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505节

闻同的记忆力很好,一听声音马上想了起来,她是省建设厅办公室的李静。那年他到省建设厅争取挂钩扶贫点,结果受到厅办李主任的冷落,当时就是这个李静出于礼貌给他倒了杯水。

受人当众冷落让他十分难堪,李静小小的一杯水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只是年头太久、变化太大才一时没认出她来。

那时候他还是杳踪镇镇长,李静也才二十多一点,如今十年过去了,两人都到了而立之年,外貌变化不小。

闻同热情地微笑道:“你好,李静。”

济安春一面示意闻同落座,一面道:“老宁给厅里送了些龙眼,今天下午刚到,直接从产地摘下来的,我让办公室给你准备几箱。——噫,你认识我们李静?”

闻同笑道:“李静帮过我一次大忙。谢谢二位,辛苦了。”

那个男的是办公室副主任,他道:“闻主任客气,不辛苦。”

出来时,办公室副主任装作随意地问李静:“你和闻主任认识?”

李静是副科长,多年机关浸淫已让她老练无比,莫测高深而又不失真诚地道:“认识,那时候他还是杳踪镇镇长。”

办公室副主任酸溜溜地说:“不错、不错,没想到你还帮过他大忙。”

李静当然不会傻得把当年的情景说出来,含糊地答道:“他是大领导,我没敢当回事,他倒记得这么清。”

办公室副主任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妈的走狗屎运,闻同一句话,足够让她搞个正科级。

酒过三巡,闻同把欧阳索宏交待的情况向济安春作了介绍,又把那份材料复印件再复印了一份交给他。两人在席间边喝边商议,就一些大的方面基本达成一致。

取得欧阳索宏的支持后,闻同迅速做出部署,要求单荣国统一安排省发展大农业联合执法队的调查行动。

单荣国秉承欧阳索宏和他的意图,将执法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规模不等,各自负责一个地市。此次调查采取抽查的方式,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全部查到,非成员抽查面不低于30%。

周一下午,闻同正在和蒋冬葆谈工作,济安春忽然给他打来电话:“闻主任,这周的《规划与建设》,有些特殊信息,我让李静马上给你送一本。”

半个小时后,闻同拿到了《规划与建设》周刊。这份杂志是国家级大刊,地位很特殊,其权威性得到行业公认。杂志封面上的内容提示中,一条“慎行无标底招标”红色大标题格外醒目。

闻同打开正文,先看作者,是国内一位具有半官方背景的权威专家。文章洋洋洒洒长达四页,旁征博引,剖析利弊,最后以不容置疑的权威语气宣布不宜采用无标底招标方式。

第二天下午,沙建洲终于在材料上批示道:我意需慎重,根据经验,无标底招标方式问题很多,短期内不宜采用,或先行择一县试点亦可。另外,评标委员会向招标人推荐中标候选人,或者现场直接确定中标人,宜根据实际情况由招标人自行选择,此是法律赋予之权限,不好统一约束。以上妥否,请省长办公会议审议。

他的批示,实际上和此前卞子庄“谨慎、稳妥原则”的批示一脉相承,相互呼应。

杨心民希望对重大项目监管进行整顿改革,甚至在批示中罕有地具体点出几个方面。按说到了这一步,省政府很难有闪展腾挪的空间,但沙建洲愣是火中取栗,以“短期内不宜采用”或“先行择一县试点”予以应对。

他的意见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让无标底招标及招标现场确定中标人这两项措施无法落实,不了了之。

在《规划与建设》刊出《慎行无标底招标》文章的第三天,一个由十余人组成的专家考察组高调抵达云缈省。

考察组来自天都,目的是考察调研云缈省规划建设工作,其成员全部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到达江映后,考察组先和省政府举行会谈,阐明此行目的,要求省政府提供协助。省政府指派一位副秘书长配合,协助其安排日程,为其提供便利。

第720章 天都专家,来意不善

考察组分成两个小组开展工作,一组下到地市县区,一组到省直相关部门单位。

省计委统筹全省各项规划工作,对重大项目负有监管职责,被考察组列为第一站。接到通知闻同亲自出面,和鱼明檀、黎小玉等人一起迎到发展大厦楼下。

见面时,副秘书长向带队人介绍道:“李所长,这位是闻同主任,这位是鱼明檀副主任。”

李所长头发花白,满面红光,搭着闻同的手道:“闻主任,好、好、好!”

