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旅行家 第225节

其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人,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天文学家张衡,三国张松,蜀汉四英之一的费...再比如黄蓉她妈。

其实那些考上状元的人,很多都有这个能力。

这些年,能看到的书,基本上江浩都已经看完了,如今对科举他非常有信心,所谓厚积薄发基本上就是他这种状态,闲暇之余,他还练了书法绘画,所以他还有一手好书法,一手好丹青。

收集宁王的宝物,这个任务暂且不急,也急不来,总要有接触到宁王的机会,才有接触到那些宝物的可能。

现在的当务之急,却是需要改善一下家中的生活条件,虽然能填饱肚子,可这也过得太清贫了些,他是个读书人,在古代读书也是很花钱的。

再说他也不能整天窝在家里,机会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寻找去创造。

行商赚钱?

明朝行商已经不算贱业,本人及子女亦可参加科举,江家之前就开过一个糕点铺子,可行商需要本钱,现在江家没有一点家底,江浩又初来乍到,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他从自身出发考虑起来。

书生能做什么。

私塾教书、代写书信,帮人抄抄典籍佛经?

他连秀才都不是,私塾教书他不够格,代写书信赚不到几个钱,帮人抄典籍佛经,也只能赚个糊口的辛苦钱,而且还极其耗费时间,放弃。

写小说?

明朝的小说业可谓蓬勃发展,四大名著有三本出自明朝,还有一代奇书“金平梅”。

算是出路之一,暂且记下吧。

还有就是卖字画。

江浩写的一手好字,丹青绘画更是深具韵味,花鸟鱼虫、人物侍女无不擅长,可是字画这东西,只有名人的才值钱,他一个小小书生,谁会买他的书画收藏。

江浩冥思苦想,

忽然,

他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我可以这样。

随后江浩找出一块白布摊在桌上,饱沾墨汁后刷刷刷写上一行大字。

看看时间,约莫上午九点左右,他回屋整理一番,穿上蓝布袍衫,脚蹬方头鞋,头扎白丝巾,两缕长鬓自然垂下。

看看镜子里的人,体型高大挺拔,脸容唇红齿白、剑眉星目、丰神俊朗,江浩自己都忍不住赞了一声俊。

“可以出门了。”

卷起那幅白布,来到门口和福伯道:“福伯,我外出转转,晌午就回来。”

“少爷且去吧,中午我准备面汤,记得回来吃。”福伯说道。

“好的。”

江浩大踏步走出院门,看到街上景象,忽然有一种‘龙出潜渊入大海’的感觉,

从现在起,我来了!

江浩昂首走在街上,步伐不急不缓,目光不住打量四周,以前看电视古装片的时候不觉得如何,现在切身体会,才感觉自己真的到了另一个时代。

江浩看着别人,别人也在打量他,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有的看到江浩后,眼睛就忍不住定格一下,心里猛地一跳,这位公子虽然衣着朴素,可样貌却也太个精致了。

被人看,江浩也不在意,一路走到东街,这条街比较繁华,两侧有不少店铺,其中又以售卖文房四宝、各种书籍的店铺为多,以前江浩经常来这里购买笔墨纸砚。

可今天他却不是来买书房用具的,在街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公园,园子不大,只有几条长椅和一个凉亭,平时供人休息之用,江浩来到凉亭处,已经有些人坐在这里休息聊天,江浩也不理他们,拿出白布一抖,直接摊在地上,然后往凉亭里面一坐。

众人好奇,不知道白布上面写的什么,凑过来观看,只见上面写到:

“人像丹青,十息而成”,后面缀着一个名号“南昌江浩”。

众人非常好奇,有人开口问道:“书生,你连笔墨都没带,如何作画。”

“对啊,十息时间就做一幅画,怎么可能。”

“这书生在说大话,”

“江浩,这名字有些耳熟啊。”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十四岁连过县试、府试的江润玉吗,以前是个神童,没想到现在沦落到卖画为生了。”有人不禁叹息道。

人们这些议论的话语,根本不会影响到江浩,他看看周围的人,淡淡说道:“人像丹青,十息而成,并非我在这里当场作画,而是你坐在我面前,我看你十息时间,便将你的容貌体型记下,等我回去作画,明日此时自可来取画。”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有人反应过来,惊讶说道:“十息记住一个人的全部样貌细节,怎么可能,难道是过目不忘。”

第208章:展露才学(修)

“江公子,真的是只看十息,就能记住人像。”有人又问了一句。

江浩点点头,“自然。”

“那公子真有过目不忘之能。”旁边有人惊奇问道。

江浩却不去答他。

自己猜去吧,这样才能记得深刻。

“敢问江公子,一幅画要多少钱啊。”

江浩淡淡道:“一幅人像一两银子,一天只画三幅。”

有人忍不住吸气,一两银子可不便宜,明朝初年规定,一两银子兑换一千文铜钱,就算现在是正德年间,也能兑换700文钱,足够一家四口生活一个月的了。

周围没人再说话了,江浩也不着急,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默默地看起来。

这东西,就是愿者上钩。

首节上一节225/19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