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女人香 第784节

“那太好了!”聂飞笑着一拍手,做了这么多天工作,反倒是这个周大爷家里从没来过,毕竟他一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也没什么精力做了,没想到这个开张的突破口却在这里啊!

正文 第1459章 第一个人

“到时候我会请农科院的专家下来全程指导教授,力争不让你受到任何损失!”聂飞就笑着道,其实很多事情,在于一个开头,如果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就会聚集起来更多的人,因为人本身就有一个不甘落后的特性。

“周大爷,我就跟您说好了啊,可不许反悔,我一会就去找张伟利,把村里划出一块集体土地出来,就准备交钱了啊!”聂飞就笑着道,凡事还是要做规矩,聂飞并没有打算因为是给院桥村扶贫就在这里拿地不给钱,话柄不留给别人乱讲,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才是王道。

“你放心,我儿子要不然怎么在外地干得好好的辞职啊,那就是回来搞这个的,我要是乱讲,我就亲自到管委会门口负荆请罪!”周大爷拍着胸口道。“毕竟我当了二十多年的大队长,又是先进党员,那自然不会信口开河的。”

“行,那我就先走了!”聂飞就说道,眼珠子转了转,他还是不打算先去找张伟利去说有人要参与养殖的事情,,因为刚才周大爷说的“大锅饭”给了他很大的一个启发,他得回去琢磨琢磨,告别了,他还是去村委会转了一圈,虽然征地的事情不说,但去询问一下相关情况还是可以的。

“村里的集体土地承包?”张伟利就有些疑惑,心说难道有人要搞养殖了吗?这家伙心里就盘算开了,得打听点情况像蔡主任汇报啊。“聂主任,这是有人要开始搞养殖了吗?”

“没有,我就先问问,现在工作还是难做啊!”聂飞就叹口气一副为难的强调道。“群众工作慢慢做,其他的事情我也得齐头并进,虽然院桥村是经开区的管辖自然村,但做事还是要讲规矩的,该交钱的要交钱。”

“原来是这样啊!”张伟利就松了一口气,要是聂飞真说动群众来搞养殖,那他还真不好跟蔡主任交代了,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得稳住,把自己孩子送进管委会工作再说,既然没人愿意搞那就好办了。“如果是聂主任要搞扶贫的话,那还说什么,免费给!只要是村委的土地,当然了,如果是要占其他家的土地,那我也负责去落实,不超过市场价,650块一亩!”

张伟利压根就不相信聂飞能说动这些村民来搞养殖,这些农民他太了解了,所以说得豪气又大方,在聂飞面前讨小便宜。

“哪怕是村委的地,那也一样要给钱的。”聂飞就笑着道,心说自己看中的还就是村委的地。“免得被人说我占小便宜!”

“那就这样吧,村委的地,两百块一亩的租金!”张伟利又立刻说道。“反正村委的地都是一些荒坡荒地,空着也是空着,能给聂主任来搞实事那是应该的!”

“行,感谢张村长对我工作的支持!”聂飞就笑着道,伸出手来跟张伟利一握再散了一根呀给他就走了,望着聂飞的背影,张伟利也是叹口气,这小年轻有干劲,可惜了,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儿子的事情,他还真的想好好帮聂飞一把,院桥村这么些年半死不活,也的确是该改变了。

回到办公室以后,聂飞立刻就给国土局那边去了个电话,这就是搞创建的好处了,让聂飞跟这些单位的领导们都混了个脸熟,要个地形图什么的就太方便了,国土局那边将院桥村的土地地形发到了聂飞的邮箱,然后再让袁刚给打印了出来。

拿到图纸,聂飞就大概计算了一下,他是学建筑的,按照比例就在院桥村以东的地方画了一片区域出来,手指在这片区域上点了点,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提笔迅速在那一个区域里写上了几个字,小户特色养殖孔雀基地!

“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还真是对的!”脑子里将一整串计划形成链条之后,聂飞就躺在老板椅上笑眯眯地想到,今天周大爷的话让聂飞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让他想到了最关键节点的破解办法。

因为想到了办法,所以聂飞一下午心情都大好,甚至是下班的时候逮谁都打招呼,杨德凯和蔡德林两人在背后看着聂飞一路笑着打招呼出去都心道难不成这家伙捡到宝贝了?

