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969节

这一次的投资额都达到了近五十亿元,这一下子,就把整个石林区都给震了。

石林区以前在西都市可不是什么重要区县,虽然面积在西都市的区里算是比较大的,可是经济在整个西都市的十几个区县里也就排在中游,离市中心也挺远的,在过去,一年引进投资能有个几亿就算相当不错了,可是这一次,一下子引进了近五十亿,这是什么概念?

张开山这个空降而来的区委书记,本来区里的领导对他都不怎么看得惯,可是这批投资一落地,让张开山在区里的威望一下子就上来了,这年头,能带来投资的领导就是好领导。

投资意味着什么?有钱才有权啊,手上没钱的官,那算什么官?有了这么多投资,以后的石林区在市里的地位肯定也会提升,水涨船高,区里的干部地位同样会提升啊。

因此,当时就有不少干部都向张开山靠拢了,张开山也算是顺利的在石林区站稳了脚跟。

因此,张开山才会感谢苏星晖,正是苏星晖让这些投资商到他这里来投资,这可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苏星晖道:“张叔叔,您这么客气什么?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帮了您,也就等于是帮我爸啊!”

张开山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分,就在五年前,苏星晖还只是他儿子张成的一个同学,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一个普通年轻人,可是这五年间,他的变化太大了。

他还记得自己五年前跟苏星晖一起到陆正弘家里的情景,那个时候,他怎么也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苏星晖已经成了陆正弘的女婿,而且成为了一名县长,张开山自己也成了一位副厅级干部了。

仅仅五年时间,就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而这五年里,他的仕途走得这么顺利,也跟苏星晖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真的是要好好感谢苏星晖啊!

但是苏星晖现在也不需要他感谢,就像他说的,他帮助张开山就等于是帮助了陆正弘,张开山现在最好的感谢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石林区发展好,这才能够让陆正弘的处境更好一些。

陆正弘到秦西省来上任,一个不好,就是四面皆敌的局面,需要张开山这个先锋替他杀出一条血路啊!

几人聊着天,苏星晖说起了自己要到京城跑崇津县长江大桥项目的事情,陆正弘和张开山这才知道,苏星晖准备在崇津县也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呢。

张开山道:“我听张成说,上俊县的长江大桥也已经竣工了,可惜我没那个眼福看到啊!”

苏星晖道:“这有什么难的,这一次张成回去的时候,让他拍几张照片,寄给您,不就可以看到了?”

张成点头道:“对,这一次我回去就照几张照片寄给您,新长江大桥可雄伟了,您看了一定会高兴的。”

张开山道:“星晖,你要是把崇津县的这座长江大桥给跑下来了,那长江上就有两座大桥都是你跑下来的了,这可真是大手笔了。”

苏星晖道:“希望能够顺利跑下来吧,崇津县确实很需要这座长江大桥,甚至比上俊县更加需要,现在崇津县过江全是轮渡,而他们与江对面的往来也是越来越多,轮渡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了。”

张开山道:“你肯定没问题的。”

几人说话间,宋巧丽已经把饭菜做好了,现在是春节,家里菜多,很多都是现成的,做起来也快,宋巧丽喊着:“吃饭了!”

陆正弘便起身道:“走,开山同志,张成,咱们一起去吃饭,过年了,好好喝几杯酒!”

两人现在都是身居高位,过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两人家里都有不少干部来拜年,不过他们刚到秦西不久,可以说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也只有张开山来了,陆正弘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几人坐到了饭桌边,苏星晖拿出一瓶三十年陈的彭湾大曲,这一次他来西都,又带了两箱这种酒,现在倒是可以让张开山喝上家乡的酒了。

张开山笑道:“这种酒也只有星晖能够买到了,当初我这个县委书记想去买几箱酒,那个酒厂的陈贤贵还很为难,后来还给我打了折扣,只给了我一箱。”

苏星晖道:“您也别怪陈贤贵,这种酒确实太少了,而且卖一箱少一箱,如果每个人都去找他要,他都给的话,那很快就把那些老酒都给卖空了,您能买到一箱就已经不错了。”

张开山道:“还是你有本事啊,是你把这家酒厂给盘活的,他当然买你的账了。”

陆正弘端起酒杯道:“来,我们一起喝一杯,祝大家春节快乐!一年比一年好!”

