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2节

闻同心里有些不快,尤其是这句话,明显意有所指嘛!不过他脸上始终微笑着,边听边点头,没把情绪放到脸上。他在边湖市委市政府工作了几年,养气功夫已经练得很到家。市委市政府机关,市长秘书,这是特别能锻炼人的地方和岗位。

听着周广仁和王金生的对话,闻同心里想,老周说农民种了八千亩西瓜,倒也可能,来时路上的确看到不少西瓜地。他默算了一下,八千亩西瓜得产出三千二百万公斤,也就是三点二万吨,肯定得外销。只是杳踪镇交通闭塞,这么巨量的西瓜如何运出去的?运不出去的西瓜,天一下雨不耐存放,而今年夏天雨水又特别地多,如何保证经济效益?他不禁对老周的数字怀疑起来。他瞥了一眼周广仁和王金生,两人脸上的笑容真诚得很,说者认真,听者兴味盎然。

金光辉一直在注意着新来的代理镇长,心里愤恨不平。如果是德高望重的人来任这个镇长,他倒也认了,偏是来了这么个“毛孩子”。打第一眼见到闻同,他就这样定义。他想自己任党群副书记也几年了,按“顺序”也应该排到自己的嘛!他感觉到了王金生的态度,心里觉得一股邪邪的解恨。

谈了一会儿工作,周广仁抬起手腕,说道:“王部长,已经十二点了,我们先去吃饭,请你品尝一下我们杳踪的特色菜。吃完饭你休息一下,下午四点我们召开干部大会。今晚就不能走了,晚上我们敞开了喝,你看这样安排行吧?”

王金生连连摆手道:“我看还是把会议定在下午两点,吃完饭就开会,开完会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还得赶紧回县里,事情多。”

“那好,你通知下午两点开会。”周广仁转头吩咐胡林,又回过身说道,“你平时忙,多久也不来视察一次,来一次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和鼓舞,今晚可不能走。”

王金生笑笑并不作答。

鄢老三饭馆是镇上最好的一家餐馆,离镇大院有几十米远,独门独院,收拾得干净利落。鄢老三人长得圆圆胖胖,领导光临,他笑容可掬,引着一行人直接到了后院。

后院有一间玻璃盖成的雅间,令人叫绝的是玻璃屋一角“嵌”着一棵粗大的槐树,巨大的树冠正好遮蔽着玻璃屋顶,在太阳下浓荫如盖。玻璃屋一面倚着砖墙,墙角种着时令蔬菜,丝瓜、黄瓜、缸豆角的藤蔓都爬到了墙壁上,碧绿的叶子间点缀着或黄或白的小花。几条挂着白霜的鲜嫩黄瓜让人赏心悦目,凛然的小刺上缀着点点水珠,显然是刚喷过水。

玻璃屋墙角放着花花草草,错落有致。难得的是砖墙上还挂着空调,室内凉爽无比。王金生一进屋,没有马上坐下,背着手转了转,感叹这饭馆老板很有头脑,花钱不多,玻璃屋搞得是独具匠心,很有田园意趣。

领导心情好,气氛就无比融洽热烈。周广仁不失时机地道:“王部长,你对我们杳踪是了解的,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老百姓现在富了,种种养养搞得红火得很。下午开完会,我领你到一个好地方,新塘水库,我们钓鱼去,晚上就在水库边吃饭,喝酒赏月。”

周广仁的心思,王金生是明白的。他安排去钓鱼,可算是投王金生所好。想想在山山水水边喝酒赏月,王金生心思还真被说活动了。他没有太多的喜好,平时就是爱钓个鱼,一到周末没有特别的事就去钓鱼,一坐就是一天,耐性令人佩服。

大家围着桌子坐定,八个凉盘端了上来,四荤四素。

王金生身为组织部长,根据异地任职组织原则,是不能在原籍任职的。他老家在邻县,他虽然不是望水本县人,但在望水工作了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知道八个凉盘四荤四素是杳踪镇招待最尊贵客人的礼数。

盘碟一色的高白细瓷,泛着细腻柔和的光泽,显然是新买的。凉菜做得很精致,或红或绿,让人胃口大开。

刚刚歇过一阵,又吃了几片凉西瓜,看着色香俱全的精致凉菜,闻同食欲大振。他瞥了一眼身旁的王金生,见他满面都是笑容,心想老周的准备工作真是到家了。

“王部长,我们山里小地方,没见过世面,都是一些农家的东西。”周广仁说。

“谢谢你老周,农家的东西好,真正的绿色食品。在城里住了一辈子,真是羡慕乡下的清净,退休了得找个乡下住着,多活几年!”王金生大发感慨。

“好哇,王部长真是心怀山水的雅人,到时可别拒绝我这个俗气邻居。”周广仁指了指桌子,又对闻同说,“闻镇长,你们城里人怕吃不惯这个吧?”

