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618节

中午下课后,施行芳在教室门口等闻同,请他去校外吃饭。往日这个时候都是成群结队地活动,现在只有他和施行芳两个人,让他百感交集。

施行芳没邀他去食堂,是不想碰到其他学员,免得难堪。

边湖这边总算暂时稳定下来。长虹湖国营农场发生夜袭事件后,一开始政府态度异常强硬,铁腕处理分场职工的诉求,不惜动用警力为国际体育休闲主题公园开路。

但失去耕地面临生存威胁的职工空前团结,一不肯在协议上签字,二不肯领取补偿金。

被迫无奈,苗长刚、赵永海、郭散义紧急协商后作出让步,决定由市、区两级追加补偿金,补足差额部分。

但职工依然不同意。失去土地就失去生存依赖,补偿金犹如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再说政府追加补偿金只是针对耕地,并没有考虑房屋拆迁。通隆物业对房屋拆迁补偿给得太低,离安置房价格差得太远。

郭散义火了,授意区公安局用警车把几名领头的职工“请来协助调查案子”,这才镇住局面。大部分职工选择了屈服,陆续在协议上签字,同意领取补偿金。

时报那边态度终于有了变化,不说发报道,但也没有明确承诺放弃。

不过褚文渊的案子却遇上了一点麻烦。省里一位领导的电话,让苗长刚悚然心惊。

“真没有想到,事情很不简单!褚文渊提交通局长不是他的主意,听电话里的意思,是戴皎洁的要求。”苗长刚面色凝重地道。

“她的要求?”金光明诧异地问道。

苗长刚点点头,苦笑道:“电话说,处理要谨慎,再谨慎!”

不干则罢,干就干到底,金光明想了想道:“那再从其他地方着手!”

金光明自信没有授人以柄,但苗长刚不一样,边湖地利房地产公司捐建的苗家村小学和“苗宅”始终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

虽然有人帮他把利剑拴牢,但再牢终归不是在自己手中掌控,如果把对方逼急了难保不会绳断剑坠。考虑再三,他道:“注意一下分寸,策略一些。”

金光明行动迅速,相继安排两队人马分赴富铜集团和义南县。派往富铜集团的调查组由一位从省委新调来的纪委副书记老鲍带队,到义南的调查组由案审室丁主任带队。

鲍副书记来边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金光明即将留下的空缺。因此他心理上很有优势,一到富铜集团就对接待的集团纪委书记提出,要求企业配合调查组调查五金配件采购业务。

集团纪委书记态度很好,但话却说得绵里藏针,总而言之一句话,要调查组拿出市委办、市府办的书面通知。

听说市纪委的通知在这儿不起作用,鲍副书记倍感脸上无光,冲动之下当场发作。

他不发脾气还好,一发脾气更糟糕,集团接待的人找借口一个个全走了,把调查组晾在会客室不理不睬。

调查组副组长见势不妙把他叫到一边提醒说,以前市纪委、市审计局来这里调查审计,都是由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作出决议,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专文通知的。

到这个时候鲍副书记才认识到包青林的厉害,就连市委书记、市长也要充分尊敬他,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副书记所能比拟的。

他只得夹起尾巴灰溜溜地回市里向金光明复命,请求帮助。

金光明其实是知道有这个惯例的,他没有在事先说明,就是因为看不惯这个从“省委”下来的副手,有心杀杀他的锐气。

抚慰鼓励几句后,他安排鲍副书记以市纪委名义向市委提出申请,请求常委会议批准。

再到富铜集团的时候,鲍副书记憋着一口气,不但深挖集团五金配件业务,还悄悄把触角往其他方面延伸。

金光明、苗长刚的意图是调查季家兄弟的五金制造公司,找出让闻同难看的证据,并没有要求他扩大范围。

在闻同的关照下,季家兄弟放弃黄沙生意转行开设五金制造公司,供应富铜集团。不愁销路的生意自然好做,五金制造公司从无到有,现今一年销售额有一千多万。

两兄弟生意越做越象样,公司并没有因为有富铜集团这样的关系型超大客户而怠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所以不但成为富铜集团五金配件的稳定供应商,还成功从杳踪工业园拿到不少订单。

