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92节

倪小倩没再坚持,转而道:“我虽然在江映新行上班,但不会一直在那里,迟早要出来创业,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我想听听镇开投的发展史,麻烦你讲一下,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知情。”

闻同笑了笑,道:“我不是企业家,更谈不上成功,你要是不嫌我罗嗦,那我就简要地说一说,是这样的……”

倪小倩毫不客气地打断道:“不是简要,而是要尽量详细,简要情况我用不着问你。”

闻同懒得和她计较,仍旧保持着微笑,道:“是这样的,九三年的时候,我们和富铜集团合作开煤矿,为了尽量弥补出煤前期的亏损、增加镇财政收入,就琢磨着再开个小石场……”

虽说她强调要“尽量详细”,闻同却有意地漏过重要或核心内容,尽拣些无关紧要而又有趣的事讲出来。

就是这样,也把倪小倩听得入了神。讲了大约一个半小时,闻同瞟了眼腕上的表,已经过了九点半,就草草地收个尾,道:“倪小姐,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倪小倩依然望着山下的小湖,目不转睛地道:“你讲的小故事很精彩,只可惜我不是记者,对这些花边小事兴趣不大。今晚你既是不愿意深谈,那我下次再来好了。走吧,送我回招待所,明早就不麻烦你了,我直接回省城。”

第288章 引入凤凰

闻同也不辩解,把她送回贵宾楼西楼后,又向马凤玲交待了一声,就连夜赶回县城。

次日上午,闻同拉来牛佑才助阵,召开全县棉花种植推广大会。

由于阮洪通决定在和农户签订的棉花购销协议上约定,定购外的部分不管市场价格如何波动,都将固定不变地执行国家指导议价,这让推广的阻力小了许多。

闻同无法彻底阻止阮洪通的冒险冲动,只得另想出一套办法来尽量减少风险,那就是推行棉田套作,额外增加农户的收成。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很多东西既然难以控制,那也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前,这条路不能上山,就想办法辟出另一条路。

棉田套作去年就在几个乡进行了试点,效果不错,技术上也比较成熟,业已成型的主要有“棉花—西瓜”、“棉花—土豆”、“棉花—大豆”、“棉花—玉米”等模式。

当然,这项工作无法在全县强制推行,愿意这么做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乡镇,就是在这些愿意推行的乡镇,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搞了套作。

中途休会时,闻同很意外地接到了倪小倩的电话:“闻县长,我刚回到江映,我走你是不是很高兴?早上为什么不送送我?”

闻同心道你自己说过的,不用麻烦我送,怎么又来兴师问罪了?

倪小倩好象猜到他的心思一般,又道:“我是说过不用麻烦你送,你就当真了?”

马上还要开会,闻同不想和她磨牙,就道:“真对不起,是我疏忽大意了,昨晚送你回招待所后,连夜赶回了县城,今天上午还有个重要会议,马上要进会场,十分抱歉!”

倪小倩倒也不再纠缠,道:“这样啊,那你去吧,不耽误你工作。记住,我周五还要去找你,镇开投的事一定要详细讲。”

闻同道:“真是对不起,近段时间真没空,棉花种植推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筹备即将到来的春季全国糖酒会,全县环保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工作的部署、镇上山区的村道修建、镇街上的市政建设、镇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得我参与,事情一大堆,实在脱不开身,请谅解!”

他还有两件更大的事不便告诉她,其一就是得着手应对她爸爸的“视察”,这可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其二就是幕后主持和新加坡大财团的谈判。

倪小倩不耐烦地道:“那是你的事,我只想知道镇开投的详细情况,谁让你昨晚不肯讲的?好了,再见。”

闻同猜想她不过是来打探镇开投底细的,所以根本不去理会她的话,挂掉电话后马上进了会场,继续忙了起来。

开完会,中午又和各乡镇的代表吃了顿饭,闻同马上赶到镇上,约好了下午和新加坡海峡财团的代表会面。

他本来不想这么早就露面,但对方坚持要约见董事长,没办法他只得答应下来。

会面地点安排在杳踪论坛会议厅里,对方代表团的规格不低,由财团投资部总经理和置地集团副总带队,显示出很强的诚意。

此前双方已经有过数次深度接触,主要是相互参观、相互了解,对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前景进行探讨,对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及合作方式等细节进行深入地交流。

镇开投一直由孙贤寿出面,尽管接触较深,但始终没有涉及最实质的内容,就是资本资产定价及占股比例问题。

对方的置地集团是新加坡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的业绩良好,多年来发展一直很稳定,在国内也已成功开发出数个重大商业地产项目。

相对对方的透明,镇开投的资产就要复杂、隐蔽得多,光是铁锅山四个特大大理石矿床就不好估价。

对方的投资部总经理姓李,不到四十岁,西装革履戴副金丝眼镜,很有西方高级职业经理人的派头。他握着闻同的手道:“闻县长,您好,国内的情况我很了解,您这么年轻就身居要职,十分罕见,令人钦佩!”

