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414节

会议室出现短暂沉寂,不点名批评,历来是官场攻讧法宝,不管你是不是对号入座,都要成为焦点。奇怪的是小邓科长恍若没事人一样,根本无视季的批评,脸上笑容依旧。

几个科长相视无语,心却越发对邓某人警惕,一个年轻人,却没有年轻人的浮躁,小邓科长已经被大家列为头号大敌!此次办公会,实际上就是几位科长撺掇起来,就是为了某种目的。

“是不是大家对市委督查室的工作重点认知上出现偏差?”综合科科长刘晓光撩一下眼皮,轻轻敲打桌面,“负责督促检查央、省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市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做好上级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和交办的专项查办事项,承办市委有关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和交办的专项查办工作,负责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信访接待日批示件的交办、催办、汇总上报。”

会议室的气氛有点诡异,本应该是督查室大功臣的邓某人,却变成众人攻讧的目标,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有点难以接受。不过小邓科长很淡定,的钢不知道在本子上画着什么,有人甚至有一窥的欲望。

第753章 政府督查室的对策

会议室香烟缭绕,四位正副主任,位科长和六位副主任科员十位领导干部,督查室明显官多兵少。算上刚刚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市委督查室只有九个小兵,其有几位据说已经处于晋升临界点。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有着不凡的背景,带领一帮背景强悍的属下,就连周益铭都很头疼。很多时候批评不是表扬也不是,说不准那一句话,或者哪一个小动作,就得罪人,还都是大人物!

李谦副主任斜一眼周益铭,周主任似乎没有替优秀下张目的意图:“关注民生问题没有错,不过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市委督查室毕竟不同于政府督查室么!晓光同志没说错,两个督查室侧重点各有不同,不要认为自己可以包打天下,还是要相信同志的能力。”

今天的会议主题,似乎已经定下调子,每一个人的发言,都已经瞄准小邓科长开炮。偏偏置身风口浪尖的邓某人,似乎完全没在意众位的态度,老神在在的摆弄着纸。

“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副主任王磊掐灭烟蒂,环视一眼与会者,“督查室毕竟是一个集体,工作成绩不是某个人的,是全体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结果。”

邓某人不知道在工作记上写什么,督查二科崔梦琳副科长好奇地看过去,居然是会议记录!女人诧异的很,小邓科长是不是有点自虐狂?明明是一次批斗会,他居然全部记下来,莫非还要省吾身么?

最让大家疑惑的是周主任的态度很暧昧,或者说干脆叫做麻木才对,周益铭的目光仿佛透过墙壁,看向远方的电视台!周主任和邓某人的态度,让大家仿佛拳头打在棉花上,空落落的特别难受。

散会前,小邓科长郑重表态:“关注民生关注基层关注热点,将是督察一科未来的工作方向。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批评很及时,督察一科会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会更加深入基层,更加剖析热点,和有关部门携,最大限度降低普通民众对政法部门的不满情绪!”

除了神飞天外的周益铭,几位领导的脸色都很难看,不听招呼的下属一向被领导生厌。邓某人已经不是不听招呼,而是赤裸裸的打脸呐!如果不是邓某人隐约是黄书记的人,几位副主任有拿下他的心思。

直到此时周益铭才回魂:“邓华同志和督察一科的各位同志表现很好,重点工程固然是市委督查室的目标,但是绝对不能忽视涉及到民生的问题。市委督查室成立以来,从下水道冒水事故到供热管道事故,都是社会热点问题。两个事件的处置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赞扬,督察一科要戒骄戒躁,继续发扬亲民作风,继续为基层群众奔走呐喊,真正体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

一场针对邓某人的批斗会,居然如此收场,使得督查室成为市委办公厅关注焦点。更多人关注周益铭的那句话:两个事件的处置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赞扬!究竟是哪位领导,似乎呼之欲出,没有任何悬念。

同一时间,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纪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广电局、市排水集团和市物业供热集团公司。

江滨市一向风平浪静,如此规模的调查组,不知道将要掀起什么样的风浪!所有人拭目以待,最先出结果的是广电局,焦冬梅局长和两位副局长被免职,电视台正副位台长被拿下。

对于江滨市官场来说,一次性处置几个处级和副处级干部,绝对是天大事情。一时间公共服务部门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上面如何处理,不知道督察一科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市政府副秘书长兼督查室主任郑福泉盯着《市委督查》和《情况综合》,眼睛里能冒出火来,把桌子拍得山响:“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职能部门出错,督查室这么多人都是瞎子聋子吗?”

几位副主任和科室领导一个个低着头,心里恨死了那个大出风头的小邓科长。政府督查室职责被邓某人抢走,让大家相当腻烦,所有人都怨怪小邓科长狗撵耗子多管闲事!

督查室副主任孙胜轻咳一声:“主任,督察一科不过是剽窃信访部门工作成果,有偷奸耍滑的嫌疑。主任一直教导同仁,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能贪图捷径,督查室从上到下很好贯彻主任的指示。”

“面临新形势要转变观念,要用新观念正视新问题!”郑主任气儿顺了一点,却也没有放松,“政府督查室有着光辉的历史,有厚重的履历,怎么可以让一个没断奶的小家伙骑在脖子上拉屎呢?”

李辉副主任微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么!对方部门初立,找准一个切入点不难。我们的同志更多关注宏观方向,当然,以后本部门工作重点要进行微调,或者可以请示市委领导,是不是明确双方的分工?”

