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7节

他却不知道,没顶的惊涛骇浪很快就会席卷而来!

第二天一上班,闻同找到周广仁的办公室,通报了昨天会议的情况。出乎闻同的意料,老周的态度还不错,中间还给他递了一支烟。

闻同隐约觉得,陈金光可能已经把会议上的情况详细告诉了老周。他不禁对这个外表粗豪、心思却细腻的乡党委书记生出感激。

老周道:“雷镇长一调走,政府工作就拉下了。我同意你的想法,下午就召开三干会,把任务安排下去。”

这样的烫手山芋,周广仁自然是能丢就丢。

闻同说道:“周书记,我刚来,情况不熟悉,我看还要你出来主持大局才好。”

“边干边熟悉,不就上手得更快?”

公粮征缴本就是政府的份内工作,容不得闻同再推拒,他只好道:“那请你过来压压场子?”

周广仁答应了。他很了解这些村干部,下午的会他得出席,要不新镇长还真难以得到这帮人的支持。征粮任务进度慢甚或完不成,他更落不了好。

闻同一出门,周广仁提起话筒,开始往县里打电话。电话一打完,他喊来胡林,吩咐他安排车,下午去县里办事。

回办公室路上,闻同心里直嘀咕,一把手书记就是好啊,想插手政务时,让你政府一把手难以阻止,不想沾手的政务,可以冠冕堂皇地推个干净。

他刚进门,电话就响了,是杜子坤打来的:“闻镇长,我是子坤,向你汇报一下情况,到目前为止不怎么理想。昨天我和宝金跑遍了省城大大小小的瓜果批发市场,发现西瓜供应很充足,都是江映郊县产的。瓜的品相是没我们的好,不过价格便宜,运费低,批发商都不愿意去我们那里。就是我们把瓜运过来,批发商也会抵制,一是他们害怕得罪瓜农和当地政府,二是瓜一多价格就下降,他们的利润还是差不多。我和宝金今天再分头跑跑大型厂矿企业,下午再向你汇报。”

闻同有些烦躁,李兴民和李大光昨天空手而回,现在省城那边也是坏消息。唯一让他高兴点的事,就是鳏寡孤老、特困户的临时救助,两个村都迅速落实了,没敢马虎。他想,下午开完会还要再去两个村检查一下秋种的事,这是万万延误不得的。

十一点多的时候,唐良成进了闻同的办公室,满脸堆着笑说:“闻镇长,向你汇报一下我的工作,这几日看你挺忙的,没敢来打扰。”

闻同看他豪气的脸上笑得灿烂,总觉得不那么协调,心里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却又说不清楚。不过人家既然是来汇报工作的,他就得笑脸接待。上班几天了,这个老唐还是第一个主动来向他汇报工作的副手。

唐良成是分管规划和土地的副镇长,在政府这边的副职中排名首位。他啰里啰嗦地汇报着自己分管的工作,闻同只好耐住心思听着。现在棘手紧要的工作一大堆,老唐分管的工作不急在一时,可他也不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以后还要搭班子呢,工作还得靠这些副手们去做。

好不容易等他汇报完,闻同说了些场面上的客套话,没作过多评说。看看已经到了饭口,他就邀请唐良成一起去食堂吃饭。他知道唐良成的老婆在县里上班,家安在县城。

唐良成婉拒了,说是这两天喝多了,肠胃不舒服,吃不下食堂油腻的饭菜,还是自己回宿舍熬点粥。

回到宿舍,唐良成点燃煤油炉,把昨晚留下的剩菜汤小心地倒入烧红的铝锅里,接着拿起一只鸡蛋,犹豫了一下又不舍地放回原处,再把昨晚的剩饭倒入锅里。

饭热好了,他一边吃着一边心里琢磨着。看来这个毛孩子昨天在会上被金光明痛批的事是真的,看他眉眼里情绪就不对劲。才来几天就去八里源、红岗调查西瓜基地,还派人出去找西瓜销售路子,新官上任就在一把手头上动土,真是不识好歹,现在知道厉害了吧?我可不敢跟你一起去食堂吃饭,公开场合还是离你远点为妙。嘿嘿,我不主动找你汇报工作,就没人挑头去。我是排位第一的副镇长,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小子你要想在杳踪打开局面,还得靠我唐良成。不过,只怕你毛孩子没这个机会啰!

