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127节

前天,他和梁丽的顺安市之行,圆满的完成了张书记交给他们的任务。最后,还和司机小黄一起,在顺安市梁丽父母的老房子那儿借住了一宿。

对梁丽的背景,李青云一直有所猜测。这一次见到了她在顺安市的老家之后,他心里差不多确定了,梁丽的背景,绝不普通。

原因很简单,梁丽家的屋子虽然不大,但是装修极为考究,家具、茶具这些,也都很有品位,绝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得上的。

现在看来,梁丽能这么快升到乡党委副书记的高位,她的背后肯定有一股极强的力量在助推。

有了这个发现,李青云的心里就是一阵轻松。

他倒不是想着靠梁丽背后的关系,来给自己加分。事实上,他如果真的开口,梁丽几乎是肯定不会拒绝的。

李青云想的是,梁丽如果真的背景深厚的话,那对自己在莲花乡即将实施的一些改革措施,肯定是所裨益的。

李青云心里很清楚一点,一个地区想要发展,除了投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政策了。很多时候,政策的优先级别,甚至还在外来投资之上。

毕竟,只要有了优惠政策,外来的投资,总会慢慢有的。

想到政策的问题,李青云就想起了之前和招商局老朱的约定。

说起来,这两天时间里,李青云也一直没闲着。他已经将皮革厂的污染问题,了解得差不多了,并让经发办江小红打印出了一份报告。

有了这份报告,李青云相信和老朱谈的时候,应该就好谈多了。

想到这里,李青云就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招商局朱秀帅的电话号码。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朱秀帅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

“喂,哪位?”

“朱局长?我莲花乡李青云啊!”李青云笑呵呵的和对方寒暄道。

“哦,李乡长啊……”电话那端,朱秀帅的声音明显一滞,完全没有了之前那次通话的热情。

觉察到异样的李青云怔了怔,继续开口道:“是这样的,朱局长。上次咱们不是说好了,一起坐下来聊一聊皮革厂的事情吗?您看今天有没有空,我去县里找你?”

李青云说完之后,电话那端沉默了片刻,朱秀帅才讪讪说道:“李乡长啊,皮革厂的事情,我要和你说声抱歉了。之前那个皮革厂,两天之前刚刚去双龙镇看过了,他们觉得双龙镇的投资环境啊,交通状况啊,等各方面的条件更好,所以决定不考虑你们莲花乡了……那个李乡长,实在不好意思啊!”

听到这儿,李青云脸上就是一阵疑惑。这双龙镇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这个镇子,虽然比莲花乡的交通状况好一点,但是由于镇上几个以姓为名的村子之间,关系搞得很僵,时常有群体事件发生。因此其投资环境,远远谈不上多好。比起莲花乡也不过就是半斤八两之间。

如果这个皮革厂的领导层不傻,来投资之前,肯定要多方走访一下,不可能了解不到这个事实。那他们凭什么还巴巴的去双龙镇投资呢?

李青云这边想不通的时候,朱秀帅已经忙不迭的挂断了电话,这让他更加糊涂了。

第170章 棉纺厂老板

搁下电话之后,李青云就是一阵茫然。

如果说之前第一次电话,朱秀帅略带谄媚的语气,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第二通电话,他的表现就有些反常了。

李青云并不是觉得自己有多厉害,能够让县里局委办的头头都刮目相看。只是觉得自己作为县里风头正劲的年轻干部,这朱秀帅就算因为皮革厂的事情没能办妥,也不应该随便就这样挂自己电话啊。

怎么说,他也应该是和自己套套近乎,将这一点点不愉快,尽快平息下去才对。

可是现在,朱秀帅的举动,感觉倒像是在极力避开自己一样,这让李青云有些摸不着头脑。

想了好一会儿,李青云依旧找不到头绪,只能暂时作罢。

……

下午刚一上班,李青云办公室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来人是红柳村那家乡办棉纺厂的老板,陈德生。

要说陈德生这个人,算是莲花乡的一个能人了。

棉纺厂当初,其实是红柳村的一家民营企业。陈德生原来就在棉纺厂工作,一直担任工会主席的职务。

这个厂子,从成立伊始,就一直经营不善,最后勉强撑了三年,不得不公开拍卖。

本来大家都以为能买下这棉纺厂的,肯定是外地的大老板,或是乡里那几个数得着的富户。

谁知道,这个一直不显山露水的陈德生,硬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东拼西凑借到了五万块钱,把这个厂子给盘了下来。

在大家看来,陈德生拼了命的盘下这破败厂子,实在是有失理智了。毕竟,之前的三年经营,已经证明了这个厂子是没有前途的。

但是陈德生却在接手厂子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迅速扭亏为盈。接下来两年,更是年年攀上一个新高峰,让人眼红不已。

之前红柳村风传王莲花和她厂里的老板有染,很大程度上就是村里人眼红陈德生的翻身致富,对他的一些诋毁。

对陈德生这个人,李青云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在他看来,不遭人妒是庸才。陈德生这个人,能够有胆量盘下死气沉沉的棉纺厂,至少在能力和眼光上,他是很过得去的。

陈德生是在经发办主任江小红的陪同下,进李青云的办公室的。

这是李青云第一次见到陈德生,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笑着和毕恭毕敬的陈老板握手寒暄。

“小江,给陈老板泡杯茶过来!”李青云一边请陈德生在客座沙发上坐下,一边对江小红点头道。

“好的,李乡长,我这就去。”江小红点了点头,立刻动起来。

“啊,太麻烦了,太麻烦了,江主任!”陈德生很有些拘谨的站起身说道。

看到他这副模样,李青云心里就对这人有了个大概判断:这是个谨小慎微,防备心慎重的乡镇企业家,但是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只是李青云不知道他这个谨慎、低调的个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李青云不知道的是,这个陈德生其实是外地人。当初穷困潦倒之下,他流落到了莲花乡,因为自己相貌堂堂,又在大城市呆过一段时间,因此倒是给他很轻松的找了个红柳村的漂亮媳妇儿。

虽然后来生的娃还是姓陈,但是陈德生在红柳村很多老一辈人看来,还是个上门女婿。

也因为这个原因,陈德生在家里的地位一直不高。凡事,都要被自己媳妇儿给压了一头。

请陈德生坐下之后,李青云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聊了起来。聊的东西,自然和棉纺厂的效益啊,未来的规划有关了。

聊得兴起,李青云也不介意将自己对棉纺厂的发展方向提了几个自己的建议。

比方说,定位问题,要从过去的生产量定位转向销售量定位;品种档次,应该与市场需求、销售对象、消费观念耦合,逐渐投入与当下消费阶层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应的产品。

首节上一节127/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