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30节

古人说伴君如伴虎,他现在是希望赵一局长关注自己,但又担心自己不小心无意中惹赵一局长不高兴。

董昕主任冷静一会儿后,用电话把马志兵副总经理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现在那个收费许可证是最关键的东西,必须尽快落实好。如果这个证办不下来,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于流水,更没有办法在赵一局长面前交差。

想到这里,董昕主任突然想起了与龚仲争执时他的提醒,不禁有些后悔当时没有重视龚仲的建议来。

不一会儿,马志兵副总经理进来了。董昕主任立即将自己刚刚被赵一局长叫他去问话的情况告诉给了他,然后担忧地问道:“马总,你去物价局那里办得怎么样了?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办下来!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办下来!否则我们就交不了差了。”

马志兵回答道:“我找了人,托了一下关系,应该没有问题。据对方说,这一周之内肯定能办下来。只是可能要一笔费用,毕竟现在是补办手续,不打点一下肯定是不行的,这也是行规。”

董昕主任回答道:“只要能够顺利办下来,钱的事好说,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马志兵开心地说道:“这样就好办了。请老板放心,我保证一周之内把那个许可证办下来。”

其实董昕主任不知道的是,这个收费许可证已经办下来了,现在就放在马志兵的抽屉里。

马志兵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在董昕主任面前表功,让领导感受到工作的难度;二是想搞一点零用钱用,毕竟现在福利差手头紧得很。

马志兵的这种做法,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也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多年来习的惯性。他们只要是出去办事,都会采用这种办法,一方面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同时增加一点零用钱。

龚仲调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后,很快就发现了这种习惯的做法,立即尽自己的能力进行了抵制。

在路遥主任负责时,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制。但树大明主任负责后,这种现象有所抬头。到了董昕主任全面负责后,这种习惯性的做法发展到了极致。

一时之间,机关后勤保障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大家都乐于采购乐于外出办事,而不愿意呆在家处理内部行政性事务,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第六十章 旧事重提(1)

就这样,由董昕、马志兵等人背后策划草拟的,经龚仲出面发布的《关于实施正气园车辆管理办法的通知》引起的风波,在局党组的支持下慢慢平息了。

对于这个停车管理办法,江南局大部分干部职工还是很有意见的。但胳膊又怎么能够扭过大腿呢?他们除了心理不服外,只得老老实实按这个办法停车交费。

还有部分干部职工如龚仲等人不愿意交费的,就将车停到院外周边的马路边,或其他小区免费停车区。江南局机关大院停车难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董昕主任为此得到了赵一局长的肯定。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老百姓就是这样简单,只要有制度规定,他们不管是否心服,他们一定会按制度办事,一定是制度的真实执行者。这并不是他们的思想境界高,而是他们没有违反制度的能力。

违反制度规定的,往往是那些制度规定的制订者。

不管是在什么单位什么地方,那些真正不执行制度规定,违法违纪的往往都是那些当官的,都是那些手中有权的,都是那些在台上说得冠冕堂皇的,都是那些台前一个样幕后一个样的人。

却说这天晚上八点多,龚仲从外面锻炼身体回来,在江南局大院遇到了以前的老财务处长方圆与老婆。此时方处长已经退休几年了,他们俩老口子正在院内散步。

龚仲主动上前招呼道:“方处长,您好啊!好久没有看到您了!”龚仲边说边拉着他的手,同时与方老处长的老婆打一下招呼。

由于方圆不懂财务,担任财务处长期间,当时的副处长树大明没少给他难堪。那时财务上的问题,方圆处长主要依靠马建设科长。马建设也就是那时在他的关照下,后来才被提拔上来的。

那时,龚仲刚刚从白水局调到财务处,方圆给予龚仲只是一般的关照。

但对于老同志,龚仲却是非常的尊重。他与其他机关干部不一样,平时与那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亲热得很,只要是路上遇到都主动招呼;与那些乡下来的打工人员也走得近,尽自己的能力关照他们。

就是单位上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特别喜欢与龚仲打交道,以前刚刚调入财务处的伍丹青、那玲珑就与龚仲关系特别好,龚仲没少在工作上给予她们关照。

但龚仲有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与单位的领导离得远,与那些处长们接触也不多。这并不是龚仲不想与他们打交道,而是龚仲感觉没有必要为了与他们打交道而不要自己的尊严。

