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仕途 第19节

江帆解释道:“不搞面子工程,并不是我准备要当个庸官,而是现在对我来说是不合时宜。我不了解亢州的市情,不熟悉基层工作,所以不能盲目烧火。”

江帆看了一眼他俩,接着说道:“我不是周林,周林在三源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所以他来亢州敢搞富民计划、敢搞蔬菜工程,我暂时什么都不能搞。这是其一,其二不越权,对我来说不越权都不够,还要当好小学生,这是我真心话;其三就是不拉帮结派,眼下对于我来说没有派就是最大的派。四自也不用我详细解释,你们也都能听明白的。”

“您太谦虚了。”彭长宜说道。

“我不是谦虚,我是发自肺腑。我不但要向樊书记和王部长学习,还要向大家学习。遇事多请教,多学习,没有一个教师会拒绝学生的提问的,就是基层的同志都比我懂得多了解的多;”

彭长宜觉得江帆很有自己的思想,他也是这么做的。上任后,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熟悉工作和“学习”上,没有烧过一把火,工作中,他不但不越权,即便是政府日常工作都主动向樊文良请示汇报。

他十分清楚自己是多么的脆弱,就像刚刚在温室孵出来的雏鸡,没有一点抵抗风雨的能力,只能夹紧翅膀,慢慢长大。

但是,不拉帮结派不等于他是孤家寡人,不“烧火”不等于他没有自己的抱负。彭长宜相信,江帆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未来执政的岁月里,他是不甘于碌碌无为的。

江帆将成为亢州历史上代理市长时间最长的一个,这一年,无论是他的履职技能还是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都将是最脆弱的时候,稍不小心,代市长这顶官帽就有可能易主。

常常听到有人说,名利是身外之物,那是在你没有的情况下,一旦你真正拥有过又突然失去,那种心理落差和挫败感会影响人的一生。

江帆又说:“我知道一味求稳不干事也不行,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干应该干的事,不然没法向全市人民交代。”

第23章 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事实上,江帆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没有哪项工作是明显带上他个人印记的。

彭长宜端起酒杯说道:“您处在权力的巅峰上,却能甘当小学生,在这一点上,长宜将终身向您学习。”

“还有我。”丁一也学彭长宜的样子端起酒杯说道。

冷不丁主政一方,这段时间的滋味只有江帆自己知道,今天能和彭长宜、丁一在一起畅饮畅谈,而且两人又共同举杯敬他,他很高兴,三只酒杯就碰到了一起。

彭长宜说:“如果周林能像您这样明白,他勤恳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会有那样的结果了。”

对周林的落选,彭长宜一直都感到很惋惜。尽管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可能参与了某项“阴谋”,他心里一直愧疚,毕竟周林是个肯干事的官员。

江帆说:“我不好评价周林同志,但我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打败你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从选举结束后,上级纪委收到好几封举报他的信件。”

彭长宜笑了一下,说道:“有人说,西方国家的官员是因丑闻而落水,中国官员是因落水才有丑闻,也许,这就是中国特色吧……”

这时,江帆突然发现,丁一几乎没怎么动筷。他说:“是不是这菜不合你的胃口?”

丁一说:“还可以。”

江帆笑了,说道:“口气有点勉强,按我的理解,‘可以’应该不是‘好’,也不是‘不好’,而是好的最低档,不好的最高档。不是‘行,’也不是‘不行,’而是行的最低档,不行的最高档,总之是勉强。”

彭长宜也附和着说:“对,这种勉强在尺度之上,接近于底线,所幸的,还算在底线之上,但是人家丁一比较善解人意,人家说‘可以’,没给您用‘可以吧’,或者‘还可以吧’就不错了。您呀,也就别抠字眼了。”

丁一“咯咯”的笑出了声,她知道自己辩驳不过他们,就说道:“两位领导的思辨能力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丁一的俏皮把江帆和彭长宜逗得哈哈大笑。

江帆继续跟彭长宜说道:“长宜啊,你在适当的时候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了。”

彭长宜知道江帆指的是什么,就笑着说道:“我资历不够,顺其自然吧。”

“你年轻,有学历,又有很好的工作能力,差不多该下去锻炼锻炼了。要知道,‘有基层工作经验’这句话将来要是写在你的档案里,对以后从政是很有帮助的。我看王部长对你也比较器重,适当的时候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

彭长宜“嘿嘿”笑了两声:“跟您说句实话,因为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所以还从没动过这心思呢。”

江帆笑了,说道:“有句话怎么说着,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吗?”