闻同说道:“我老家在乡下,我一直在乡下长大,上大学才走出农村。”

“好、好,那现在到我们杳踪,又是农村啰,适应起来也快。——王部长,这是我们山上野生的蕨菜,清热健胃,驱风化痰,治高血压效果好得很,你尝尝。”周广仁边说边夹起几根暗绿色泡开后的蕨菜干,放到王金生面前的碟子里。

王金生仔细一品尝,入口微甘,略有寒涩,果然别具风味,真是不错的一道菜。“大家吃!”他蔼然笑着,举着筷子轻轻扬了扬。众人这才开始动筷子,不过也就是拣自己面前的随便夹点细细吃着。

周广仁把八个凉菜一一让王金生尝过,有蒜汁浇猪耳朵,腊肉片,酸辣腌萝卜,干马菜苋,都是乡下的好东西,看得出王金生吃得很满意。

一会儿周广仁一使眼色,胡林马上出去,片刻功夫和鄢老三一起进来,每人抱着三瓶五粮液,往桌上一搁。

鄢老三笑咪咪地说:“王部长,周书记,闻镇长,这酒是我专门从边湖百货大楼买的,保证货真价实。只是山里小地方,菜做得粗糙,各位领导体谅。”

见一下子上来六瓶酒,王金生连连摆手说:“老周,纪委有规定,中午不能喝酒,不好破戒。”

周广仁知道他是海量,不理会他的劝阻,吩咐胡林开瓶,说:“你大领导平时日理万机,难得来视察一回,今天冒着酷暑下来,不喝酒怎么行?大家平时可没机会敬你大领导的酒,今天不喝酒,就是我同意,他们也不会同意,是不是?你得给同志们一个机会,就是纪委的人来了也会体谅,这不算违规。”

大家就纷纷说,就是就是,我们还等着敬您的酒呢,不喝酒怎么行。

王金生知道县纪委的规定也就是个形式,吃吃喝喝那不叫吃喝,叫汇报工作、沟通感情。考虑到下午还有干部大会,喝得脸红脖子粗影响不好,他坚持只能开两瓶。

桌子上放的都是大酒杯,倒满足有一两,胡林开玩笑说我们杳踪没有小酒杯,这就是最小的了。

周广仁率先端起杯子,举着说道:“今天是个特殊的好日子,县委领导王部长亲临我们杳踪,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闻镇长加入我们的革命队伍,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欢迎尊敬的王部长,欢迎闻镇长!”

王金生就笑咪咪地微微举起酒杯,表示感谢。闻同也举起酒杯,微笑着说感谢王部长的关爱,感谢大家的热情欢迎。

第3章 席上欢声

大家浅浅地呡了一下,就纷纷放下酒杯。这是当地规矩,前三次没人一干到底。闻同动作略微滞后一点,注意到这个现象,就也只跟着喝了一小口。

第二轮是各位副职和人大、政协领导一起敬王金生和闻同的酒,再次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感谢是对王金生,欢迎主要是对闻同。

大家吃了几口菜,王金生端起酒杯,向全桌敬酒,算是回谢。

闻同就琢磨自已是不是也该敬个全桌酒以表谢意,正想着胡林让小妹子给王金生和周广仁满上酒。周广仁端起酒杯,侧身向王金生说:“王部长,酒过三巡,我敬你一杯,话不多说,感谢你对镇里工作的大力支持!”

王金生虽是县委领导,但周广仁也是县里一方诸候,老资格的镇党委书记,是不好怠慢的。他连忙端起酒杯,和周广仁碰了碰,说道:“周书记客气了,我们是老朋友,我也感谢你老伙计对组织工作的支持,你老伙计一向很支持我工作的。”

周广仁先一饮而尽,倒过酒杯来示意了一下,表示见底了。这也是当地风俗。王金生随之一口喝干,轻轻放下酒杯。

这时候开始上热菜。第一道菜端上来的是一只陶钵,热气腾腾,香气浓郁,汤色十分鲜亮,汤中飘浮着几截翠绿的小葱段。周广仁介绍说这是前天刚抓的野山鸡,一共三只,等王部长走时,把那两只带上,给老嫂子尝尝。

胡林在旁边补充说,这只山鸡刚刚宰杀的,鲜得很,鄢老三炖野山鸡的功夫是当地一绝。他说着,随即就亲自动手给王金生分鸡肉,舀汤。

王金生一尝,赞道:“鲜美可口,很不错!平时吃的肉鸡,和这个野山鸡就差得远了,就是农村买来的土鸡,滋味也远远赶不上。人家说越是运动的动物,肉越鲜美,还真是有道理。”

闻同就知道该自己敬酒了。他端着酒杯站起身,双手捧着向王金生示意,说道:“王部长,很感谢您对晚辈的关爱,我敬您酒。”

周广仁就在旁边笑了,说:“闻镇长,你不知道,我们的风俗是站起来喝不算。”

大家就都跟着笑,看闻同如何应对。闻同不慌不忙,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说道:“那好,王部长,我喝三杯,您喝一杯,我站着敬您酒!”他知道基层的作派,喝酒时花样繁多,倒不是周广仁故意为难他。

王金生就微笑着应了。金光辉心里藏着想法,觉得他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闻同毫不拖泥带水,微仰脖子一口喝干,也学着周广仁亮了亮杯子。他的大方得体和豪爽博得大家的掌声,众人齐声叫好。

一旁的小妹子赶忙上来给他满上酒。酒一满上,闻同又双手捧着向王金生示意了一下,又是一口喝下。大家见状再次叫好,连王金生也跟着轻轻地拍了几掌。

等到第三杯时,王金生端起杯子,和闻同碰了碰,也是一口喝干。大家立即一齐鼓掌,大声喊好。

王金生看着闻同说:“没想到小闻文质彬彬,这么好酒量,能喝多少?”

闻同没有迟疑,说道:“平时喝得不多,前一阵几个朋友聚会多喝了点儿,得有几大杯吧,喝得有点过头。”

这话就有些含糊了,几大杯可不好衡量,不过酒量不错是肯定的。

周广仁笑咪咪地说:“好、好,闻镇长,你一来不但加强了我们班子的工作战斗力,也加强了我们班子的喝酒战斗力,下次去县里开会我们联手,一定把陈疤子他们杀个落花流水!”

中午时间不长,胡林就安排鄢老三加快上菜速度。接下来大家就自觉地按照班子成员的排序,依次向王金生敬酒。王金生本是海量,却一律只是浅浅地喝上一小口。

首节上一节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