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54节

就在这名大臣话语刚落,文官、武将之中走出几个人。

“王上,微臣以为,如今应该乘机,继续攻打赵国,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乘机灭赵。”

“微臣附议。”

无疑,在他们心中,此时应该不予求和,应该乘机增兵,攻打赵国才是。

830正当这几名大臣说完。反对的意见也开始出现了。

“王上,臣觉得,我秦国方才经历大败,损失惨重,若是继续与赵国打仗,势必会伤及根本,望王上三思。”

“王上,当前我大秦方才损兵十五万,王翦将军的十五万大军仍旧在肥下与赵军对峙,若是继续增兵,恐楚国,会趁虚而入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相继说出自己的观点。

嬴政只是安静的听着,面露沉思。

是一口气乘机灭赵,还是答应赵国求和。当这两个选择出现在嬴政的脑海里。

在他年幼时,在赵国东躲西藏,忍辱负重的时候,便立誓灭赵。

但嬴政很清楚,不是现在。

“王上,微臣建议与赵国和好。”

蔚缭此刻站出来,对着秦王拱手打礼后,对着文武百官说道:“各位大臣灭赵之说,和谈之说皆有理。然,缭以为,当前应 该与赵国和谈。”

蔚缭深吸一口气。

“如今我秦国王翦将军十五万,在肥下与赵军对峙,不说其他,单单是粮草消耗,都要数倍于赵国。若是继续出兵,恐楚、 魏见机生事,而han国,亦会有不贵之心。"

蔚缭看着自己的话说完后,文武百官纷纷点头。于是他再次看向秦王。

“王上,当今我秦国虽,下得赤丽,漳水十余邑,上得赵国北边门户雁门郡。然都根基不稳。早前败战,王翦将军十五万大 军势必会受到影响。”

“而雁门m战,雁门的秦军将士如今被赵军包围,就是死战,亦需补给。若此刻继续久峙不下,恐楚、魏生变,待李牧击退 燕军,雁门、赤丽,危以。昔日张子曰,得五分,退三分,取两利。缭,深以为然。望王上三思。”

蔚缭说完,便打礼一下,退回自己站的地方。

而蔚缭这番话,无疑瞬间得到了文武百官的点头。

张子,张仪。秦惠文王时期的秦相。

一张口舌,不费一兵一马便从魏国讨到河西之地。用的,便是这五分之术。

退三分稳敌,取两利而强秦国。

当年一手纵横之术让六国弱,秦国强。

即使时至今日,秦国都还在用张子(daei)的谋略。可见其大才。

所以待听到蔚缭的话。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弯腰打礼。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善,宣赵使进殿。”

大殿之上的嬴政,缓缓开口。

雁门。

墨正在府邸内统计伤亡,以及雁门所剩军需、粮草。正在这时,一名秦军将士走进来。 “将军,雁门关的将士来报,发现北方匈奴的探子。”

秦军将士对着墨开口说道。

闻言,墨顿时一惊。

北方匈奴! ! ! !

雁门关十年未见的匈奴,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绝对不是好事。

墨放下竹简,连忙起身,随手拿着木架上的秦剑便与将士一同走出房间。

来到骑兵大营,新的骑兵将士正在训练。

“茏,带人与我一同前去雁门关!”

“诺!"

茏虽然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但看着墨的模样,立刻明白有大事。

“所有人,随将军前往雁门关!"

茏转身对着众将士开口说道。

很快,雁门城内,轰鸣的马蹄声络绎不绝,那原本方才敢走出房屋的赵国百姓纷纷下意识的让路。随后满是胆战心惊的看着 数不清的秦军骑兵,在大街上驾马而过。

这是又要发生战事了吗?

随后不少人看着这些秦军士卒骑马赶去的方向,想到什么。一股恐惧油然而生。

"那是雁门关!"

“他们去的方向,是雁门关! ! ”

赵国的百姓纷纷互相对视,一脸煞白。

雁门关。

哪里能有什么?

秦军为何去雁门关?

当这些问题出现在脑海中,下意识,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匈奴! !

雁门关外,只有匈奴!