闻同谦逊地道:“您好,李所长,热烈欢迎您和各位老师来指导工作!”

李所长哈哈笑道:“指导谈不上,我们都是老头子,头发胡子一片白,还是闻主任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哈、哈……”

“后生可畏”本是褒奖之意,但李所长此时的神情语气,却让人颇不是滋味,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讥刺。

对这种表面上端着架子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内心严重失衡的“天都大干部”,闻同不是第一次遇上。他恍如未觉,保持着谦逊平和的表情道:“不敢,各位前辈,请!”

在大厦顶层会议室,闻同先代表省计委致欢迎辞,随后向考察组介绍了总体情况。鱼明檀分管重大项目监管,闻同就安排他具体负责接待工作,全程陪同考察小组。

回到办公室,他找来杭光城,吩咐道:“让办公室给考察小组准备些纪念品吧。”

办公室归杭光城分管,他问道:“大概什么标准?”

闻同说:“他们来头不小,平时没少在国内各地跑动,太少了拿不出手。”

杭光城老练地道:“那就一人两千误餐补助,再加两条烟,每人按三千标准。”

闻同说:“好,就这么定。”

下午调研结束前,李所长作总结性发言,对省计委的重大项目监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对其他工作则不置可否。

当晚的省卫视新闻中,另一组专家在省交通厅副厅长及边湖市副市长等人的陪同下,到边七公路和边湖机场调研。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位专家众口一辞,对工程规划、招投标、监管及建设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不吝言辞地盛赞,带队专家甚至评价为“模范”。

三日后,考察组再次和省政府举行会谈。负责人李所长沿续此前的态度,保持高调肯定,尤其对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评价极高,用上了“完美”二字。

沙建洲代表省政府出席会谈,在会谈结束时,他邀请部分专家组成员列席晚上的省长办公会。

晚上卞子庄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重大项目的监管。杨心民批示的是“我意很有必要整顿改革我省重大项目监管工作”、“请子庄、索宏、建洲同志阅,提出意见,报常委会议讨论”,他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请省政府三位省长、副省长拿出具体意见报请省委常委会决策。

作为省委书记,他虽然决心对不良现象动刀,但不宜在具体政务上公开干预省政府。

待沙建洲阐明意思后,卞子庄道:“请各位发表看法。”

这种引火烧身的事,无人愿意主动往自己身上揽。等了小半分钟,见还没人开口,欧阳索宏道:“几位专家在,还是先听听专家的意见。”

李所长当仁不让,开口道:“贵省政府诚意十足,愿意倾听专业人士的声音,那我就代表考察组谈谈具体意见。关于评标委员会是现场确定中标人,还是推荐中标候选人,这个相关法律并没有作出硬性规定。这就说明,法律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充分尊重了招标人的自主权。结合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建议应该尊重国家法律规定,赋予招标人自主权,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作出决策。不容置疑的是,招标人以及一线人员,更了解情况,更知道如何作出最有利、最正确的决定。”

“关于是否采用标底招标方式,同样,法律并没有作出硬性规定。但目前在国内,标底招标方式占绝大多数,是主流,这就是最有力的依据……”

“我们专家组每一位成员的经验都十分丰富,在这个领域的造诣很深,一部分人还参与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等几位专家相继发表完意见,沙建洲道:“感谢各位的指导,你们的意见十分宝贵,很有益,对我们决策帮助很大。我主管全省建设交通方面的工作,时间不短,实践出真知,很多想法和各位是相通的,基本赞同各位的意见。”

既没有人出言赞同沙建洲,也没有人表示反对,大家都无一例外地保持沉默。卞子庄不得不开口,问欧阳索宏道:“索宏副省长的意见呢?”

首节上一节505/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