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89节

到了兴华,吃过饭,段泽涛考虑到贝老一路舟车劳顿,他又已是八十五岁高龄,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就安排他先休息,贝聿铭却兴致勃勃道:还是先去看现场吧,要不然我睡也睡不安稳!。

段泽涛只好带着他去了现场,贝聿铭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惊叹道:太美了,我一定要在这里设计出我毕生最完美的作品!。

接下来几天,段泽涛算是真正领教了贝大师的敬业,他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亲自爬到周围的山上去勘察地形、攀到峰顶俯览周围环境,又划船到湖中央去观察水面对光线的折射影响,有时为了等着看落日和日出的光线变化,蹲在湖边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同行的几个设计团队的小伙子和年轻姑娘都有些吃不消了,贝聿铭却丝毫没有叫苦,总是精神抖擞,面带笑容,让随行众人都叹服不已。

段泽涛好奇地请教道:贝老,你在这里等着看夕阳落下,这和你的建筑设计有什么关联吗?。

贝聿铭兴致也很高,呵呵笑道:小伙子,光线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我常说让光线来作设计就是这个道理,我在做法国巴黎拿破仑广场卢浮宫的扩建项目设计时,为了观察它的二十四小时的光线变化,在那里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最后才选定了那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思路……。

段泽涛听着贝聿铭讲述自己的设计之路,也兴奋地竖起大拇指接口道:这事咱们华夏人谁不知道啊,法国人自诩是世界上最懂艺术的民族,那次却被您老的设计给震住了,这是我们全华夏民族的骄傲!……。

贝聿铭用手指点了点段泽涛,笑道:你这小子就少来拍我的马屁了,我说你这县委书记很闲吗,一天到晚陪着我这糟老头子干嘛,快走!做好你的分内工作去,你治下的老百姓更需要你,放心,一个月内我保证拿出一份震惊世界的设计方案,这将是我毕生最完美的作品,我要设计出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堂出来!。

段泽涛只好去忙自己的事去了,让仝德波他们陪着贝聿铭,一个月后,仝德波兴冲冲地跑来了,一边跑,一边兴奋地喊道:泽涛,贝老的设计方案出来了,大师就是大师啊!太美了!我现在对乌托邦项目的取得巨大成功毫不怀疑!你快跟我去看看吧!,说完,拉起段泽涛就跑!

跟着仝德波来到那间专门为贝聿铭准备的宽敞的设计工作室,墙上挂满了设计草图,墙边那一排排的电脑屏幕上也全是还在设计中的设计图纸,靠东面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设计效果草图,贝聿铭站在草图前,一动也不动,显然也被自己的作品陶醉了!

段泽涛一看到那幅巨大的效果草图也惊呆了,实在太美了!这分明是一座仙境中的都市!贝聿铭在这个作品中将现代与古典,东方与西方文化,自然与都市,建筑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个单独的艺术品,却又与这山水都市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良久,贝聿铭才转过头来对段泽涛严肃地说道:小子,你一定要答应我,要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来建这座新城,绝不许偷工减料,等着这个乌托邦建成了,记得留一套房子给我,我有空会经常来住一住!……。

段泽涛重重地点了点头,郑重地答应道:贝老,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的心血结晶被玷污,我一定会严把质量关,盖出世界上最好的房子,等房子盖好了,我会在我的房子旁边留一栋给您,咱俩做邻居,我会陪您老去钓鱼,听您老讲您的传奇故事……,一旁的仝德波插嘴道:别忘了,还有我!……。

剩下的具体设计工作贝聿铭就交给了自己下面的设计团队去做了,段泽涛亲自陪着贝聿铭去了粤西,陪他一起去圆他的故乡梦……

贝聿铭是世界名人,他的回归也惊动了粤西省政府,粤西省专门派了一位副省长和粤州市的市长全程陪同,当他们听说段泽涛只不过是江南省的一位县委书记,就有些矜持起来,不怎么搭理他。

可是他们又惊奇地发现贝聿铭似乎对这位年轻的邻省县委书记十分看重,细问起来才知道原来就在紧邻粤西的兴华这样一个小县城居然正在运作乌托邦这样一个惊人的大项目,段泽涛也不藏私,将自己关于乌托邦项目的构想和运作思路合盘托出,让他们很是惊叹不已,对段泽涛也从此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视。当即表示要派一个考察团过去学习取经,段泽涛爽快地表示了欢迎。

而段泽涛不俗的谈吐、沉稳的表现也让他们十分欣赏,粤州市市长叶天龙还动了挖墙角的心思,几度试探力邀段泽涛来粤州市做副市长,粤州市是粤西省的省会,经济十分发达,在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粤州市副市长这样一个位置甚至比起江南省某个地级市的市长含金量更高,可段泽涛却只是笑而不答,丝毫不为所动,这也让叶天龙对他越发看重,真正开始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这位官职比他小得多的年轻后辈。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粤州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到处是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贝聿铭对故乡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惊叹又是兴奋,赞叹说粤州已可与许多国际大都市媲美了!

