策有误,您批评得对……。

段泽涛连连摆手,示意林子桐不要太拘谨,沉声道:子桐啊,这里没外人,你也不要太拘谨了,你我共事时间不短,你是知道我的性格的,向来是对事不对人,外面不少人都知道你跟过我,只怕都把你当成我的人了,我其实是不赞成谁是谁的人这种说法的,只要是同志,我都是一视同仁的,正因为如此,我对你只会更严格,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哦!……。

林子桐心里也在苦笑,跟着段泽涛这位老板,想要别的好处是没有的,犯了错误,却批得比谁都狠,唯一一点好处就是你跟着他,永远不敢懈怠,永远不敢乱伸手,连忙道:严格点好啊,这样我才能少犯错误,跟了您,我不后悔!……。

段泽涛用手指点了点林子桐,呵呵笑道:子桐啊,客套话我们就不说了,谈谈德山市的情况吧,对于德山市的城市建设我是满意的,但光城市建设搞得好还不够啊,必须把经济工作抓上去,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这才是根本,去年德山市的gdp在全省地级市里排第五,只能算是中游,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林子桐叹了一口气,有些汗颜地道:老领导,德山市的经济发展不温不火,我这个一把手有责任,不过我也是有苦说不出啊,德山这个地方的干部啊,抱团思想特别严重,表面上一团和气,一旦你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抱团抵制你,尤其是省里的德山籍的领导很多,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理不清,可能今天你批评一个干部,明天省领导的电话就来了……。

德山这个地方的干部无论做什么,都喜欢讲关系,做起事来却干劲不足,你还不能批评重了,批评重了他有情绪,带动下面的干部跟你使绊子,我总不能把所有的德山本地干部都撤了吧,所以做起事来总觉得束手束脚,说起来惭愧,我虽然是德山市的一把手,但是常委会上的话语权却是被德山市的本地干部掌握了,好多事我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考察干部

段泽涛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起来,震怒道:所以说地方本位主义最要不得,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就偏不信这邪,要摸一摸这只老虎屁股!德山市的常委班子看来是该动一动了,常委班子里本地干部太多有时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说着又转头对林子桐严肃道:子桐,我也要批评你,一团和气是干不好工作的,必须要拿出魄力来,不怕得罪人,今后再有哪位省领导给你打电话,认为你批评人批评错了,你让他直接给我打电话,我来给你们当裁判!……。

外面等候的德山干部只听到段泽涛训人的声音,训什么却听不清楚,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不可捉摸的省委书记又对德山市哪里不满意了,林书记是他的人都被骂得那么惨,那待会自己进去就更加该小心应对了。

林子桐出来的时候却是满面春风,得到段泽涛的支持,他对下一步大展拳脚就信心足多了,至于那些抱团的德山本地干部,就等着段泽涛收拾他们吧。

第二个进去的德山市市长莫明华,他原来是给一位前任省领导当秘书的,也许是当惯了秘书,他整个人给的感觉就像是个小脚婆婆似的,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跟段泽涛说话的时候更是大气不敢出,段泽涛暗暗摇头,林子桐能力是不错的,什么事交给他办一准能办好,不会出差池,却缺了些魄力,再配上这么位搭档,怪不得德山市一直不温不火,常委会上也让德山本地干部掌握了话语权。

再跟莫明华聊了几句,段泽涛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莫明华的性格更加适合去省委机关当一名干部,而不是当一名需要有横刀立马一往无前气势的一市之长,看来在适当的时候,应该给林子桐换一位有魄力一点的搭档了。

首节上一节472/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