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红人 第575节

这天的会场异常安静,任职不足二个月的省长吴松,在讲话中不时脱开讲稿,侃侃而谈,从转变工作作风、讲实话办实事,到加强廉洁自律、正确选人用人,提出了新要求,立下了新规矩。

“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要求,各级各部门反映任何情况,都必须讲真话。讲错了没关系,但说假话、说虚话、说套话,绝不原谅。我这个人很坦率,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希望同志们以心换心、以心交心,心心相印。”

“领导同志到地方调研,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定,降低接待规格。我这个人能吃能睡,只要有一碗米饭,或者一个馒头,一点蔬菜、咸菜就可以了,有一个房间、一张床能睡觉就行了。在接待上一定要从简从简再从简。”

“东华市经济发达,但同天宁市一样,资源要素的日益紧张,我认为“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迫在眉睫。”

“大企业一定是优等生?纳税大户一定会更受青睐?我认为东华市要摸清制造业企业的家底,企业的优劣也不再由规模等单一指标简单判定,而是根据一系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张峰当然知道吴松在天宁市推行的改革,就是通过用地、用能、排污等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区别对待”企业,督促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说实话,这项改革在经济发达的省城、天宁市、东华市还是有意义,但在全省推广有难度也不现实,毕竟象丽华市这样的地方,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改革。

等到吴省长离开,东华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吴省长的指示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高效率抓好“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

会议认为必须增强刀刃向内的自觉、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严从速、保质保量完成这项任务。

认为要压实责任链条,坚持清单化项目化管理,督促各责任单位对照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紧盯关键节点,抓实重要步骤,严格落实相关措施。

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真正体现过硬的政治担当、政治标准。

要强化数字赋能,抓好整体智治综合应用系统模块的上线运营和优化升级,用数据链条链接责任链条、贯通工作链条,精准把握点、线、面整改任务的完成进度、完成质量,有的放矢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协同性和实效性。

要注重结合融入,把抓好落实整改与抓好主责主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在攻坚克难、争先进位上取得新突破,确保“两促进、两提升”,以高质量整改促进高质量发展。

张峰考虑得更加深远一些,既要建立“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又要推行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服务,而是借助网络,让许多事项,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交和办理。

当然,这个平台的建设,除了投入资金采购必要的设备外,还要有一批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程序、又精通计算机业务的骨干。

王通向张峰推荐了一个人选,就是这个人,让张峰既承担了风险,又在他的精心帮助下,推行了在全国算是最为便捷的服务。

这个人名叫王平,是王通的堂哥,一年前,他辞去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到私企做程序员。

当时的王平认为,公务员也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没那么多光环,想发财此路不通,升迁又难上加难,除了稳定外,一辈子也就困在于此。

王平想挣钱、带领家人脱贫,而不是一味地在体制内熬下去。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这些年在体制内,他走得很艰难。

王平的父亲王成,曾是家族里的骄傲,在那个年代,他高中毕业,后来又去部队当兵。

本来,王成可以在部队里提干,但因档案中的年龄问题被取消了资格。

退伍后,他被分配到铁路上工作,成了家族里第一个端上公家饭碗的人。

只是,在单位提拔的前一步,王成因为高兴喝多了酒,在值班时打瞌睡,引发了一个不小的事故。

提干的事自然泡汤了,他被降为普通工作人员。

王成为了增加收入,便去做各种生意,但每次都血本无归,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愈发紧巴。

王成一直说,要是当年顺利提了干,自己就不会过成这个糟样子,于是他要求儿子王平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要吃上公家饭,成为国家干部。

王平确实没有辜负其父亲的期望,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听话又懂事,每次王成一提起这个儿子,弓着的背立马挺了三分。

王平参加高考时,分数远超一本线。填报志愿的时候,王成给他定了两个目标:京城铁道大学与京城矿业大学。

王成说,从这两个大学毕业就等于直接进了国企,待遇比公务员还好——最好的单位当然不机关事业单位,而是煤矿、烟草、铁路,号称“三大金饭碗”。

不过,王平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找到王通的父亲商量,说想报考计算机专业,因为这个专业“钱”景远大。

王通的父亲王刚阅历丰富,思想紧跟潮流,便问他:“平儿,你那么想发财?”

王平说:“一是我确实喜欢这个专业,二是我家里的条件,还不学来钱快的啊?”

年轻的王平有这样的觉悟,王刚感到很惊讶,也十分赞同他的选择,只是消息传到王成那儿,他当即炸了锅,在他眼里,学习计算机跟玩电脑游戏没什么区别。

王成便来王通家里闹,说是王刚嫉妒人家考上了大学,故意让他误入歧途……

王刚当然很生气,便不再插手王成家的事,没了旁人支持,王平只好听从安排。

不过,在最后关头,王平耍了一个滑头,他将第二志愿与第三志愿调换了个,第一志愿选择了“不服从调剂”,最终如愿以偿考入省城某名牌大学,学计算机专业。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王平吃尽了苦头。

第673章经历坎坷的男人

王平是王通老家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大家都说王成苦尽甘来,将来会享儿子的福。

只是,王平挑选专业的行为让其父亲王成非常生气,竟然拒绝提供生活费!

王平读大学期间依然很优秀,他当选班长,又入了党,奖状拿了一大堆。

等到他大学毕业时,别人找不到工作,他却因选择太多而发愁:要么选择特招参军入伍,要么继续深造读研,还可以去省城知名企业做程序员。

王平从小就厌恶其父亲王成的“军事化”管教,自然不会去当兵;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得尽快工作挣钱,读研也不太现实。

当时,许多互联网公司正处于扩张期,王平收到了好几家大公司的招聘邮件,但其父亲王成一心想让王平吃公家饭,不答应。

父子反复博弈,王成最终指明了一个方向——考公务员。

其实上,王平对进体制内工作没什么兴趣,但也谈不上抵触,毕竟公务员旱涝保收,还是很有前途的。

学霸就是学霸,王平只学习了二个多月,就考上了北湖区公务员,还是区委办公室的岗位。

从此,王平再次成为王通老家人称羡的对象。那时,王通已经读高二,其父亲王刚一直拿王平的经历进行激励。

王平去单位报到时,区委书记亲自接见了他,因为有名牌大学的文凭在手,王平很快就进了秘书室,被重点培养。

可惜王平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写作对他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办公室工作,有没完没了的材料要写,王平在秘书室里干了大半年,还是连一份像样的材料都写不出,这与王通擅长文字工作,简直是天壤之别。

犯了几次错后,王平便被安排去负责单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别以为这是高大上的工作,别以为是让王平从事了专业工作,其实上,区委办公室的计算机网络工作不同于保密局的计算机网络工作,其实就是修电脑、搞网线的杂活。

首节上一节575/8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