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164节

苗可欣微微颔首道:“是啊,青云乡长。论gdp,咱们沙河县可是比你们塬北县多了足足有三分之一呢。这样的差距,还不能让你正视吗?”

“差距当然是很明显的!”李青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但是,这个差距却绝对不是不可以抹平的。”

“哦?青云乡长倒是有自信……”

苗可欣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暗暗好笑:原来李青云这家伙,也有自己的短板呀。这家伙太好面子了,明明很明显的事情,就是不愿意承认。

李青云并不知道苗可欣心中所想,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说一说,一带而过的东西。既然对方没有深问,李青云也就没打算继续解释。

车子内沉默了好一会儿,苗可欣突然开口道:“李乡长,不知道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

“打赌?”听了这位县团委书记的话,李青云就有些懵圈。

苗可欣凝视着李青云的眼睛,点了点头道:“是啊,打赌!既然你对你们塬北县这么有自信,我倒是想和赌一赌,就赌你们什么时候在gdp上赶上我们沙河县好了。怎么样,敢不敢?”

看着苗可欣似笑非笑的眼神,李青云就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闷哼一声道:“行,我就和你赌了!你划出道来吧!”

听李青云说得有趣,苗可欣忍不住抿嘴一笑。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这样,我也不占你的便宜。咱们这个赌约呢,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就是两个县的gdp之争。我赌你们塬北县三年之内没办法追上我们沙河县!”

李青云用力点了点头道:“那我就赌我们塬北县,三年内能追上你们沙河县好了。”

苗可欣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知道青云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我的另外一个赌约就是,我赌你们莲花乡三年之内,经济总量没办法超过我们沙河县黄桥镇。”

不等李青云应允,苗可欣就插言道:“这两天我看过你们莲花乡的经济数据,你们去年的gdp大概在1.5亿左右。而我们黄桥镇呢,这个数字大概在2亿左右。两者之间相差的比例和咱们两个县也差不多,这个赌约我也不算占你便宜吧?”

听到这里,李青云就用力一拍掌,信心十足道:“行,就和你赌了。不过,第二个赌约要稍微改一改。”

看着苗可欣疑惑的眼神,李青云解释道:“苗书记你也知道,咱们莲花乡前不久刚刚发现了一个储藏量不小的锰矿,可能给乡里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我不想占你这个便宜……这样,三年之后,如果莲花乡的gdp没能超过你们黄桥镇两倍,就算我输了。”

看着李青云认真的眼神,苗可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不出话来。

第217章 回程

总算到塬北县了,李青云和苗可欣说了几句告别的话,约好了以后有空一起游玩沙河县,然后目送着苗可欣的小车远去。

在县委组织部办公室,李青云见到了张文斌部长。

对李青云,张文斌还是很客气的。见他来了之后,张部长亲自陪着他在客座沙发上坐了下来,攀谈了起来。

“青云啊,党校的生活,暂时告一段落了。你在党校的表现,市委组织部已经转过来了,孙部长对你的评价很高啊。”

李青云矜持了几句,表示自己在党校学习的这两周时间内,认识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长。

张文斌对李青云的谦虚谨慎还是很满意的,他点了点头,笑道:“青云,莲花乡人代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你高票当选为乡长。明天开始,你就将继续回莲花乡工作了。怎么样,对此有什么感想没有?”

李青云自然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表示自己下去之后,一定在县委,在张部长的关心下,配合好张晓燕书记,努力搞好莲花乡的工作。

“嗯,不错,青云。”听着李青云挥洒自如的对答,张文斌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展开。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李青云的时候,这小子还只是莲花乡一个尚未转正的办事员呢。现在再看,他已经是全县最炙手可热的正科级干部之一了。

可以说,张文斌绝对算是李青云仕途发展的最用力的见证者。可以说,他是看着李青云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因此对李青云,张文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种感觉,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子侄辈慢慢成长起来一样。

“青云,贵人集团在你们莲花乡投资的那条公路,招标已经结束了。这条路关系着莲花乡,甚至塬北县未来几年内的布置,你这个乡长一定要慎之又慎才行!”张文斌似乎想起了什么,忍不住提醒道。

李青云用感激的目光看向张部长。等对方讲完之后,李青云就沉默着点了点头。

他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张文斌能看出来,他是早就对这件事情定下了计策,有了应对之道。

在张文斌眼中,李青云虽然年轻,但是办事情一向稳重。自己既然已经提点得这么明显了,想来他肯定可以做好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张文斌就抬起手看了看时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就不耽误青云你回程了。你们莲花乡今天没有车来县里,一会儿我让人给你派辆车,送你回莲花乡好了。”

听张文斌这么说,李青云连连摆手道:“不用不用,这会儿还很早,我去县里的汽车站打张票,很方便的。张部长,真的不是和您客气,我是真想坐坐长途客车,体验一下生活!”

张文斌闻言,就是一阵莞尔:“成,你小子愿意自己吃苦,那我也不拦你。那你自己路上小心,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听张部长这么说,李青云忙不迭的点头应了下来。

……

李青云赶到县汽车站的时候,正赶上一辆开往莲花乡的中巴要发车。李青云连忙和门口的检票员,打了个招呼,补了票就上车。

或许是因为不是周末的关系,中巴车上的人并不多。前后足有六七个位置空着。

李青云大概看了看,就选了中巴车的最后一排,坐了下来。

由于人数不满的缘故,司机就和乘客们打了声招呼,再等十分钟,看看还有没有乘客上来。

对这种小事,大家自然都不计较,纷纷点头应了下来。

坐在最后一排,李青云透过窗户,将车站周围的景象一览无余。

东边卖水果、卖特产的小贩,不时大声吆喝着。西边站着的几个黄牛,似乎在向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兜售着车票。

不过,很明显,黄牛们的计划没有得逞。因为塬北县车站总共就这么大地方,车子也就这么多。乘客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看到自己想乘坐的车辆在哪儿。

看着窗外发生的种种趣事,李青云的思绪,忍不住飞到了在党校学习的这段时间。

应该说,这一次党校进修班,本来李青云是有些反感的,甚至不怎么想去。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县长马波涛对自己使的一个小手段。

但是在来到市委党校,开始学习里面的课程之后,李青云却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党校教授的课程,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对干部培养自己成熟的思维方式,却非常有帮助。

李青云或许在经济发面很擅长,也很有想法。但是他的年龄毕竟不大,在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上,或多或少,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经过党校这两个星期时间的洗礼,李青云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在书本里怎么也找不到的。

另外,在党校生活的这些天,李青云也认识了不少了同学。

比如和自己一样,从塬北县选派出来的干部王海东;还有沙河县的黄平山、永定县的吴宝贵等等。

首节上一节164/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