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1节

“可惜茶具还是不趁手,不如在家里。”包青林一边动作舒缓地操作,一边娓娓道来,乐在其中。

碧绿的茶水一注入洁净透明的杯中,水中茶片有如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阵阵清香袭来。闻同端起杯子浅浅地品了一口,只觉入口鲜爽,舌底生津,回味无穷,禁不住连声夸赞:“上次喝就没有这么鲜爽清香,看来好茶识人,是有灵性的,得圣手冲泡才能尽得真味!”

包青林微微一笑,坦然而受,他对自已的茶艺很有信心。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碧螺春产于太湖洞庭山,和桃李杏梅石榴等等果树交错种植,尽得天地灵气。我们坐在湖边品茶,十分贴合情景。”万有芳的公司也经营茶叶,他对碧螺春自然不会陌生,只是对品茶一道了无兴趣而已。

“万总也是个雅人,知音难得!”包青林刚才见万有芳开着皇冠车,又谈吐不凡,完全不是一般暴发户的粗俗不堪,阅人无数的他自然不会小视了万有芳。

万有芳笑道:“惭愧!包总缪奖了,我那上不了台面的生意里有茶叶,也就多少知道点。”

包青林似是对万有芳的生意很感兴趣,问得不少。万有芳有问必答,一点也不保留,语气平淡自然,不夸大也没谦虚。

包青林的直觉告诉他,万有芳所说的都是实情,这让他对万有芳更生好感。他真没想到一个私营企业能把食品经营做得这么成功,真诚地说道:“万总不容易,市场里拼出来的真英雄!”

“我们准备在闻镇长的杳踪镇投资一家食品厂,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一个新的起点。”万有芳谦虚了两句,随即微微笑着看了闻同一眼,不紧不慢地说出这个决定。

闻同一愣,随即心中了然,向万有芳还以微笑。万有芳显然早已考虑成熟了,有了决定,选择此时当着包青林的面说出来,是在有意地帮衬自己,恰到好处地卖给自己一个大人情。闻同是约包青林商谈合作开矿的,四海有芳决定投资杳踪镇无疑增加了杳踪镇的“人气”,有助于闻同向富铜集团招商。

第57章 喜讯连连

包青林:“从长远看,这一行要做大做强,必须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万总的眼光和魄力了不起。中短期内自投自产是合适和肯定的方式,若干年后市场条件成熟,公司自身也强大了,坐拥渠道之利,也可以考虑OEM方式。”

包青林的看法和万有芳、闻同不谋而合,这让万有芳对自己的决定更有信心。

万有芳一时间生出一股英雄所见略同的激动,说道:“实在地说,我原来还有些混沌和犹豫,经过闻镇长深入地一分析,茅塞顿开!今天听到包总您也是这个意思,我更有信心了!字字千金,受益终身,感谢您赐教!”

包青林连连摆手,说道:“客气了,不敢当,就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没想到闻镇长对公司经营也有这么深入独到的理解!”他微微探过身体,神情认真地对闻同道:“到我们富铜来吧?集团战略规划和实施监控,是我们的短板。省里已经口头同意,我们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最迟节后春天批下来。”

包青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闻同如果愿意调入富铜集团,就是负责战略管理的部门负责人,行政级别就是副处级了。

这个诱惑不小,闻同心猛跳了一下,但稍稍一冷静就明白这不是自己选择的道路,虽然弃之可惜却也毋须挂怀。他轻轻抿了下嘴唇,诚恳地道:“感谢您的信任,我从来没有过企业工作经历,就是纸上谈兵,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相对熟悉的岗位上做点实事更好。”

包青林看重的是闻同的耀眼学历、素质和性格,不甘心地说:“在老哥面前就不要这么谦虚了。也是,有陈市长悉心栽培,前程自然一片光明。不过,我那里随时向你敞开大门。”

闻同趁机道:“今天请您赏光来喝茶,还真有大事相求。”他当下把邀请富铜集团合资开采煤矿的意愿详细道来。

“望水还藏着这么个宝贝?怎么一点也没听说?”包青林疑惑地问。

闻同说的是“有大事相求”,但听完后,包青林明白这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富铜集团的矿冶是高能耗项目,所需炼焦煤燃料全部从外省长途运来,费用高昂,遇到煤炭资源紧缺年份供应还不能保障。同杳踪镇合资开采煤矿,对于富铜集团的确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市里保密工作做得好,想捂在怀里自己开发,结果捂久了自己也忘记了!”闻同笑道。

包青林哈哈大笑,问道:“上午就为这事找的陈市长吧?同意了?”

