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267节

苗可欣微微一笑,轻轻点头道:“成,王大爷,这事儿我记下了,会和李书记求求情的。只是,如果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俩真的问题严重,我也帮不了什么大忙了!”

“有苗书记这句话就好!”听着苗可欣的回答,王大爷松了口气道。

随着王大爷、桂香婶子缩头缩脑的回了头,一群围拢的村民们也纷纷步了他们的后尘。

看着一群人慢慢消失在视野里,李青云这才松了口气,看向身边额头微微见汗的苗可欣说道:“苗书记呀,今天可真是要多亏你了。要不是你及时赶到,光凭我和小春主任,怕是难以脱身咯!”

对李青云,苗可欣可没什么好客气的。她眨了眨眼睛道:“成了,给你一个谢谢我的机会。走吧,咱先找个地儿吃饭去。这嘶吼了半天,嗓子都快哑了。”

“哈哈,苗书记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走,小春主任,咱们这就去黄桥镇找个吃饭的地儿去。”李青云符合的点了点头道。

看到这两位相谈甚欢,魏小春眼珠子一转,就笑着开口道:“李书记、苗书记,我就不去了。那边王所长不是还要突审那两个小混混吗?那两人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我还是跟过去看一眼,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明知道魏小春是托词,但是李青云也不好拦他。只能点了点头道:“那成,小春主任,你和王所长路上小心点儿。”

旁边的王平闻言,连忙点头哈腰的应了下来。

看着魏小春、王平乘坐的小车缓缓驶去,李青云就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看到他这副模样,一旁的苗可欣就疑惑道:“怎么了,青云。对这位小春主任不满意?”

见这位苗书记误会了,李青云连忙摆了摆手道:“不是魏小春,是王平来着。”

见苗可欣还是一脸懵圈的样子,李青云就将刚刚的事情详细的给她讲述了一遍。

临了,李青云就叹了口气道:“一个派出所所长,竟然在面对两个小混混的时候,打了退堂鼓,这要是传出去,简直都可以当成笑话来听了。”

听着李青云的吐槽,苗可欣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她是非常了解李青云的性格的,当然知道这位强势的李书记,是不喜欢这种没有决断的干部的。

李青云无奈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这么一个派出所所长,实在不是适合的人选啊。只是可惜,现在开发区各方面是方兴未艾,人员方面,只能暂时这样了。”

李青云说完这话之后,苗可欣就笑了。她笑着宽慰了一句道:“得了,青云。以李守义书记、薛自强主任对你的支持,我不信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办法当然是有,但是成不成的还得两说。再说了,我也只是个初来乍到的小年轻罢了,就这样因为些许小事儿,就把一个同级别的派出所长给一撸到底?那以后,谁还敢跟我这个‘白眼狼’搭班子呀?”

听到“白眼狼”这三个字,苗可欣忍不住一阵莞尔。

“青云,我发现你从省城那一趟回来之后,就变了……”

李青云闻言,就好奇的看向苗可欣道:“变了?你是说我变得优柔寡断了?”

“不是优柔寡断,是变得更成熟,更有大局观了!”苗可欣不无赞叹的说道。

看着苗可欣认真的样子,李青云怔了怔,默默点了点头。

第350章 经济论文

坐在宿舍的办公桌前,李青云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他现在写的,是一篇经济论文,内容是关于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应对方法。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梁剑书记前两天的一个电话。

进入夏季之后,沙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渐渐进入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地步。

开发区一期工程,已经很快就要建成投入使用了。

与此同时,主管招商引资的李青云,也不负众望。在短短的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在他的主导下,就陆续给开发区带来了十多家企业落户。

最关键的是,这十多家企业里,赫然有三四家,是那种规模很大,用工数量很多的优质企业。

其中,那位朱老板的服装厂,更是在一期工程尚未完工之前,就已经开始运作了。

他租下了黄桥镇大兴村边上的一处场地,直接建起了一个偌大的厂房。

在民工使用上面,朱老板更是一下就在大兴村招了七十多个年轻劳动力,直接将苗可欣的问题,一把全部解决了。

之前还对李青云的不帮忙颇有微词的苗可欣,直接没了话说。

眼看着开发区这边发展越来越好,县委县政府这边,对李青云的风评,也渐渐有了改观。

县委书记花开俭,就多次在公众场合,对开发区,对李青云个人提出过表扬。

确实,在李守义书记不大问事儿,管委会主任薛自强时不时外出考察的情况下。李青云这个三把手能一手将开发区给搞起来,实在有非同寻常的本领。

沙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自然逃不过市委梁剑书记的眼睛。

在对自己用人的眼光窃窃自喜的同时,梁剑也给李青云打来了电话。让他不能光顾着自己的眼前,既然有能力,就要帮整个顺安市贫困地区多想想。

在李青云一阵茫然之际,梁剑就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为顺安市的贫困地区,写一篇经济性的论文,作为市委的理论性指导。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李青云就是一阵挠头。

这倒不是他没有能力写出一篇类似的锦绣文章出来,而是他觉得自己一个地方开发区的三把手,写这样一篇文章,实在有些哗众取宠了。

不过,最后梁剑的一句话,打消了李青云的疑虑。

梁书记言道:“青云,有一句话,叫做‘人不遭妒是庸才’。只要你是一心为了顺安市的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正因为梁书记的这句话,让李青云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一篇具有指导性意见的经济性论文来。

就在李青云奋笔疾书的时候,门外传来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青云,是我!”门外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听到这声音,李青云连忙暂时停住了手中的笔,过去拉开了门。

不出所料,来人是苗可欣。

“青云,这是你要的资料,我刚刚整理好了,你看一看!”苗可欣手中拿着一叠写着很多数据的,密密麻麻的纸道。

李青云面色一喜,连忙接过苗可欣手中纸道:“可欣,这次可是真的麻烦你了。你也知道,我们开发区这边,毕竟刚刚成立还不到半年,很多数据都还不全面,没有说服力。没法子,我就只能向你求助的了。”

“哎呀,和我你就别客气了。”苗可欣不以为意的说道,“你这是为咱们黄桥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呢,能帮你这么一点儿小忙,是我应该做的。”

首节上一节267/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