段泽涛在惊叹粤州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也留意到粤州很重视城市的绿化工作,道路两边和中央分隔带上全种满了移植的花草树木,在居民小区里和大型广场上也到处是绿意盎然,当他从叶天龙口中得知这些花草树木都是从很远的地方买来,再载种上去时不由心中一动!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深入农村

兴华的不均衡发展一直是段泽涛比较头疼的问题,而如何处理城市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段泽涛在交给省委书记赵向阳的那份《江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报告》里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思路,但如何结合兴华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切入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

前段时间因为忙于乌托邦项目和开发区的事情,段泽涛也一直没有精力来考虑兴华农业经济发展的事情,但在他毕竟是兴华人,之前因为写那份《江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报告》时也到兴华进行了调研,所以对兴华农业发展的状况还是清楚的。

兴华的优势是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又地处南方,全年气温比较高,日照和水资源都比较丰富,缺点是土壤不够肥沃,同时虫害也比较严重,之前兴华县也组织农民种过一些经济作物,因为虫害的原因收成并不太好,所以老百姓对于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也不高。

但在粤州看到的情况却给了段泽涛很好的启迪,目前全国的城市都在高速发展,对于城市景观和绿化也很重视,这就催发了对于花草苗木市场的巨量需求,但是全国的苗木产地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在这一块的市场空白还是比较大的,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兴华全年气温高,日照和水资源丰富的特点都很适合苗木生长,同时苗木的抗虫害能力也比一般的经济作物强,而且兴华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特点也会使得物流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发展绿化苗木产业,特别是乌托邦这个项目一旦启动,本身也需要巨量的花草苗木,同时乌托邦项目的炒作也必将使得兴华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现在切入苗木产业正是最佳时机!

段泽涛送走贝聿铭,就匆匆赶回了兴华县,当天就带着刘春华和分管农业的常委副县长田新国、农业局局长彭广大等几人一起下去调研了。

兴华的村村通道路工程还是搞得很好的,基本上都铺上了水泥路面,但是道路两旁的庄稼就长得不行了,叶子耷拉着,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虫洞,田地里也看不到几个劳作的农户,还有许多田地干脆已经荒芜了,长满了深深的野草。

好不容易看到前面有一个老农愁眉苦脸地正在田地里给庄稼施肥,段泽涛让车队停了下来,走了过去,亲切向那老农问道:大爷,收成还好吗?。

老农见他们都是从小汽车上下来的,一看就是上面下来的大官,就有些拘谨,有些手足无措地不知如何回答,农业局局长彭广大有些不耐地喝斥道:这是县里的段书记,问你话就好好的答!,那老农就吓得越发不知该怎么答话了。

段泽涛不满地瞪了彭广大一眼,严厉道:彭局长你这是什么态度?!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你的部下让你随意呵斥的!我很怀疑你这样的态度如何抓好农业这一摊子,你先回去吧!把你农业局今年的工作计划写出来再来找我!。

彭广大本来是想图表现,不想马屁拍到马腿上了,满脸涨得通红,只得惊惶不安地先回去了。段泽涛从口袋里掏出芙蓉王烟,递了一根给那老农,呵呵笑道:大爷,你别紧张,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找你老人家唠唠家常,聊聊天!。

那老农见段泽涛十分平易近人,又把那个很凶的官给赶走了,对段泽涛就不那么畏惧了,接过香烟和段泽涛聊起了家常,抽完段泽涛的烟,老农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从口袋里掏出自制的烤烟请段泽涛抽。

段泽涛一见就乐了,高兴道:这个好,这个劲大!,从老农手中接过烤烟袋,用纸卷上吧嗒吧嗒抽了起来,一根烟抽完,两人距离又拉近了不小,段泽涛再次问起了收成问题。

那老农叹了口气道:别提了,这庄稼是越来越种不下去,收成不好不说,农药化肥又一个劲的涨,收成的钱还不够买农药化肥的呢!现在的人都没心思弄庄稼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你没见好些地都荒在那里啊……。