“勉强同意。我们还想借开矿的机会,申请资金修路。镇里意见已经高度一致,县里也全力支持,陈市长认可思路。”闻同回答道。

包青林一边阅读闻同提交的资料,一边默默考虑。如果富铜集团独资开采此矿,省市各部门肯定支持,公司自身的资金、技术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但煤矿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如果镇里在矿上没有股份,这矿也开不安生,肯定三天两头麻烦事不断。镇里有股份就不一样了,涉及到用地、道路、环境污染、配套设施、用工等等,一律有镇政府出面摆平,既降低各色隐性成本又高效率运营,可谓一举两得。

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富铜集团投资煤矿主要目的不是获取直接经济利益,而是为了获得成本合理、供应稳定的优质燃料。所以其没有全资开矿的动力,反而是合资方式风险更分散,更适合。

闻同诚意十足,坦率地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明。按他和周广仁的设想,富铜集团出资六成,杳踪镇出资四成,双方五五持股。作为出资差额补偿,项目用地、道路等全部由杳踪镇负责。在人员安排方面,矿长及总工程师可由富铜集团委派,杳踪镇委派一名副矿长和财务负责人。

包青林担任富铜集团一把手,又兼任富铜县工经副县长,享有极大的实际自主权,行事极富魄力。考虑清楚了利弊,他就不在小节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明确答应了闻同。实际上闻同给出的合作条件不但不苛刻,还充分地为富铜集团考虑了,诚意十足。

闻同一喜,端起茶杯道:“感谢包总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为富铜集团的燃料基地建设做好后勤工作,竭尽全力!后续我们商请县里领导,正式登门拜访,商谈一应细节。”说完他一举杯子,仰头一口把茶水灌进肚子,又亮了亮杯子,一滴不剩。

包青林哭笑不得,这举动太不风雅,纯粹是糟蹋他的心意。

又聊了好半天,三人下楼离开。包青林回富铜县,万有芳去老丈人家。

低头钻进车中时,包青林一眼瞥见副驾驶座上放着一只古朴典雅的纸袋子,袋子上隶体“碧螺春”三个字格外醒目。

闻同先陪万有芳去他老丈人家,捎上不少礼物看望他岳父岳母,然后去陈照东家。万有芳知道他的安排,让司机开车送他。

闻同此趟边湖之行可以说格外顺利,不但从陈照东、万有芳处得到想要的,又意外遇上包青林并成功谈成合作。他心情大好,途中让司机停车,进到邮政局用公用电话打给周广仁。周广仁陪同四海有芳的三位副总下乡考察,刚回到办公室,接到他的喜讯十分高兴,在电话中连连叫好。

娄玲以一个优雅的姿势轻轻地放下电话,低头略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收拾好宽大办公桌上散放着的几份文件,锁进抽屉中。每天下班之前,她都是这个习惯。

接到娄玲电话的专职司机李慧心敲了敲门,得到娄玲允许后才推门进来,接她下班。李慧心原来是财务科的会计,性格稳重,落落大方,被娄玲调来当司机兼秘书。

娄玲由电力局副局长升任局长后,按局里惯例,需配备一名秘书兼专职司机。前任局长的专职司机是男的,她不方便再用。经过一番甄选,她看中了财务科的李慧心。这个岗位说是秘书,其实只是内部这么说,电力局局长是不允许配备秘书的。

财务科的老科长明年就要退休,届时将由现任副科长接任,李慧心已内定接任副科长。当人事科长找她谈话时,她略一考虑就答应调到办公室当娄玲的秘书兼专职司机。一些相熟的同事和身边的朋友纷纷为她惋惜,在电力局象她这样没有背景的女孩子,放弃升任副科长的机遇去当没有名份的秘书和专职司机,很难让人理解。

李慧心置之一笑,不加解说。在她心里,娄玲是她的偶像,小巧美丽,气质高雅,又精明能干,让她敬仰。在电力局人人都知道,要不是避丈夫陈照东的嫌,娄玲老早就可以升任局长了。这次老局长调任省局副局长,省局不顾陈照东的婉拒,坚决提升娄玲接任局长,对此系统内上上下下没有人不服。

娄玲从身后书柜里提出一只纸袋子,里面全都是托人给女儿妮妮购买的学习资料,包括不少原版外文读物。这些资料中,有闻同在首都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的同学定期寄来的练习题、测验试卷等。

李慧心接了过去,跟在娄玲身后下了楼,新购置的蓝鸟车已经停在办公楼门前。老局长调到省局后,由于只是副局长,坐驾反而降格,只能坐桑塔纳。娄玲知道后,亲自把局里的皇冠车送到省城,留给了老局长,自己新购置了一辆比皇冠车低一档的蓝鸟车。