“哈哈。”彭长宜笑了。

这是从儿时起就熟知的一句话。眼下尽管他和江帆都带“长”,区别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尽管彭长宜嘴上说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官场之中的男人来说,没想过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官场更能突现权力的至高无上和诱惑无穷的了。同样,也没有什么能比官员更知道和熟悉如何使用和赎买权力的了。男人对权力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女人的兴趣。

江帆又说道:“长宜,我知道你可能对我的建议持不屑的态度,但是别怪我俗,在馅饼砸在我头上之前,我也会跟你一样这么说的,但是,我现在不会这样说了。如今的官场,就是政治的运动场,投身其中的选手们希望夺冠,希望出人头地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我鄙夷那种不择手段削尖脑袋甚至不惜踩着别人脑袋往上钻的人。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适当的推销自己也不是不光彩的事。因为你只有将自己融进这个圈子,才有可能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所以适当的‘跑跑’还是应该的。”

好多年以后,彭长宜都在回味江帆的这段话,某种程度上说,他是认同的,而且关键时刻也是这样做的。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读在职研究生的事吧?”江帆说道。

彭长宜点点头,“记得。”

“对于樊书记和王部长甚至更早时期的干部,政治需要的不是学问,不是才华,需要的是行政能力。那个时候的干部只要在大风大浪锻炼过,行政执行能力强就行了。但是以后培养选拔干部的标准将会是专业知识化年轻化了。因为我们要搞改革开放,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后还要复关,还要跟国际接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这是江帆第二次提到继续充电的事,而且进一步阐述道理,彭长宜很感激。

在机关里,要说谈得来的,也就是江帆和卢辉了。显然,跟江帆更能做到心思相通。那种畅谈的快意总是让彭长宜感到身心愉悦。

他发自肺腑的说道:“跟您在一起,总能丰满我的内心,让我能够认清自己,督促我进步,我谢谢您!”说着,一杯酒一口喝下。

江帆也有些激动,他也喝干了杯中酒,说道:“长宜,我要感谢你,总缠着你不让你回家,弟妹都对我有意见了。说真的,以前你们都下班了,整栋楼里除去下面值班的只有我一人在,真是既空虚又无聊,那段日子多亏了你,还有卢辉。现在忙起来后,感觉充实多了。今天仗着酒劲,我说一句话,以后用到我时候尽管说,尽管目前在亢州我是人微言轻,但是在班子里还是有一票的。”

彭长宜知道,江帆把话说到家了,他赶紧说道:“长宜以后还仰仗您多提携多指教。”

江帆说道:“你目前有王部长用不着我提携。我刚才跟你说也是这个意思,换届之前,全市干部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你心里该有个数,这是个机会。”

第24章 爱唠叨的妻子

江帆这话说的很有深意,以至于让彭长宜的心动了一下

“跟您说老实话,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琢磨过,眼下我资历浅,的确是没有说话的资本。卢部长都副了那么多年了,不也没有提任何要求吗?”

江帆听他说起卢辉,就说道:“卢辉的未来不会错。你能这样评价自己很好,无论怎样,要求进步的意识你还是要有的,另外抓紧报考一个研究生,咱们和那些老干部们比,恐怕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历了。”

彭长宜点点头,端起酒,向江帆示意了一下,说道:“还望多关照。”说完,自己喝干了。

丁一显然对他们的谈话不感兴趣,她起身说道:“我出去看看夜景。”说着就走了出去。

看着丁一的背影,江帆换了一个姿势,突然说道:“我很喜欢丁一的性格,安静,淡雅,稳重,温柔。”

如果换了别人这样评价丁一,彭长宜不会往心里去,但这话从江帆的口中说出,他的心里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不知为什么,自从给丁一接风的那天晚上,彭长宜就从江帆看丁一的目光里,读到了喜爱的含义。仅凭这些还不能断定江帆对丁一有意思,要是联想到江帆正在闹离婚,他就不得不往这方面想了。

首节上一节19/1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