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574节

稍一沉吟,他道:“电动汽车项目落户江映开发区写进了江边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省委常委会议也形成了决议。”

梅仲然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话,规划和决议也是可以提请调整的。”

闻同道:“这个事情,需要班子集体作出决策。实际上,项目的决策权在于企业,未来到底能不能落户省内都还是未知数,同样需要我们全力去争取。”

他这都是鬼话,谁都知道他在杳踪工业园具有崇高的威望,那些企业对他异乎寻常地尊敬。只要不是有明显的差异化条件,真道电气肯定会听从他的意见。

卞子庄当然清楚这一点,问道:“你说说个人意见。”

推车顶壁,闻同被逼无奈道:“刚才梅书记说到对江映的感情,作为守土边湖的一员,我同样对边湖怀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土生土长的真道电气,边湖人民都把它看得象亲生儿女一样,渴望把它留在家里发展。”

卞子庄没作任何表示,转向欧阳索宏问道:“索宏的意见呢?”

欧阳索宏本心是希望两大项目一家一个的。他是从江映上来的,对江映有着天然的感情。另一方面,江映建设中央商务区、打造经济中心是他在任书记时首次提出的,他非常希望看到梦想变成现实。

两大项目任何一个落户江映,都会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给其经济中心定位赋予实质性内容。

但心腹爱将闻同的感受他不能不顾及,道:“我看还是先议到这里,会后进一步研究。”

卞子庄知道他是要单独找闻同谈,就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看到大家为发展治地经济而不懈努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我很欣慰。那就先到这里,散会。”

他说是欣慰,实际上不满谁都感受得出来。但闻同顾不了这许多,如果他答应让出真道电气的电动汽车项目,回到边湖将难以面对上上下下。

中午欧阳索宏把闻同叫到建工大厦一起吃饭。

包间是特设的,座落在大厦北面,窗外宏大的市民广场一览无遗。

东北位置的城市蓝宝石小区就如同她的名字,点缀在广场一角,令整座广场赫然华贵起来。

因为是炎热的中午,边上好几摊地方又在大规模地施工,因而游客不多,让广场多少显得象是豪门深宅中的盛妆怨妇。

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欧阳索宏端起高脚玻璃杯向闻同略一示意,轻啜一小口红酒,看着窗外深情地道:“这个地方,我看着它一步步地变化,你也看着。认真说起来,镇开投能有今天,这里是起点,是扬帆万里的基础。你说句实话,真的不看好中央商务区?或者说对让这里繁华似锦缺乏热情?”

这个问题让闻同万分为难,实话肯定是不能说的,但一味地虚伪推搪也肯定是不行的。

第820章 拿出点有效手段

闻同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慨然道:“边湖是从零开始建设中央商务区,而江映和市民广场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各种资源的供给要充足得多,没有任何人有理由不看好它。”

觑着欧阳索宏的脸色,他又说道:“虽然提出来江边经济走廊上两极并进,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不敢希求完全的公平对待,但是给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总是可以的。否则,受到伤害的才真正是全省利益,而不是刚才会上口口声声提到的‘全省利益’!从另一方面讲,项目选择在哪里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肯定是从综合利益最大的角度去考虑。如果采取或明或暗的各种行政手段强逼它,不说能不能达到目的,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极大不尊重,后果是极其恶劣极其严重的!我们总在说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又下定决心搞试点,结果带头不遵守甚至破坏规则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他话里说的采取或明或暗的各种行政手段,意指省里采取各种非常规手段强行要求真道电气把电动汽车项目放在江映。

闻同激烈的态度出乎欧阳索宏的意料,反倒一下子让他受到很大冲击,令他陷入思索中。

许久,他轻叹一口气道:“边湖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区位硬件,更在于你一直以来坚持的软环境。杳踪工业园的企业也好,新加坡企业界也好,甚至于国内外的不少企业,他们信得过你。而现今的江映,大手大脚地丢弃了不少好的东西,——唉,不说也罢!”

一瞬间,闻同觉得他苍老无力,不象一个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省长,倒象一个慈和的长者。

他惶惑地站起身,急切地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欧阳索宏摆摆手,说道:“是我狭隘了,你不用解释,我明白。对你,我、班书记、杨部长、陈书记、中央领导,还有许许多多的领导,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爱护的,都希望你一往无前坚强地走下去!”

停了停,他接着道:“唉,不过,这件事情,再想递补江映恐怕做不到。”

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落得个不顾全大局、不尊重省委书记办公会议,加深和省委书记卞子庄裂痕的结果,让闻同郁闷难消。

扫兴的事一件接着一件,他回到边湖一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下古子平就来汇报虚湖小城暴力事件遭到媒体曝光。

曝光此事的媒体是时报,但记者不是况鲁然,和她没有任何关系,是其他记者从到天都上访的重伤业主家属那里得到的消息。

时报影响力很大,事情一见报举世皆知。

国家信访部门迅速作出反应,当天就向省里发来函件要求妥善处理。

省委宣传部很生气,特地打电话到市委宣传部,责问缘由。

听清始末,闻同问道:“记者事先有没有来实地采访?或者电话方式?”

时报记者不但潜入虚湖小城实地暗访,回天都后还打来电话采访长虹湖区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办公室和市委宣传部。

三部门均三缄其口,称不清楚,托辞如出一辙。

市委宣传部接电话的人更是极其不负责任,连向领导汇报一声也没有。

古子平不敢说实话,找借口道:“这个我倒没去关注,注意力放到善后上了。省部已经向上协调过两次,请求控制一下,不要扩散。上面两次都没有同意。报社那边态度异常强硬,始终不同意我们禁止转载的要求。”

闻同耐住性子问道:“不同意的理由呢?我是说上面。”

古子平硬着头皮说:“省部反馈说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原因,国家正在高调开展治理活动,宣传工作要跟上形势,合上拍。”

闻同问道:“你现在是什么意见?”

古子平一阵阵头痛,道:“已经有不少网站转载了,目前很难有好的办法,只能等待,上面总不可能一直听之任之。”

这件事一直是由苗长刚处理,闻同道:“苗市长能处理好。”

事情发生以来,无论倪正林还是省政协李主席都没有找过闻同,闻同自然不可能反过来去找他们。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们肯定在想尽办法救火。只是从情况看,效果并不好。

网络时代真是让人防不胜防,他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才发现,报道已经被转载得铺天盖地。

在虚湖网论坛,原本已经沉寂下去的几个热帖又被人顶了起来,再次引来无数跟帖。

他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十几个网页,诅咒谩骂的话居多,一部分可能是过于敏感,被网站给屏蔽掉了。

忽然,他注意到有个叫“边湖浪子”的网友很特别,留言不多,但内容颇有深度,隐隐引领着网友留言的方向。

看到边湖浪子的留言中有一句“不求更好,但求不更坏”,他忍不住用网名“我爱边湖”回复道:不要那么悲观,事情在不断朝好的方向发展。

谁知,也就是半分钟的时间,边湖浪子回复道:很羡慕你的冷静,很佩服你的乐观!

果然他的判断再次得到印证,边湖浪子的确是论坛红人。不少网友纷纷跟随他回复闻同,清一色是冷嘲热讽,个别甚至斥之以“白痴”“弱智”。

不用说,这些网友中年轻人居多。他苦笑几声,一点鼠标关闭了网页。

第二天,除了十几家地方报纸转载报道外,主流媒体无一参与。

首节上一节574/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