不少老赵人至今都还记得,十年前,匈奴未曾吃过败战。每当匈奴南下雁门关,在他赵国无恶不作,奸淫掳掠。 匈奴所过之处,如同人间地狱。

那场景,赵国老人从不敢忘。

然而如今,那匈奴又来要了吗?

想到这里,所有赵国的百姓,纷纷一脸担忧、恐惧的看着雁门方向。

第075章:淡淡的话,却格外的震撼人心

“将军,你看!"

雁门关外,墨来到一个将士旁,将士指着地上,随处隐约可见的马蹄印。

"将军,怎么办? ”

茏脸上的伤已经不再流血,那四方脸上,却仍由一道狰狞的伤疤。此刻他皱着~眉头,看着北方。

匈奴。

即使是他这个在蜀地的人都听闻匈奴大名。那些人,不,或者根本不是人。

小的时候茏就听村内老者说过,匈奴一如中原,便随处烧杀抢夺,而且食人肉,特别是喜食小孩、幼儿。

这是他从小就听到的话,也是他一直忘记不掉的阴影。

方才出城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雁门的百姓看到他们往雁门关走,便脸色变白。

这无疑告诉他,传言,是真的。

“匈奴!”

墨在地上,摸着地上的马蹄印,随后起身看下北方。皱眉嘀喃道。

而此刻所有秦军将士都看着墨。

既然匈奴出现,自然是收到了消息,李牧与秦国、燕国陷入了僵持。如今来到雁门关,无疑是确认消息属实与否。

等这些匈奴探子回到草原。

估计过不了几天,那十年未曾南下的匈奴大军。这一次,势必倾巢出动。

所有秦军将士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到,这一次,匈奴那隐忍十年的怒火,到底有多恐怖。对于赵国百姓,当匈奴南下中原的时 候,会经历何等浩劫。

“先回去!"

墨转身跨上战马。随后带领将士再次返回。

雁门城内,一个被秦军将士重兵看守的空地上。上百个火炉此刻在燃烧着,一名名打铁匠日夜不停的在敲打。 当当当~!

重锤击打在烧铁上,发出清脆刺耳的声音,一个个汗流泱背的铁匠来回走动,彼此间的配合无比默契。

然而当他们看到墨走过来时,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铁锤。

他们死死的看着墨,看着这个用他们家人性命要挟他们的秦军将领。目光放在墨那张俊秀的脸上,所有铁匠目光中,都流露 出怨恨。

墨自然也感受到了。

只是墨还没来得及开口,身后就传来秦军将士的声音。

“兮儿姑娘,你不能进去。”

“兮儿姑娘。”

墨没有回头,但也知道是谁。在这整个雁门,也只有两个人,能让将士们好声相对。一个是医术高超的老头,一个是给将士 们换药的娘们儿。

下一刻,一个脚步声便靠近。最终来到自己身边。

"是不是雁门关外,匈奴来了。"

兮儿此刻看着墨,开口问道。俏脸上,满是担忧。

而伴随着兮儿的话,所有铁匠都怔了一下。呆呆的看着那个少年,那个他们无比怨恨的黑衣秦甲的将军。

匈奴。

这是个赵人都知道代表着什么。

此刻所有铁匠都慌了神,他们想到,若是匈奴再次入赵,他们赵人,会经历何等灾难。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再次看向那个黑衣少年。

此刻,在雁门郡,也只有他,有这个实力。

“快说啊~!"

此刻兮儿看着闭口不言,面色平淡的墨,话语间已经带上哭腔。

秦赵只是开战。两国之间,虽是死敌。但比起匈奴,根本不能比。

兮儿以往那冰冷的目光,此刻已布满水雾。

然而伴随着墨的沉默不言。

兮儿的一颗芳心,逐渐沉入低谷。

是啊。

匈奴来犯又怎样。与前面这个屠夫何关。难道指望他去救人吗?

是不是自己太天真了。或许之前答应让城内百姓替赵人殓尸,已然是他看在祖孙二人给秦军将士放药的面子上,这才答应下 来。

首节上一节54/273下一节尾节目录