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干部职工的交往是有潜规则的。那就是处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打交道,科级干部与科级干部打交道。

如果你是一位想要进步的科以下干部,你就要厚着脸皮不要尊严,做好“热脸贴冷板凳”的思想准备,主动去与那些处级干部特别是局党组成员交往。

就如赵一局长的前任杨文局长,他在位时龚仲从不找他,路上遇到也只是礼节性打个招呼。那时的杨文局长对于龚仲的这种招呼,有时是“哼”一下,有时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点一下头,有时则只当没有听见理都不理睬。

而有些想上个台阶的人,则钻山打洞,绞尽脑汁,让杨文局长感觉他们象亲人一样。如那时的董昕是一位科长,就与杨文局长亲切得不得了。路上遇见要停下来说半天话,甚至还可以相互拍拍肩膀以示亲热。董昕就是那时被杨文局长赏识,被杨文局长亲自提拔为副处长的。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杨文局长退休了,以前那些对他恭恭敬敬,让他感觉到象亲人的人陆续离开他了,就是曾经被他赏识并提拔上位的那些处长也在他面前变脸了,让他饱尝了“人走茶凉”的味道。

如现在董昕主任看到杨文局长时,就象龚仲以前遇到杨文局长一样,最多就是礼节性的招呼一下,再也不会停下身影与他说话,更不会与杨文局长拍拍肩膀以示亲热了。

而现在龚仲在路遇上杨文局长时,他们则可以相互拍拍肩膀,能够停下来说些话了。

杨文局长对待龚仲的态度,就如他在位时对待董昕他们的态度一样,感觉到龚仲确实是个不错的同志,懂得尊重他人,他不禁感觉有些遗憾当时没有发现。

只是杨文局长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现在他的身边还是象以前在位时那样前呼后拥,他又怎么会与龚仲这样的人说话拍肩膀。

日久见人心,路遥识马力,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只有在走了以后,茶才会慢慢变凉;一个人只有失去了什么东西,眼睛才会慢慢变明亮。

所以我们的领导们,一定要心明眼亮,一定要明白一个人“不求你时对你好才是真正的好”的道理。那些成天围着你身边转的人,并不一定内心对你真正的好;那些在你面前不卑不亢但又不失尊重的人,也并不一定不是你的朋友。

方圆老处长也如其他很多领导一样,当然也饱尝了这种“人走茶凉”的味道,见识了“冰火二重天”的世界。

现在见到龚仲这样热情招呼自己,一时之间不禁感慨万端。

对于龚仲的为人与能力,虽说当时一起工作时没有及时发现,但现在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是啊!是有好久没有看到了。有时间没有,咱们一起走一走?”方老处长主动邀请道。

“当然没有问题!老领导!”龚仲立即回答道。

就这样,龚仲就陪着方圆老处长老两口在正气园周边的马路边走了起来。

龚仲知道,方圆老处长肯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陪他走一走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在龚仲的记忆中,方处长在位时虽说没有重点培养自己,但生活上还是很关心自己的。那时自己刚刚从白水局调到财务,与老婆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方老处长有一次与龚仲谈心时,就曾对龚仲开玩笑地说道:“现在工作调动太难了!调一个老婆比找一个老婆难多了!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找我哟。”

龚仲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方圆处长的这个玩笑与承诺,也许只是他一时开心而说的,也许说过之后就很快忘记了。但不管怎么样,方处长毕竟在口头上这样关心过自己,总比那些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不闻不问,只知道安排自己做事的领导强多了。

因此,虽说现在方老处长退休这么多年了,他那一时开心口头上的关心龚仲还是记忆犹新的。

他们二人默默地走了几分钟后,方老处长问道:“现在你工作怎么样?老婆调过来了吧?”

由于不知道方老处长到底想说什么,龚仲也不好主动提出话题。这一方面是对老同志的尊重,另一方面,是担心祸从口出。

毕竟现在的江南正气管理局,议论是非是绝对的禁忌。特别是与老同志说话要小心点,他们现在退休了没有任何顾及了,如果有什么话让局领导知道是从自己口里传出来的,那就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了。

龚仲微笑着回答道:“工作上还是老样子,主要是做办公室工作,同时也做一些财务管理上的事。我老婆已经调过来了,谢谢老领导关心哟!”

首节上一节30/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