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421节

苏星晖坐下之后,笑道:“董厅长,您真是手不释卷啊,没有打扰你吧?”

董翰祥的床头柜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显然,在苏星晖敲门进来之前,他是在床上坐着看书呢,这真的称得上是手不释卷了。

董翰祥笑着说:“嗨,惭愧惭愧,看的是一本闲书。”

说着,董翰祥将那本书的书皮翻过来给两人看了看,原来,这是一本《帕夫雷什中学》。

朱济民肃然起敬的说:“董厅长这哪是看的闲书啊,这是教育学的名著,佩服,佩服。”

《帕夫雷什中学》是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著作,历来都是教育学方面的名著,通过对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环境生动形象的描写,言简意赅的阐述了作者对教育学的深刻见解和真知灼见。

董翰祥道:“我也是来之前随手在自己的书架上拿了几本书,我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睡觉之前一定要看几页书,要不然睡觉都睡不着,或许看书有催眠的作用吧。”

这本书苏星晖倒也看过,因为他同样有这样的习惯,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要看几页书,要不然睡不着觉。

不过,董翰祥风趣幽默的话让苏星晖和朱济民两人都笑了起来。

朱济民道:“董厅长说笑了,你在教育学方面的建树,我还是很佩服的。”

董翰祥摆手笑道:“行了,我也不叫你朱校长,你也别叫我董厅长了,听得别扭,咱们也是老朋友了,年龄也差不多,我叫你老朱,你叫我老董就行了,不过,你可别把我叫成老古董哦。”

苏星晖和朱济民又是莞尔而笑,朱济民点头道:“行,那我就叫你老董了。”

董翰祥道:“不过有句丑话我要说在前头哦,咱们老朋友归老朋友,在打分上我可不会循什么私情哦,再说了,我循私情也没用,我给你把分打高了,到时候还有国务院和教育部的专家验收组呢,他们打分可不会讲什么情面。”

苏星晖和朱济民对视苦笑了一下,他们还没有开口跟董翰祥套交情呢,董翰祥却已经先跟朱济民套了交情,但是在套了交情之后,他又提前把循私情的那道门给堵死了,董翰祥董副厅长还真是有个性呢。

不过好在他们也并没有要董翰祥循私情的想法,他们来拜访董翰祥,只不过是想要跟他把关系搞好一些罢了,把关系搞好,总归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朱济民点头道:“行,老董,咱们绝对不让你循私情,你该怎么打分就怎么打分,只要打分公正,你打多少分我们都不会怪你的。”

第1382章 绿洲慈善医院

董翰祥点头道:“老朱,你如果真的这样想的话,那我佩服你,咱们做教育的,千万不能弄虚作假,之前有几个地方的学校也想要搞合并升格成大学,为了通过考察,请客送礼,搞得不亦乐乎,后来通过了省里的考察又有什么用?国务院的专家验收没通过,全是枉然。”

苏星晖和朱济民都点头称是,苏星晖竖起大拇指道:“董厅长,佩服佩服!”

董翰祥道:“这有什么好佩服的,我就是太直,喜欢说点实话而已,有的时候不讨人喜欢。”

苏星晖道:“咱们还是太缺像您这样喜欢说实话的干部了,要是多几个您这样的干部,那就好了。”

董翰祥看了看苏星晖,似乎是在看他说的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他笑道:“苏市长,听说你是秦劼教授的高足?”

听董翰祥说起恩师的名字,苏星晖肃然点头道:“对,秦教授正是我的恩师!”

董翰祥道:“我前几年到江城去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有幸拜访过秦劼教授,见识过大师风范啊!”

苏星晖道:“是啊,我的老师确实是现在少有的大师了。”

朱济民道:“嗯,秦教授是国学泰斗,我一向也是非常敬重他老人家的,只不过缘悭一面,至今没能有幸拜访他老人家,有机会的话,希望苏市长能够带我去拜访秦教授一次。”

苏星晖点头道:“行,这个没什么问题,其实老师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对任何人都没有架子,他在大街上看到下棋的老头,都能跟别人下几盘的,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说是家里遭了难,他不但掏钱相助,还跟那个乞丐聊了半天呢。”

苏星晖的话让董翰祥和朱济民都是肃然起敬,董翰祥点头道:“是啊,秦劼教授真的是大师风范,毫无架子,如今已是年近七旬,可是依然保有一颗童稚之心,真的是难得啊,那年他跟我也聊了很久,还给我题了一幅字。”

苏星晖惊讶的说:“老师给您题了字?他一般不给人题字的。”

秦劼教授一般不给不太熟的人题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字还不太好,给别人题字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

董翰祥道:“我向他老人家求字,他老人家不肯,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不过架不住我苦苦相求,他这才给我写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几个字。”

苏星晖点头道:“这几个字倒是很适合您。”

董翰祥笑道:“那你知道我为什么知道你的名字吗?”

