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022节

这位投资商正是冯源东,他这一次来崇津县,是为了亲自押送一批捐赠的药材而来的,顺便来察看一下他的制药厂建设工地上的受灾情况。

这一次的连日暴雨,让经济开发区的那些工地也积了不少水,同样受灾不轻,现在天晴了,这些投资商自然都要来察看工地上的受灾情况,并且组织重新开工。

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是只要条件允许,建设、生产还是不能落下的。

冯源东回答道:“柯省长,我叫冯源东,浙东人,来自全济制药,我们全济制药在崇津县经济开发区也投资建设了一座制药厂,苏县长和崇津县的其他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崇津县的人民也很热情,这一次的洪灾,我们就捐赠了一批自己生产的药物,聊表心意。”

柯志方点头道:“好,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代表崇津县人民,向冯总表示感谢了!”

随后,柯志方又一一跟这些投资商们亲切握手问候,向他们的义举表示感谢。

这些投资商们大部分都没有见省长的机会,今天能够得到省长的接见,他们一个个都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一天的午饭,柯志方和随员们也是在大堤上吃的,这天镇政府送来的是蒸的大肉包子和西红柿鸡蛋汤,大肉包子足足二两一个,皮薄馅大,一咬一嘴油,好吃极了。

柯志方问道:“你们这里每天的伙食都这么好吗?不会是知道我今天要来,特意糊弄我的吧?”

听着柯省长问出了和苏县长一样的问题,鲁星火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苏星晖笑道:“柯省长,您可以尽管问,不管问谁都可以。”

柯志方倒真的去问那些吃得正香的农民去了,他问一个年轻农民道:“小伙子,你上堤多久了?”

年轻农民早就看到这个中年人被一群人簇拥着,肯定是个大官,他不由得有一些怯场,呐呐不得言。

柯志方笑道:“小伙子,你不要怕,我又不吃人嘛。”

苏星晖道:“你尽管说,不要怕,你有什么说什么。”

苏星晖这些天上堤上了好几次了,每次一上堤就开始扛沙袋,非常平易近人,所以堤上的这些农民都跟他混熟了,跟他关系非常好。

听到苏星晖这样说了,年轻农民点头道:“我上堤已经半个月了。”

柯志方问道:“那你们每天都吃些什么?”

第986章 退耕还湖?

年轻农民点头道:“每天吃得好着呢,顿顿有肉有鱼的,比我们在家里吃得都好。昨天中午是红烧肉白米饭,晚上是肉丝面,前天是烧牛脯,反正吧,顿顿不重样,还管够,换班下去还能睡帐蓬,条件好着呢。”

柯志方点了点头,他又随机问了几个农民,他们的说法都差不多,柯志方十分满意。

柯志方问苏星晖道:“星晖同志,你们把伙食搞这么好,资金方面没有问题吗?”

苏星晖道:“那些投资商们不但捐了物资,还捐了款,这些捐款除了一部分用来救灾,其它的就拨到各乡镇,用来改善抗洪人员的伙食,要是抗洪人员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话,他们还怎么能进行这么大劳动量的工作呢?”

柯志方点头笑道:“看样子你们的资金很充裕啊,我本来还想问一下你们需不需要省里的援助的,看样子不需要问了。”

苏星晖连忙说:“柯省长,我们的资金也不充裕啊,抗洪抢险的时候,资金哪有充裕的呢?我们崇津县本来就是个穷县,现在又遭了这么大的灾,今年的水稻只怕要颗粒无收,我们很需要省里的援助啊!”

柯志方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一说到钱,一下子就来劲了啊。”

周围的人也都陪着笑了起来。

柯志方收住了笑容道:“行,那我现在就跟你们一起看看你们县里遭灾的情况去。”

袁义福和苏星晖便跟着柯志方一起到遭灾的地方去转了转,由于柯志方时间紧张,苏星晖便把他带到了离县城比较近的城关镇港东村去。

港东村的主要作物也是水稻,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的暴雨,大概还有二十天不到就该收割了,可是现在稻田里一片狼藉,不少稻子都因为被水淹得太久,倒伏在了田里,就算还没倒伏的,也是奄奄一息,看上去没精打采的。

港东村的壮劳力几乎全都上了堤,现在只剩下一些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儿童在村里,柯志方看到,一些老人妇女正在田里努力的想把那些倒伏的稻子给扶起来。

显然,这样的努力用处并不大,但是,眼看就要收割的稻子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他们不尽尽人事又如何甘心呢?

柯志方已经不需要再问什么,他在田埂上走着,一言不发,很是沉默,他不说话别人自然也不会说话,他们都是沉默的跟在柯志方身后。

柯志方所过之处,到处都是这样一副惨景,灾情如何,一目了然。

柯志方也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对农业并不陌生,他大致一看,就能够看出这样的早稻,每亩的收成不会超过一百斤,甚至有些灾情严重的地方,只怕会颗粒无收。

柯志方突然停了下来,所有人也都停了下来。

柯志方问道:“你们全县水田受灾面积有多少?”

苏星晖道:“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全县水田受灾面积至少超过百万亩。”

柯志方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百万亩这个数字太可怕了,不过他知道崇津县的面积本来就大,而且全县的耕种面积以水田为主,有这么多受灾面积再正常不过了。

这一次的灾情太严重了,预计减产率将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崇津县的灾后重建压力确实很大啊!

柯志方问道:“有什么补救措施没有?”

苏星晖道:“等早稻收割之后,我们会组织农民赶快补种晚稻,希望能够尽量挽回一些损失,然后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向受灾情况比较严重的群众发放救济。县里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和提留统筹,这方面也能减轻一下农民的负担。”

柯志方点了点头,苏星晖的工作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在抗洪救灾的同时,也没忘记后面的生产工作,有这样一个县长,是崇津县之福啊。

柯志方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把苏星晖调到了江右省,他一来就帮自己打开了局面,而且在崇津县做了这么多工作。

如果不是苏星晖在崇津县,现在崇津县会是怎样一副场景,柯志方都有一些不敢想。

柯志方道:“我们再到村里去看看。”

众人跟着柯志方一起去了村里,村里的干部正在组织村民清理垃圾,特别是一些倒塌的危房,那些砖瓦檩条什么的都要运走,要不然一片废墟太难看。

村主任看到来了一群大干部模样的人,他连忙迎了上来,他认出了袁义福和苏星晖,他连忙说:“袁书记,苏县长,你们怎么来了?”

袁义福道:“今天柯省长来视察灾情,我们是陪柯省长来的。”

一听到那位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中年人就是柯省长,村主任十分激动,他连忙喊了一声:“柯省长,您好!”

柯志方亲切的跟他握了手,问道:“你们村里倒塌了多少间房?人员有伤亡没有?”

村主任说:“柯省长,我们村里倒塌了三十多间房,不过没有一名人员伤亡。”

柯志方皱眉道:“倒塌了三十多间房,居然没有伤亡一个人?没有糊弄我吧?”

村主任道:“我们哪敢糊弄您啊?这主要是苏县长的功劳,他看得远,刚刚下起暴雨他就让我们把村里的危房都统计一下,凡是有倒塌危险的,里面的住户都要搬出来,要么搬到亲戚家,要么搬到村委会,所以我们村里没有一个人伤亡的。”

首节上一节1022/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