由于升任为局长,娄玲近来心情极好,对女儿总是和颜悦色,不再发脾气。往日回家见到相貌平凡、智力一般的女儿妮妮,她常常缺乏耐心,脾气暴燥,导致妮妮心理上和她疏远了许多。陈照东虽然比她宽容许多,不过工作太忙,很少顾得上妮妮。

父母太优秀了,身为他们的女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已经懂事的妮妮十分自卑。她才是十五岁的少女,正是思想脆弱的年龄,在重压之下心思重得很,整天闷闷不乐。

陈照东、娄玲夫妻两人婚后恩爱,事业上比翼双飞。女儿妮妮出生后,娄玲心里十分遗憾,她希望生的是儿子。虽然自己就是个女强人,但她认为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男人的世界,所以一直希望生个儿子,将来培养成象丈夫一样优秀的男人。偏生事不如愿,她不但生的是女儿,还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孩子,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随着丈夫陈照东在政坛冉冉升起,更无暇顾家,娄玲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投入更多的时间照顾女儿。到陈照东主政一方时,她为了避丈夫的嫌,在个人职务的提升上总是抑让。事业上受到压抑和牺牲,她就把一腔心思放到女儿身上,期望女儿学习上不断进步。结果她自己耗费心血,累得不行,女儿同样疲惫不堪,却总是离着期望甚远。

第5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个精明能干又富有野心的女人,受到这样的压抑,长此以往就变得没有耐心,脾气暴燥,丈夫和女儿就成了当然的渲泻对象。好在陈照东理解妻子,总是宽容地忍让和抚慰她,才没让家庭破裂。

对女儿失望的娄玲,开始为她的未来操心了。她不止一次地和丈夫提及,要早点为女儿的未来做准备,要着手为她积攒财产,保证她一辈子衣食无忧、富贵平安。对妻子心理上的这些微妙变化,陈照东并没有真正重视,当面以为然,转身就忘。夫妇二人年轻力壮,事业上正是上升期,女儿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就考虑她一辈子的衣食问题,他觉得这简直是庸人自扰。

陈照东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理解妻子,不完全了解她的心理状态。他没想到娄玲升了局长后,就象变了一个人,以前不定时暴发的脾气再也不见了。一次睡前,他搂着娄玲感慨地说,现在家里终于空前和谐了,看来权力对于女人一样是会上瘾的毒药,以后不能再让娄玲为他作出牺牲了。

对于闻同的到来,娄玲是欢迎的。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她看到了恋爱时丈夫的身影,才华横溢又脚踏实地,有着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稳重和人情练达。她知道丈夫很器重这个年轻人,相当程度上也是因为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夫妇二人有时候谈起闻同,一致认为是个可以重点培养的好苗子,前程不可限量。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在闻同身上,她其实还寄托着一种在妮妮身上无法实现的望子成龙的幻觉。

闻同带来了一堆杳踪镇的特产,两套在边湖百货大楼挑选的最贵的化妆品,以及一套送给妮妮的高档服装。陈照东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但对于亲近可信的人送一些不过分贵重的物品,或者给老人、孩子送个不太重的红包,他也不排斥。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过于原则化就是个异类,是无法容纳于社会的,更不要说容纳于那个小环境中了。

娄玲的母亲出身于边湖乡下,她吃母亲做的饭长大的,嗜好一口乡村土菜。见闻同带的杳踪镇特产是干蕨菜、干马菜苋、辣椒、鲜活的野山鸡等物,她十分开心,笑道:“小同,真是些好东西,多谢你有心。——妮妮,出来吧,你小同哥送你衣服,出来穿上试试。”

娄玲对待闻同一直都很不错,把他当作一个晚辈看待,从不象有的官太太那样视丈夫的秘书为仆佣,呼来喝去。不过闻同几次见她对丈夫和女儿发脾气,有两次甚至差点动手打妮妮,对她却是又敬又怕,面对时总是谨小慎微。这会儿见她喊妮妮出来试衣服,显见没把自己当外人,闻同心里感觉暖暖的。

因为闻同和妮妮年龄差距不太大,娄玲还曾经动过把妮妮嫁给闻同的念头。她有一次对陈照东说,小闻这孩子不错,妮妮要有这么一个人照顾她一辈子就放心了。没想到陈照东斩钉截铁地阻断了她的念头。陈照东的理由让她无法反驳,女儿自小就生活在双亲的阴影下,不能让她将来再生活在丈夫的阴影下,那样她一辈子也不会幸福的。

首节上一节41/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