果然是老奸巨猾,每一个人看向李辉的眼神,都有一点激赏。李副主任一句话说到点子上,只要给两个督查室划分清楚工作重点,也就不会再出现跨界问题。

说实话市委督查室成立后的举措,给政府督查室带来巨大压力,一次次让政府丢人现眼,市政府的各位领导恼火异常。如果按照李副主任的想法,只要分工明确,压力将不复存在。

“重复建设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重叠管辖权也是一种浪费!”郑福权点点头,“写一份提案,要实事求是,要有的放矢,要论据充分。当然,作为老大哥,政府督查室还是要讲一点气度,怎么样划分责权利,给那边更多的选择权!”

政府督查室各位干部眼都有一点兴奋,终于整出来一套针对性措施,想必市长也能接受支持这项提案。毕竟是有利于政府工作的举措,最起码以后不至于让某些人跳出来揭丑!

第754章 怀疑

哼,黄强想要搅浑江滨市这潭水,没那么容易,先给他的小马驹套上笼头再说!吕市长眯起眼,轻轻敲打额头,幸好大哥那边没有冲动。对于吕希民来说,能在规则内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要违规的好。

吕家历经几十年,才洗白上岸,绝对不想重蹈覆辙。只是吕家潜势力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大哥吕鸿民,别看他江滨市二号,政府一号,可是在吕家如果不听大哥的话,同样要受到惩罚。

“市长,关于市委督查处越界的事情,是不是让这边形成一份备忘录?”市政府秘书长兼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吴松云试探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每一个干部都不守规矩,江滨市将会陷入一场混乱,那时候的损失难以估量!”

其实吴秘书长更担心,邓某人一个劲扬家丑,政府负责具体事务,每天事务多多,各方面埋怨也多多。如果任凭市委督查室找茬,会让市政府很被动,搞不好会闹出大乱子。

老吴的担心吕希民很清楚,吕市长摇摇头:“老吴,你跟我多少年了?”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十几年了!”吴松云有点唏嘘,“我明白市长的意思,不过一味的委屈求全,搞不好会助长某些人的气焰,更会让下边的人散心。市长,这件事我去操办,您不知情!”

十几年,人生有几个十几年?十几年来吕市长和吴秘书长之间,算得上相谐相合,吴松云对市长大人一直忠心耿耿。对此吕希民很清楚,有些涉及到吕家的事情,都是老吴帮助处置,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马。

如果说身边最信任的人,非吴松云莫属,吕希民拍拍吴松云的肩膀:“十几年呐,小吴变成老吴,唯一不变的是你我的战友情谊!算了,有些事一定要争,有些事最好还是放一放。嗯这样,让下边写一份诚挚的感谢信,有人帮工总不能白干活么!”

“还是市长睿智!”吴松云帮吕市长倒上水,之所以得到市长的信任,吴秘书长有很多人所无法相比的优点。最主要的,老吴一直谨守本份,“那您忙,我去安排!”

跟在市长身边十几年,吴松云很清楚自己伺候的是什么人,有些事想做,就要变着法儿。就像备忘录,绝对不是老吴的本意,但是他这么一提,吕市长自然会逆向思维。其实感谢信的效果,绝对比备忘录强得多!

“看看吧!”市委秘书长石嘉强把感谢信往前一推,自嘲的一笑,无奈的摇摇头,“嘿,那边心气儿不对呀!”

感谢信?周益铭一愣,打开长达数千字的感谢信,全都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纯粹的官样章。周主任相当熟稔,看一眼开头瞄一眼结尾,一切了然于胸。

轻轻放下“感谢信”,周益铭玩味的一笑:“秘书长,当时的情况您是了解的,建设小区老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也是收到举报,才给邓华同志打电话。当然,这事有点越权,还有下水道冒水事故,区区一个下水道堵塞,足足拖了八个月,幸好邓华同志掀开盖子!”

“那些不重要!”石秘书长摇摇头,眯起眼靠在班椅背上,指一下一下敲击扶,“那边在划分责权,哼,他们想要垄断民生问题,不妨给他们一点时间,看看怎么关注民生问题!”

看来政府督查室那边承受不小的压力,两套班子的确需要一个正式分工,这一点想必市委领导也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诸多交叉,周益铭隐约猜到,双方之间都要看对方笑话。

第一个回合,过江龙黄书记,借助邓公子的利剑,在政府身上深深插一刀!不知道政府那边有什么想法,和政府相比,党委没有那么多职能部门,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缝隙可钻,也没有家丑可以宣扬。

可以说在市委和市政府之间的较量,市委占据绝对优势,几乎无懈可击!很显然,不只是市委干部清楚,对方也很清楚,“感谢信”就是一种姿态,一种质问,一种自我防护!

周益铭皱皱眉:“秘书长,不督查职能部门,我们做什么?”

“笃笃笃!”石嘉强轻轻叩击桌面,市委督查处新部门,看上去任务明确,实际上都是务虚。和政府督查室不一样,想要在务虚搞出一点起色,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总不能在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的情况,从市委领导身上找毛病吧?石嘉强不是傻瓜,自掘坟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寻找工作切入点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石秘书长稍一思索,忽然嘴角上翘,一拍桌面:“我党的工作作风要坚持,要学习老前辈,善于发动群众开动脑筋,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是!”

答应痛快,心里着实痛苦至极,下水道冒水事件和假新闻事件,让市委督查室声名鹊起。想必有人见不得市委督查室风光无限,更有人受不得家丑外扬,市长家族的事情,江滨市公开的秘密!

没有人想要和吕市长过不去,督查室一班人还没有人具备能力,和堂堂的省长大人叫板。到现在督查室一干人都在纳闷,供热管道破裂事件,究竟是谁打电话召集的督查室干部。

后来的假新闻事件更是有点诡异,按理说电视台就算是想要拍马屁,也不至于做的那等赤裸裸。事后调查更是离谱,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含冤,没有人承认是自己的责任。

首节上一节414/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