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30节

苏文军道:“对了,上次星晖说要找你搞什么野味生意,你们搞得怎么样了?”

余高山道:“这次我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事。星晖,这个公司你想不想入一股?”

让他入一股?苏星晖沉吟了起来,这个公司以苏星晖看来,肯定是会赚钱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让自己的表哥搞,不过要入股的话,现在他没什么本钱啊。

苏星晖问道:“你怎么想到让我入股呢?”

他端起酒杯举向了余高山,余高山端起杯子跟他喝了一杯道:“你有头脑啊,而且猛虎岭我也不可能经常去,好多事情都要你来盯着的,所以你能入一股的话是最好的。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苏星晖点了点头,余高山的话应该是真心话,如果他入股的话,对余高山的事情当然会更上心了,不然就算两人是嫡亲的姑舅老表,余高山也不可能总让他白帮忙,他入股对两人来说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郭素华来了兴趣:“高山,你那是个什么公司啊?要入一股得多少钱啊?”

余高山道:“我这个公司也是刚注册的一个农产品贸易公司,名字叫惠民贸易公司,主要就是为了销售星晖那里特种养殖场的野味。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十万,如果星晖要入股的话,他拿两万出来,我给他公司的三成股份。”

郭素华道:“那你不是吃亏了?三成股份应该出三万啊!”

余高山摇头道:“我不吃亏,我搞这个公司,完全是星晖的主意,要不是他,我不可能开公司的,而且以后公司的发展还要靠星晖的头脑,给他三成股份不算多。”

苏文军问道:“现在星晖是国家工作人员,他能在你那里入股吗?”

第30章 拜访张县长

苏星晖道:“这个问题倒不大,我又不是领导干部,再说了,要入股的话,也可以用妈妈的名字啊。”

在这个时代,国家已经有了严禁领导干部本人以及子女、配偶经商的规定,不过一来苏星晖算不上领导干部,二来郭素华也不在这禁止范围之列,因此,规避这条规定还是可以的。

余高山高兴的道:“这么说,你是同意了?”

苏星晖没回答,而是问道:“注册资金十万你是打算怎么用的?够不够?”

余高山道:“我打算再买一辆小型货车,载重几吨的那种,然后剩下的钱作为流动资金。这些钱应该够用了吧。”

这时候买辆小型货车也就三四万块钱,现阶段应该是能满足公司的需要了,那就还剩下六万多块钱,用来进货和维持公司的运转也应该是够用了。

苏星晖问郭素华:“妈,家里能拿出多少钱?”

郭素华道:“最多也就能拿出一万来块钱吧。”

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能够拿出一万块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这也是苏文军两口子都有工作,而郭素华的厂子前些年效益还不错,发的奖金不少,这才能存下这些钱。

余高山道:“有一万块钱就够了,还有一万等公司赚了钱再从分红里扣吧。”

苏星晖想了想之后道:“你明天先别走,我去想想办法。”

余高山点了点头。

苏星晖道:“高山哥,我入了股,以后也不参加具体经营啊,具体经营还是要你来。”

余高山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只要你在关键的时候给我出出主意就行了。”

郭素华问道:“高山,这个公司不会亏的吧?”

余高山笑道:“怎么会亏呢?我的销路都是现成的,只要保证进货渠道就行了,以星晖的脑瓜子,他看好的事情绝对没错。”

郭素华又问苏星晖:“那我要把那一万块钱取出来吗?”

郭素华把家里的钱都存了定期,这时候的定期利息还是蛮高的,一万块钱一年的利息有一千多块,要是现在取出来,就是提前支取,只能算活期利息了,因此,她想起来还挺心疼的。

当然,如果儿子真的需要的话,她就算再心疼也会去把钱取出来的,儿子的事业她当然是要支持的。

苏星晖道:“您别急,我明天先想办法。”

余高山道:“实在没办法的话就还是按我说的,等分红的时候再扣。”

苏星晖点头道:“行,实在没办法再说。对了,高山哥,我们乡里准备在野猪沟再搞一些特种种植项目,比如种木耳、香菇之类的,到时候这些东西你也可以收购啊。”

余高山点头道:“嗯,这些东西的销路应该也会很不错的。”

这天晚上,苏星晖给许小光家打了电话,他说明天中午要到他家去找他有事,许小光便说中午在家等他,他要苏星晖明天在他家吃中饭。

苏星晖要借钱,自然只能找许小光借,他最有钱的朋友就是许小光了,许小光上次也说过他要借钱就开口的话,而以他跟许小光交往几十年的了解来看,他向许小光借钱,他绝对不会拒绝的。

苏星晖以后从政,手里也不能没有钱,而要想合法的赚钱,这一次入股余高山的公司是一个好机会,既然余高山主动提出来,苏星晖是不可能拒绝的。

星期天早上八点钟,苏星晖来到了县政府大院门口,张成的父亲是副县长,他家当然就住在这里,他没到两分钟,陈宏富便也到了。

陈宏富空着手,其实为去张县长家带不带东西,他是犹豫了很久的,说实话,他并不擅长送礼这样的事情,要不然他也不会去猛虎岭了,而他也听说过,张县长是一个不喜欢别人给他送礼的领导。

最终,陈宏富还是决定不带什么东西了,反正这一次去是向张县长汇报工作嘛,就来一次纯粹的汇报工作好了。

不过,他看到苏星晖的手里提着一个编织袋,他不由得好奇的问道:“你这带的是什么?”

苏星晖道:“这是一只甲鱼,亲戚给我们家送了两只甲鱼,带一只到张成他们家去。”

陈宏富知道,苏星晖跟张成的关系不同,他带东西去是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于是他点头道:“行,咱们进去吧。”

张开山的家,两人当然都知道,他们熟门熟路的来到了一栋三层小楼下面,上了二楼,敲响了一扇门。

这个年代的上俊县,还没有那种如独栋别墅一般的常委楼、县长楼,县领导们都住在这种三层小楼里面,一家一套单元房,只不过房间面积比一般的单位宿舍要大得多而已,之所以只盖三层,就是怕盖得太高,领导们爬起楼来吃力。

门很快开了,开门的正是张成,他一见两人,便笑着说道:“陈书记来了!快请进!”

陈宏富和苏星晖一起进了门,张开山正坐在沙发上喝着茶,他喝的茶与众不同,杯子里的茶叶就有大半杯,他喝这种浓茶已经习惯了,当然,他也不喝什么好茶,他平时喝的就是本县绿岭乡出的绿岭山茶,这种茶叶他已经喝了几十年了。

看到陈宏富和苏星晖,他放下了茶杯,他的茶杯也是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大玻璃罐头瓶,八十年代许多人都喜欢用这个喝茶,因为它容量大,不过在九十年代,还用这个喝茶的人就少多了,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开始用一些上档次的茶杯了。

张开山道:“宏富同志来了,坐。星晖你也坐。”

苏星晖将手中的编织袋交给了张成道:“我家亲戚送了两只甲鱼过来,我给你拿来一只。”

张成打开编织袋看了一眼,他高兴的道:“个儿还不小呢,至少有两三斤,这可是好东西。”

张成喜孜孜的把编织袋拿到了厨房,洗了手出来之后,给陈宏富和苏星晖沏了茶,然后在旁边坐了下来。

张开山随意的问苏星晖道:“星晖啊,你在陈书记手下干得怎么样啊?觉得在猛虎岭适不适应?”

首节上一节30/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