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237节

闻同哈哈笑道:“纪念品也有,杳踪镇铁锅山石材资源丰富,各种石雕艺术品很多,就怕领导搬不动。”

翁璐笑道:“虚情假意,就送我大石头?”

闻同道:“可别小看了这些石头,有些珍稀料很贵重的,我敢送就怕你大领导不敢收。”

郑重再次拍了拍巴掌,喊道:“好了,人到齐了,不要开小会,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

闻同赶紧站起身。郑重指着他道:“闻同,边湖市望水县代理县长。”

闻同连忙在大家的掌声中微微鞠躬致意,笑容满面地道:“谢谢大家,很高兴加入三班这个光荣的集体,请大家多多关照,多多帮助。”

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眼前一亮,急急起身绕过来,凑到闻同身边小声道:“闻县长,您好,我也是边湖的,褚文渊,忝为湖西县副县长。”

闻同客气地起身伸出手,微笑道:“您好,褚县长,咱们算是老乡。”

褚文渊马上道:“对、对,老乡,说好了,晚上请你喝酒!”

闻同抱歉地道:“今晚恐怕不行,真对不起!”

褚文渊道:“那明晚?”

闻同想了想道:“好,明晚。”

翁璐美目一扬,道:“老褚,搞私会不约上我?”

褚文渊连忙道:“哪敢忘记你大领导,可说好了,到时一起?”见她点头认可了,他忙高兴地回了自己的座位。

郑重道:“我现在宣布纪律,讨论时不准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准说私话,不准未经请假擅离现场,不准未经许可打断别人的发言,好了,现在请学习委员具体组织发言。”

一个面白无须、神情颇为冷傲的中年男人站起身,严肃地宣布道:“全班四十人,每个人事前写的心得都已经交到了我手上,没有缺的,很好。我从中甄选提炼了五条要点,现在一一讨论,讨论时采取点名方式,不能乱来。”

看他白得有些过头的面容,闻同不期然地想起了詹春云。

翁璐在纸上刷刷刷写了几个字,递到他手上。

闻同看了她一眼,见她微微撇了撇嘴,忙去看纸条上的内容,只见写着“古子平,利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班理论家’”一行字。

古子平念道“第一个要点是宏观环境只是暂时低迷,至多明年就会迅速好转起来,好,先请郑班长发言。”

郑重和古子平等班委会成员坐在众人中间,大家都面对着他们。

古子平话音刚落,闻同又不经意地瞥见翁璐在撇嘴,再看其他人,不少表情也和她差不多,心道看来这个古子平人缘不怎么样。

郑重到底是搞纪检工作的,对经济基本是外行,完全把政治学习时记得的那一星半点照本宣科地念了出来。

不过他人缘显然不错,又身居省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这样的关键位置,还是博得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随后几个人也基本上围绕着这个观点发挥,听得闻同索然无味,在他心里观点完全和此相左,不过没人点他的名,那他就不能违反纪律乱插话。

很快,五个要点都讨论完了,古子平道:“好,还剩十五分钟,再花十分钟自由发言,最后留出五分钟时间整理,现在请大家踊跃发言,尤其是刚才没被点到名的。”

虽然确实想说一说,但闻同一想自己是新人,还是低调些的好,观点和大家基本相左,当众讲出来那不是得罪大多数人吗?

这又不是在作决策,没必要那么认真,再说了,自己的观点不也是一家之言么?

等几个人发言完毕,看看快到了限定的十分钟,古子平正要宣布时间到,褚文渊突然举手道:“我说几句,请望水县的闻县长讲讲,他去年在省日报发表的《迎接过剩时代》,我拜读了,估计在座的也有不少人看过,文章后来又被中央政研室内刊全文转发。”

大家齐刷刷地看过来,其中确有不少人也看过这篇文章,依稀还记得,没想到作者就在眼皮底下。

闻同只得站起身,微笑道:“我的看法和大家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古子平向闻同点头一笑,说道:“好,既然没有要说的,那就到此为止。”

第347章 现在不再是这个价了

老师一宣布中间休息,褚文渊就匆匆挤了过来。

两人一起上了趟洗手间后,褚文渊把闻同拉到教室外开放式阳台上,递上一枝烟,又给他点上火。

教学楼前就是碧绿的小湖,湖边植着苍翠的松柏樟柳,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心胸为之一开,在课堂上累积的疲倦顿时消失一空。

褚文渊吐出口上的烟雾,笑道:“怎么不讲几句?你在那篇文章中的观点可不是这样的,我是真服气!”

郑重也走过来道:“有想说的就讲一讲,交流吗,没必要保留。”

闻同笑道:“好,谢谢老大哥关照。”

随后进入各班代表上台阐述时间,按班序先后发言,古子平当仁不让地代表了三班。

坐在台下的闻同听得很认真,一班和二班代表的发言很有水平,尤其是一班的代表,所持观点和他基本接近。

古子平口才确实不错,不过略嫌空洞了些,套话多了,闻同不无恶意地猜想可能和他的职务有关吧。

他悄悄写了张纸条,递给坐在一旁的褚文渊,片刻褚文渊就递回纸条,写道:一班的那位,江映的副区长,蒋冬葆,国立大学毕业。

自由辩论时各班代表争相发言,争论得很激烈,害得老师不住地调和,不然就会无休无止地耗下去。

翁璐又写了张纸条递过来,问道:“怎么不说?看不上眼?”

闻同笑了笑,回纸条道:“没那么清高,是胆怯。”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闻同匆匆离开教室,坐上孙家祥的车直奔怡心湖山商务酒店,孙贤寿、由应刚、白工和马凤玲正在等着他。

陈照东任命公布的前三天,新加坡海峡财团的李总立即传真过来一份热情洋溢的函件,请求重启谈判。

孙贤寿笑道:“他们的鼻子真够灵的,不服不行。”

闻同正色道:“这就是国际大企业值得尊敬之处,镇开投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孙贤寿等人连忙肃容称是。由应刚感慨地道:“和国际大公司比,国内的企业这个细节上差一点,那个小节上弱一点,汇聚到一起就是巨大的差距,要命的是我们往往还认识不到这些,或者说不屑地忽视了这些。”

闻同点点头,道:“现在是他们来求我们,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里,这个优势一定要好好地把握利用。上次评估价是十六亿五,现在不再是这个价了,得往上提一大截,就按二十一亿五千万报!”

白工吓了一跳,迟疑地问道:“太高了吧?一下子涨了五个亿,不怕把他们吓跑了?”

孙贤寿笑道:“你放心,吓不跑!铁锅山石料采矿权,王家垄煤矿股权和兴茂商贸市场的市场公允价,仍算八点五个亿,但房开公司不能再算八个亿了。定府城市蓝宝石已经销售完毕,全面实现了项目预算盈利,镇开投今年铁定盈利一个亿!这不是当初,当初镇开投的盈利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天都和东洲的两块地也没拿下来,东洲石材展销节上的订单和大量的合作客商也没取得。现在不一样了,盈利前景远胜于从前!盈利前景一片光明,财务健康又有一定的土地储备,现在完全可以开出十三个亿的价钱!”

首节上一节237/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