苏星晖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董翰祥道:“秦教授写完这几个字,他总是觉得不满意,不过我觉得已经写得很好了,他只能把字落了款,送给了我,不过他说他有一个学生,字写得比他好多了,可以称得上书法大家了,我就问他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他说叫苏星晖,所以这个名字我牢牢的记住了。”

苏星晖有一些不好意思的说:“这是老师对我的抬举。”

董翰祥道:“我觉得倒不是抬举,我在秦教授的书房里也见过你写的几幅字,其中那幅《少年行》可真是写得好啊,写得飞扬恣肆,朝气蓬勃,让人看了都是精神振奋。听说那幅字是你毕业不久写的,那你现在的字一定写得更好了吧?”

听董翰祥说起了那幅《少年行》,苏星晖想起了自己写下那幅字的经过,没想到秦教授会向董翰祥说苏星晖的字比他的字还写得好多了,可以称得上书法大家,这让苏星晖有一些诚惶诚恐的感觉。

朱济民笑道:“老董,苏市长的字确实写得好,我们宝州大学正式成立的话,就要让他题写校名呢。”

董翰祥道:“老朱,你们选苏市长题写校名,选对了。”

苏星晖道:“惭愧惭愧。”

三人都是有学养的人,一聊起来就十分投机,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多钟,为了不耽误董翰祥的休息,苏星晖和朱济民这才告辞。

虽然董翰祥是一个不循私情的人,但是他们聊得这么投机,总归是有一些好处的,由于董翰祥一板一眼,不循私情,他们当然也不会担心他会刁难宝州方面。

对于这一次的考察,他们都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

就在考察组来到宝州考察的时候,宝州市绿洲慈善医院悄悄的开始营业了,他们是租了原宝州市供销商场的楼房,作为营业地点。

宝州市供销商场有六层楼,原来曾经是宝州市最繁华的商场,不过随着这些年那些私营商店的兴起,管理上比较僵化的供销商场生意越来越差,这两年基本上关门了,于锐志正好把它给租下来,用来办这家慈善医院。

这家慈善医院的名字也是于锐志请苏星晖起的,苏星晖起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希望这家慈善医院能够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给那些重金属中毒的病人以希望。

这家医院开业的时候,并没有搞什么太隆重的开业仪式,只是请了苏星晖等相关的市领导到场剪了个彩,仪式十分简单,只是十几分钟就结束了,开业仪式结束之后,它便正式开始营业了。

虽然开业仪式搞得不那么隆重,但是这家医院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医院的院长是于锐志高薪聘请的一位京城大医院的主任医师,名叫薛文虎,他今年四十岁左右年纪,是留德归来的一位医学博士。

这几年,他在内科和职业病防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建树,是那家鼎鼎大名的京城大医院的内科主任,于锐志是打听到他的大名之后,特意用高薪将他聘请来的。

当然,薛文虎肯舍弃京城的优越条件,到宝州来担任这家慈善医院的院长,也是因为于锐志向他描绘的前景,他说这家慈善医院将建成宝州市最好的医院,使用最先进的医疗仪器,对那些重金属中毒病人还将免费治疗。

薛文虎是一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那家京城大医院虽然好,但是毕竟是国营医院,在制度上免不了有一些僵化,对人才的使用也有一些死板,这让薛文虎的才能不能尽情发挥,有一些束手束脚的感觉。

而于锐志向他承诺,如果他来当这个院长,可以由他全盘负责,包括人事、财权、购买哪些设备等等,全部由他做主,并且不需要他盈利,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家慈善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于锐志的承诺打动了薛文虎,而且他也为于锐志的话深深感动,因为他知道,免费治疗那些重金属中毒病人,需要多么庞大的资金,动辄都会上亿,可是于锐志却一点儿都没考虑这个问题,义无反顾的去做这件事情。

首节上一节1421/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