“他这是中奖了?”杨德凯便道。“该不会是院桥村有什么变化吧?”

“谁知道,整天神神叨叨的。”蔡德林嗤笑一声,不过想了想还是把电话拿出来。“我跟张伟利联系一下,照理说有变化他应该给我说一声的。”

电话打过去,张伟利说什么事也没有,这又让两人安心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聂飞来到单位打了指纹卡连办公室都没去,就直接开着皮卡车轰隆隆地去院桥村了,直接就到了周大爷家。

农村人一般起来得早,聂飞到周大爷小院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还有一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妇女端着饭碗在院落里吃饭,聂飞昨晚可就一直惦记着这事情,周大爷儿子半夜到家,今天他一定要早点来拜访。

“周大爷!”聂飞在院子里喊了一声,老人家便笑呵呵地端着凳子拿着烟杆出来了。

“聂主任你可真早!”周大爷呵呵笑道,烟杆指了指中年男人和妇女。“这是我儿子周康伟,儿媳妇李娟,这位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是咱们区管委会的副主任了,聂主任,就是推荐咱们搞孔雀养殖的。”

“你就是聂飞?”周康伟走过去打量了一下聂飞,似乎有些不相信,这也太年轻了,要说领导干部,那起码也得是跟他一个年纪的才对啊。“听我爸说的,你说养孔雀很赚钱?”

“对,我是聂飞!”聂飞笑着点头道,心说这汉子真直接,不过这样也好,直接的人好打交道,最重要的一点,直接的人能干实事,踏实吃苦,要干他就死命地干,不干他就懒得来搀和这种事情。

“这么跟你说罢,养好了,找对销路,那就绝对赚钱!别的不说,养一只鸡,顶多卖一百来块,养一只孔雀,起码几百上千块,吃的还是跟农家土鸡一样的东西!”聂飞就笑着道。

正文 第1460章 新的计划

“我跟我老婆在外地也就是进厂打工的,现在儿子还在厂里没回来,我们回来看看,要是养孔雀的确很赚钱的话,就让儿子回来一起搞!”周康伟也不作伪直接说道。“你能给我们提供啥帮助?”

“这么跟你说罢,免费给你们盖饲养场,请省里的农业专家来给你们培训养殖知识,我也会帮着你们找销量的。”聂飞就笑着道。

免费盖饲养场不是聂飞一时脑热想出来的,而是昨天周大爷说的那个“大锅饭”理论给了聂飞想法,既然以前都能吃大锅饭,那为什么现在不能呢?

诚然现在聂飞手里有三百万,可是如果说要每家每户地去补贴,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钱不够,第二,就算钱够,谁能保证这些村民是不是光惦记着补贴而不是真心实意搞养殖的?

而且聂飞也想过小户养殖的优势和缺点,优势就在于每家每户都能靠着养殖挣钱,而缺点就在于如果每家养的东西都不一样,那么单一品种的量就比较小了,像孔雀这种东西,一家养两三百来只算多了。

可是如果人家客户来采购两三百来只不够怎么办?外地如果有大商人发现了这个商机,直接整个大型的孔雀养殖项目,岂不是把你的生意都给搞跑了?

所以聂飞就依据这个”大锅饭“的理论,给弄出来这个小户集体养殖的想法,就是一个村就给你三种养殖品种,院桥村有三百来户人家,一百家养孔雀,一百家养竹鼠,另外一百家养七彩山鸡。

这么一来,按照一家最低两百只的规模来算,一百家那也得两千只!这个数目就已经很不小了。

至于养殖场建设方面也很好办,其实像养殖这些野味,需要的房舍和孵化房也占不了多少,最多的还是放养场,这种东西就是圈一片地出来四周围上铁栅栏安装上监控摄像头防止小偷来偷也就是了,然后大家伙的孔雀都放在一起养。

也许有人会问,放在一起养,那谁能知道哪只是谁的孔雀,聂飞也很好地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当初集体社会吃大锅饭的时候,都有专门的人记录公分,(公分这次在这里表示的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计量单位,不懂的读者可以百度:劳动公分了解。)每个人干了多少活都有公社专门的人记录。

那么养殖场里也是一样,第一批养殖,聂飞打算直接在沿海省份买入幼崽来喂养,那也有人问喂养的人家多了,难道就不怕弄混了吗?其实这个聂飞琢磨了一下也就很好解决,小时候他家里养过鸽子,鸽子腿上就绑着标记!

