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921节

苏星晖点头道:“兆和同志,你们的应对措施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你要记住,无论如何,我不希望看到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

其实,苏星晖也知道,这么大的雪灾,这种要求算是比较难为汤兆和了,谁也不敢保证在大自然的天威之下,一个人都不死,所以一般来说,上级领导都不会对下级提这么苛刻的要求,总要留一些余地的。

不过,苏星晖在这种问题上,不喜欢留什么余地,留了余地,下面的干部就有可能会在工作上打折扣,没有那么尽心尽力,就真的有可能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

而他这样不留余地,下面的干部做起事情来,自然也都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伤亡了。

如果他们真的尽了全力,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人员死亡的事故的话,苏星晖也不会那么不近情理了。

汤兆和肃容道:“市长,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的,请您放心!”

苏星晖微微点头道:“那我们今天先去哪里?”

汤兆和道:“市长,要不我们今天就还是先去安沛乡夹石村吧?”

苏星晖不由得想起了夹石村的支书代正阳,他也很想看看,代正阳当了两年村支书了,把夹石村发展得怎么样了,他便点头道:“行,那咱们就去夹石村吧。”

汤兆和道:“要不要先到县委去坐一下?”

苏星晖道:“这个就不用了,直接去村里吧,今天我还想多去几个村看看呢,这场雪太大了,我很担心啊!”

汤兆和道:“那行,那就直接去夹石村吧。”

夹石村的路,翟英杰倒是知道,苏星晖去过那里,就是翟英杰开的车,于是,翟英杰直接开上了去夹石村的路。

去夹石村的路已经修成了柏油路,沿路的积雪都有人进行清扫,还有人在洒融雪剂,这一套程序他们几乎每年都要做,所以进行得非常熟练了,虽然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可是柏油路上却一直没有什么积雪,这让他们的车队也行进得十分顺利。

不一会儿,车队便开到了夹石村,安沛乡和夹石村的干部们都在进夹石村的路口等待着他们,苏星晖照例是下车来跟他们一一握寒暄。

在看到代正阳的时候,苏星晖微笑着说:“代正阳,小代同志,你好啊!”

听到苏星晖还记得他的名字,代正阳很是激动,他大声说:“市长好!”

苏星晖对这位身材高大,比他还高小半头的村支书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上一次他来夹石村的时候,对代正阳的印象也很不错,所以,他当然还记得代正阳的名字了。

苏星晖向代正阳点了点头,又跟其他干部一一握,然后便再次上车,开进了夹石村。

到了夹石村,苏星晖下车,由代正阳带领着他和其他的干部们去察看这里的灾情。

夹石村在代正阳担任村支书之后,由他带领大伙儿对之前村里的危房都进行过整修,不过由于村里资金还有限,而危房数量比较多,所以那些危房也仅仅是翻新了一下,不至于漏雨,但是遇上这么大的雪灾,想要全部完好无损的度过,那是不可能的。

苏星晖在村子里巡视着,看到了十几户人家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垮塌现象,这让他的脸色很是凝重。

他不停的询问着代正阳,这些人家的人员是不是都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他们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有多少?这个冬天他们该怎样度过?

代正阳说这些人家的人员已经都在刚开始下雪之后几个小时之内就都转移出去了,一部分转移到了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另外一部分就都转移到了各个村干部还有党员们的家里。

当时雪下了几个小时,他们看到雪的势头不对,而且天气预报里也报了暴雪橙色预警,所以及时组织人员对危房里的人家进行人员转移,一部分贵重财物也都进行了转移。

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视察

在村委会班子成员和全村村民的努力下,那些危房里的村民已经全部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他们的贵重财物也都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因此,在人员上并没有受什么太大的损失,只不过房屋垮塌之后,一些笨重的家具可能受了一些损伤,损失并不算大。

苏星晖看着这些垮塌的危房,听着代正阳的汇报,不住点头,代正阳他们的措施还是非常得当的。

看过了这些危房,苏星晖首先去了村委会的办公室,去看望了那些转移的灾民。

村委会的办公室,也就是苏星晖第一次来夹石村的时候,住过的地方,这几间屋子建成的年头不算长,而且是砖混结构的平房,建得还是非常坚固的,因此,这里是绝对安全的地方,好几户村民都搬到了这里来住了。

