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74节

所以此刻肖氏二人,并没有着急让父老乡亲进去,而是在村民的注视下,走进院子。

—进去。

肖氏与墨父便看到十几名铁骑将士,牵着战马。

一个黑衣少年牵着一个小女孩,发现他们二人回来,脸上扬起笑容。

“爹!娘!"

黑衣少年是墨。

肖氏与墨父激动点头之余,突然发现。

少年身旁,有一个长相动人的少女,满是紧张的看着他们。

这一幕,让肖氏与墨父,有些愣神。

看着模样冰冷动人,却满是紧张的少女,肖氏与墨父心里咯啜了一下。

墨儿怎么带了人回来。

片刻后。

当墨给爹娘介绍兮儿,也给兮儿介绍自己的爹娘。

突然发现,肖氏没好气的瞪了自己一眼。

似乎在说'你小子长本事了!’。

“来,姑娘,来到这里就当做自己家一样。那小子如果敢欺负你,你告诉婶婶。”

肖氏的一句话。

让一脸懵的墨,瞬间明白了,感情娘亲误会了。

而兮儿此刻也反应过来。

冰冷的俏脸上,尽是嫣红,冷眸满是紧张的看着眼前墨的娘亲。

小手摆了摆。

“婶婶,你误会了,我不是他……”

说这句话的时候,兮儿这个4.8冷美人,估计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如此畏畏缩缩,低着头,都不敢抬起来。 话没说完,但兮儿知道。

眼前的婶婶,应该知道她的意思。

她,不是墨的女人。

"嗯? ”

看着眼前乖巧的兮儿,不敢抬头的模样。

肖氏疑惑的看向墨。

不是?

这么漂亮的姑娘,和自己的儿子没关系?

谁信呐!

没关系能带回来?

那么漂亮,说没关系,肖氏自然是一点不信。

哪怕如今墨对她点点头。肖氏也不信。

看向眼前的兮儿。

那斜长的黑发下,兮儿动人的俏脸上满是不安。

肖氏是女人,清楚的知道。

兮儿的模样,一看就知道那种冰冷的少女。

然而如今见到自己,丝毫冰冷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这般局促。 肖氏肯定。

这其中,绝对有问题!.

第192章:人人皆有苦衷,将军何尝不是

清风飘过,竹林嘲响,摇摆的在青竹飘落尖叶。

在竹林间,一片片竹翻转落下。

一片竹叶由上至下,掉落在一个少年的肩头,顺着黑衣缓缓落下。

这一日O

墨跪在恩师的坟前,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恩师之墓。

“恩师,我回来了!"

“李牧,死了,赵国,我也平了。”

“前段时日,我还灭了燕国。”

“昔日函谷关外六个诸侯国,如今只剩下楚魏齐。”

“不需要多久,我便可以灭了。”

墨细细的呢喃着,声音很小很小。

只有他自己听得见。

或许。

恩师也能听得见。

随着时间,墨对于恩师,便越是愧疚。

在雁门,他见到了恩师之子其一,也见到了师母。

原来,数年前。

便几度让恩师搬去享福。

墓碑前,墨用手,打开两坛美酒,一坛是赵酒,一坛是燕酒。

几个瓷杯。

手,略微颤抖。

在瓷杯中,一一倒上这两种30酒。

生前。

他没有让恩师喝上,如今,只能用这种方式。

“还有楚、魏、齐的酒,下一次,再带来给恩师。”

墨的目光,满是伤感。

还有北边月氏的酒,匈奴的酒,羌族的酒,肃慎的酒……

在墨身后。

铁骑亲卫当巡视四周,余光看到那个小墓之时,亦是感激。

不少亲卫,都是亲眼看到。

昔日雁门外,他们与李牧一战,正是那墓土安眠的老者,率领两千老卒东出,最后自上而下,涌向赵国大军。

两千老秦卒之恩。

雁门铁骑不敢忘。

而且,雁门铁骑都知道,眼前这个为首的老者,昔日两千老秦卒的首领。

是将军的恩师! ! !

将士们心中感激。

感激昔日救命之恩。

若无他们这些老卒,如今还能站着的铁骑,不知还剩几人。

此刻站在原地,铁骑将士们的目光,看向将军,看着将军恩师之墓。

目光伤感之余。

看着将军跪在地上的背影。

虽然将军不曾开口。

但将士们,都红了眼。

这一刻,他们真的很想替将军分担一些。

却也明白。

将军之苦,只能将军一人承受,他们分担不了。

天下都听闻将军威名。

杀李牧、平赵国、退匈奴、灭燕国,世人都感叹将军谋略无双。

赞誉将军年纪轻轻,却尽显名将之姿。

所有人,都惊叹将军率领他们,作出这些一件件震慑天下的事情。

但从未有人知道,在表面背后的事情。

在雁门城外。

那一日,将军独自一人,承受着这世上最刨心之痛。

亲眼看着恩师为救自己。

死在眼前。

将军与恩师之间的事,将士们不曾细闻。

但那一日,上万雁门铁骑将士,亲眼看到,将军那泪流不止的脸颊上,满是绝望与痛楚。 亲耳听到。在那里,将军抱着恩师的遗体,无助哽咽着,嘴里是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嚎。 那时候。

将军的模样。

让人揪心!

而除了雁门铁骑,这件事,别人都不知道。

在世人眼中,将军,遇敌必战,逢战必胜。

但谁都不会了解将军背后。

承老卒之命,继其夙愿。

不忘东出!

逢战。

首节上一节174/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