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621节

否则,他也不会在背景、人脉比不上其他几个年轻人的情况下,硬是抢占了一个身位,先一步被提到了正科级。

当然了,在纪委内部,正科级的纪检监察员和副科级的纪检监察员比起来,也不过就是每个月多了点儿工资和补贴,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有当提拔为领导干部之后,两者之间的差别,才会渐渐凸显出来。

此时听了李青云的话,张大年就大概明白了这位新领导的意思——想要对这起事件重新来个彻底调查。

要说本来按照正常程序,出现争议比较大的事件,纠风办、“党风政风监督室”做个重新调查也没什么。

问题就在于,这件事情是市长助理、纠风办主任汤泉定了调子的。

现在这位李主任,刚刚上马“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没多久,就开始挑战汤主任的权威,这事儿真就不太平常了。

纠风办汤泉主任那人是出了名的记仇,张大年之前因为一件小事儿,不小心得罪了他,就差点被发配去市爱国卫生办担任纪检专员。

这要是李主任一来就否定了这位汤主任的判断,肯定是要被这位记恨在心的。

就在张大年犹豫着要不要劝一劝这位新来的领导的时候,李青云已经开声送客了。

“行了,小张。这件事情,我再好好斟酌一下,你先去忙吧!”

听到这里,张大年不敢多说什么,连忙起身和李青云打了个招呼,出门而去。

目送着张大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李青云就默默将手中的材料又翻开看了看。

刚刚张大年的表情神色,全都被李青云看在眼里。

这位正科级的纪检监察员对这件事情有所忌惮,李青云是很能理解的。

毕竟这事儿有些太复杂了,涉及到了一名正处级干部和几名副处级干部。

包括意外身亡的那位通达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老总闫冰,几位涉及此事的官员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

而纠风办的工作,只是负责纠正“不正之风”,并没有查案子的职能。因此这件事情的处理,还真挺伤脑筋的。

总不能就凭着人家林忠信主任说了两句风凉话,就去查人家吧?

想要动一个实职正处级的干部,就算是纠风办主任,怕也要仔细掂量掂量。

给别说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石宝忠,态度是那么明确和强硬了。

真要是不给这位面子,直接去查他的得力助手,怕是这位石书记绝对不会答应吧。

之前汤泉将这件事情冷处理,想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刚刚上任,就去触碰这种比较复杂的事情,对李青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了,既然有疑点,以他的性格就肯定不会轻易放下。

查,是肯定要查的。只是怎么去查,用什么理由去查,他还需要再仔细计较一番。

至少,也得将这里面的人和事都理顺了,才好有个决断。

就在李青云想着心事的时候,外面王启堂已经拿着一叠材料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了起来。

看到这位老资格,李青云的眼睛就是一亮。

王启堂在纪委工作的时间怕是有二十年了,第一、第三、第四纪检监察室,他都呆过,在纠风办、“党风政风监督室”也干了近十年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将。

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和这位谈一谈,或许能够给自己一些启发。

“唔,今天就算了。过两天,看看这位老王有没有空,请他单独吃个饭,随便聊聊!”李青云心里暗暗嘀咕道。

“叮铃铃”的电话声响起,打断了李青云的思绪。

看了一眼办公桌上的电话,李青云不紧不慢的拿起了话筒。

“喂,你好,我是李青云!”接通电话之后,李青云就平静的开声道。

“青云同志,我是张宇飞啊!你这会儿有空吗,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点事儿,想和你谈一谈!”电话那端,一个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啊,张书记,您好!有空,我这就过来!”听到对方自报家门之后,李青云连忙表态道。

张宇飞是市纪委排名第一的副书记,通常纪委书记黄爱国外出公干或是开会的时候,都是他在主持日常工作。

一般来说,地级市纪委的一把手,惯例是市委常委、副厅级干部。纪委副书记,则大都是正处级干部。

秦阳市因为是省会,高配的情况普遍存在。

市纪委的两名副书记张宇飞、姚志坚,就都是正处级干部,但是享受副厅级待遇。

听到是这位大佬召见,李青云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答应了下来。

第734章 不被待见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李青云总算是见到纪委的二号人物,张宇飞书记。

张书记大概四十六七岁,人干干瘦瘦的,不苟言笑,一看就是纪检系统出身。

看到李青云进来之后,这位张书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微笑着和他握了握手。

“青云同志,你的大名,我是久仰的了。全省最年轻的实职副处级干部,你的能力,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呢。欢迎啊,欢迎你加入我们秦阳市的纪检队伍!”

李青云闻言,连忙谦逊道:“张书记,纪检系统有其特殊性,和地方的工作不可同日而语。想要做好纪检工作,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也希望张书记能不吝指导,让我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纪检干部……”

李青云的这个表态,可说是姿态放得非常低了。

没法子,张书记刚刚话里有话,他又不是傻子,当然能听出来。

张书记明着说“欢迎加入纪检队伍”,其实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说自己是“半路出家”,不是正统的纪检系统上来的干部。

因为纪检系统的一些特殊性,基本上各个处室的一把手,都是一步步从纪检系统慢慢走上来的,很少有从地方上选调的。

而以李青云这样的年纪,很明显是不可能一直呆在纪检系统的,可能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他就会被调去其他岗位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宇飞这种一直在纪检系统内的干部,对他自然有一些看法。

首节上一节621/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