虽然在这里住,住得拥挤一些,但是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对这些灾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苏星晖跟每一户灾民都见了面,向他们询问着情况,灾民们都说幸亏村委会的措施得当,处置及时,要不然他们可没这么好,还能够完好无损,如果再晚几个小时,那就到半夜了,房子一塌,怎么也得死几个人。

他们还称赞村干部,说村干部把自家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他们这些灾民使用,真的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不愧为党的好干部。

苏星晖听得连连点头,他又让跟自己一起来的民政局的干部从另外两辆面包车上将一些慰问品拿下来,分发给这些灾民们,这些慰问品有衣物,有毛毯、被褥,还有一些食品,这都是在雪灾最需要的东西。

这一次他们的车队里特意开来了几辆面包车,车上没坐人,全都是拉的这种慰问品,就是为了慰问这些灾民们的。

灾民们千恩万谢,苏星晖道:“乡亲们,你们不要这么客气,今年发生了这么大的雪灾,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你们度过这场雪灾,你们在雪灾,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通过村委会向上面反映,只要是合理正当的要求,我们都会尽量满足的!”

灾民们纷纷叫好,他们早就认出了这位苏市长就是曾经到他们村里微服私访的那位市长,就是他痛打了村民们痛恨的李二蛋一伙人,把那伙人全都给抓了起来,将村民们从水深火热之救了出来,他们一直对苏星晖心存感激。

今天,苏市长又在他们这里爆发雪灾的时候及时赶到了村里,对他们进行慰问,这可真的是不容易啊。

一位老太太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要向苏星晖鞠躬,可是苏星晖眼疾手快,一下子将她扶住了,他说:“老人家,这可使不得!”

老太太抹着眼泪说:“苏市长啊,我这个老不死的,活了八十多岁,已经有几十年没见过像您这么好的干部了!我得给您鞠个躬啊!”

老太太的话让苏星晖的心情十分沉重,却让其他的干部脸上都是火辣辣的,是啊,夹石村几十年来都没有什么领导干部来关怀,让这里的老百姓受了几十年的苦,还要等到苏星晖来解救他们,这是之前嶙山干部的耻辱啊!

老太太的话就等于是当众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过,苏星晖当然不会顺着老太太的话说下去,要是继续说这个话题,不但是让现场的干部们难堪,也会让人认为他是哗众取宠的。

苏星晖道:“老太太,您这么大年纪了,就别鞠躬了,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您就放心的在这里住下去吧,其它事情,您就不用担心了,各种生活用品,都有民政部门给你们送的。”

老太太连连点头道:“行,苏市长您说话,我老婆子放心!”

接下来,苏星晖一行人又去了代正阳的家里,代正阳的家,是去年盖的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代正阳和妻子在南方打工几年,也攒下了不少钱,之前本来打算在南方买房的,他回来当了村支书之后,为了表示他扎根家乡的决心,便在去年盖了这栋三层楼。

在农村,这就是一份大家业了,有了这样一份大家业,大家自然就相信代正阳不会离开夹石村了,所以大家也就没有顾虑,跟着代正阳好好干。

这三层楼的房子,面积不小,使用面积差不多三百多个平方米,住代正阳一家五口人,很是空旷,现在发了雪灾,正好可以把那些受灾群众接到这里来住。

现在,代家住进了五户人,虽然一户人家只能住一间房,显得有一些拥挤,但是在这里能够吃饱,能够穿暖,还没有房屋倒塌的危险,这已经让灾民们很满足了。

代家人跟这些灾民们相处得很融洽,简直就跟一家人一样,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关系一般都很融洽,就算平时有一些小矛盾,在这样的天灾面前,也都先放在一边了。

苏星晖亲切的问那些灾民们在这里住得好不好?每天能不能吃饱穿暖?灾民们都回答说在这里住得挺好的,代支书家里房子大,每个房间都烧了火炕,很暖和,吃饭也吃得饱。

代正阳说,这些老百姓在搬过来住的时候,都把家里的粮食带了过来,所以粮食还是够吃的,绝对饿不着,这个请苏市长放心。

不过苏星晖还是有一些担心,因为现在雪挺大的,要是万一粮食都吃完了,那可就要闹饥荒了,这些村民们现在去乡里也不是很方便,因此,他叮嘱民政部门的人,还有汤兆和等人,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千万不能让任何一个村子里断粮,有什么困难,及时向市里汇报。

汤兆和等人都是脸色严肃的点头答应,保证一定不会让这些村子断粮,绝对不会让一个人饿肚子。

首节上一节1921/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