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90节

王林放下酒杯:“怎么说?哪里来的资金?那可是四五千万的资金!”

两个人被赶出小餐厅,干脆在翠竹轩享受一下,不过二位领导一直关注餐厅那边的动静。不止关注那边,钟副书记下来前在省政府关工作,那边的消息相当灵通。

刚给省里边打过电话,那边传来的消息让老钟很不舒坦,钟铁放下电话:“邓宗云和组部搭成扶贫对子,组部为河池投资五千万,据说上面直接和水利厅打招呼,很快就会开工兴建水电站。”

第1304章 钟铁的底牌

瞟一眼王林,还真是一个废物,似乎除了整人再也不会其他,想想也是,老王在纪委工作十几年,几乎从纪委编制恢复就在纪委系统工作,让他干别的还真是屈才了!

钟铁叹口气:“在省里边工作的时候探讨过小水电建设,成本包括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和临建工程的投资,配套工程、开发性移民工程投资和淹没、浸没、挖压占地、移民迁建所需费用。勘测、规划、设计、试验等前期工作费用,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保护或改善生态环境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你觉得五千万可以修建多大装容量的水电站?”

“呃!”王林没想到钟副书记会考自己,皱眉想了想,“不是说每千瓦时投资不能少于六千元么?有组部撑腰,估计勘测、规划、设计、试验等前期工作费用水利厅不会收取,那也不过是一小部份。嗯什么移民费用有限得很,占地费用能给多少?如此算来成本不会高于五千块每千瓦时,也就是说邓宗云的钱,大概可以上马万千瓦装容量。”

总算不是白痴,钟铁摇摇头:“远不止万千瓦!看着吧,施工的时候他们会最大限度用本地人工,成本会降到最低。加上附近就有输电网络,坝址交通极其方便,石材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此算下来,这个水电站修建成本会低于千块每千瓦时,也就是说很可能会建设成一座过一万五千瓦装容量的水电站!”

“一万五?”王林一呆,“也就是说每年可以发电千万千瓦以上?上网电价一毛九分五,仅仅是电费就可以让河池年增收五百万?刨除运营成本和折旧费用,贷款利息呃没有利息,每年增收百万以上,已经相当于河池上年度财政收入了呀!嘶,果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两个人都不再说话,没想到作为扶贫产业园的副产品,水电站居然可以为河池创造如此巨大的财富,绝对是始料未及的。假如当初知道邓宗云能带来五千万资金,假如当初算计到水电站的发电收益,两个人绝对不会和二邓唱反调。

要知道百万的收入对于河池来说,不啻于再造一个河池的工业农业,势必会让整个河池的干部群众为这个水电站疯狂起来。两个人都后悔,后悔当初不遗余力反对邓华的策划案,现在想要回头哪有那么容易。

一口饮尽杯酒,钟副书记冷笑道:“五千万很多么?没准到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不慎就会出现一个坑,坑来坑去那五千万也就所剩无几,到时候谁来收拾残局?”

“嘶!”王林激灵灵打个冷战,没想到钟铁想要拿水电站建设做筹码,别人不知道王林怎么可能不知道?钟副书记在省委省政府工作多年,上面的人脉资源异常丰富,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老油条。

如果钟铁想要给水电站项目添点乱,绝对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资金可以从上面搞下来,人还是黔州省的人。刚刚钟铁的那通电话,就是打给黔州省水电项目总公司某人,对水电站的资金流向甚至比邓宗云还清楚。

王书记有点忐忑:“呃钟书记,用水电站做筹码似乎好像不大妥当吧?毕竟那是河池崛起的希望,那也是扶贫产业园的根基所在,万一水电站项目夭折,恐怕河池经济状况会比现在更加恶劣!”

“谁说要以水电站做筹码?”钟铁冷哼一声,“水电站会如期进行,不过将来谁也保不齐会发生什么,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毕竟是国家投资,我不会拿国家利益当儿戏的,何况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哼哼!”

不会拿国家利益当儿戏?鬼才相信钟铁的话,恐怕老钟渴望水电站项目山穷水尽的那一天,那时候钟副书记就会用的最后一张王牌,发起绝地反击!