几人一起举杯,把这杯酒给喝了下去,按照中国的规矩,过完了春节,就算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里,他们都希望能够越过越好,而我们的国家也能够越来越好。

大年初五这一天,苏星晖和陆小雅带着孩子到西都市的大街上去逛了逛,封叔伦担任了向导,而沈烽则是司机兼警卫,他也本来就是陆正弘的司机兼警卫,这几天陆正弘不用车,他就开车带苏星晖一家上街去逛了。

西都市过年的气氛是非常浓烈的,经常可以听到一阵鞭炮声传来,而大街上的人流量也非常大,可以说是摩肩接踵,时不时还能看到舞狮舞龙的队伍,在这一点上,西都市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封叔伦让沈烽把车开到了一条横街的街口,这条街的人流量就更大了,里面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子,摊子上面有卖各种民俗物品的,有卖各种小吃的,还有卖古玩的,总之,卖的东西是形形色色,无所不包。

封叔伦问道:“这里是我们西都市的春节庙会,你们想不想进去看看?”

这样的庙会,在湖东省是很难看到了,苏星晖倒是很有兴趣,他看了看陆小雅,问道:“小雅,你想不想进去看看?”

陆小雅也喜欢这种场合,不过她手上还抱着孩子呢,看到庙会上那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她不禁有一些犹豫。

苏星晖道:“要是你想去看,我可以给你们开路。”

沈烽也点头道:“我也可以帮着开路。”

陆小雅这才点了点头道:“行。”

在西都过春节,像这种民俗庙会,才是这里春节文化的精华,如果来了这里不看一看,就太可惜了。

于是,几人下了车,苏星晖和沈烽一前一后的护着陆小雅和孩子,封叔伦块头也不小,他护在了陆小雅的身边,三个人给陆小雅隔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让她和孩子能够不被别人打扰。

西都市的民俗文化氛围要比江城浓厚得多,许多摊点上摆的东西都让苏星晖和陆小雅很感兴趣,比如泥娃娃,比如剪纸,比如绣荷包,他们都觉得非常漂亮。

他们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堆东西,沈烽都替他们提在了手上。

在路过一个小小的摊点的时候,苏星晖被这个摊点给吸引住了,摆摊的是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大娘,只见她拿着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动作娴熟的剪着窗花,不到两分钟,她就剪好了一张漂亮的窗花,递给了在摊点前等候的一位年轻姑娘。

看着漂亮的窗花,姑娘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她掏出钱包付了账,然后说了一声“谢谢大娘”,便拿着窗花高兴的走了。

苏星晖问了一下价格,老大娘说按照不同的大小,窗花分为五块、三块和两块三种档次,苏星晖便让老大娘给自己剪几幅窗花。

第934章 逛庙会遇贼

老大娘便给苏星晖剪了几幅窗花,有一幅迎春花,一幅老虎,这是因为今年是虎年,还有一幅是“福”字,一幅是连年有余,还有一幅是一头牛,因为苏维桢就属牛。

在老大娘剪窗花的过程中,苏星晖跟老大娘聊了一下,老大娘一口浓重的关中口音,不过苏星晖倒也能勉强听得懂。

老大娘说她从来没上过学,这剪窗花是她平时喜欢剪,所以成了她的一门手艺,现在每年过年都会出来到庙会上摆个摊点,剪剪窗花,挣点活钱。

虽然老大娘从来没上过学,也没受过专业训练,可是她的手巧着呢,剪什么都活灵活现的,而且有一种特别的灵气,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呆板,她剪的窗花简直可以称为艺术品了。

苏星晖很喜欢这些窗花,他觉得这些窗花对他的绘画艺术也是有启发的,特别是那种原生态的灵气,还有一种朴拙感,实在是太难得了,苏星晖觉得如果自己吸收了这些窗花里面的一些灵气的话,他自己的画也能更上一层楼。

陆小雅同样很喜欢这些窗花,特别是那头象征着儿子的牛,她准备带回去珍藏起来,等儿子长大了看到这窗花,一定很有意思。

苏星晖付了钱,珍重的把这些窗花叠好,放进了自己的包里。

几人继续向前走去,边走边吃点小吃,买一些民俗物品,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唯一的遗憾就是人太多,太挤,向前走几步都很费劲。

走了一会儿,苏星晖看到路边有个古玩摊子,他便在摊子前面蹲了下来,想要看一下这里的古玩。

首节上一节969/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