他一抬眼瞥见米袋子旁边的鸡蛋,就叹了一口气。他在镇上吃的米和菜还是乡下老父亲送来的。老母亲心疼儿子,从鸡屁股里抠下的鸡蛋,舍不得吃,总是让老头子送给儿子。

每回老父亲来送米菜,他都会割点猪肉,炒几个鸡蛋,老头还不肯吃,非逼着他吃。他这些年搞的钱和工资全交给了老婆,却依旧换不到她的欢心,对他总是没个好脸,在一起还没说上三句话就吵上了。想想每个月那点可怜的生活费,他心里就一阵阵地愤懑,哼、哼,等过几日老子升官了,看这个女人是一副什么嘴脸!

大礼堂的屋顶架着粗大的木梁,积年的蛛网丝丝缕缕,浓重的霉味刺激得闻同接连打喷嚏。十几个行政村的支书、村长和下面自然村的村主任坐在台下中后排,靠近主席台前几排的位子都空着。台下的人大都卷着裤管,把脚搁在椅面上,东倒西歪地坐着,鼻孔里、嘴里喷出阵阵呛人的浓烟,粗声大嗓地和相识的人聊着天。

胡林走过来,说道:“周书记,闻镇长,现在是两点差五分,应到一百九十八人,实到一百四十六人,是不是再等等?”

周广仁道:“别等了,通知的时间本来就急促,再等也来不了几个。开始吧,以闻镇长为主,我听着。”

胡林应了一声好,就走到麦克风前,说道:“好了,会议马上要开始了,大家安静。”

足足一分多钟,台下声音才小些了,但嗡嗡声并没有停止。胡林突然高声喊道:“现在请各行政村按照指示牌分组坐好,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内没有按指定位置坐下的,必须站着开会。小王,小秦,你们监督。好,计时开始!”

台下的人开始时一愣,接着是乱纷纷地你推我搡找着自己行政村的位置。刚到一分钟,胡林大喊一声“停”。还没坐下的二十几个人一呆,油滑点的人依然坐下,实诚些的则尴尬地立在原地,不知所措地四处张望。

胡林黑着脸说:“满一分钟才坐下的请站起来。”等了十几钞钟见没有人理会,他接着道:“那好,小王,小秦,去把他们拉起身!”

众人刚才还嘻嘻哈哈地对站着的人指指点点,这时才知道胡主任是动真的。超时坐下的人纷纷红着脸站了起来,会场一瞬间就安静下来。

这时候胡林才高声说道:“好,会议正式开始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新任镇长闻同同志……”

闻同站起身向台下鞠了一躬,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众人纷纷交头接耳,惊异于新镇长的年轻。闻同却是另一番心思,很是郁闷。按照官场常识,老周应该亲自介绍新任镇长的。他摆出这个姿态,显然是要突显自己一把手的地位,压制镇长的气势。

闻同简单地通报了一下县政府夏粮征购进度会的情况,重点强调了本镇征缴进度排名倒数第一,最后提出镇政府要加强夏粮征缴工作,请大家全力投入这项工作。

这期间陆陆续续又进来几个人,都被小王、小秦丝毫不留情面地安排站在各自行政村的位置。

第24章 夜惊佳人

接下来李远红宣布具体安排,小王、小秦把安排表发到各村的支书、村长手里。

具体安排时是区别对待的,八里源村、红岗村给的时限是一个月,其它村给的时限是二十天。对其他村,二十天时间分成四个时段,每个时段五天。划定在指定时段的行政村组织辖区内农户集中缴纳公粮,不可提前不可滞后,必须在划定的时段内全部完成。有一户没能按规定时间完成征缴任务的,支书、村长各罚款二百元,超过十户将提请党组织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严重的直至撤销党内职务。