和钟铁相识多年,王林很清楚钟副书记是什么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连老婆孩子都可以牺牲,还会在意什么国家利益?王林忽然有点恍惚,和钟铁搅在一起究竟是对还是错?

酒足饭饱,几位常委并没有回家,而是重新来到贾书记的办公室。即将上马河池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常委们既兴奋又紧张,只要水电站开工兴建,河池崛起指日可待!

邓华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我想知道水电站建成后,水位过高会不会危及到县城的安全?会不会危及到平坝镇老百姓的安全?再坚固的水坝都有垮塌的危险,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忘记危,万一将来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会不会导致水吧不堪重负垮掉?”

“水电站项目我还是有点发言权滴!”向清源接过胡思送上的茶水,“最早筹划在池水河上修建水电站还是二十年前,那时候河池电力供应不足,当时省革委会决定在河池修建水电站。真正进入勘探设计是在八十年代初,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因为池水河河谷两侧是天然水坝。”

老向从军队转业就在河池,曾经担任过常务副县长,后来年纪大了不想操心,也不想和韩志来等人同流合污,才充任武装部长。就连刘庆,在河池工作的时间都没有老向时间长,他几乎经历河池每一个重要时刻。

尽管在河池有一段时间,但是邓宗云当时被韩志来等人搞得焦头烂额,对河池的情况了解着实有限。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向比任何人都了解河池,就像是了解自己的儿子。

第1305章 水电站

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按照前世的记忆,今年整个华夏都会大雨倾盆,去年大旱之后将会迎来一次全国性多流域洪灾。实际上现在小江下游地区已经持续降雨,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降雨会持续那么久!

1998年的降雨,似乎把几年亏欠的雨水全都补回来,受到多种气候因素影响,主汛期小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松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造成了小江、松江等流域的大洪水。

有鉴于此,邓华真有点担心截流会发生安全问题,还没有进入汛期,位于小江上游的黔州省已经开始持续不断降雨。关键是对池水河水资料不了解:“截流会不会难度很大?”

“噗哧!”胡思忍不住笑起来,张海霞瞪一眼小女人,胡思脸一红轻声解释:“对不起,我家就在那道山岗附近,按照规划是水移民。那道山梁几乎截断池水河,据说那里是池水河最狭窄的地方,把水电站坝址设在那里而不是距离县城更远一点的地方,就是因为先天条件特别优越,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

贾思怡也笑了:“不是每一次截流都像峡那么艰难,池水河截流简单至极,据说当时勘探部门的意见,是炸掉西岸凸出的鹰嘴岩,就可以把整个河道堵塞。据说当时连炮眼都设定好,只是后续资金没有着落,才没有付诸实施。”

原来如此,说实话邓某人一想到修筑水坝蓄水,就想到峡那边直播的截流画面,没想到这边简单至极。邓华自己也笑了:“鹰嘴岩很形象吗?如果算得上一道风景的话还是不要炸掉,水修成后不只是发电和水产养殖,还兼营旅游,没有点拿得出的景点,很难让游客感兴。”

“嘿,我们还在考虑截流的问题,邓华同志已经想到几年后赚钱的点子,真怀疑小邓书记是商业世家出身!”

刘庆笑道,其他人也奇怪,邓某人似乎天生对商业运作有着敏锐的嗅觉。邓宗云很认真点点头:“我说过他是土豪,邓家是古城县首富,据说老爷子在红色年代末期就开始经商,商业头脑绝对是遗传!”

“哈哈哈!”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笑声,邓华自己也笑:“既然有如此先天条件,五千万投资究竟能上马多大装容量?如果资金上有宽裕,是不是扶持一批网箱养鱼项目?还有竹产业深度开发项目,移民安置的时候直接把平坝镇的群众加入其如何?”

根据池水河河流的自然状况和沿江经济发展特点,小江水利委员会于1985年在历次规划的基础上,拟制了以航运和发电为主的池水河干流开发规划。其当年出河池县设计装容量65万千瓦,级开发平坝镇水电站的设计蓝图不是最大的,仅仅是两万千瓦装容量设计。

“不瞒你说资金不充裕!”邓宗云苦笑,还真的阎王爷不嫌鬼瘦,邓华似乎真把自己当成肥羊了,“如果上马两万千瓦恐怕还有千万左右的资金缺口,这已经是最低标准,如果开发一万千瓦的装容量,将来也免不了增加装扩容。”

还以为五千万足够,没想到还有缺口,邓华皱皱眉:“或者向市里边求援?”

