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130节

然而今天见了面之后,李青云之前对陈德生的一丝怀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他是能看出来的,这个老陈还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企业家,他是不会搞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的。尤其是他本身在红柳村地位就不高,就更不可能胡来了。

李青云喝了口酒,笑呵呵的开口道:“陈厂长,你扩大生产的想法,我是支持的。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这种扩大生产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要很多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的。”

李青云的话,让陈德生就是一怔。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李乡长说的是,今天我就请您和江主任来,就是想向您二位取取经来着。看看我这间厂子,到底下一步该怎么扩充才好!”

陈德生说完之后,就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了李青云。

其实,对这个年轻的过分的乡长,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了。

李青云刚刚分配到莲花乡的那一阵子,为了熟悉莲花乡各个村子的经济环境、地理状况,他几乎跑遍了全乡所有的村子。而红柳村,作为莲花乡人口最多,面积第三大的村子,他更是跑了无数次。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陈德生开始知道并熟悉这个年轻人。

虽然那时候,陈德生和李青云只是见过几面,没有正式打过交道。但是他的心里,对这个执着的年轻人还是很佩服的。

再加上偶尔听到自己厂子里的村民们提到李青云的种种好,陈德生自然对他的印象颇佳。

这一次借着扩大企业规模,减免部分税赋的由头,陈德生找上了门。其目的,除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棉纺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结识一下这位年富力强的新乡长。

对于陈德生心底的想法,李青云自然是不清楚的。他只是认真的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讲给这个乡镇企业家听,希望能对他,对他的厂子有所帮助。

李青云抿了口酒道:“陈厂长,企业的规模扩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或许能一下登上几个台阶。但是如果没能考虑周详,导致摊子铺得太大,那么失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比如说你的这个棉纺厂吧。它现在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利润有保证,而且也不用压货,这都是规模小的优势。一旦你扩大生产,招工是个麻烦吧?压货是个麻烦把?另外,你可别忘了,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环境!”

看着陈德生一脸懵圈的样子,李青云一五一十的解释道:“棉纺厂这种纺织企业的污染程度,一直是很高的。你的这个厂子,在开设之处,就搞了一个排污系统。这一点,是很值得赞赏的。”

李青云话锋一转道:“但是,你们厂里现有的排污系统,所能满足的生产力是固定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排污系统所能起到的作用,就相当有限了。到时候,生产是扩大了,但是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

“经济学上,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附加值之间,是有一个比例的。超过了这个比例,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的棉纺厂规模扩大三倍,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但是,你这个厂子规模的扩大,给咱们莲花乡这青山绿水造成的污染,可能远不止三倍。到时候,你让我怎么处理你这个企业家呢?”

李青云语重心长的说道:“罚款?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罚款,那我拿什么向莲花乡几十万父老乡亲交代?拿什么向县委、县政府交代?”

看着陈德生渐渐释然的样子,李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说,陈厂长,在这件事情上,你还是要三四啊!”

“是,我承认,企业规模的扩大,无疑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这却不是唯一的手段。”李青云一挥手道,“事实上,咱们这个棉纺厂可以有更好的,更经济的发展手段……”

旁边的江小红,早就被李青云的话给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一直聚精会神的听着他说话。

此时见他突然收了口,江小红的嘴就轻轻嘟起来了。她的心里就像是被猫爪挠了一下,痒痒的,太想听一听李青云所谓的发展手段了。

不光是江小红,东道主陈德生也已经完全被李青云的话给打动了。

和一些只会冠冕堂皇的领导不同,李青云是真真切切的将自己放在了企业家的位置去思考问题,这是陈德生最为感动的一点。

第174章 品牌效应

酒过三巡,李青云的谈兴也渐渐浓了起来。

虽然因为要实现自己从政理想的缘故,他这辈子也不大可能去商海浮沉了。但是却不代表他在这方面就彻底丢掉了。

事实上,李青云在商业上的敏锐性,一直没有随着时光而磨灭。能够给自己辖地的乡镇企业出出点子,助其一臂之力,这是李青云十分乐意的。

和陈德生碰了一杯,李青云就开口道:“陈厂长,相比扩大企业的规模。我倒觉得,你应该注重挖掘一下品牌的效应。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的品牌意识,已经渐渐形成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品牌的名气,能给企业带来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陈德生对“品牌”这个词语显然还没有什么概念,他讷讷的点了点头,不知道该怎么插口。