这次富铜集团十分配合,专门成立了一个包括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在内的工作衔接小组,由集团纪委书记牵头。市纪委调查组索要资料,查看实物,约人谈话,衔接小组无一不照办,一句多余话也没有。

不过让鲍副书记失望的是,调查组一群人加班加点忙活了一周,结果一无所获。不但季家兄弟的五金制造公司和富铜集团的账目往来清晰,业务操作规范,其他五金配件供应商的情况也是如此,延伸到其他方面的调查也没能取得任何有价值的收获。

他猜测窍门可能在五金配件供应商的账上,向金光明提出扩大调查范围,但被金光明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慢说季家的五金制造公司注册地在江映,调查人家要迈过许多障碍,就是人家同意接受调查,你能见到真实的账?

第880章 再出意外

不用别人说,再查下去老鲍自己都觉得无趣,主动结束了。

不过这个时候富铜集团不答应了,把调查组调阅什么资料,查看什么实物,找谁谈话,询问了解什么内容,一一地列出来,附在市委办、市府办的联合专文通知后面一并递到市委市政府,要求调查组作出解释。

联合专文通知只提到调查五金配件业务,调查组却擅自扩大范围,并且事中、事后也没向市里和富铜集团告知,完全是老鲍在“出一口气”。

往轻里说调查组是自作主张,违反组织纪律,往重里说就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

苗长刚、赵永海、金光明被搞得下不了台,不得不亲自给包青林打电话致歉。没几天三人还特地找了个由头,一起到富铜集团调研,以正视听。

和老鲍的灰头土脸不同,丁主任牵头的义南调查组马到成功,一举完成了金光明安排的任务。不过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心情比老鲍好不了多少。

兰蕙芷在认识闻同以后,妻以夫荣,过的一直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富贵生活,事事都顺心顺意。以致闻同仕途骤然生变,她一时难以适应,感觉一片茫然,束手无策。

在市委大院,虽然人人看见她还是一样地尊敬,但她总觉得和从前不一样,气闷得很。以前她一般两周回一次义南,现在是一周一次,停留的时间也更长。

兰树林见女儿心事重重,劝慰道:“要不去问问刘老师,请他卜一卦?”

人在落魄的时候,特别需要心理安慰。兰蕙芷心里一动,记起刘老师对闻同的预言,“三十五到省级,四十前到天都,不惑之年封疆,五十前成大事”,问道:“请他的人多吗?”

兰树林说:“多,当然多。还办了易经学习班,有老干部和退休老师,也有没退休的,都向他学。不过他老习惯不变,不轻易给人卜卦,主要是帮人宽心,就是心理指导。这是你小妹说的,我哪里知道这个说法。”

“不知道他给不给算。”刘老师的脾气兰蕙芷耳闻过,不是谁上门都接待,同一个人也不是每次都接待。

兰树林告诉她,有一次县委书记李斌的爱人请他卜前程,他就是不答应。

兰妈妈道:“看人,你去了他肯定算。我和你爸爸每次去看他,他总要说到你。说你是星宿下凡,有福之人,将来贵不可言。”

兰树林催促她道:“去准备东西,拿一对烟,一对酒,再准备两筒湖西特供茶,封一只红包。他爱喝茶,特别是湖西产的茶。”

刘老师住在文化馆后面的小院子里。兰蕙芷刚坐下,他指着旁边木桌上的一幅字笑道:“小兰你不用问,我早准备好了,等干了你带走。”

兰蕙芷侧身去看,一张一尺见方的宣纸上墨迹半干,显然不是刚刚写出来的,但肯定也不会太久。

这个季节空气潮湿,用毛笔写出来的字没有一个多小时干不了。她心里暗自诧异,难道真有能预知来事的人?

“贵人半时至,诚心问夫运;心中怀善念,大志为苍生;恶浊犯紫色,重霾掩柱石;平地一声雷,云开日自出。”她心里默默念着宣纸上的偈语,不断地为丈夫祈祷。

兰树林文化不高,隐隐约约能看出偈语的意思,见女儿脸色转忧为霁,他满脸堆笑道:“刘老师,等云开日出,一定来谢你。”

首节上一节618/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