在购入幼崽的时候,打上标记,就放在一起散养,等到孔雀长大了可以售卖的时候,聂飞就把客户给引到院桥村,让这些村民自己跟客商谈价格,谈好之后就自己去把标记着自己编号的孔雀抓出来卖就可以了。

这也就是聂飞新想到的小户特色集体养殖,大家都在一起养,培育幼崽的时候占不了多少地,可以分开养,但是一旦长大了需要散养了,就放到一起养,

大家排好时间表,分成几个组,轮流负责喂食、打扫等工作,同等劳作,唯一要做好的,就是要专人来准确记录,每家有多少孔雀,幼崽时期死去多少只,每个孔雀的脚环都编上编号统一记录管理。

其他的竹鼠养殖和七彩山鸡养殖也是一样的办法,这么一来,表面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养殖场,但实际上里面的个体又是相互独立但又有联系的,比如说散养的时候喂食,大家的孔雀都在一个放养区闲庭散步,你就只能认认真真地把所有人的孔雀都给喂了,不认真,万一自己的孔雀没吃到怎么办?

这些村民聂飞很清楚,没好处那是谁都不干的,所以聂飞就打算改变策略了,既然周康伟愿意干了,那他就打算先搞一个孔雀养殖基地,既然其他的人都不乐意做,他就先让周康伟来享受这个待遇。

“聂主任的这个办法好!”周康伟听了聂飞详细的叙述也颇为佩服这个小年轻,他也觉得这更有信心了。

“其实这个办法也是周大爷教我的。”聂飞就说道。“这样吧,我这几天就联系村委那边征地,还有就是联系农科院的专家给推荐一个幼苗的购买地,我把这种方式叫做1+1模式,我负责给你们修建养殖场,你们自己负责购买幼苗和饲料,大概你们也就只投入三四万块钱。”

对于经开区这边的农村,聂飞还是了解的,这边不像港桥乡,很多人家里三四万已经是最多的积蓄了,这边毕竟靠近工业区,很多人家里起码都有两个人在厂里打工,还有很多人干泥水工的,家里积蓄比较多,投入一点钱来也是没问题的,所以这就叫做因地制宜。

“好,那我就等聂主任的好消息了。”周康伟笑着说道,几人又聊了一阵,将后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东西给说了一下,当然聂飞也没忘记让周康伟在村里去宣传一番,把聂飞制定的这些政策给说一下。

毕竟周康伟在村里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交情过硬的熟人的,由他去宣传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方便,聂飞则是去了村委找张伟利,将自己昨天化出来的那片区域给他看了看,跟他确认这是不是村委的土地。

“要征地?”张伟利一愣,心说聂飞这是要干什么?怎么好好地要征地呢?“聂主任,这些的确是村委的土地。”

“行,按照两百元一亩,我先征用十亩地,就这个位置!”聂飞用手在地图上指了指。“另外,至于征地方的主体,回头我想想办法。”

既然是征地,那就有甲乙双方,甲方是村委,那么乙方的身份就必须有待考究了,但这肯定不能是聂飞,现在不是在港桥乡当事业编制那会儿,可以随便拿钱征地,所以聂飞回到管委会之后,就跟张国忠去了个电话。

正文 第1461章 搞清楚

“这个办法好!”在听了聂飞的汇报之后张国忠夸赞了一句,“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钱少但是要办大事的问题,我看这样吧,这个项目挂在扶贫办下面,你的那三百万转为专项扶贫基金,就专门做这件事。”

首节上一节784/17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