“想都不要想!”刘庆一个劲摇头,这些年河池市穷,可每年上面下拨的扶贫资金,黔易市总是有种种理由截留,“黔易市也穷,邓市长千万小心,你的资金如果打到市里边的账上,搞不好要不出来!”

“放心吧,”邓宗云得意地一笑,“我把工程款全部打到省财政厅,专款专用,如果省府那帮官老爷不怕得罪组部的大佬,他们尽可以用。只是千万的资金缺口是个问题,不能一次性建设到位,真不甘心!”

向清源撇撇嘴:“市长你就知足吧,先上马一万千瓦以后有钱再扩容好了,现在急需解决的是扶贫产业园灌溉问题,不能及时蓄水,耽误的是一年两茬庄稼。”

在邓华的心目,水电站最大的用处不是发电赚钱,而是它的附属功能。扶贫产业园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水,有些事缺钱一样可以做到,就像产业园先期开工建设一样,但是没有水的农副业产业园还能剩下什么?

“向部长说得对,”邓华点点头,“水是扶贫产业园的生命线,一定要尽快截流成功,尽快蓄水到位。只要有丰富的水资源,扶贫产业园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从粮食生产到副业生产,都会水到渠成。”

邓宗云拍大笑:“好一个水到渠成!我会跟上面沟通,给省里边的施工单位施压,让他们尽快把队伍拉上来。”

“幸好很多工作都在早些年完成了!”向清源感慨道,“当年进行勘探设计的时候,很多人质疑过水电站存在的意义,毕竟河池纯粹的农业县,耗电量有限,水电站将成后很可能有电卖不出去!”

组部对口的扶贫项目给省水利厅带来巨大压力,第一时间派出施工队伍,负责水电建设的先头部队,打算按照当初的设想,炸掉鹰嘴岩。

常委班子全体成员,陪伴项目部领导现场勘察,尽管有现成的图纸和数据,还是要多方印证,这也算是负责任的态度。远远的看过去,鹰嘴岩就像是一只巨鹰的嘴,鹰嘴高高悬在半空,成为池水河上一道特色风景。

难怪那些真正的专家会选择这里作为项目地点,这里河面宽只有六十米宽的水面,据说这还是最近降水充沛,上游流量加大造成水面拓宽,加上岸边河滩,两座山之间的空档也不足一百米。

当年那些专家相当负责任,两侧山壁做过多次考察调研,山里没有渗水的溶洞。邓华可不想将来很容易修成水,结果存水全都从地下溶洞消失无踪,那才叫冤枉。

第1306章 畅想

“初冬早上更美!”向清源笑道,“初冬时节水汽蒸腾,整片山水被雾气笼罩,站在这里看对面的鹰嘴岩,真的恍若一只腾飞的巨鹰穿云破雾。”

在张海霞的心目,小邓同志属于那种粗线条,浑身是伤还若无其事,没想到却在这里感叹风景如画。张部长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认得年轻人:“邓书记还对风景感兴?”

“风景也是一种资源!”水电建设即将开工,怎么样让水电站项目效益最大化?邓宗云亲自任职项目部小组组长,老邓小邓之间做过多次沟通,一致认为水电站绝对不能只是用来蓄水发电。

一个让河池倾家荡产修建起来的水电站,如果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那是对河池老百姓的犯罪!如果说当初对鹰嘴岩仅仅是想象,现在真正置身在风景之,两个人都感叹上天对河池的优厚。

邓市长看一眼邓华,后者摇摇头:“这个鹰嘴岩很美,而且相当适合开发蹦极运动,还适合开发攀岩运动。加之水修建后,这里开展极限跳水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么炸掉它可惜了。还是麻烦一点,把这边的山尖炸平,下来的山石推下去形成拦河坝,上面平台修建成观景台,开发餐饮业服务业。”

首节上一节690/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