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72节

电话是兰蕙溪接的,她刚刚从云缈大学毕业,放暑假在家,等下半年去天都读研。放下电话,她开门下楼,准备去告诉父母一声。

这两天省卫视和边湖电视台用了较长时段来播放代理省长卞子庄的调研,闻同也频繁陪着出镜。兰树林正和几个围坐在身边的老伙伴吹牛:“再空几年,边湖就厉害了,杳踪有钱人太多了,等路和桥一修好,就都跑到市里去买房,住到市里。卞省长讲话说了,要把边湖建设成现代化大都市,说明省委省政府同意了,要支持边湖发展,投钱过来。”

老赵马上凑趣道:“杳踪区是你女婿搞起来的,到边湖的路和桥也是他提出来的,以后边湖成了大都市,他的功劳最大,谁也比不了。”

另一位也道:“对,没有杳踪,边湖不可能成得了大都市。市里就没有几家象样的大企业,哪象杳踪区,好企业多的是!”

第三位道:“我们义南人,也跟着沾了他不少光,得了不少好。你看,在杳踪工业园上班的,不晓得有多少!”

兰树林十分满足地听着伙伴们连篇累牍的吹捧,每当此时,是他最感得意的时候。

“爸,我姐夫要来,马上到了。”兰蕙溪站在客厅,冲门口喊道。

兰树林回过头:“你大姐夫啊?”

“不是,是三姐夫,路上堵车,他今晚住咱家。”兰蕙溪丢下一句,转身要回房。

兰树林急道:“你快去买菜,快去,快去,多买一点,你妈也不在家,我在家等着。”

几个老伙伴一听人家女婿要来,连忙一个个地站起身要走。兰树林挽留道:“别走了,又不是外人。”

几人纷纷道:“不在这里了,明天再来。”

没多久,闻同的车到了,稳稳地停在小楼前。

兰树林笑眯眯地站在门口迎接,三女婿工作忙,自从调到江映后还没来过,今天不但来看望岳父岳母,还要住一晚上,实在难得。

刚才的几个人并没走远,站在兰家邻居屋前,和许多人在一起围观。

住在附近的都是平民百姓,平时见个科长都是了不得的官,兰家的女婿现在是省里的大官,大家都想看看,大官到底是个什么气势。

下车后,闻同抬头打量了几眼新楼,老丈人家新房盖好后,他还没来过。见兰树林向自己走来,他招呼道:“爸。”

兰树林道:“哎,不知道你来,你妈不在家,快进屋,小孙、小周,一起进来。”

等老兰翁婿进了屋,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感叹道:“兰家祖坟冒青烟,发达了!”

另一人道:“看见没有,生女儿也一样,只要生得有用,有出息,比儿子强多了!”

出差回到江映的省委书记杨心民,在繁忙的政务中度过紧张的一天,快下班前,秘书给他抱来一叠报纸。

在翻看了几份国内大报后,他信手拿起近几天的云缈日报,没多久,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昨天上午,代理省长卞子庄在富铜集团调研。……”

“下午,一行人来到杳踪区,先后调研了真道电气……”

“在长虹湖区,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区委区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工作汇报。随后,代理省长卞子庄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说:‘杳踪区大规模居住需求骤然迁入边湖,这在现代城市发展史上,是非常规现象,十分少见。可以说,边湖城市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好这个机遇,建设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个全新课题,需要慎重,再慎重。作为未来的城市居住区,长虹湖区新规划应高度注重宜居、和谐两大元素。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既是人类的普遍梦想,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之殚精竭力!’”

