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红人 第623节

车间人员反应更快:“那是昨天生产的,还没来得及搬运。”

张峰轻笑了一下,即使明知道完全是编出来的回答,也没办法将其定性为“问题”。

他已经知道与警察调查取证一样,环保督查同样讲究“完整、有效”的证据链,才能将问题定性,并进行下一步整改和处罚,否则统统“疑罪从无”。

接下来,督查组开始寻找下一家工厂的路上,司机有些犹疑地开口了:“后面似乎有辆车在跟着我们,看了一下,好像是环保局的。”

大家当即回过头去,此时正好是一个拐弯,张峰看到后面那辆车的车身上印着的“环保执法”,完全印证了司机的话。

督查组在一家家具加工厂停下,刚一下车,海山县环保局的人员后脚也下车跟上来了,还上前与我们打了个招呼,说要带着我们一起进场检查,并招呼保安大爷通知厂内负责人。

突击检查的快节奏被打乱,张峰的心里升起几分不好的预感。

为了隐饰身份,张峰适当地遮了脸,并装扮成一个普通成员,让许多人认不出来。

这家家具厂跟另外几家工厂共用同一个园区,园区很大,生产厂房却只有一个。家具厂里没有大型加工设备,明面上的只有几台切割打磨机以及六间并排的喷漆房,看样子似乎是一个以纯手工制作为主的加工厂。

督查组成员走进厂房内部。放眼望去,四处都是囤积的原料、半成品,偌大的厂房里,老板独自带着我们几人四处查看,竟没有看见一个工人。

六扇喷漆房门前,均张贴着“停止使用”的通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漆与木头的混合味道,地面落满了灰尘,只有几个半成品晾晒架附近积尘较少,能模糊看到水泥地面的颜色。

据老板介绍,他们厂的家具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近来经济不景气,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接到订单了,加上环保要求的“三五天一小改,半个月一大改”,没利润不说,还要交好几笔额外支出,不得已,便把工人遣散回家,暂停营业了。

一旁的海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根据老板所说的内容,又进行了一番补充说明,语气既苦涩又无奈。

说实话,张峰听了也有些动容,不要光看有些老板人前非常光鲜,其实都在拼命努力。

不过,张峰明白,作为督查人员,还是要尽量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切忌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这是对现场判断的基本要求。所以,督查组成员边听他们的讲述,边四处查看是否有异常。

督查副组长临时推开一扇门,进入了一个用隔板围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空间。

张峰看到这处地方很干净,地上铺着几层八成新的透明塑料膜,并没有积灰,角落立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一些简短的文字和数字,似乎是工作进度安排和产品数量。

督查组长跟了进去,对着小黑板仔细看了看,若有所思。海山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赶紧走到组长身边,絮絮叨叨地说明情况。

另一边,有个督查成员走到一个晾晒涂漆零部件的架子旁,仔细地对着光线看架子上的半成品,似乎对晾干程度抱有疑问,老板赶紧跟到他身边进行解释。

另外的督查成员则在喷漆房附近转悠,有人朝厂内搭出的临时板房的窗口往里望去,结果猝不及防地吓出了声音。

听到动静,大家走了过来,打开临时板房的门,张峰发现里面大约有十几个人,黑灯瞎火地蹲在气味刺鼻的房间里,齐齐地望向门外的我们,有几人的下巴上还映着手机屏幕的荧光。一看被督查组发现了,工人们便从房内鱼贯而出,躲到后边的仓库里。

看着这一幕,海山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不说话了,老板则不好意思地笑着。

副组长进入板房,拿起了一本封面写着“油漆领用记录”的笔记本翻看起来。根据上面所写,老板之前说的停工日期内仍有数条油漆领取记录。

在家具厂发现了问题后,当天督查组又兴致勃勃地接连去了三四家工厂,应该是有人事先打了招呼,反正所经之处,竟无一生产。

过了几天,张峰所在的督查组瞄准了一个工业园区,该园区的工厂主要以木板为原材料,喷漆、加热、烘干、切割和组装制作木质家具,属于重点检查对象。

督查组的车开出没有多长时间,就发现后面不近不远处缀着一辆“环保执法”车,过了几个红绿灯、拐了几个弯都没能甩掉。有成员笑道:“这回算是体会到被狗仔追着跑的明星是什么感受了。”

这句话,让包括张峰在内的所有人都无奈地笑了。

有一次,就在督查组组长刚向工厂门口的保安说明来意、大门缓缓打开的同时,一个小伙子风一样地从保安室里冲出去,跑在了督查组车子的前面,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通风报信去了。督查组成员也赶忙下车,分散到各个厂房内拍摄证据。??

