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红人 第692节

新入职的公务员都要进行半个月的全封闭培训,黄玉也不例外。

东华市这届新考录公务员集中在市区进行统一培训。

在参加培训的前一天晚上,黄玉和母亲一起在收拾行李。父亲走进来,问了母亲几句话后,却没有离开。

过了一会儿,父亲说道:“小玉,我今天想了想,既然参加了培训了,应该也算是同学。你趁着培训多和他们走动走动,把关系搞好,以后有事也好找他们帮忙。”

说完,他从口袋中摸出一叠红色的钞票,塞进我的背包,“请大家吃点好吃的,年轻人在一起很快就能熟悉起来。人脉和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你不要怪我们没有给你提供背景。”

黄玉的父亲在农作之余,也做点小生意,为此黄玉对他的这套“结交之道”早已见怪不怪,但黄玉从没想过他会要求自己也这样做。

当初刚从重点大学毕业,心高气傲的黄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那样一个阿谀巴结的自己。

母亲似乎看出了黄玉的心思,嗔怪父亲:“女儿还小,你早早把你那一套灌输给她干嘛?而且她一个姑娘家,脸皮薄,怎么主动去结交人家?”

父亲回应道:“妇道人家懂什么?你看哪个有本事的人不是八面玲珑?现在去哪办事都找得到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小玉能跟这些人在一起培训半个月,当然要搞好关系,别人想巴结他们还巴结不上呢。”

为了安抚父亲,黄玉表面上答应了。

不过,在培训的半个月,黄玉其实并没有多少机会结交他人,除了也是分到乡镇工作的几个人,可能考虑到以后工作上会有交集,可以互相通气,便组成了一个圈子。

其他人,黄玉根本没有机会去多接触,主要是那些官家子弟或富家子弟很多从小就认识,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另外,黄玉明白自己的形象一般,根本吸引不了年轻男人的注目,当然也就没有人会来主动结交。

通过黄玉的讲述,卫平才知道分到司法所的徐婷也是与黄玉一起考进来的公务员。

徐婷其实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子,第一天就几乎加遍了培训班所有人的微信,由于形象出众,不管是老师还是学员都爱和她聊天。

黄玉想起了父亲交给自己的“任务”,心想,大概徐婷也是有人指点她这样做。

因为二人都在清浦镇工作,自然就住在同个房间。

晚上回到房间,徐婷会从箱子里扒拉出一堆小零食,拉着黄玉一边吃一边讲八卦。

比如那个副县长家的公子,考了4次公务员才勉强考上,因为从小被他父亲严厉管教,所以一说话就容易结巴;还有县教育局长的外甥女,刚刚和县监察委主任家的儿子相过亲,两个人都在这批新进的公务员里。

黄玉一半羡慕一半嫉妒地说道:“你还真是人见人爱,才这么几天就和大家都混熟了。”

徐婷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哎,我爸是做小生意的,从小就带着我出去历练,这种结交人的事我早就熟门熟路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也没什么不好。”

黄玉本想问徐婷家是做什么生意的,但想想又算了,看着徐婷的穿着打扮,家境应该是一般。

让黄玉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自己要求上进的几个举动,让她彻底坐了冷板凳。

第822章受到暗中报复

半个月的培训,说快很快,到了结束的那天,徐婷本来张罗大家一起吃个饭,不过,响应的人并不多。

后来,徐婷和黄玉发现,其实半个月下来,一起培训的人,都已经知道了彼此的工作单位,于是要么是相关单位的组成一个圈子,要么是本来就是熟悉的人组成一个圈子,这些圈子本来就是互相在请客吃饭。

虽然徐婷长的很漂亮,但由于她是被分到东华市偏僻的海山县,而清浦镇又是海山县偏僻的乡镇,再说她的家境一般,于是加她为好友,聊天的多,暧昧的多,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并不多。

其实上,在机关事业单位里,更讲究门当户对。

张峰去过好几个城市、去过好几个单位,在审查人事信息时,他发现绝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男女找的对象都是对等的。

卫平当然也开始明白,徐婷当初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追求,她本来是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从而能跳出清浦镇到海山县,甚至到东华市上班。

后来,她发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便开始追求副镇长,只是副镇长为了自身前途,只愿意与她进行暧昧,而不愿意娶她,最终与县领导的亲戚结婚。

黄玉正式上班的日子平静而枯燥。为了面子,她开了一辆大众车上班,只是她的车技不好,故而经常会蹭卫平的汽车去县城办事。

当然,这也跟卫平的热情好客个性有关,镇里有些人还是不愿意带黄玉顺路去办事,一则与未婚的姑娘避嫌,二则黄玉没有什么背景,没有必要进行讨好。

时间一长,黄玉发现把公务员当成自己事业的女性少之又少。

李姐大学毕业后来清浦镇工作,先生在县城农村农业局上班,由于也是基层科员,他无法将老婆调往县城。

李姐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每天上下学都由其父母负责接送。

有时候幼儿园有活动,李姐只需要和党政办主任说一声,就可以一整天不用来上班。如果碰到女儿生病,李姐甚至还可以请几天的假而不必担心扣工资。

“公务员没有扣工资这个说法,干多干少钱都差不多。”李姐给黄玉进行解释。

第一年是试用期,黄玉的工资并不高,只能自己进行消费,包括养一辆只是用来上下班的汽车。

公务员的生活平淡无奇地过到第二年,黄玉终于转正,拿到了还可观的工资和奖金。

只是每天重复的上下班路线,看腻了路边四季的田野,特别是工作的枯燥乏味,让黄玉开始感到一种憋屈的无力感。

由于黄玉在党政办年龄最小,又是新人,当然承包了科室的杂务,比如打扫卫生,提前烧好热水等等。

有一次镇委书记提前上班,看到黄玉一个人在党政办拖地,便上前打招呼,顺带聊了几句。

他问黄玉来单位一年多了,具体负责哪些事情?黄玉说是跟在李姐后面打杂。

镇委书记皱着眉头说:“年轻人光干这些怎么行?我记得你是新闻系毕业的吧,到时候我跟许副主任说说,让他带着你写材料。”

说实话,黄玉心中一阵暗喜,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笔杆子”都很受领导的器重。

许年华就是靠着一手写材料的工夫得到了镇委书记和镇长的赏识,从一个语文老师成为镇党政办副主任。要不是他只是事业编制身份,可能早就成为了党政办主任。

只是当天下午,许副主任从镇委书记办公室出来后,把黄玉叫到接待室,似笑非笑地问道:“小黄,你觉得现在干的事情大材小用了?”

黄玉赶忙摆手解释道:“许主任,没有没有,今天早上,是书记主动提起让我跟您学写材料。”

许副主任看了看黄玉,最后笑道:“你紧张什么,年轻人想上进是好事。作为你的领导,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明天开始你就做我的第一个女徒弟吧。”

虽然许副主任笑得和蔼可亲,但是黄玉还是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戒备。

果然,他嘴上说着要教黄玉写材料,但实际上只让她做一些零散的资料搜集工作。比如在网上搜集各位领导人最近的讲话,打电话到各个村里催促他们上交各种汇报材料等等。

有一次,为了汇总各村里的农业补助材料,黄玉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把所有材料收齐。

首节上一节692/8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