对八里源、红岗两村,在一个月的时限内可以随时缴纳公粮,原则上一个月内必须完成全部征缴任务。

李远红一宣布完,台下马上一片交头接耳声。由于方案事前考虑了各村人口量、距离远近、已经完成情况等因素,给的时间限制也比较充裕,粮站又加班加点,改善了服务水平,整体安排是合理的。

闻同会前特意安排胡林,对不服从会议安排和迟到的人,一律站着开会。这一招让松散贯了的村干部们极不习惯,却十分有效,很好地镇住了会场。一百多号人,人家都坐着开会,自己傻呆呆地站在那里出丑,传出去真是丢脸。正是这一招点醒了这些村干部,没人敢吵闹生事,都知道接下来的征粮工作真不能儿戏了。

至于八里源和红岗,征管措施是需要宽松些的。两个村村民刚收上来的一点早稻,小部分底子好点的家庭还能维持个三五个月,一部分差点的连晚稻都接不上,大部分家庭在偿还前几个月借的粮后已经所剩无几了。有的干脆已经断了粮,靠吃杂粮瓜菜填饱肚子。

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夏粮征缴任务是不可能的。但任务还是要布置的,能不能完成,什么时候完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会前李远红已经给两个村的村干部谈过话,嘱咐他们约束好村主任,不要在会场上吵闹。村主任们熟知情况,都知道西瓜基地是一把手书记的主意,自然明白李远红的意思,当着书记的面在会场上吵闹不是找不自在吗?反正完不成也没说要处罚,怕什么。

临散会时,胡林还忘不了提醒那些缺席会议人员所在村的村支书和村长,本次会议无故缺席人员下次开会时一律站着。他又临时加了一条,以后会议无故缺席、迟到的,一律站到主席台前,面对台下全体人员站着开会。

台下的村干部们哄然大笑,这个有点意思,他们很想看看哪个倒霉蛋会摊上这事。

看着闻同快刀斩乱麻地开完会,做好安排,周广仁心情很复杂,滋味难明。一方面他有些感激闻同维护了他一把手的权威和尊严,另一方面又有些失落。虽然相处没几天,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工作能力很强。虽然他的经验有欠缺,但他能认真地调查了解,多听多思考,很好地弥补了经验上的不足。

会后,闻同把李大光、何中、丰村长三人单独留下,当着周广仁的面极为严肃地警告他们,不要对征粮工作懈怠,不要认为没规定处罚就工作拖拉,措施要有力度。他要求他们先选取有缴粮能力的农户,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三人见书记一言不发,知道回去后事情难办了,少不得又要在乡亲们那里做一回罪人了。

被人架在烈火上烤的滋味并不好受,作为分管副镇长和驻村干部,李远红、李兴民心里早在忿恨地骂娘,他妈的你老周拉一摊臭屎,连累我们来擦屁股!在驻村干部杜子坤从省城回来前,李远红还要直接督促八里源村的征缴工作。

会一结束,周广仁也没和闻同打招呼,回办公室取了公文包,径自坐着小马的车奔往县城。

闻同和李远红、李兴民一起,骑着摩托车赶往八里源和红岗。李大光、何中共一辆车,闻同坐丰村长的车,李远红就坐李兴民的车。

按照李兴民的想法是先去红岗,回程再走八里源,那样的话他就不用再跟着闻同、李远红跑八里源了,让何中骑车送李远红就可以了。

闻同没同意。他知道八里源秋种着手早,熊宝金、丰村长搞得肯定也扎实,正好让李兴民、李大光、何中跟着一起看看。有对比才能看到差距,看到差距才能督促自己进步。

由于工作做得早,八里源的秋玉米营养钵已经接近完成,只有少数劳力弱的户还没完成。农技站的人昨天就已经全部撤到红岗去了。闻同要求村主任组织人手帮扶那些劳力弱的户,必须在镇政府规定的四天时间内全部完成育苗营养钵的制作。

首节上一节17/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