闻同也客气地道:“过奖了,您是国际知名大财团的高级管理人员,我们镇开投还很年轻、很稚嫩,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李总道:“不、不,坦率地讲,和贵公司接触越多,接触越深,我们越是好奇,是什么因素造就出这么一家文化健康、业绩良好、前景光明的企业?孙总告诉我们,您是镇开投的灵魂,所以,我们再也无法按捺住好奇心,一定要见到您,以当面请教。”

闻同笑道:“李总阅历丰富,眼光高远,能这么肯定镇开投,是对我们的鼓舞。”

客气了一会儿,李总主动道:“我们前期和孙总有了很良好的交流,一致认为携手合作可以让我们发展得更快,发展得更好,相信这也是您的看法。”

闻同道:“是地,可以这么说,贵公司的置地集团在境外有丰富的商用物业及住宅地产开发、运营经验,多年来保持稳定而良好的经营业绩,资金充沛,让我们很是倾慕呀!”

李总哈哈笑道:“镇开投文化健康、经营理念良好、团队优秀,富有发展潜力,不夸张地讲,在现阶段的国内业界,很罕见,或者说独一无二,我们的兴趣很浓厚,诚意很足!”

在谈及实质问题前,双方不遗余力地相互吹捧,极力表达自己的良好意愿。虽说是客套之语,但情况基本属实。

对置地集团而言,在国内寻找一家各方面都中意的住宅开发企业并不容易,镇开投无论是在管理、业绩上,还是在资产质量上,都是上上之选,否则对方焉肯如此高度重视。

置地集团在国内已经成功开发出数个重大商业地产项目,并自行运营,包括两家高档酒店、一幢写字楼,但其在国内住宅地产业务上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达到迅速打开市场的目的,寻找一家理想的地产公司合作无疑是最佳方式。

第289章 谈判桌上

对于镇开投而言,置地集团丰富的商用物业及住宅地产开发、运营经验,以及充裕的资金都是无比宝贵的资源,如能通过资本合作手段对其实现分享,自然是求之不得。

彼此各有优势,各有所求,又殊途同归地意图在国内地产市场上一展雄风,这就是双方合作的根本基础所在。

闻同道:“房地产是中央政府确立的核心经济增长点,国内将依赖她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个市场刚刚启动,前景之广阔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这是个群雄并起、八方争霸的时代,就看谁有足够的雄心壮志,有足够的眼光和生命力,最终成为天下霸主之一,我们镇开投不想错过这个百年机遇。我的判断,短则四、五年,长则八、九年,国内必将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大的优秀地产公司,我坚信,镇开投必将是其中的王者!”

李总俯过身子,笑道:“您的信心,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的置地集团在国内商业地产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而你们镇开投则在住宅地产上已显峥嵘,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这就是我们的契合点!我们的意愿,就是以贵公司净资产为作价依据,以控股方式整体并购镇开投,以期实现双方共赢目的!”

闻同心里冷笑一声,把我们当成傻子呢?他不急不燥地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放下杯子笑意盈盈地道:“李总所说的契合点很准确,也是贵公司和我们多次交流探讨后获得的宝贵成果。财务管理上有一条基本原理,资本资产的定价,不看其现在的成本价,而应该看其未来能够带来的收益,以合理的报酬率折现后来计算价值。我们镇开投未来的收益如何,相信贵公司已经有了深入的研判,或许比我们自己还有信心也说不定。”

李总没有丝毫的难堪,闻同的话没出他的预料,他之所以仍然要提出以净资产为作价依据,只不过是商业谈判中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一步步往前推进,不放过任何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可能性,万一镇开投的决策者们对资本资产作价的认识还停留在净资产上呢?那岂不是错失一次占大便宜的机会么?

还有,国内那些以净资产对资本资产进行作价且业绩良好的企业,真地全都是专业知识缺乏造成的么?恐怕未见得!谁知道镇开投的这些决策者们是不是也属于“明知又不知”的这类人呢?!

李总道:“我们提出以贵公司的净资产为作价依据,是有充分道理的,虽说镇开投业绩不错,但毕竟很年轻,还存在太多、太大的不确定性,其巨大的风险就足以把溢价率填平!”

闻同点点头道:“镇开投的确很年轻,但是,正因为年轻,才富有朝气,才有加强先天身体素质的机会。现在的结果是,恰恰我们已经诞生出了一个身体和心智都健康向上的儿童,接下来我们只需呵护好这个孩子,为他提供必要的营养,及时防治疾病,他就能顺顺利利地长大成人,我这么评价镇开投,相信李总不会反驳吧?”

李总一笑,回避了他的问题,转而道:“置地集团是朝气蓬勃、体魄健壮的青年,他已经完全拥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闻同看着窗外,神色凝重地道:“是的,我相信你说的。同样地,镇开投的发展轨迹也显示,他很快就会茁壮成长起来,希望到那时,置地集团不要垂垂老去才好,那样我们镇开投岂不是会失去一个好的对手?高处不胜寒,会很寂寞地!”

李总哈哈一笑,道:“闻县长好犀利的辞锋,好强大的自信!这么说来,您是不倾向于我们以控股方式整体并购镇开投?”

首节上一节19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