旁边坐着的江小红闻言,眼睛就是一亮。她连连点头道:“李乡长说的太对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买东西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实用性,而开始追求名牌了。”

江小红煞有介事道:“比如说运动服,国产的‘李宁’、‘美特斯?邦威’,已经渐渐不流行了。现在的年轻人,都爱买国际品牌,比如‘耐克’、‘阿迪达斯’这些。”

陈德生显然也是听过“耐克”、“阿迪达斯”这两个牌子的,当下就赞同的对江小红点了点头。

不过,他还是有些想不通的地方,就转头看向李青云道:“李乡长,道理我都懂。只是,我这个棉纺厂规模这么小,所有产品一直也就用了个‘红柳’的牌子印在上面。谈名气,实在是不怎么样啊。这要是想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该怎么办才好?”

看到陈德生期待的眼神,李青云就是一笑:“陈厂长,按理说,品牌这种事情,应该是你这个厂长全权定夺,外人不该插话的。不过,今天喝了你这五粮液,说不得,我也只能献丑一二,给你提供个新品牌的参考意见了。”

听李青云说要帮自己想新品牌的名字,陈德生的脸上就露出了一阵狂喜。

李青云的本事,他现在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陈德生相信,这位乡长大人起的名字,一定要比自己能想出来的要好上几倍。自己今天,算是占了对方一个大便宜了。

不光是陈德生,一旁的江小红此时也完全将注意力放在了李青云身上,想要听听他到底能拿出什么样的主意来。

李青云将酒杯放下,沉思了片刻,抬头扫了扫江小红、陈德生二人,笑着说道:“有了。我觉得,陈厂长你这个厂的名字,暂时可以不变,就叫做红柳棉纺厂挺好。不过,产品的名字,可以适当变化一下。比如你们出品的毛巾吧,就可以叫‘冬日印象’嘛!枕巾的话,可以叫‘梦特香’也是可以的啊!”

李青云随口说的这两个名字,让陈德生好一阵恍惚。旁边的江小红,更是两眼放光,兴奋不已。

“毛巾叫‘冬日印象’,枕巾叫‘梦特香’……太贴切了!李乡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也太厉害了吧!”江小红忍不住惊讶道。

看着江小红红扑扑的小脸上,那不可抑制的崇拜之色,李青云心里多少有些得意。他咳嗽一声,摆了摆手道:“行了,小江,咱们俩就别在这儿互相吹捧了。成不成的,得陈厂长说了算!”

“成!怎么不成?”陈德生连忙开口道,“李乡长您这名字取得真是太好了。咱们这厂子要是早点把您给请过去,肯定不止现在这点儿销量!”

李青云矜持一笑道:“一个好的品牌,也需要一定的质量来支撑。我听说,陈厂长你们厂里挺缺质量检验员的,这一点可是不能马虎。一个好的质检员,能够给厂子提供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陈德生愣了一下,旋即点头道:“李乡长,不瞒您说,我这人还真不大重视质量检验这个工作。不过,既然您这样说了,那我明天……啊,不,等一过完年,我就去顺安市高薪招聘质检员去。一定要把厂里这个窟窿给补上。”

陈德生的表态,让李青云对他又看重了几分。

在李青云看来,无论是从政者,还是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能听得进别人的话。

而另一个必备素质,就是行事要果断,要有魄力。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这个陈德生是完全具备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基本素质的。或许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成为莲花乡的首富,也说不定呢。

一顿酒,吃的是宾主尽欢。酒到酣处,陈德生不忘将自己的媳妇儿从厨房里叫过来,陪李青云、江小红喝了几杯。

陈德生的媳妇儿叫冯青青,人长得很周正,比起红柳村的“村花”王莲花,可是一点儿都不差。

再加上常年陪着老公在场面上行走,这冯青青身上,很有那么股子成熟女人的韵味,很容易吸引男人的目光。

坐在李青云的身边,冯青青不时眉目含情的和他搭话,丰腴的身子有意无意的往他身上靠。

李青云出于礼貌,倒是没怎么推拒。

首节上一节130/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