段泽涛点点头,转头向一旁的刘春华等人说道:我国终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也占了全国人口的很大比例,所以发展工业固然重要,但农业绝不能掉队,如何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积极性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刘春华点了点头道:是啊,目前土地荒废的问题在我省都十分普遍,兴华离粤西省又比较近,年轻人大都到粤西省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青壮劳力很少,不仅农作物的产量年年下滑,而且还带来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告别了那位老农,段泽涛他们又走访了一些农户,反映的情况也和那个老农差不多,段泽涛的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走,我们到村部去看看!,段泽涛挥挥手道。

来到村支部,这是一栋破旧的红砖房,挂在门口的村支部的牌子漆已经掉完了,漆皮斑驳的样子看起来年代有些久远了,村部的墙上还刷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颜色也掉完了显得字迹有些模糊不清,玻璃窗上有几块玻璃已经掉了,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显然有日子没有人来过了。

段泽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陪同的乡长连忙给村支书打电话,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五十多岁满脸皱纹显得十分苍老的老农满头大汗踩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飞驰而来。

老农下了车,陪同的乡长连忙介绍道:段书记,这位就是这个村子里村支书叫廖中福,廖支书,县里的段书记来看你们来了!……。

廖中福听说县委书记亲自来看他,惊讶得合不拢嘴,紧张得不得了,段泽涛要和他握手,他连忙将手用力在衣服上擦了擦,激动道:段书记好!您可是到我们村里来的最大的官了!,那乡长不悦地瞪了他一眼,本准备训斥他,但想到刚才农业局局长彭广大的下场话到嘴边又赶紧缩回去了。

段泽涛热情地握住廖中福的手笑道:廖支书,我可是不请自来啊,给你添麻烦了,我想向你们了解一下你们村里的情况,你能不能把你们村里的干部党员都召集起来,我们开个座谈会啊?!。

廖中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我这就去通知,只是村部好久没用了,里面很脏,不如到我家里去开会吧?!。

段泽涛却坚持要在村部开座谈会,廖中福只得拿出钥匙去开门,门锁已经生锈了,廖中福开了好久才把门打开,一打开门一股霉味就迎面扑来,一只瘦骨嶙峋的老鼠吱吱叫着从里面跑了出去,屋里也结满了蜘蛛网,几张木桌拼成的会议桌上积满了厚厚地一层灰,墙上挂着几张开国领袖的画像。

段泽涛把袖子一挽,对站在门口手足无措的廖中福道:廖支书,你赶紧去通知村里的干部党员来开会,我来帮你们搞卫生!。

廖中福急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段书记你在外面坐一下,我立刻叫人来打扫卫生!,段泽涛摆摆手道:这有什么使不得!我们天天坐办公室,劳动劳动也好!你还是快去通知人开会吧!。

廖中福只得去通知人了,段泽涛找了一根竹竿,将一把竹扫帚绑在上面,竟然真的搞起卫生来,方东民忙道:老板,让我们来吧,你在一边休息一会……,段泽涛坚持不肯,方东民只得自己去找了把抹布打了桶水,开始抹桌子。

县委书记动了手,其他人也不好闲着,纷纷找了工具开始打扫起来,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很少干这种粗活,一个个弄得灰头土脸,不过终于还是把卫生打扫干净了。

过了好一会儿,廖中福带着几个村干部回来,见到领导们灰头土脸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连忙到一旁的农户家里打了水,给领导们洗手脸,又过了好一会儿,其余的一些村干部和党员才慢慢到齐了。

段泽涛见村干部都是一些老年人和妇女,党员的人数加起来还不到十人,就向廖中福问道:廖支书,人都到齐了吗?!。

廖中福红着脸道:在家的全到齐了,还有些出去打工去了,来不了!。

开始的时候,村干部和党员们都有些拘谨,都不敢说话,气氛有些沉闷,段泽涛站起来,拿出烟撒了一圈,呵呵笑道:大家别紧张,有什么说什么,我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人的……。

村干部和党员们就都笑起来了,又见段泽涛确实和别的当官的不一样,就打开话匣子开始诉苦了,有的抱怨村干部的补贴太低,一个月只有几十块,有的说农药化肥太贵了,政府应该给予补贴,有的说政府的摊派任务太重,吃不消,段泽涛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里绿化长廊

听完村干部的抱怨,段泽涛点点头,严肃道:同志们,我承认你们反映的情况都存在,你们的要求也很合理,但我想问一句,是不是有困难有怨言,我们的工作就不要搞了?!是不是我们的贫穷落后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大家年纪都比我大,应该都是解放初期那个年代过来的,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还要苦得多吧,为什么那时候大家比现在更有干劲呢?!。

首节上一节89/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