第736章环保整治的难题

督查组后来把目标放在了县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

比如木材加工业,加工方式机械而简单,稍有经济实力的工厂通常会采用大中型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压制、成型、切割、涂漆等操作;经济实力较差的,稍微有些力气的妇女也会被雇佣,靠手工配合简单器械完成加工。

在驶向村镇的沿途,张峰就看到了不少手工作坊:老板用蓝色或灰白色的铁皮、废木板、塑料板,简单围出一个半敞开式的厂房,仅供挡风和遮阳。

原材料和加工好的木板在厂外的空地上胡乱地堆放在一起,厂房内放着些小型切割机、胶桶和漆桶,设备上方松松垮垮地吊着锈迹斑驳的集尘罩,连接集尘罩和除尘设备的管道四处漏风,根本起不到收集的作用,至于角落里的除尘设备,已积满了厚厚一层灰,没有开启过的痕迹。

一路查来,督查组发现了一家又一家不合规的手工小作坊。

这时,督查组长说道:“村里还是骑电动车方便,要甩开后面的车可方便多了。”

有成员开玩笑地说道:“这些人该不会是去前面通风报信的吧?”

有成员则反驳道:“我看不太像,电动车后座还坐着个小孩呢,总不可能伪装到这个程度吧?”

等到督查组车辆开到厂门前时,自动折叠门关得很紧,厂内隐约还可听到机器在停止运转的声音,院内停着几辆电动车。厂房后面是一排平房,似乎是提供给工人居住的宿舍。

就在督查组成员叫门的时候,院内的平房门后探出几个孩子的脑袋瓜来,其中一个真的正是刚才电动车后座上坐着的那个,果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督查组成员在门外等候片刻,没等来开门的老板,却看到不少女工从厂内走了出来。

当时是下午三点,还没到下班时间,从厂房内走出的女工们,有的蹲在院子边上聊天,有的人摘下口罩和手套,准备骑上电动车回家。

督查组组长跟她们说明来意、亮明身份后,总算是来了一个人,打开门让大家进去检查。

自然是一无所获,组长索性也不进厂房内检查了,就站在院内,与蹲在边上的女工搭话闲聊:“你们怎么出来了?”

这名女工很淳朴,操着一口方言说道:“刚才来消息说有人要来检查,让我们停工。”

组长乘胜追击:“你们停工到什么时候啊?”

这名女工竟也不避讳,笑道:“你们什么时候走,我们什么时候开工。”

虽然有些不甘心,督查组还是重振旗鼓,向村内进发。

张峰发现村子里大多都是独门独院的村户,院子挺宽敞,不时还有狗、鸡跑出来。车子经过一些人家门口的时候,能看到有些院子里露天堆放的木板和小型切割机。

条件更富裕的,还会在家对门空地上搭一个半敞开式的棚子,组建起一个家庭手工小作坊。

这些作坊为避免工商处罚,虽也置办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但张峰在现场看到,环评手续就如同一纸废文。

面对检查,这些作坊里女工们的反应与我们料想的截然不同。她们坦诚、踏实,除了会加工木板,对各类规章和手续一概不懂,有的连字也认不到几个,需要什么材料,她们便把能提供的尽数交到我们手上,让我们自行查找。即使不会说普通话,也依然会用方言磕磕巴巴地尽量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如果按照正常的判定问题流程,这些手工作坊,停产整改和警告罚款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罚款金额会超过一个手工作坊一年的利润。

说实话,张峰此时犹豫了,到底需不需要采用强有力的手段进行查处和关闭?

这些人每日辛勤工作,可是在不景气的市场以及同行的激烈竞争之下,能赚取的仅仅是极微薄的工资。

首节上一节623/8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