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251节

成夫人道:“好,谢谢杨光迅先生,下面请公司董事长、CEO厉坚先生致辞!”

厉坚气度雍容地道:“朋友们,大家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年前的元旦,公司第一条正品电缆下线,四年后的元旦,公司股票公开发行上市!这是一段光荣的岁月,有汗水,更有欢笑!”

“昨天,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我们再一次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三个事业部拓增为四个。真道电工、真道新能源维持不变,真道电器中的真道电力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划入新成立的真道自动化。原真道新能源副总裁周全平先生接替徐衡先生出任真道电工总裁,徐衡先生改任真道自动化总裁。周全平先生和徐衡先生曾经同在边湖重工任职,于XX年并肩加入公司。原真道电力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熊宝亭先生出任真道电器总裁,原总裁管立昇先生不再兼任此项职务。”

“国家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确定了‘抓大放小’的方针政策,鼓励企业并购,鼓励做大做强!……”

“春风迎面吹,战鼓催人心!春天已经到了,我相信,丰收的秋天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杨心民放下茶杯,莞尔一笑道:“这些年轻人!”

娄玲从旁介绍道:“厉坚原来是国际电气定府分公司总经理,吕大可是国际电气亚太研究院特级工程师、高级经理。”

在得知真道电气将并购杨光迅的公司并聘用其为CFO后,娄玲专程回了趟江映,以拉家常的方式委婉地向杨心民的夫人秦姨透露了她和陈照东的事实股东身份。

她虑事精细,深知高层政治之玄妙,与其被动地让人知道,还不如主动告之,这样反而显得没有隔阂。

秦姨微笑道:“都是非常不错的年轻人,成得了大事。”

电视里成夫人道:“好,欢迎各位提问!”

利用乡土情份而占据最有利位置的郁玉早就蓄势待发,闻言第一个站起身提问道:“主持人你好,我是云缈卫视记者,三天前贵公司股票登陆股市,截止目前较发行价已经上溢112%。请问,这是正常现象吗?下一步还会继续上涨吗?预计顶峰会上涨到多少?”

成夫人优雅地一伸手,道:“请杨总。”

杨光迅一笑,答道:“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股市动态,认为本公司股价变动完全正常,下一步是否继续上涨、上涨多少,得由广大投资者说了算。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履行职责,尽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回报广大投资者,回报社会!”

一个大胡子记者呼地站起身,急不可耐地问道:“我是东洲卫视记者,请问,贵公司高管排序是按什么规律?好象……好象有些乱,不大符合国情吧?”

杨心民、陈照东等人听得嘴角一咧,露出一丝微笑。

成夫人道:“敝公司企业文化倡导平等朴实,高管排名按音序先后,与职务无关,包括董事长、CEO在内。”

一个记者问道:“我是证券报记者,请问,贵公司产品线拉得如此之长,如何实现技术保障?”

成夫人道:“请寇总。”

寇智远推了推眼镜,道:“真道电气致力于科技自主创新,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开展研发。公司现有产品线以及规划中的产品线,均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储备,这是进入的前提。我们的宗旨是,永远行走在最前沿。”

一位女记者道:“我是国家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贵公司有两位负责技术的高管,成立了两家研究院。请问,二者有什么区别?职责如何划分?”

第364章 战鼓催人心

成夫人道:“请吕总。”

吕大可面目和善,蔼然答道:“公司CTO寇总是技术总监,领导江映研究院,重在中、短期技术方向,偏于战术性,全面负责将集团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盈利产品。我担任公司CRO,即研究总监,负责天都研究院,重在长期技术方向,偏于战略性,将领导企业组织中最具有创新钻研精神的人为公司不断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学有所长,术业有专攻,这都是相对的,相互弥补、互取所长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记者问:“我是云缈日报记者,贵公司今年并购了两家企业,上半年一家,新近又并购了天都一家。请问,并购是你们扩充产能的主要手段吗?自主扩大生产的能力如何?”

成夫人道:“请管总。”

管立昇面相严肃,简短地道:“我们有强大的研发及技术转化能力,自主生产能力是主要方式,必要的时候,也会采取并购手段。”

记者问:“我是世界新闻社记者,请问,贵公司市场竞争策略是怎样的?”

成夫人道:“请柯总。”

柯绍东道:“刚才寇总讲了,我们真道电气致力于科技自主创新,宗旨是永远行走在最前沿。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是倡导科技和品质优势,提供最优服务,价格竞争不是我们的手段。”

厉坚等人在忙于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闻同也在完成一件大事。

镇开投和新加坡海峡财团的谈判已经达成一致,一切都按照他的构想进行,整体作价最终按二十一亿一千五百万,比他限定的底线整整高出一千五百万!

要说高出的这一千五百万,还要感谢旧城改造项目带来的盈利预期。

新方的李总在看到闻同主导拟就的项目策划书后,二话没说,一改原先寸土必争的态度,立即拍板一切遵照镇开投的条件。

在厉坚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之际,闻同也和李总谈妥了最后一个细节。

闻同从己方主谈判席上站起身,隔着宽大的桌子向李总伸出手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尊敬的李总、各位朋友,历时近一年,很高兴我们最终合作成功!”

李总也站起身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双方成员纷纷站起身,热烈地鼓起掌来。

待掌声歇下来,李总道:“闻县长,一手创立敝财团的董事局主席林老先生三分钟后抵达酒店,他此行专为拜访您而来,请务必接受!”

闻同肃然道:“能得老先生垂顾,晚辈何其幸哉!”

林老先生垂垂老矣,但精神还算健旺。在酒店行政套房会客室,老先生道:“老朽多年未曾出门走动,没想到国内出了闻县长这样的青年才俊!今日得见,了了多日夙愿!”

闻同谦逊地道:“老先生谬奖!您一生叱咤风云,成就盖世,令晚辈久仰于心!”

林老先生摆摆手,道:“好汉不提当年勇!闻县长,老朽有句唐突之言,还请见谅。老朽年老力衰,精力不济,不知你是否愿意去新加坡工作,来敝财团屈就董事局副主席?”

听他意思,明摆着是在选拔自己的继任人选。闻同心猛地一跳,那可是资产规模几百亿美金的国际大财团!

但很快他就平静了下来,微笑道:“承蒙老先生错爱,晚辈才疏学浅,识见有限,恐难当此大任,反误了您一番美意!”

林老先生见他拒绝得既快又坚决,微微点头轻叹道:“也是,你的志向应该不在这里!国内有你们这样一批年轻后生,振兴有望,振兴有望!”

告别前,林老先生让随从取出一幅字,接过来递给闻同道:“这是老朽拙笔,就送予闻县长,聊作纪念。”

闻同恭敬地接过,只见上面写着四个端凝方正的大字“一白如洗”,另有一行小字“赠小友闻同先生”。

“感谢您老的厚爱,晚辈定当铭记终身!”闻同诚挚地说道。

下课了,李易秋匆匆地收拾起学习资料。镇开投和新加坡海峡财团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预计今天敲定全部细节,她想早点回去准备晚餐,迎接凯旋归来的爱人。

“李镇长,走,我请你吃饭唱歌去。”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站到她桌前,风度翩翩地邀请道。

这个男人是省城某区教育局长,盯上李易秋很久了。

自上次通过另一位女学员邀请她一起吃过一顿午饭后,局长就开始单独约她,或喝茶,或吃饭,或跳舞,或出游。

首节上一节251/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