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暗战:征途 第1411节

意识到这老家伙估计要出来了,赵德三便悄悄离开了门口,迅速的下了宿舍楼,躲到了一棵粗壮的松柏树后面,片刻后,就看到郑秃驴腆着大肚子春风得意的从宿舍楼里走了出来。

奶奶的!早晚把你弄下台!

赵德三躲在树后挥了挥拳头,暗自咬牙切齿地说道。等郑秃驴离开建院后,赵德三准备回童小莉的宿舍里去问个究竟,可当他还没走到楼下,电话就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又是邱启明的电话,或许是因为刚才郑秃驴与童小莉在房间里啪啪啪的声音让他心里产生了一股不浅的醋意,赵德三接通了电话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急什么呀,我正准备给你打呢!”

听到赵德三的声音有些不耐烦,邱启明先是愣了一下,接着陪着笑说道:“呵呵,老弟,怎么样?忙完了没?”

赵德三感觉到自己因为一时的无名之火不应该对邱启明发,于是缓和了语气说道:“不好意思啊,邱老哥,工作上遇上了点困难,有点烦躁。”

邱启明有求于赵德三,自然不会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他翻脸,反倒是笑呵呵地说道:“没事,没事……”停顿了几秒,又笑眯眯地说道:“不知道老弟现在忙完了么?”

赵德三平复下心情,语气温和地说道:“刚忙完。”

邱启明呵呵的笑了笑,说:“那老弟要是方便的话现在就过来吧?今天好不容易请到了贺部长,你可一定得来呀。”

赵德三轻轻笑了笑,看了看表,也七点多了,便说道:“那行,我现在就过去吧。”

听赵德三说马上要过来,邱启立即笑吟吟的说道:“好的,好的,在闲居楼,我等你啊。”

挂了邱启明的电话,赵德三在当场愣了片刻后,决定先去参加完邱启明这个饭局再说,毕竟自己收了邱启明两万块钱,答应了尽量在竞争副局长的事情上帮他一把,而且贺丰年那边一开始也是邱启明通过自己表达了他的想法,既然邱启明已经请到了贺丰年吃这顿饭,要是自己不出席的话从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于是,赵德三决定先把找童小莉的事往后放一放,吃完这顿饭再说。

赵德三从宿舍楼前走到了停车场上,驱车前往贤居楼了。

到邱启明包下的那间包间时,赵德三朝里面看去,邱启明正一个人坐在里面一脸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

仔细扫了一眼包厢里面,见这是一间很豪华的包厢,面积足足有三十个平方,里面摆着一张直径两米的原型餐桌,餐桌上铺设着一层金黄色丝缎质地桌布,显得很有档次。

包厢四周墙壁上辅以名贵壁纸装饰,在包厢入口处旁边有一扇三折的海南黄花梨木镂空雕刻屏风,餐桌顶部是一盏悬空水晶吊灯,粉饰的天花板上点缀着精致的手工木质雕刻,使得整个包厢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奢华的贵族风格,虽然贤居楼的不算是一家很大的饭店,蚕食这包厢里的装修却是这么考究,显得很有档次,在这样的地方宴请贺丰年,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赵德三走到门口,轻轻在门上敲了敲,听到敲门声,邱启明这才回过了神来,一看是赵德三来了,立即笑盈盈的起身走上前来,一把握住了赵德三的手,一边摇晃一边热情的说道:“老弟你可算是来了,我还怕你不来呢。”

赵德三客气道:“邱老哥看你说的,这么隆重的酒席,我要是不来的话太不给面子了吧?”

邱启明笑呵呵地说道:“不给老哥面子不要紧,关键是不给贺部长面子可说不过去哟,哈哈……”

“哈哈……”赵德三也跟着邱启明忘乎所以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1602章 仕途哲学

本站收录的所有均由本站会员制作上传,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本站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且未直接通过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适用于接到权利人通知后进行删除即可免除责任的规定。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2013 263中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394447秒

icp备案号:湘b2-20100081-3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湘)字11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0]129号

“坐,坐。”笑完,邱启明连忙拉开了一张椅子,尽地主之谊,热情的招呼着赵德三坐下来。

赵德三随即坐下来,半开玩笑地说道:“邱老哥你都亲自把贺部长请来了,上次我请人家贺部长,贺部长说忙着呢,看来说到底还是邱老哥面子大,这事儿老弟觉得我来参加有点多此一举了。”

赵德三这也是句客套话,也是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他根本不想参与这件事,但是上次邱启明来找自己,也是因为自己一时党性意志不坚定,拿了人家的两万块钱,现在是赶鸭子上架,不帮不行了。

虽然官场上各种暗箱操作、各种任人唯亲、各种裙带关系,黑幕重重,但在这个人情社会中,官场上反倒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不履行这条规则。