杨心民轻轻放下报纸,摸出烟点燃,缓缓地吸了一口,微拧着眉头默默思索起来。

片刻,透过淡淡的烟雾,他再次扫了一眼桌上的报纸,随即摁灭烟头,提起电话,吩咐秘书道:“让秘书长来一趟。”

第672章 高处着手

没多久,省委秘书长段悟升敲门进来,这时杨心民桌上的报纸已经不见了。

等他走近,杨心民微一颔首,示意他坐下。

段悟升一落座,杨心民即开口道:“这次去天都开会,参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感触很深。三条之中,第一条就强调,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现实情况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在广大领导干部队伍中,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盲带,还有一部分同志认识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党员干部思想建设要长抓不懈,我有个想法,你们办公厅牵头,宣传部、组织部配合,联名组织一个系列报道,好好宣传一下。另外,在常委会议上,我要就这个问题深入地讲一讲,传达中央的精神。”

段悟升是省委大管家,政治敏感性极高,对杨心民此举的用意,他心如明镜,当即答应道:“好的,科学技术事关全省发展大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高度一致!”

杨心民点点头,道:“安排在常委会议后刊出,稿件拿出来后,我要过目。”

段悟升走后,省委组织部部长柳先澄接着进来。坐下后,他递过去薄薄几页纸,道:“名单已经拟好,简要材料附在后面。”

杨心民接过,认真地翻看起来。约十分钟后,他放下材料,抬眼道:“说说看法。”

柳先澄道:“厅长候选人,建议组织部副部长曹罡风,该同志……”

“第二候选人,建议现任常务副厅长济安春同志,……”

“第三候选人,建议……”

杨心民缓缓道:“济安春同志是常务副厅长,在系统内浸淫多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曹罡风同志,党务经验更丰富,建设厅过于专业,对他跨度太大。”

柳先澄只得道:“综合看,济安春同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我提名曹罡风同志,过于考虑干部年轻化因素。”

杨心民道:“缺额的副厅长,由苞茅市王峰同志补上,茶花县桂大英同志,递补王峰。”

柳先澄心里禁不住一阵憋闷,心道你否决了曹罡风也就算了,怎么连副厅长和区区苞茅市常务副市长也直接指定?

杨心民也可能意识到自己有些失当,道:“王峰同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苞茅分管过建设工作,调入建设厅是合适的。桂大英同志长期扎根一线,对发展山区经济很有想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把他调入市政府,有助于苞茅的发展,对贯彻落实两大规划是有益的。”

听他委婉地向自己作出解释,柳先澄顿时心下释然。他立即明白过来,杨心民之所以直接插手王峰和桂大英的安排,是有其特殊考虑的。

他把王峰调到建设厅,其实就是为桂大英让路,好打破苞茅市柏林泉、段玉萍、王峰三人把持局面的现状,实现平衡,以便为落实两大规划扫清障碍。

看来柏林泉危险了,再不老实,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了。

周一下午,闻同主持召开委主任办公会。

会上,办公室主任汇报发展大厦宾馆改制出租及门面房开发工作:“根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我们举办了竞租会,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最后选定怡心湖山商务酒店为承租方。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主要有如下因素,一是他们出价最高,年租金一百二十万,而且每年上涨6%;二是他们承租期最长,第一期期限十年;三是他们愿意接纳六成宾馆职工,而且承诺待遇按公司统一规定走,这要高于宾馆的现有工资水平;四是他们实力强,具备履行长期合同的能力……”

“门面房出租和大厦出租一起,也在竞租会上选定了租户……”

闻同知道,在门面房的租户中,有三家是关系户,包括杭光城的表妹和姚迪毅弟媳妇的娘家弟弟。

杭光城的表妹姓王,她在江映开有一家酒楼,叫得月楼,生意很不错,这家将是分店。

从黎小玉那里,闻同听说杭光城的老婆常往得月楼跑,估计在里面有不少的股份。

姚迪毅弟媳妇的娘家弟弟是医生,他租下门面房后,准备开家私人医院。

这样两件事,本来不必上主任办公会审议,但闻同不愿担嫌疑,杭光城同样也不想担嫌疑。如果经主任办公会通过,那代表的就是集体决策。

首节上一节47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