邱启明听得出赵德三的言外之意,虽说这次贺丰年是自己请来的,但邱启明心里很清楚,这是自己三顾茅庐的结果,如果不是前几天赵德三做中间人给贺丰年打电话说过自己的事情,贺丰年不知道会推脱到什么时候去了,毕竟他知道这次张彪下台在整个西京市乃至河西省的官场引起了极大的风暴,特别是在金钱豹得知回天无力滚那么多机关干部后,一时间整个河西省的官员是人人自危,而且张彪出事所空缺出来的副局长职位,有很多人在暗中竞争,每个竞争者都在拉拢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即便是贺丰年的母亲过寿时邱启明也有幸成为坐上嘉宾,但是一旦牵扯到对贺丰年官位有风险的事情,邱启明的糖衣炮弹也会失去魔力,贺丰年之所以在邱启明三顾茅庐后才决定吃这顿饭,可以说与赵德三脱不开关系:

一来,贺丰年考虑到赵德三是吴敏的亲信,而吴敏又是他很信得过的人,既然赵德三作为中间人在为邱启明活动,这顿饭按人之常情来说应该参加;

二来,赵德三的另一个身份是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兼省委副书记苏晴的‘表弟’,如果不给赵德三面子,贺丰年怕会影响到自己的官位。

在考虑再三之后,贺丰年才答应了吃今晚这顿饭,而且在电话里,贺丰年明确向邱启明提出要求,吃这顿饭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也把赵德三请过来。

邱启明笑盈盈地说道:“老弟你太谦虚了,说句实话,要说面子,还是老弟你的面子大,不瞒你说啊,今天贺部长答应喝这顿酒,可是有一个先决条件的……”

说着话,邱启明神秘兮兮的笑了笑,从桌上拿起拆开的硬中华,给赵德三毕恭毕敬的递了一颗。

赵德三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邱启明,嘴角带着微笑,将烟叼进了嘴里,邱启明的火便送了上来。

赵德三连忙稍微递了一下头,点着烟,吸了一口,眯着眼睛笑呵呵地问道:“哦?什么条件啊?”

“不瞒老弟你说,今天要是你不来的话,这个饭局也就泡汤啦。”邱启明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说道,说完感觉是如释重负啊,如果今天赵德三真有事不能来的话,那贺丰年一来看见赵德三不在,两个人的饭局肯定没什么气氛,而且自己没办好贺丰年交代的事情,哪还好意思求他办事呢。

尽管赵德三听到邱启明这句话,知道他不是在刻意恭维自己,心里非常受用,想到自己这些年在官场上遇到的事情,先是遇到何丽萍拉拢自己,现在又遇到邱启明拉拢自己,在踏进仕途之前,他一致认为自己会在机关单位的基层混一辈子,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竟然成为了各级权势人物争相拉拢的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明知这些人亲近自己是带着目的的,但他很享受这种被人敬仰和尊重的感觉。

虽然心里听到邱启明这些话让赵德三感到非常受用,但表面上他还是非常谦虚的笑着说道:“邱老哥你尽会开玩笑,我哪有那个面子呀,人家贺部长还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答应的。”

邱启明看到赵德三那个谦虚的样子,知道赵德三心里其实很高兴,他呵呵的笑着说道:“老弟你就别再谦虚了,老哥我可说的都是大实话啊,今天我打电话约人家贺部长喝酒,人家是考虑了很久才答应了,而且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也要把刘老弟你请上。”

赵德三知道邱启明这是实话实说,他吸了口烟,依旧很谦虚摇了摇头说道:“可能是上次我给人家贺部长打过电话,或者说是我这个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比较爱说笑吧。”

邱启明立即抓住话茬说道:“爱说玩笑好啊,吃饭喝酒嘛,就图个气氛,你说如果你不在,你看老哥像个闷葫芦一样,跟人家贺部长喝酒,半天闷不出一个响屁来,那多没气氛呀,喝酒嘛,气氛要热闹才好嘛,这不老弟你来了正好,呵呵……”

听着邱启明拍自己马屁的那些话,赵德三觉得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忽然想起来曾今在哪本官场书上看到了这样描述请客吃饭的话:咱们中国是个饮食文化大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史记?殷本记》、《帝王世纪》、《楚辞?天问》以及《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伊伊‘以羹论道’、‘以味说汤’的记载:商汤拜伊伊为宰相,在其辅佐下讨伐夏桀,建立了商朝。伊伊善于烹饪、曾阐述过烹调美味必须做到五味调和、原料相宜、并且火候要恰到好处等道理、堪称经世致用之道、老子也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调鲜嫩的小鱼一样,要有耐心,慢着火、慢着翻,这样才能均匀入味、并且形态完整,如果太猛太急,就会做糊,或者将鱼弄得一团稀烂。

这两个故事虽然重点讲的不是怎样做菜,但也形象说明了吃饭跟政治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人见面打招呼,总是先问对方吃了吗?

这也正说明吃对国人来说是一个比天还大的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易中天先生就说过:“政治既然就是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会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对此,随着进入官场的时间越来越长,应酬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多,赵德三深表认同。

这些年,中国人绝大多数人温饱问题算是解决了,现在请客吃饭,早已不是为了果腹充饥,而是为了别的醉翁之意。比如说是为了拉近与被请对象的距离,或者工作生活中有了矛盾,一起吃顿饭可以消除误解、减少摩擦,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扩大视野和交际圈子,展示个人魅力和公司影响力。更多的情况还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首节上一节1411/26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